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创新是指从新的角度去观察、处理问题,从而产生新发现的过程,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关系并沿着不一样的方向来思考问题,是用不同的思路,从不同的方面来寻找方法并解决问题,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无止境的探索过程。“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取得进步就要勇于创新,要进行创新就需要有创新的能力,只有创新式的教育才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因此,造就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最根本、最重要的环节,就要求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音乐是一门有着极强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新能深化学生对已学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运用,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而创新作为音乐教学的领域之一,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创造有效的环境与方法,并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同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从不同的层面去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究竟怎样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笔者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更新音乐教学观念,让位开放

  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灌输式”、“接受式”仍然存在,课堂教学缺乏活力,造成学生主体意识淡薄。“让位”是指把教师在不同程度上侵占了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本来应由学生自主使用的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以还课堂教学本来的面目。教师只当“导演”,让学生这“演员”在先操作、先看书、先听赏、先练习、先讨论、先说理等尝试内化过程中,去求知创新。例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这课时,老师先让学生去听,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去想象音乐表现的是哪些动物,首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听后分组讨论一下,并试着自己创作一些音乐来表现一些动物,创作好后先不要告诉大家你表现的是什么动物,然后让其他学生来猜猜自己描绘的是什么动物,比比看,是谁表现出来的动物最形象。学生有了这样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正确处理教学中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师生的双边实践活动体现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中,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例如,在发声训练中,老师示范发声,通过讲解与发声练习引导学生体会其发声要领的方法,学生则通过自己的发声练习模仿并体会发声要领。在反复的发声训练中,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二是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更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效果。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重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能够充分认识这一点是作为音乐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因。音乐这个多元结构体系的构建需要基本的三大要素。第一是教养教育(双基),如识谱知识、欣赏知识、嗓音保护知识、歌唱、乐器演奏知识等。形成一般的音乐技能,如视唱、听音能力、唱奏能力、感受、理解、审美等能力。第二主要是道德、劳动和伦理等方面的态度、观念及理想的教育。第三是指智力、听觉、意志、运动、情感、个性等立面的发展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克服“满堂灌”和“随意性”。教师的包办代替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更失去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吃透了这三大要素,使得教师教的内容,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其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养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一是从创造性活动入手,由浅入深,以即兴歌唱、即兴演奏,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持久的求知欲。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对音乐技能、技巧训练的重视,来提高学生在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试等方面的音乐素养。在学生歌唱、演奏或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同时引导和启发学生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教师要善于从感性点切入,再经过理性的分析、讲解,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到正是由于大跳的音程或是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或是密集的音乐节奏或是和声织体的伴奏或是配器的变换等等多种音乐表现手段的运用,才能使人从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同时学生也进一步理解了音乐,对音乐作出评价,使学生的心田如石投湖水般荡起层层涟漪,并产生跃跃欲试的创新“情境”。二是要兼顾个别。在音乐教学的具体环节上,要时时注意发挥音乐特长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的音乐才能得到表现。而对于音乐素质较差的一部分学生,作为音乐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放开包袱,对于音乐的学习尽力而为。嗓子不好不要紧,唱歌跑调不要紧,节奏把握不了也不要紧,只要你愿意,我们可以用一双耳朵,用一颗爱音乐的心来感受音乐,享受音乐,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则需不断强化音乐教学的实践性

  所谓“行知”,是一切认识均来自于行为,知识从实践中得来。认识脱离了实践成了无源之水,教学如果离开了实践也是如此。因此,在课堂教学要始终坚持实践的观点,努力做到手脑结合,知行统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活动来完善音乐的技能技巧训练,充分体现以实践为主的音乐教学手段,并借此发展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的其中。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兴趣或是喜欢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动起来。反之,就会懒洋洋地不愿参与其中。这就需要教师要多运动脑子,想办法来提高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的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生学习歌曲《青春舞曲》这首歌时,先播放流行歌手谢晓东演唱的改版后的《青春舞曲》的音乐录像,在这一音乐录像中,谢晓东是以摇滚乐的形式边唱边舞的。为什么会播放这段录像呢?因为现在的学生都很喜爱流行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兴趣远大于民歌,所以当学生听到谢晓东唱的《青春舞曲》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时再让学生转入学习《青春舞曲》的时,学生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即兴表演新疆舞蹈及自行编排舞蹈时也不再感到无味、拘谨,而是大胆参与,积极配合。当然,方法不限这一种,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兴趣,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要靠老师们自己慢慢捉摸了。   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充满音乐气氛的教室,让学生一走进音乐教室就能感受到身心愉悦,同时也可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应用彩电、小电影、幻灯、录音及多媒体等,增强教学直观性,让学生不光通过耳朵来感受音乐,同时还要发挥眼、口甚至是鼻来感受音乐,让音乐形象化,例如让学生听几段音乐,让学生用几种水果来形容你所听到的音乐,或是用色彩来表现所听到的音乐,或是运用多媒体为所听到的几段音乐作继接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第三,发挥想象,即兴创作表演,发展创新思维。现在的学生不泛丰富的想象力,这时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这一能力,让学生不拘一格,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艺术想象和个性特点,张扬个性,即兴表演、创作。如在听一段有标题音乐时,教师可以先不告诉学生标题,让学生们先听,听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发表听后感,这时你会发现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学生对这音乐的理解可能会跟另外一位学生的理解正好相反,这时教师不要先急着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对学生对自己的答案给出原因,然后再告诉学生这个音乐的标题是什么,再让学生们听一遍,这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如果这段音乐如果没有这个标题,可能大家的理解都不算错误,可如果有了标题后,那么这段音乐就有了特定的音乐情境,那么这时,再让学生来欣赏,启发学生根据音乐的标题来感受音乐,让学生在同样的音乐中再次领略音乐语言,来了解音乐的表达手法,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及创作能力。在音乐的学习中,即兴创作可算是非常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手段了。可以即兴创作一段音乐,或即兴创作一段舞蹈,或根据音乐情境创作一幅画等,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从旁协助或与学生一起进行创作。激情地创作将会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创作思维活跃,更好地提高创新能力。

  四、注意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而在情感驱使下通常人会做出惊人的事情来,意气风发与失落沮丧都是情感所现,适时恰当的运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则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

  情感的激发离不开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与和蔼慈祥、公平的教学态度。在课堂上,教师要用深厚的挚爱、满腔的热情熏陶学生,用火一般的激情开启学生的心扉,或是精神饱满、热情洋溢的、用那甘甜如露的话语滋润学生的身心,才能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教师娴熟的课堂艺术和高超的业务技能是师生情感能否和谐交融的必要因素。教师在课堂中要常带微笑,做到设问准、提问活、发问巧,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求知,自觉地进行创新。总之,教师要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表露给学生,以情动情,彼此沟通情感体验,这将创造出一种最佳的音乐教学情景,会使学生经常保持一个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良好情绪环境中学习,从而获得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

  五、及时反馈音乐教学中的各种信息

  课堂教学是双边的师生活动,是双向的信息传递过程。师生要密切配合,同时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矫正错误,以便能够适时的调控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习效果。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作出正确示范,通过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找出教学中的不足,更加深入地挖掘教材,设计出更加感性的、高效的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教学信息的双向传递,秉着“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宗旨,随时随地的采取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搭桥铺路。

  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创作性的活动也是高度复杂的意志活动,因此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与音乐学习中感知、思维等智力因素有关,而且与情感、意志、性格、个性等非智力因素也有着密切关系。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不可忽视,顽强的学习意志、热烈的学习情感、自信乐观的品德等,往往是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内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之外,也要不遗余力地做好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顽强意志力的培养,从生活上、思想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做学生拥有更强的责任心,更大的创造力。

  总之,音乐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时刻注重开展创新教育,其主渠道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紧紧把握这个教学重点,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型的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907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