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21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与技术迅速介入教学,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作为“数字原生代”的学生需求,教育变革正顺应历史的发展迅速大面积开展。近年来,新兴教学模式冲击着传统教学,如“慕课” “对分课堂” “翻转课堂”等。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这一术语于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Bryan Alexander和Dave Cormier提出并迅速成为全球高教领域的研究热点。

  “对分课堂”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把教学分离为讲授、内化吸收和隔堂讨论三个过程,其核心理念是教师教授环节占用一半课堂时间,另一半则分配给学生以讨论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在短期内获得广大师生的认可。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于1996年秋被美国迈阿密大学商学院的两名执教者提出并进行大学实验,是学习者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音视频、电子教案等课程相关材料进行自主学习,而后在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来完成知识内化的一种教学模式。

  上述新兴教学模式均以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突破课堂时间限制,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帮助?W生完成自主学习与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及思辨能力为其最终目的。然而,教学改革需要评价机制的配套完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沿用的终结性评价已无法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对传统评价机制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终结性评价的弊端

  传统评价机制仍然采用以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即终结性考试(期末考试)占据总评成绩的最大比重,出勤率、平时作业与测验等部分占据30%或50%比重。这种评价方式存在诸多弊端。第一,评价内容方面注重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考核,期末试卷中已学过的知识会占据相当一部分比重,平时测验与作业更是如此。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专注度及参与度无法进行评估,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程度。第二,评价手段的单一使得学生过分关注测试得分的高低,也催生了诸多不良现象,如课堂出勤率低、听课率低、考试舞弊行为、论文不端行为等。第三,教师作为唯一评价主体,学生不得不被动地接受评价,而测试分数并不能准确反馈学生的全部学习行为,教师也无法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平等地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第四,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方向是针对过去的学习行为,对过去教学信息的资料收集、分析,并对得出的教学效果进行解释,而忽略了对未来教学发展的关注和改进。第五,终结性评价的评价目的趋于功利化,如依据终结性评价结果进行奖学金的评定、人才的选拔等,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偏差。例如,成绩较差的学生为了不挂科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则为了取得高分而进行备考,二者都无学习乐趣可言,更无法积极参与教师设置的课堂活动。

  在新兴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进行师生、生生互动等,但这些都无法体现在终结性评价之中。有效评价机制的缺失,不仅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无法得到准确评估。由此可见,评价主体单一或评价标准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已无法独立存在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评价机制中,而能够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由于其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从而引起广大教育者的热切关注。

  二、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与形式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也称过程评价、真实性评价,由美国评价学专家Michael Scriven于1967年提出,继而被美国教育学家B.S.Bloom应用于教学领域。B.S.Bloom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 使学生知识达到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即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尚未掌握的内容进行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评价方式,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进展进行持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和档案袋评价等评价方法,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在第一时间进行监控与调整,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进行反思,从而激发其学习成就感,并达到推动学生高效学习的目的。

  形成性评价形式呈多样化,比如教师观察、教师课堂提问、问卷调查、同伴互评、学生自评、互动讨论、建立学习档案、作业和测验、跟踪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及参与度等。这些评价形式除了有督促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动力的作用外,还能够促使教师根据即时反馈,及时调整、完善教学内容,以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开展。

  三、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模式改革的促进作用

  教学模式的变革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也必然引起评价机制的调整。形成性评价的开放性、持续性和多元化的特点使得它更符合教学模式改革对评价机制的要求,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起到促进作用。

  第一,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与自信。教师基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情况,来引导和组织学生制作科学、系统、客观的评价体系表,并对其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任务完成、技能掌握、知识获取、情感因素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自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及自我激励。学生通过不断总结自身学习优势,进而增加其学习的信心,并在不断分析自身学习缺点与不足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动力。同伴互评更能体现后者的激励作用。同伴互评是来自其他学习者对被评价者学习表现的鉴定,因此更具客观性,并能达到同伴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激励与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二,培养并规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行为。Oxford把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意识而为之的一种行为,学习者可对学习内容及方法进行选择。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是它有别于终结性评价的优势之一,这也让学生得以了解自身在不同学习阶段针对不同学习内容所采取的学习方法与策略的适用性及有效性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辅助学生建立学习档案,用以记录来自教师、同伴和自己对不同学习阶段与学习活动的评价、学习成果、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等。学习档案不仅为教师制订阶段性教学计划与学生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而且还能帮助学生不断规划学习目标、改善学习方法与策略,实现自我发展与超越。

  第三,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在以“慕课” “翻转课堂” “对分课堂”为主的新兴教学模式中,教师更趋向于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混合教学,如任务型教学法、语言交际教学法、合作学习语言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等。在上述教学法的驱动下,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各项学习活动,并鼓励学生与组内成员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讨论、归纳和总结。学生必须有效参与组内活动并于课堂时间展示学习成果,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同伴及教师评价,因此,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在参与教师设计的各项学习任务和活动中得以逐步提高。

  第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环节的效率及效果。在每一章节内容学习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并按需学习教师于线上分享的教学视频及材料,而后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与组内成员展开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及自评与互评。可见,在新兴教学模式中,教师拥有更充裕的课堂时间用以检查作业、学生演示、深入讨论等环节,并可依据线上问题的集中反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疏通与难点讲解。由此可见,教师能够更加合理、深入地安排及设计课堂活动,推动因材施教理念顺利实施。此外,由于课前的自主学习与充分准备,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均得到满足,课堂上学生亦拥有与教师平等的话语权,传统教学模式的“一言堂”不复存在。因此,形成性评价有助于“边学边用”及“活学活用”,并有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第五,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辅助教学。形成性评价更有利于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馈与改进。这体现在形成性评价使学生通过自评、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了解自身的学习现状、优势与劣势,对学生更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另外,教师也可根据观察与总结评价,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题,从而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制定问题解决方案,对症下药。因此,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各项教学素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以“慕课” “翻转课堂” “对分课堂”为代表的新兴教学模式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开展实验与教学探索。形成性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能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有效评估,进而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690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