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高校学风是在学校大氛围下学生、教师甚至是包括学校全体成员共同体在读书、学习及学术科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总的来说,高校学风是积极正面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研宄探讨高校学风问题对于改进高校学风建设既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风的概念

  学风,是求学之风,是授业之风,更是求道、悟道之风,它是每一所高校的灵魂和气魄,也是其立校的奠基石。在《大学》中说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更是强调了“作新民”即每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不断增强自我创新意识是高校学风的本质体现。因此,高校学风作为大学精神的一部分,是体现高校社会影响力的主要因子,它概括了高校的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和治学精神。

  二、高校学风问题及其表现

  (一)学习涣散

  根据对呈贡大学城1684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纪律的匿名访问及问卷调查得出以下数据:

  根据以上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高校中缺席、迟到、早退、上课睡觉、考试挂科等问题仍较普遍,尤其是上课玩手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较为严重。

  (二)学术不端

  学术不端以在高校快速滋生蔓延,并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屏障。王雯姝、杜晶波通过调查,认为高校学生学术不端有作业抄袭、随意拼凑实验数据、考试作弊、抄袭论文等四个方面的表现。刘娟认为,高校学生学术不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作业、论文抄袭;编造、篡改研宄成果、实验数据或引用的资料;代写论文;考试作弊。胡超认为,高校学生学术不端除了考试作弊、抄袭论文和其他同学成果现象严重、钱权学术三方面外,随意署名、一稿多投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易宁、丁小华在对高校学生学风状况抽样调查中发现,能独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学生只有38.2%,只有46.3%的学生认为好或较好。王雯姝、杜晶波通过问卷调查发现,16.1%的学生明确表示“清楚学术道德的涵义”,八成以上学生对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

  (三)缺乏创新力

  在当今的大学生中,普遍认为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很重要,但通过行动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及将创新思维付诸实践的却少之又少。高校学生创新力缺失的表现:第一、缺乏创新动机和创新热情。不少大学生虽然希望改变现状,但没有非创性不可的决心和信心,因此常常缺乏行动;第二、过分依赖网络及他人。遇到问题,首先多数学生都会求助于网络或他人,不愿动脑;第三、缺乏创新所需的兴趣、洞察力和毅力。现在不少大学生仍沉静于自己的世界里,能顺利毕业就好,对创造新事物普遍缺乏兴趣,做事也常常虎头蛇尾,缺乏恒心。同时创新的敏锐度也十分欠缺。

  三、高校学风问题产生的真因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1. 大学生盲目的专业选择。根据调查显示,76.8%的选人在选择专业时,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选择专业比较盲目。但在大学里要调换专业有有各种限制,导致很多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又无可奈何,得过且过地混过大学时光,学习风气比较糟糕。

  2. 大学生的自控力较差。在进入大学前,多数学生对大学都有比较乐观的预期。从管理比较严格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的学生很容易放纵自己,玩物尚志,本末倒置,将学习抛之脑后。

  (二)高校原因

  1. 学风教育建设不完善。根据上面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缺席、玩手机、睡觉等现象仍十分普遍,在一些学生看来,考试舞弊、作业抄袭是可以理解的。调查也发现,72.3%的高校学生认为高校学教育风和宣传比较欠缺。高校学风建设不科学的表现在:一、对学术道德和规范不够重视。因此学生也忽视学术道德和规范的重要性;第二、高校对学术、学习氛围的营造不够。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学生就很难培养学术兴趣。

  2. 高校教师“不务正业”。如今不少高校教师为了完成学术任务和办公绩效,而轻视了教学工作,这就是“不务正业”。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照本宣科”;约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内容陈旧”,课件从来不更新,多年一直沿用;还有半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态度很随意,不够严肃认真。同时,在新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在金钱至上、财富至上的影响下,出现了注重物质、轻视精神,只重效益、不重奉献的观念,职业道德严重缺失。

  3. 高校教学制度相对滞后。不少高校针对学风建设的认识不足,没有及时改善相应的教学制度。高校教学目标不鲜明,没有特色和针对性。教学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不匹配,没有充分地利用校园文化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教师的考评只片面地看结果而不重过程,高校旨在竞争中获得生源,盲目增设了不少热门专业,不管自身是否具备配套的教育资源和师资。这就很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开设的课程不合理,对学生的成绩也不严谨,这些都给学生学风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4. 高校学生群体的“副作用”。据调查显示,29.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用功学习的原因是受学长和同伴影响。有四层的大学新生很信任高年级学生的话,不如说,进入大学时学长传递的是“大学就是混个文凭”的观念后,有四层的学生会选择混日子。除此之外,大学的宿舍群体及班级群体对对学风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大学中不发积极刻苦学习的群体,但也有不少消极怠慢的群体,他们互相影响,严重阻碍了高校学风的建设。

  (三)其他原因

  1. 家庭教育的限制。有人说,“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把自己培养成为真正的人,”而不少家长成绩至上的观念一直没有转变,导致了不少学生只在期末考试前花上十天办过月来突击复习,只有考试不挂科就万事大吉了。除此之外,家长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不及时了解、开导并解决孩子从高中的依赖一下子就到大学的独立心理适应压力。结果不少大学生,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状态,学习状态一直不佳。   2. 社会大环境风气的影响。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高校风气不可避免地受到大环境下社会风气的影响。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得出的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国民人均阅读传统纸质图书4.35本,比韩国、法国、日本、犹太人少得多。现在社会大环境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副浮躁、唯利是图、财富至上的景象。各行各业都忙着挣钱,没有心思学习,总体的社会学习风气并不理想。

  四、高校学风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学风教育,完善教学制度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指引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术学习氛围,高校应多举办各种高水平的学习交流会、学习经验分享会、学习沙龙、学术讲座,并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高校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高校应建立规范的教学制度,加强对教师及学生的管理,完善并执行教师及学生的考勤制度。此外外,加强师生互评相互监督的教学理制度,并严格检查督导,切实保证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注重教务管理队伍的培养,积极促进高校间的相互学术交流,引导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让学生明白行行出状元,学习不止是书本的学习,还是德智体美的学习,及实践经验的学习。除此之外,应该对学生入学资格、补考、免修,毕业资格等严格把关。

  (二)注重班风建设,打造学习型班级

  班级是学校组织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宿舍是班级的组成要素,学生又是宿舍的组成要素。要充分发挥各舍长及各班委的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营造良好团结互助、温馨的班级学习风气。同时,积极打造班级明星活动,如素质拓展训练、春游野炊等,培养班级学生间的协作精神从而提升同学间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学风氛围。

  (三)发挥教师及辅导员的作用

  高校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更是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努力去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启迪者。一个教师的灵魂就是要有师德,高校应加强教风建设和师德培养。高校应强化教师的爱国教育,反对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使高校教师在经济大潮中,恪守师德,作出表率。因此,高校教师应该狠抓教学质量,一方面,应加强自身学习,只有博学多识,才能传授学生更多知识和智慧,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用好网络、多媒体等教学实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和讨论,因材施教,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伙伴,他们最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高校应重视辅导员工作,让辅导员在学生的管理、监督和教育中以人为本。切实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积极促进班级学生培养良好的宿舍风气和班级学习风气。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显示了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和整体水平,对全校师生的远大抱负、奋斗目标、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丰富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要真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应该做到:一、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服务的;二、积极发挥高校社团及其他学生组织的作用,大量开展能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艺术品味、陶冶情操的文化活动;三、除了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还应重视学校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的建设,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文明。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要确保高校学风建设的高效进行,就必须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科学研究和咨询中心的建设。避免或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高校学生只有心理健康,拥有轻松愉悦积极的心态,才能拥有更好的记忆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并能具备较高的学习效率。因此,高校若想培养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六)借助社会的力量

  总之,高校学风建设需要一个系统的、复杂的改进过程,除了高校师生及高校各个部门协作努力,它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家庭支持以及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高校应不断加强对优良学风的建设的思考和研究,并及时有序地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真正建设好高校的学风,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63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