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其他教育 > 可持续发展与初中地理教学

可持续发展与初中地理教学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可持续发展与初中地理教学

山东省肥城市安临站镇初级中学 李大明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和教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以其思想性、地理性、实用性、时代性、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作用。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丰富,涉及地理科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众多学科,对地理教育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对素质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但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还要有正确的持续发展观;懂得人类发展是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是当代合格的中国公民的基本条件。那么,作为素质教育的初中地理,进行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有必要对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作一简略的回顾。 可持续发展思想自60年代出现森林消失、土地退化、人口增长、全球温室效应、经济无限增长带来的资源枯竭、贫富不均等问题后,人类认识到环境问题与发展的模式相联系。这是持续发展思想的雏型。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发布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环境时代的开始。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给予较明确的阐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成熟,并定义为:“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五份文件和条约,与会的183个国家一致承诺把建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未来长期共同发展战略。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被世界上大多数组织承认、接受,使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理论走向实践,拉开了人类新发展观时代的序幕。这是本世纪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持续发展成为各门学科研究的焦点。科学家们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地理学、工程技术学角度提出了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见解,各家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思想是一致的。 一、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战略,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持续发展。其科学性含义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要控制人口的适度规模,使之与地区的自然承载力相适应;二是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以保证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三是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扭转某些地区的环境恶化趋势。四是促进不同类型地区协调、均衡的发展,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地理学家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尺度包括全球、全国乃至某个区域,只有实现了区域的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全国、全世界的持续发展,因此,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区域的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在地理教育中有序地、深入地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本乡本土得到发展,全地区、全国才能得到发展;世界各国间协调、均衡的发展,乃实现全球的发展。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同尺度地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保持和谐、高效、优化、有序的发展。即确保其经济和社会获得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谋求地区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发展。上述涵义可知,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五个要素组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人口子系统是区域发展系统的主体和核心,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关键。资源子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资源永续利用的程度是区域传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环境子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重要组成部份。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恶化的环境会降低人类生活质量,妨碍资源利用,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故环境质量的好坏成为可持续发展与非可持续发展的分水岭,经济子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核心内容,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使人类摆脱贫困,又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又可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一定资金和技术,故经济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因此社会子系统的质量是实现区域内协调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一个具有合理的政治体制,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历史文化沉淀及稳定的社会环境等因素,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这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客观存在的统一整体,以达到人与人、人与地的协调统一,人与地的共同繁荣,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地理科学的特点恰恰是以区域为基础,把区域研究作为学科研究的阵地。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体现了地理科学特点,研究内容侧重层次较高区域:世界——世界分区地理,中国——中国分区地理。并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编排教材,这是对传统地理教材的重大变革。教材中列举了关于资源、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各种事实,这些足够的人地关系知识,对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是必要的,但未能从区域持续发展观点,揭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人与地共同持续发展观念,不利于跨世纪公民可持续发展参与能力的培养。实行区域可持续发展,会出现许多新问题。例如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着庞大人口、相对短缺的资源、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等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指导我国长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许多内容涉及当今地理教育,对中国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地理教学中,使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增强参与观念,培养学生为实施21世纪议程参与能力,是地理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包括社会和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不同区域,由于有自然条件、历史发展、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的差异,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别大,要以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为指导,依据各区域具体条件,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为此,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核心。人口的适度增长和人口素质提高的持续进行,是进行人口问题教学的基本要求。人口的适度增长,指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口的数量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人口总量超过环境的承载力,就会产生生存危机。九义初中地理教材侧重讲述了人口数量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忽略了适度的人口规模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相互关系,教学中应适当增强这方面讲述。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人口观的重要组成,人口素质的持续提高,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既充分又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又有减少人口对资源和环境压力,为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为此,必须实行适度的人口增长,提高教育、文化水平,是实现人与地协调关系的关键。 2.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经济建设要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因为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会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需要解决资源永续利用与其高消费水平相协调问题,对发展中国家则是在满足其最低需求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即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为基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互为因果。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目标,它需要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若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经济发展便受到限制;没有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最基本生长需要的满足,无从谈及资源的保护。 3、《中国21世纪议程》是在中国地理教学中进行持续发展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在教学中要突出以下观点: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保持经济(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通讯等部门)的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有足够水平。经济增长要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相协调。

控制人口数量,实现适度人口增长目标,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举措。

加强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实行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资源开发的超前准备与持续开发相结合、资源开发与资源节约相结合原则。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是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鉴于现实存在的生态环境和长远发展,以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为重点,克服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保持适度人口规模,改善社会服务体系(卫生、教育、福利、保险、防灾救灾等),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消除贫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2408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