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研究生论文 > 浅论高等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

浅论高等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研究生论文


  从历史上看,我国开展高等教育学研究为时不晚,但高等教育学专业的设立却是近20多年的事。根据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统计,全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点有88个,招生人数将达1,000人左右。这表明,当前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教育快速发展,研究生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是其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合理、系统地设置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培养优秀人才的首要条件。在此,笔者选择北京地区的高校来重点研究,包括9所可招收高等教育学硕士的高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人民大学。


  一、高等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


  以下从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两个角度来讨论北京高校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课程设置情况。


  1.课程结构分析


  目前,对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有两种常见的划分方法:一是根据课程对于形成学生知识和技能所起的不同作用,将它们分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二是根据课程对于形成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不同和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将它们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但这两种分类又是交叉的。


  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具体课程因不同学校而有所差异,但基本上是按照“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模式进行设置。理论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实践课程则包括实践活动和学术活动等。


  2.课程内容分析


  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学位课程中的公共必修课。各高校不仅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基本相同,而且课程各自所占学分也基本相同,一般为3学分。二是外语课程,主要是第一外语(英语)和专业外语。外语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学分多于政治理论课程,一般为4学分~6学分,凸显了学生掌握和精通外语的重要性。如北京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都要求学生在第一二学期中学习第一外语,共4学分。专业外语是外语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产物,一般为必修课,所占学分较少,一般为1学分~2学分。三是业务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主要是高等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它是硕士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其撰写毕业论文应具备的理论知识的基础。选修课程则是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基础上,用以深化所学专业的课程。它可进一步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专长,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使学生参加工作后能更好地发挥业务专长。它以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为主来设置,因此各高校会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


  二、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从无到有,学科点从早期的几个到现在的几十个,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从十几人到现在的上千人,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这与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的日趋规范和合理是分不开的。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发展尚未完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有限,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待调整,造成了目前的课程设置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学生在课程选择上缺乏自主权,难以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教育改革一直致力于学生的自由发展,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学分制的采用、选修课制度的实施等,目的就是为了更加重视个体的选择性,赋予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更大的自主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自主活动的过程。然而,在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上,理想与现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实践中的学分制、选修课制度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课程设置上虽然也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别,但是大部分学校的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还是非常有限的。在课程和学分的硬性规定的约束和引导下,导致学生为了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不得不首先关心课程学分和成绩,而不是注重课程学习的质量。缺乏自我选择和发展的自由,硕士研究生难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


  2.课程设置中缺乏针对跨专业学生的补修课程


  补修课是指本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有的硕士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课程。高等教育学专业是教育学中的二级学科,只在研究生阶段设置学科点,因此就读该专业的硕士生大部分都是跨专业的学生。他们常常感到很多基础知识在教师眼里是常识,但自己却闻所未闻,致使难以找到新的学习定位。据笔者了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届、2005届、2006届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有半数以上的人都是跨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根本没有接触过教育学。笔者从北京的这9所高校中发现,除了北京大学在课程设置中明确规定了补修课程外,其余学校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说,学校对跨专业学生补充教育学基础知识的重视不够。


  3.课程设置中没有突出研究生教育的前沿性特点


  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前沿性的基本特点,即学生要全面深入并及时地了解本学科发展的脉搏、研究的动态和趋势、新的科技信息和科研成果。因此,课程是否反映学科前沿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学校是否开设了关于高等教育前沿问题的课程。从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选修课程中开设了“高等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把“中国高等教育专题研究”作为学位专业课(必修课),北京理工大学在选修课中开设了“高等教育专题”。除此之外,其余学校并没有在课程设置中作出明确规定。


  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中是否设有反映学科前沿性的学术活动。德国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大学的理念》中强调:“成功的大学,必须有思想者的交流。学者、师生、学生之间必须互相交流。”让学生经常参加学术活动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可以拓宽学科视野,丰富知识,提升科研能力。然而,在实际中,有些高校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学校,因自身条件的限制并不能真正开展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学术活动。据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其网络主页上公布的近年来的学术活动情况来看,很少有国内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学术活动,外国的相关专家和学者到校开展学术活动的更是少得可怜。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课程设置前沿性不强的问题。


  三、对优化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是学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此,笔者认为,针对前面提到的问题来优化高等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注意以下因素:


  1.强调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使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研究品格、研究方向、研究视野和独立的思考,以获得独创的研究成果。从这一意义上讲,个性化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成主体。这就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应依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研究方向,设置具有弹性化的课程,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彰显。如中国人民大学设置了“教育法学”、“比较教育法”、“教育管理与法治”等课程,突出了法律方面的特色。所以,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要增加选修课的门数,在数量上应远远超过必修课,尤其是在学分上要适当提高。只有设置广泛的选修课才能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一门课程,可按照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其所学有所侧重,按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开设学术性讲座、讨论或研讨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身心等方面的素质都有所提高,并且能够充分地施展自己的特长,得到全面发展。


  2.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


  研究生教育主要涉及高深的、专门的知识,其中还包含大量未定型和尚未系统化的知识,因此,应该与世界各国尤其是教育发达国家进行学术交流,还应对国外学术作品原始文本作深入研读。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所涉及的对象不可能仅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范围内。因此,应多开设关于他国和国际问题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都应体现国际观点。这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研究的思维视野,而且对于学生的研究定向和论文选题有着关键性的引领意义和价值。国际化课程一般包括以下几种: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注重国际主题研究的新课程;在已有的硕士研究生课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和前沿问题的研究内容。


  3.提高教师(尤其是导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


  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教师指导是课程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教师尤其是研究生的导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高等教育学专业建立比较晚,学科发展还不成熟,高水平的教师不是很多,在一定程度上还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的要求。加之一些导师本来并不是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而是从管理学或其他人文社会学科转过来的,甚至是从理工学科转过来的,他们可能在高等教育学学科领域没有具备足够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因此,一方面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多争取该领域的科学研究项目,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和研究能力。


  总之,对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课程设置的研究是一项令人激动而又极富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我们付出加倍的努力,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科学、可靠的方案来,使其在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作者:黄明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yjslw/9338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