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崆峒区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崆峒区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摘 要: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已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崆峒区作为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区,近年来,城镇化建设以努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城市规划为龙头,坚持建设管理并重,提质扩容同步,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崆峒区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崆峒区; 区域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眼长远、注重质量,全面加快城镇化步伐,已经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崆峒区作为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东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凉市“四三二一”战略实施的中心区,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率先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建设工贸旅游经济强区的现实需要。

1 崆峒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崆峒区自 2002 年撤市建区以来,各项事业均获得了迅猛发展。2002 年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 28. 2 亿元,2007 年达 53. 22 亿元,2011 年已达 86 亿元。财政收入从 1. 237 亿元提高到 3. 59 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分别达到 13355 元和 4586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达到 8408 元和 4436元。2007 年,崆峒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 76 个县( 区) 中位列第 6 位,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全区非农人口由 2002 年底的 14. 65 万人增加到 2011 年底的 17. 25 万人,按城镇常住人口计,崆峒区城镇化水平达 52% 左右,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崆峒镇、白水镇等为重点镇,土坝村等 22 个村为中心的三级体系结构,形成了以 312 国道、省道、县乡道路、铁路为骨架的城镇体系基本框架。近年来,崆峒区城镇化建设以努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城市规划为龙头,坚持建设管理并重,提质扩容同步,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 1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综合功能进一步加强。

坚持以重大城市规划建设项目为支撑,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线三点”、“六纵九横”、“一路一园六通五建”、“两路一园八配套”和“六大四十”、“一景一带一区”等城市建设工程,新建、拓建泾河大道、崆峒大道、广成路、柳湖路、312 国道城区过境段改造等主次干道22 条 99. 8km,城市建成区面积由 16. 8km2扩大到40km2,目前,中心城市人口达到 28 万人,全区城镇化率已达到 52%,初步形成了“四纵十横一环”的城市框架,大大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

1. 2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积极实施了城区集中供热、管道燃气、污水回用示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城区供水管网改造、东西大门改造、南山生态公园、崆峒大道绿化美化等重点建设项目,中心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 5 × 105t,日处理生活污水 3 ×105t,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5% ,燃气普及率达到 68%。先后建成新民花园、新湖花园、聚贤嘉园、风景佳苑、世纪花园等一大批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精品住宅小区,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27. 5m2。实施了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社区便民设施建设五大民生工程,新建保障性住房5700 多套3. 1 ×106m2、便民道路82 条、便民水厕54 座,有效解决了群众的住房、出行、吃水、入厕等困难和问题。

1. 3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以建设陕甘宁交汇区最具活力的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先后布点建设了国际家具汇展中心、世纪金鼎、新世纪购物广场、世博伟业家居城等一批大型商贸设施,形成了建材、机电、医药、副食、家具等大型高档专业市场体系,区域性商贸中心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周边地区主要的商品批发集散地,带动了建筑、房地产、商贸等城市经济全面快速发展。2011 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3355 元。

1. 4 小城镇集聚功能明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凸显把村镇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制定了《崆峒区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依据省“一圆三模式”规划理念,全面完成了 14 个乡镇、163 个村庄规划编制。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的思路,加大崆峒、草峰、白庙、大寨等重点小城镇扩容改造力度,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建立了乡域经济贸易中心,充分发挥聚集要素、承载产业、统筹城乡的桥梁作用。

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路水电气房”

为重点,加快推进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建成新农村示范点 87 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口逐步向中心村、向小城镇集居。

2 崆峒区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 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够完善。

受财力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城市承载能力有限。生态环境脆弱,受水资源制约,城镇规模、布局受到限制。城镇建设缺乏大项目带动,缺乏大产业支撑,经济基础薄弱。主要是环卫设施不足,无垃圾中转站; 城区停车位较少,现有的各类临时或固定停车场难以满足停车需要;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不完善,南北向部分道路还没有贯通等。

2. 2 中心城市规模较小,聚集辐射能力不强。

2011 年崆峒区城镇化率已达到 52% ,较全国城镇化率 51. 27%略高,但城市规模仍然偏小,城市人口只有27 万多人,城区仅为40km2,城市吸纳和转移人口能力有限,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2. 3 城市产业层次不高,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不足。

现代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的动力,工业化必然推进城市化,而城市化同时促进工业化,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依托和保障,二者要有机协调,相互促进。而崆峒区非农业人口 2011 年底有 17. 25万人,农民人口仍占很大比重。由于崆峒区工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链短、基础设施落后,工业经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优势、技术优势。第二产业规模不大,基础薄弱,未能形成产业集群; 第三产业“弱、散、小”,商贸流通、商务服务、旅游、餐饮等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都有待培育成熟,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不强。

2. 4 小城镇建设特色不明显,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拉力不足。

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大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较差,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尚未建立,特色产业没有形成规模,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有的还停留在集贸市场的层次上,对农村人口转移的吸附力不强,失地农民的社保、就业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3 对加快推进崆峒区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充分体现了民心所向、百姓所盼。新型城镇化,无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新型城镇化,要紧扣“美丽中国”目标,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走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城乡一体、生活幸福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3. 1 强化龙头引领理念,提升城市规划水平。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加快推进城镇化,应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要求,通过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凸现城市个性、特色和风格,展示整体形象,增强对外开放的吸引力。一要突出开拓发展空间,让城市变大。城市的规模定位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崆峒区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地带,是丝绸古道重镇,陇东传统的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也是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无论从经济地位还是从区域位置来看,都决定了崆峒区具备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客观条件。因此,在城市发展规模定位上,应以建设陕甘宁交汇区最具活力的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按照构建“一中心两园区”的城市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争创全国知名的平凉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逐步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力争到“十二五”末,使城市建设规模达到 50km2。二要突出优化功能配置,让城市变精。坚持把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中,把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结构、数量和形态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特别是在新区规划中,统筹安排布设学校、医院、体育、文化、娱乐、市场、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设施,把搞建设、造环境、聚人气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服务体系,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努力形成人才、资金、信息集聚的洼地,更好地吸引人口、产业、资本、项目等要素。三要突出展现人文特色,让城市变靓。坚持宜居、宜商、宜游,加强生态建设,在旧城区继续实施“拆房建绿、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异地补绿”工程,在新城区多开辟街头绿地、新建小游园,多形式、多视角、多层面为城市增绿,营造“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绿化景观,努力提升城市形象; 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加大对明代延恩寺塔、宋代凌空塔以及歇马殿、圆通寺等文物古迹、著名景观和古树名木等历史古迹的保护力度,科学合理地规划设置一些体现崆峒特色的城市雕塑和建筑小品,突出城市亮点,彰显山水相依、文化深厚的特点,切实增强城市文化内涵。

3. 2 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城市建设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加快城市建设,应走“经营城市”的路子,努力破解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瓶颈,推动城市建设上规模,上水平。

( 1) 搭建融资平台,靠政府主导加快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成立城市建设投融资公司,多方筹资扩充资本金,努力提升融资能力,形成多元化投资建设格局。同时,切实加强城市建设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全力支持城市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 2)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靠吸引外资加快城市建设。改变“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旧思维模式,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只靠政府一家投入的格局,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到崆峒区投资房产开发、兴建专业市场,配套基础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比如对于商业开发性质的小区建设,由开发单位配套建设道路、排水、路灯、公厕、绿地等基础设施,政府在有关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对建筑物旁的人行道改造、美化亮化等项目可采取“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办法,以减少政府投资。

( 3) 引入市场竞争,靠资本运作加快城市建设。加快城市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市场化运作,把城市道路、公园和公共绿地、广场的绿化建设管理和户外广告、街巷冠名等引入竞争,公开招标,通过承包经营、转让、拍卖等方式盘活城市资产,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同时,对环卫保洁、公厕管护、街巷清扫等城市管理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竞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 4) 改善城市环境,靠区位增值加快城市建设。建设的细节决定品质、质量和档次,在规划、设计确定之后,要认真把握、精心考虑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节,着力建设精品小区,提高城市品位,促进区位增值,努力走出一条“由土地资源—土地资本—货币资本—更高层次的土地资本—更大的货币资本”这样一种以地养城、以地建城的良性循环的道路。

3. 3 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加强城市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使城市管理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努力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整洁优美、和谐有序、宜居舒适的城市环境。

( 1) 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建立大城管工作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强化城市综合执法,形成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建管分开,走专业化、企业化、市场化的路子,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 2) 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投资。适应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尽快建设城市垃圾中转站、建筑垃圾处理场、餐厨垃圾填埋场,并对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扩容改建,彻底解决垃圾无处倾倒的问题,并购置垃圾压缩运输车和餐厨垃圾收集车,逐步撤消城区裸露垃圾箱,提高城区垃圾的清运和处理能力,减少二次污染。按照先建后拆的原则,对城区所有旱厕全部进行改造,并接入污水管网。加强对城区“八沟一河”

的治理,进行绿化、美化、净化,使其成为中心城市的靓丽风景线。

( 3) 进一步增强市民的文明意识。坚持以“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为主题,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意识和环境意识,教育公民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提升市民素质。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充分利用网络、电视、会议、课堂、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平凉市市民行为守则》,努力规范市民行为,形成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倒垃圾、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良好习惯。

3. 4 强化产业支撑理念,提升城市经济水平。

城市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一个城市只有产业大发展,才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纳大量人口,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奠定基础。

( 1) 突出发展新型工业。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城镇化则是工业化的载体,二者互相促进。加快推进城镇化,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按照建设重大项目、壮大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做大做强能源、建材、制革、食品加工、造纸、制药等优势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大发展、大繁荣。

( 2)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崆峒区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区的“陇东旱码头”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壮大信息中介、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网络传媒、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流通有序的现代商贸流通区,促进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有效聚集。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兴一业、旺百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的目标定位,加快建设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全面协调发展态势,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 3) 着力打造旗舰企业。大型旗舰性企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资产重组,改造扩建、名牌战略等市场化方式和企业信用担保、扶持优势重点企业等政府化行为,扶持和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大企业大团体。

在积极支持新世纪集团、百兴集团、天正公司等本地大型骨干企业的同时,主动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交流合作,引进知名企业到崆峒区落地建设,使其成为全区经济的支柱企业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3. 5 强化城乡一体理念,提升村镇建设水平。

村镇建设是城市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不断创新体制,加大投入,努力加快重点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积极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全面发展。

( 1) 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以居住集中化、设施完善化、功能分区化、环境优美化为方向,全力构建以平凉城区为中心,以白水镇、崆峒镇为两极,312 沿线及南北二塬乡镇为多点的“一心两极多点”梯度分明、结构合理、各具特色、布局有序的城镇体系。塬区以草峰、白庙、大寨为重点,加强特色农产品市场建设,引导农民依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牛、果、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 川区以白水、崆峒为重点,突出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旅游休闲型、商贸服务型、产品加工型小城镇,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和企业向小城镇转移,将分散化、低水平、低效益的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加快城镇经济的发展。

( 2) 加快中心村建设。按照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的原则,采取由自然村向中心村、向中心社区过渡的逐步城镇化的模式,在川区以农民安置楼和别墅式住宅群为主体,南部山区和北部塬区以特色民居为主体,布点建设若干个中心村或中心社区,逐步实现农民由分散向集中、由从事传统农业向特色产业转变,促进城乡全面融合。

( 3) 积极推进各项改革。逐步消除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城市户口准入政策,逐步取消一切农转非附加条件,对农民转为城市户口的,严格按土地二轮承包30 年不变的政策执行,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自由流动。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在子女入学、就业和家庭成员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不断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吸引产业资本介入农业,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解放农村人力资源,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农村与城市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淑美。 甘肃城镇化发展途径及对策[J]。 甘肃理论学刊,2002.

[2] 李树琮。 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马金书。 论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思考[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

[4] 张贡生。 关于加快甘肃城镇化进程的几个问题[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

[5] 吴胜隆。 推进小城镇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J]。 山西建筑,2006( 04) .

[6] 叶连松、靳新彬。 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xingzhengguanlilunwen/13460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