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关于新常态下推进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思考

关于新常态下推进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思考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企业管理论文


  一、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的挑战

  首先,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对商业银行产生冲击。经济扩张期,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贷款违约率通常较低,银行倾向降低信贷准入门槛,许多企业高负债经营。但是,在新常态下,受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影响,经济扩张期的信贷风险立刻暴露。银监会年报显示,2011年三季度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打破2005年以来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降”的局面,并持续上升。今后一段时间,“两高一剩”行业、房地产行业以及影子银行等领域的潜在风险可能会继续发酵,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将承受较大压力,守住风险底线、有效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

  其次,金融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产生冲击。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对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盈利途径的经营模式提出挑战。根据传统盈利模式,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存贷利差获取营业收入,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剧,商业银行间存贷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将面临利差空间缩小、储蓄分流、融资成本上升等风险。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比如美、日等),还是发展中国家(巴西、智利等),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都经受了较大冲击,有的甚至遭受到倒闭风险。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化过程往往对商业银行形成“脱媒”压力。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对商业银行信贷依赖度降低,商业银行盈利空间受到制约,促使其不得不加快步伐寻求新型盈利模式。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涌现出的新型金融工具使银行存款不再是客户唯一的选择,各类银行理财产品、信托投资公司信托计划等亦备受欢迎,对银行储蓄存款一定程度上构成威胁。例如,2013年余额宝的问世就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形成了强大冲击。

  再次,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形成颠覆性挑战。从支付结算方式上看,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方式传统上为社会结算,互联网金融出现后,第三方支付变得越来越重要,使客户交易信息和消费信息被隔离开来;从负债业务方面看,互联网金融吸收大规模资金,?σ?行储蓄存款形成冲击;从资产业务方面看,互联网金融的借贷平台主要从事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小微贷款,贷款客户主要是传统商业银行不能覆盖的客户。但这仅是业务层面,对传统商业银行而言,更大的挑战在于传统金融思维和商业模式的转换。

  最后,政策和资本监管环境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产生制约。新常态下,国家采用“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想,更加强调政策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及时性。资本监管方面,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出台后,我国监管部门开始将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动态资本等新资本监管工具纳入监管体系,这意味着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资本成本更高。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落地,商业银行面临的监管环境将越来越严峻。改变传统经营模式,走资本集约式发展模式成为商业银行转型的重点。

  二、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机遇

  (一)经济新常态带来新的增长极。经济新常态给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在发展传统四大板块的同时又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三大战略的实施将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广阔的合纵连横,以点带线、由线到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城市群,也将使商业银行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增长带。同时,经济新常态也将伴随新兴产业的兴起,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可进一步拓展商业银行盈利空间。

  (二)个人财富快速增长及互联网金融崛起带来新机遇。随着个人财富的快速增长、消费观念和价值理念转变、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加速等,居民金融需求显著变化,对财富保值增值、理财规划等高层次、专业化的需求增加。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沟通方式,无线网络和设备的普及将“信息化生活”变为现实,客户对便捷性、自助型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如果能够开发一条新型产品营销渠道、建设一支专业营销团队、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通过满足客户对银行服务需求由单一到复合,由标准向定制化的重大改变,充分抓住资产管理和零售业务中的机遇,就可以降低利率市场化的冲击。此外,随着年金制度的逐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速,也将带来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新需求。

  (三)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带来新机遇。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强化影子银行监管,有利于提高银行系统稳定性。二是取消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缓解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负债成本上升压力,消除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真正病根,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释放新空间。三是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

  三、经济新常态下推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思考

  (一)紧抓经济结构调整新机遇。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新的增长动力不断增强。在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交通运输、能源矿产资源、网络建设等重大工程将陆续推出,必将蕴藏有巨大的金融需求。为对接“一带一路”方案的提出,陕西省将打造以宝鸡、咸阳、渭南、商洛四市为中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市场动力和新机遇。商业银行可以此为契机,充分捕捉公司金融发展机遇,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放到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中去。   (二)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应对金融市场化改革和资本监管趋严的冲击,商业银行在开发新型融资渠道的同时,需要转变过去高度依赖批发性信贷业务的经营观念,走低资本占用型经营模式,加快零售银行建设,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目前,零售业务在我国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是一项“长青树”业务。据统计,当前。我国四大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占比约为20%-30%,而国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占比达40%以上,部分大型国际性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0%。另外,零售业务具有逆周期性,可削弱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利润稳定器”特征明显,是保障商业银行经营利润和持续发展的一把利器。中间业务则具有产品差异性大、价格敏感度低、风险敞口小、增长潜力大等特点,可有效缓解商业银行因规模扩张和资本短缺带来的瓶颈约束。

  (三)调整客户结构。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大型企业对单一银行信贷依赖性逐渐降低,而其撤资行为却对银行储蓄存款产生较大动荡,商业银行在业务往来中议价能力逐渐下降。为此,商业银行需要加快调整客户结构步伐,转变传统的“大户”战略,紧抓中高端零售客户,大力发展优质中小企业客户。近年来,随着个人财富的积累,居民金融需求日趋多元化,理财投资意识日益成熟,专业、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成为商业银行吸引优质客户、零售客户的重要手段。通过丰富存款、理财、私人银行产品线,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融资顾问、资金托管等综合服务,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存款来源,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另外,加快提升服务能力,做好渠道管理、专业人才管理,建立“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通过综合化服务、精细化服务、差别化服务和品牌化服务,赢取良好口碑,获取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客户,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完善信贷管理体系,提高贷款定价能力,降低信用风险,扩大利润来源。

  (四)提升传统业务优势,发展互联网金融。为应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冲击,商业银行应该立足自身实际情况,依靠传统业务优势拓展新业务。与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银行具有物理网点优势,能解决互联网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例如大额存贷款等高风险交易,面签仍然有必要,一定程度上可防范风险事件发生。另外,传统银行的物理网点优势可有效消除银行与客户之间距离感,通过与客户交流可有效识别客户行为、风险偏好以及客户对相关产品服务的意见与建议等,激发银行产品创新灵感,促进银行提高服务质量。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主要区别在于定位不同,但二者业务互补。互联网公司的强项是渠道、触达能力、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的技术;传统金融机构的强项则是对金融产品的开发、对风险控制的理解。未来,如果将二者进行有效地结合、取长补短,将对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很大帮助。为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除需加强客户对本行自助服务认知度、提升客户服务体验,还应借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主动推送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体验,为自身增强竞争力。

  (五)树立创新理念。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营发展模式。首先,在全行营造创新氛围,增强员工创新意识。企业文化对企业领导者和职工具有引导作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全行范围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和文化,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这对促进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具有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其次,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推动力量。为促进商业银行顺利转型,需要重视、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同时借助创新激励机制吸引更多外来人才。再次,建立创新体制机制,顺利推进经营转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全行上下必须系统改造。在管理体系中,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a品管理标准化进程,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在产品流程管理方面,尽量缩短创新点发掘到创新产品研发再到市场推广间时滞,尽快占领市场份额。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qiyeguanlilunwen/13398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