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其他教育 > 刍议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刍议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摘 要:探索职业教育的照搬现象,思考我国职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改革;问题;意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正着力加强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投入,大量资金的注入及新型教育理念得以贯彻实施,我国的职业教育已愈发显示出它的重要社会功能。与以前相比,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相比还具有相当大的差距。与我国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形式要求也不甚相符,更与社会大教育体系要求相距甚远。由此,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了大批国家级重点和省级重点职业示范学校,帮助职业学校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基地、办学设施和更新教学观念,建成与市场接轨的,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这样优厚的条件下,全国的职业学校都赶趟似的积极改革,改变了很多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办学模式。在向德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学习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同时,积极探索改革发展之路,寻找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教学体制。

  2012年7月,贵州省商业学校进行了一年一度的教师培训。培训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和教师教育技能,着重点是教师观念更新和教学骨干德国职业教育学习考察归来的经验传授。此次学习为广大教职工打开了一扇了解德国职业教育的窗口。我们正将德国先进的教学模块经过消化吸收后渗透到学校,积极进行新的教育教学探索。

  在积极的交流探讨后,我对国内的职业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个人认为,积极的向外学习固然是好事,打开思路,找到新的方法;然而现状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虽然欧美的职业教育优势明显,但是不能完全照搬,必须先看看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民情,看看搬来的东西能不能生根发芽开花。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德国的职业教育。

  一、 德国的教育体系与职业发展模式

  (一)、德国教育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制度,一条道路是通过文科中学,即九年制完全中学进入综合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另一条道路是通过六年制实科初中或五年制的主科初中,再经过职业学校进入社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轨制”。学徒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的时候总是有理论知识作指导,而大家在职业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及时地在实践中得以运用,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双轨制”的优越性。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1、 职权分配:各级各类学校属于州一级的国家设施, 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由各州负责, 校外特别是企业形式的职业教育, 则由联邦政府负责。 2、 管理机构:联邦一级;州一级;地区一级。3、 经费投入:德国职业教育经费分担情况, 以企业为主 ,所雇用员工必需有一定的职业资格,企业必需送员工去教育机构培训,这是企业义务,也是德国人的固有观念。国家对企业培养的员工和企业都有优厚的补贴,这种制度和观念为良好的职业教育奠定了肥厚的土壤和基石。国家立法为教育铺路,成为职业培养模式的保证。企业用工一定会送去学习和培训,员工的学习和工作是一体的,劳动的价值得到精神和物质以及法律的保证。

  (三)、 高中阶段职业教育:1、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 , “双元制”职业教育。将在企业里进行的职业技能和相关工艺知识的教育与在职业学校里进行的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结合起来培养职业人才的教育制度。 在德国,政府出面干预,使产学合作制度化,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一方面,企业要给予学校的财力支援比例来分享教育成果;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来接受企业的资金援助。对不依靠学校培养人才的企业则增加一定的税金,并公开因教育水平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学校名单,减少或停止对其的财政支持,以此来促进企业与学校间的相互合作。

  2、升学导向的职业教育: 即所谓“立交桥”式的职业学校, 主要有三种: 一为专科高中, 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 学制一般为2年, 其中实践与理论课程各1年, 毕业生直升专科大学; 二为职业或技术高中, 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或已接受过职业教育者, 学制2年, 全日制理论学习, 毕业后升入综合大学( 有专业限制) ; 三为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 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 学制3年, 毕业生直升综合大学。

  二、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

  1、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展开。重心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着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信息密集型服务业,以适应“新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型服务业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催生了一批边缘产业,改造了传统产业,促进了“新”“旧”产业的融合。教育业是如此,职业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市场要求我们有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大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就是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大的方向是肯定的。

  2、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以政府主导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制,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从过去两位数高增长平台,逐步迈向相对趋缓增长的平台。我们为不断高涨的GDP和按在我国之上的光环兴奋的同时,还要看到我们的不足,我国人口是世界第一的,按人均产值来算就很低下了,还不能达到高发达的经济国家的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要求。照单收下后还要看看能不能消化,消化后的效果怎么样,怎么才能结合的更好。

  (二)、职业教育现状

  1、对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国家是大力支持的。但是,职业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学生成绩差,学校资金不足、设备落后、甚至办学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国家要求,还有师资力量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等等。读中专已成无奈的选择,毕业后的就业也相当困难,故而备受学生和社会的冷落。2002年生均国家投入只有2021元。对技工学校的投入更少,153万在校学生中,只有1/3的学生享受国家投入,其余均为个人和社会投资。社会投入更是以每年11.0%的速度递减。这种情况在这几年有了较大的改观,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和重视程度有很大的进步,在经济上,在教育基础建设和教学观念上不断的增加投入,还不断增派教育工作者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教学和办学方法,但是这样的投入在短期内是得不到太大的效果。我国职业学生的来源基本上是考不起高中的学生,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不能像国外基本上企业都要招有文凭,有职业培训资格证书的学生,是人人争取去学习。而我国的企业基本上在大的初级加工的企业模式下,甚至是国家企业(建设单位)等都直接招聘价格低廉的劳动力,通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岗,试问有多少个企业愿意花更多的钱送员工去学习和培训?又有多少人愿意花钱去学习呢?学习和不学的待遇区别不大,企业意识不够,个人和社会的认识也是不够的。

  2、从教育的投入上来看: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业教育的投入还是如下:一、国家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 ,教育投入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呈下降之势三、个人负担日益沉重 农村60%的家庭承担的教育支出占其消费支出的比重已达20%,与国家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5.2%相比,已经早有过之。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助体系,目前我国每年接受国家资助的学生达1.8亿,2010年的资助经费达510亿元。与发达国家相比,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照搬就显得有些牵强了,同样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就会有太多的不一样之处。企业招聘员工,员工才有资格去学习和培训,员工很愿意去企业。企业送员工去学习,国家对企业有不少的补贴,通过培训的员工又为企业带来了扎实的企业基柱,也为国家教育和国家经济的课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决定了不可能完全引入这种模式。这些发展的瓶颈限制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对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一些个人的见解

  向国外学习就是要学习利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利于长期国家建设的需要,不能照搬,取其中精华的部分为我所用就可以,不能搞形式化和复杂化。不仅仅是哪个学校的变化,更重要在于整个社会的积极调动。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新确定培养目标。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上,思想观念上始终存在着误区,认为职校生低人一等,只能做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或者认为应让高考落榜生接受高职教育等等,这都是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的培养目标不同,侧重点不同。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我国从古至今都以学习使人明理,反而现代教育带上太多的功利思想,要从国家发展的角度使人认识到教育,不管是何种教育都是一样的,尽早改变以高考为主的应试教育的现状,改变录用人才的制度,如果一味在表面做功夫,根本的东西部动是不能有实质的发展的,只会表面开花,看着新鲜而已,实质没有太大变化。

  (二)、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专业设置上,要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潜在的人才需求,适时开办相应的新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教学内容要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技能为中心,充分体现培养目标。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相互渗透的原则,适当增加实验和实训的比例,改革专业过于狭窄的状况,实行弹性学制等等,探索不同专业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普通理论课教学内容较为浅显,不过多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而专业必修课门类虽少,却几乎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非常有利于培养“宽基础、复合型”的职业技术人才。根据具体的要求而设定教学课程体系,标准应该有全国行业部门来参与制定,以符合行业的要求,也便于以后进行统一的资格和文凭的认证。这样才能积极的与大市场,与全国的职业发展对接。同时完善资格认证制度,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格证书体系,来保证各职业资格相互间的认可。加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完善学术资格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转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位证书并举的制度,增强两者之间互补的灵活性和渗透性。打破只看文凭,不看资格认证的现状。有这样的现状说明我们国家的认证资格还不硬,还不能达到行业的要求。

  (三)、积极探索产学合作的办学路子。产学合作、社会参与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基本渠道。产学双方要努力加强对话:学校应主动采取行动,积极满足产业界的需要;企业应当完善与产学合作有关的各项制度,建立完备的交流基础。但是很多职业学校都停留在形式上,并不能真正的与企业结合。国家应该加大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投入,为企业和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资金,积极的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同时允许有能力的职业学校开办自己的企业,这样也为办学拓展了门路。另外就是要拓展多模式的办学,不能只有3年在校或2+1等简单的模式。学校可以走出去,到企业去办学,为员工直接进行培训。也可以精简教学时间,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学生考试达标,可以提前毕业等模式都可以考虑。

  (四)、积极发培养职业教育教师。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不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生师比的分析发现职业教育发达的沿海和中部地区省份,其生师比比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生师比高,有些省市生师比高达34:1,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凸现出培养能力的不足。

  如仍按目前的生师比测算,至少还需要再增加教师47.8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要增加专任教师10万人左右。如果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1:17的设置标准测算,则至少需要再增加约82万专任教师,加上自然减员的因素,每年要增加21万教师才能基本满足中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近几年不断的扩大职业学校的招生,教师的数量严重的不足,在很多中职学校,教师是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对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职业教师又得不到很好的职业的再学习,因而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是得不到最大最好的分配的,建立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必需的,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有时间去再学习,研究教学,同时使教师的价值得体现。

  我国在职业教育中已经取得一定成绩,职业教育社会价值已经凸显,在向外国先进职业教育学习的过程中,应要在学习中思考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方法,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1、姜爱贤《浅析以我国的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成人教育》2009.2

  2、马树超《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成绩、问题和决策》,

  《教育研究》2011.5

  3、武学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探讨》,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2395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