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体育教育 > 浅谈太极拳与“屋漏痕”

浅谈太极拳与“屋漏痕”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体育教育


       《周易·系辞传》中有这样的表述: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① 
  其中,对“太极”一词做了解释。人们对太极的认识不尽一致,有人认为它是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而又有人认为它是“无”,我也只能求同存异,对它做一个大体的认识。 
  太极与太极拳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太极拳亦是以太极之道作为其自身表现途径的,故,太极拳蕴含着太极的精神内涵。简单来说,太极拳是一种生魂,觉魂,心魂三者共同支持下,以儒、道两家精神合二为一,静柔阴阳虚实为总要领的哲拳。由此,派生到一种书法用笔之“屋漏痕”中,自觉两者相融相通,同源异流,异曲同工,形神相似。在太极拳与“屋漏痕”共同存在的辩证关系和自然性的质朴中体味到了两者的共通之处。 
  “屋漏痕“一语出自颜真卿与怀素的一段对话,记于唐人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草书》, 
  “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璧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② 
  由此可看,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坼璧之路,都是对自然的一种解释。屋漏痕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即房屋的墙壁经过雨水的滴透作用留下的痕迹,亦是对自然的解释。 
  一 
  从它的形成轨迹来看,反应出来的是太极拳的辩证运动。屋漏痕的形成一般指的是早时的土坯墙,墙面坑坑洼洼不平整,雨水顺着墙面往下渗流时,表面上看是顺流直下,其实不然,期间由于墙壁阻力的左右,会左右摆动,缓缓流下,有积点成线之感,在墙上留下的也是不规则,沉实而又圆厚的痕迹。搬到纸面上,行笔时呈现出逆水行舟,提按顿挫之势,加大的是纸面与毛笔的摩擦力,由此,笔更能留的住,线条的运行轨迹宏观上是直线,但微观上却呈盘延婉曲姿态。 
  在这样的运笔过程中,产生出的线条亦顿亦挫,饱满,圆润包含且厚重,因其书写的缓慢性,表面看上去是静柔的,但在书法的审美品性中却表现出一种稳定渐进的行走形势,“屋漏痕”的运用,使字的骨力增强,空间感和时间感强度增大,沉雄浑厚的气息就出现了。它线条的时间顺序性,是一种坚韧曲折的前进模式,有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跃然纸上,是奋进向上的。 
  辩证运动是事物内部两方面的对立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统一,太极拳在这种矛盾中运转,动与静,虚与实,柔与刚攻与守对立统一,而屋漏痕在刚柔静动中相辅相成,前后两者共进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金刚杵法化为绕指柔,阴阳之美变蓄其中,双方都在辩证中运转,而不是以一种单一形式存在。 
  二 
  “屋漏痕”带给我们的不光运笔过程和线条所表现出来的辩证关系,还有与太极拳如出一辙的自然性,文字的开头前文中有提及,一个墙壁渗流积点成线的过程是对自然的一种阐释,来源于自然,进一步在书写中进行实践,但这种技法依然质朴,因为它有自然做基础。“屋漏痕”的审美标准便是质朴的回归。 
  清代王澍在《竹云题跋》中这样评价颜鲁公的书法: 
  “魏晋以来作书者多以秀劲取姿,欹侧趋势,独至鲁公,不使巧,不求媚,不趋简便,不避重复规绳矩削而独守其拙,独为其难。”③ 
  这段话点明了颜真卿朴拙的艺术风格。从代表作《麻姑仙坛记》中不难体现,正是这种拙气的意趣,顿挫刚柔相见,笔笔间都变化莫测,韵味十足,“屋漏痕“之意显露无疑,达到了庄子所说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艺术境界。从线条方面看,它行笔介于直曲间,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暗含着大自然的规律,有一种“技近乎道“的意味形式。道法自然,实践运用,但最终又回到自然中,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再反过头来说太极拳,它更是师法自然,取自然界万物生灵的动态,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自然中,甚至達到忘我的境界。正反对比,“屋漏痕”作为一种书法用笔,不单纯是技法的表现,更在它之上的应该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表情达意,两者从万物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到天地间。 
  “屋漏痕”与太极拳之间同样是以儒道文化为先导,追求着共同层次的精神诉求,植根于自然,在自然中辩证前行,它们沉厚大度,温柔朴拙,两者的共通之处不言而喻,从而产生出更深层次的体味,在太极拳的正面引导下,拓宽了对书法认识,在以后的书法实践中心领神会。 
  这是自己对太极拳和“屋漏痕”的一点拙见,由于自身的阅读量和人文素养有限,也只能植于皮毛,有些观点与事实略有出入者也请老师见谅。 
  注释: 
  ①张劲松.“太极”词义破解及其概念的形成过程 [J].地方文化研究,2015(1):1. 
  ②卢仰.“屋漏痕”探析[J].书学讲堂,2015(10). 
  ③卢仰.“屋漏痕”探析[J].书学讲堂,2015(10). 
  参考文献: 
  [1]张劲松.“太极”词义破解及其概念的形成过程[J].地方文化研究,2015(1):1. 
  [2]卢仰.“屋漏痕”探析[J].书学讲堂,2015(10). 
  作者简介:李苗(1992.1-),女,汉族,山东莱芜人,在读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外美术史。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tiyujiaoyu/9835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