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让课堂灵动起来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让课堂灵动起来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化学实验对于中学生来说是神秘的,当面对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变化时,他们的视觉、听觉、嗅觉等也会受到刺激,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课程难度增大,学生的学业水平渐渐出现了分化,学习的兴趣也不会持久。

  因此,我认为初中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打造出神秘而美丽、科学而灵动的化学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化学殿堂,进而形成持久的化学兴趣,最终实现学会知识、运用知识、求异创新的转变,学习目标的达成也便水到渠成。

  一、充满趣味的化学实验让课堂灵动起来

  1.惊艳的“出场秀”

  开学第一节课很重要,教师开学第一节课要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在实际教学中,我首先以“水会变成牛奶吗?”创设问题情境,再请学生利用吸管小心地向水中吹气,实验过程中学生都很专注,当看到水变成奶的现象后都疑惑起来。我再以“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过渡到“无色碱性溶液遇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学生立即看到“水变成葡萄酒”,对此现象诧异不已。接着,我模仿刘谦的语气和动作,做了“烧不坏的手帕”的魔术,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的迫切之情溢于言表。最后,我又展示了几组精美图片,包括化学以及化学学科的起源、化学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化学对医药疾控的贡献、化学对国防材料科技和航天航空科技的作用等。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生动有趣、富有魅力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兴趣,使人不怕吃苦;兴趣,使人废寝忘食;兴趣,使人执着而愿意付出努力。

  2.揭开神秘面纱,体验化学美丽

  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与审美相结合。化学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很可能和“难闻”“有毒”“污染”等词汇有关。教师在课堂中要帮助学生发现、感受化学美丽的一面。例如,观察发现实验仪器轮廓的对称、协调之美;实验现象的绚烂、多彩之美;观看“美丽化学”视频,体验物质微粒的建构之美;亲自参与结晶实验,感受晶体的生长之美。化学之美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平时教学中慢慢渗透、慢慢养成的。学生潜意识里对美的追求使得学习化学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使学习兴趣一直保持下去。

  3.实验用品范围广,“玩”中促学

  一方面,实验仪器和试剂在生活中存在功能相似的替代品,如液体的取用可用自来水代替;粉末状药品的取用可用粉笔灰代替;烧杯可用玻璃杯代替;药匙可用调羹代替;玻璃棒可用筷子代替等。这些“替代品”既可以重复练习,又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体验到学习化学的无穷乐趣。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知识,先观察再实验,从单一实验再到对比实验,先发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到“厨房化学”中。如观察厨房调味品的成分表有哪些元素及其作用;讨论厨房物品的材料类别;实验并观察鸡蛋在装有食醋的玻璃杯中“浮浮沉沉地游泳”;观察因水没擦干净而导致铁锅或菜刀表面生锈;实验并比较食盐和白糖在水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思考如何除去热水瓶内胆里沉积的水垢,并大胆尝试。最后提出类似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等问题。“厨房化学”使学生感觉到化学物质就在自己身边,化学实验利用身边的物质也可以完成。

  4.巧设学习小组,提升学生素质

  受到游戏的启发,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化学学习小组,每组都有响亮的口号和闪亮的代号,借鉴游戏规则,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制定了积分制度,每周末以小组为单位汇总积分,对于优胜组进行正强化:如可借阅教师的趣味化学书、可在课后观看教师准备好的与化学有关的音乐、视频和化学“小魔术”等。至此,很少有学生害怕面对我的提问,而是争先恐后地回答。回答正确者既有自我的成就感,更有小组的自豪感;回答欠缺者的遗憾之情溢于言表。在进行分组实验时,不再是做的人少,看的人多,而是各尽其职、分工协作。事实证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合作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增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了友爱、和谐的沟通方式。这些是构建灵动化学课堂的基础。

  二、探究实验让化学课堂灵动起来

  1.简单易操作的实验,由学生单独完成

  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尽量由学生单独完成,而不要采用常规的分组形式,如有关“铜绿”的实验就可以由一人完成,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纠正指导。实验基本操作是学习化学的第一把钥匙,规范的操作习惯能为以后的探究实验打好基础,也是避免实验错误和发生危险的保障。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学生尝试错误操作或危险操作,教师可采用动画模拟等多媒体方式展示错误操作的后果,如用多媒体演示将水加入浓硫酸时造成液滴四处飞溅等。

  2.学生参与的探究实验

  初学化学时,为教师示范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感知探究性实验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如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教材中“镁”的实验探究。从生活中熟悉的物质现象出发,对物质性质进行猜测,再设计实验验证猜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与综合,证实或修正或否定自己的猜测。学生在边观察、边模仿、边参与、边体验的过程中感知了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当学生初步掌握了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一般过程后,就可以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并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由于实际问题情境比较复杂,所以,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实验。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

  我以“钢铁锈蚀的条件”为例,阐述探究性实验的过程。

  教师提问:钢铁为什么会生锈,与什么物质有关呢?

  学生猜测:与氧气、水有关。

  学生设计方案:①铁只与氧气接触;②铁只与水接触;③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

  教师引导:前两个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第3个实验可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学生受到启发,展开小组讨论和设计实验:①铁钉只与氧气接触(联想到使用干燥剂除水);②铁钉只与水接触(利用迅速冷却的沸水隔绝氧气);③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学生进行实验,每天观察并记录铁钉表面的变化。

  学生经过分析、总结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通过开展探究实验,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都有所提高,为以后的学习甚至科研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想方设法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具备了实验操作能力,就会主动进行科学探究,进而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286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