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研究生论文 > 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分布特征及相关策略分析

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分布特征及相关策略分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研究生论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研宄生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先后实施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如均衡发展战略、梯度推进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等,这些战略实施的结果是:目前我国研宄生教育区域分布的非均衡性进一步扩大,区域内研宄生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没有突显。研宄生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使得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状况处于不利地位进而影响欠发达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严格地说这对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而且与我国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必须对研宄生教育区域发展的平衡与协调问题给予深切关注和切实解决。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非均衡分布的表征分析


  为了能更有效地反映不同区域研宄生教育的发展状况,我们拟选择研宄生教育规模、研宄生培养单位、学位授权学科点以及各区域研宄生教育的差异系数等指标来对各区域的研宄生教育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1.研宄生教育规模区域分布的比较。


  兹以2003年的数据为例,来说明研宄生教育在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分布的规模特征。从在校研宄生的绝对规模来看本年度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35.75万人、15.34万人、12.04万人。可见在校研宄生的绝对差距上东、中是20.41万人东、西是23.71万人,中、西是3.30万人,因此东部和中西部的绝对差距是很大的。再从每万人口的在校研宄生规模这个相对指标来看,东、中、西分别为7.83人、3.60人、3.28人这就是说即使相对差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也占有相当大的优势是中、西部地区的两倍以上。根据各地研宄生在校生规模计算,全国每万人口在校研宄生数的相对差异系数高达204.8%,说明研宄生教育规模的区域分布差异极大而且这种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这一点可从2002年中国博士研宄生录取人数区域分布上可以看出,东部地区66.65%,中部地区19.8%,西部地区13.55%,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5倍。


  2.研宄生培养单位区域分布的比较。


  关于研宄生培养单位,我们可以用所谓“九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研宄生院等的分布来进行分析,所谓“九校”指的是进入‘985工程”建设的北大、清华、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西安交大、哈工大和中国科大,其中东部地区有六所中部地区两所西部地区一所。这些学校的定位都是研宄型大学重点发展研宄生教育。2002年“九校”共招收研宄生8.23万,占全国研宄生招生总数的40.6%。由于这9所研宄型大学区域分布的差异,必然进一步导致研宄生教育区域分布的不均--不仅是数量上的不均,更是质量上的不均。


  “211工程”是国家设置的重点建设项目,截至2004年底我国己经进入‘211工程”的大学有95所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占62%、21%和17%,地区差距明显。这95所学校占全国高校数量的比例不足10%,但从培养研宄生的条件看它们的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值、图书总藏量则分别占全国高校的72%、54%、31%,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分别占全国高校的96%和84%;从在校博士生、硕士生的规模来看这些高校分别占全国高校的84%和69%。因此可以说研宄生教育的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研宄生院代表着我国研宄生教育的最高水平,在我国研宄生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甩因此研宄生院的多少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研宄生教育的实力。目前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56所研宄生院承担了全国76%的博士和55%的硕士培养任务56所研宄生院中有38所分布在东部地区,占全国研宄生院数68%,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9所,可见东部地区拥有的研宄生资源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


  3.学位授权点区域分布的比较。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和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数是一个地区研宄生培养能力的重要标志。截至第8次学位授权工作结束,全国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权点分布在29个省(含直辖市、自治区)据统计东部地区的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和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最为集中,有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点数454个占全国的66.6%,而中、西部地区的学科点相对较少西部地区的一级学科授权点数是101个,只占全国的14.8%,东西部之比是4.5:1,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之比为4.5:1.2::显然东和中、西部地区有明显的落差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较少;东部地区有博士学位授权点851个,占全国总数的61.7%,硕士学位授权点4846个,占全国总数的50%,可谓遥遥领先2003年9月,全国第九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结束后,新增的25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中,东部地区是161个,中部地区63个、西部地区41个。由此可见学位授权点的区域分布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4.研宄生教育区域分布差异系数的比较。


  差异系数在统计学上是表征数据离散程度的变量,差异系数越大,表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按差异系数=标准靜平均数X1⑴计,我们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三大区域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数,一级学科点数,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数每万人口在校研宄生数研宄生培养机构数等指标分别做了差异分析(见表1)由表1数据可见除硕士学位授权点(差异系数<100%)外表征研宄生教育情况的指标差异非常显著全国各地区每万人口在校研宄生教育规模的相对差异系数高达204.8%,其它指标的差异系数大多高于120%,说明全国研宄生教育的区域发展极为不均衡。就各区域内部的比较来说中部地区内部的相对差异系数最小,在学位授权单位数、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数、博士授权点数等指标上相对差异系数在50~70%之间,这说明区域内部发展较为均衡而东、西部地区即使内部分布也非常不均衡。

  

blob.png

  总之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分柝我们认为:从研宄生培养的整体规模来看博士生教育的区域分布比硕士生教育更不均衡;中部地区研宄生教育规模相对差异系数最小,发展相对均衡;中、西部地区研宄生教育规模差异不大梯度发展不明二、区域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分析。


  以上我们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研宄生教育分布比较说明了区域差异的显著同时我们也指出,除中部地区以外,东、西部地区研宄生教育的内部分布也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研宄生教育的省际分布上,而且体现在省、区研宄生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上在0.05显著性水平上,以2002年我国各地区人均GDP和各地区每万人口在校研宄生数进行相关分柝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667相关程度一般,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研宄生教育发展协调性还不够高彼此相互促进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获得我国每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与研宄生教育的协调程度我们对2001年各地区人均GDP与每10万人口在校研宄生数排名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地区经济与研宄生教育高度协调发展的省市有北京、天津、辽宁、上海、黑龙江、湖南六个省市,其次是江苏、吉林、江西、山西四省。其他省份区域经济发展与研宄生教育协调程度较低研宄生教育落后于经济发展程度的省份有河北、福建、山东、广东、海南、河南、内蒙古、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共11个省。可见研宄生教育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以山东为例,2001年山东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10465元,在全国排第9位,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属于上等水平。然而2001年山东省每10万人口的在校研宄生数是13.11人居全国第17位远低于东部地区47.36人和全国的31.07人的平均水平。广东地区的研宄生教育也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但由于其他区域毕业的研宄生有很多去广东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自身研宄生教育的不足研宄生教育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省市有安黴、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陕西、甘肃、湖北等九省区。其中陕西地区最为明显2001年陕西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5024元在全国排27位,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下等水平。然而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相比,2001年陕西每10万人口在校研宄生数是67.96人在全国排第4位可见陕西省的研宄生教育远远超出其经济发展的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省区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给相关省份带来研宄生教育的高速发展。东部地区的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四省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1年在全国分别排名第4、5、7、9名,均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但它们的研宄生教育发展水平近20年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研宄生教育的滞后将会影响这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从经济承受能力看,这些地区的研宄生教育应当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体而言,各区域研宄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还很不够部分省区研宄生教育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反差。


  三、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强调研宄生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不是不顾各地区的客观条件和需求,去追求某种平均主义的统一。实际上不同的区域研宄生教育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必然的。所谓研宄生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如何从不同的基础和条件出发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走向区域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同时尽可能保障区域研宄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致性^为此,笔者提出如下策略建议:


  1.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保证培养单位的自主、自律,促进研宄生教育协调发展。


  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不会自然缩小只会相对甚至绝对地扩大。因此,只有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才能促进研宄生教育在区域间的合理布局。


  就政府对西部地区研宄生教育的政策倾斜来说关键是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除了继续扶持陕西、四川、重庆等研宄生教育强省以发挥其辐射功能外还应对其他的省、自治区的研宄生教育在财政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在学位授权点的评审上,适当增加这些地区高校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为西部地区研宄生教育的区域布局进入良性循环做好铺垫特别是要针对西部大开发中急需的紧缺型人才增加该地区的相关学位授权点,并注重结合西部地区的自然、民族文化特点,大力扶持适合当地发展的研宄生专业。


  在扶持弱势地区研宄生教育的基础上各区域也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区域内部研宄生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特别是省级研宄生教育主管部门应统筹、协调好本省区的研宄生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形成自身特色重点是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调整优化研宄生教育的科类结构和层次结构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挖掘研宄生培养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要进一步扩大和落实这些单位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其办学活力和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不言而喩要做到这些建立起一套促进研宄生教育培养机构自我约束的机制是必要的。


  2.鼓励跨区域互动合作,促进优质研宄生教育资源共享。


  随着我国高校与区域互动的自主性增强研宄型大学与一些研宄生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区域联系也日渐紧密,尤其是那些研宄生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地方政府、企业越来越主动地和研宄型大学联系,通过跨区域的互动合作,充分发挥研宄生教育资源的流动效应,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重点是增加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当地的“造血功能”。


  这种合作目前己经产生了很多成功案例。如清华大学于2001年9月开始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在过去4年里,通过派教师去讲课、选骨干来进修、干部挂职、工作人员交流等方式促进了青海大学硕士学科点的建设,加强了该校的研宄生教育实力,使对口支援工作逐步深入真正取得实效。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山东大学支援宁夏大学等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己从单个项目或单项技术的合作,发展到全方位的长期合作。如深圳根据自身研宄生教育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采取引进来的策略与北大、清华等共建了深圳研宄生院,这种跨区域互动合作,通过筑巢引凤满足当地特定的人才需求,借用外力为区域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3.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研宄生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各地区都有自己发展研宄生教育的“比较优势’。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工、农业基础有很大差异,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类型不同亟待解决的矛盾各异因而研宄生教育的区域发展模式也会不尽相同。


  东部地区发展研宄生教育的优势是经济高速发展、用人环境相对优越以及一些地区拥有良好的研宄生教育基础。但由于历史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广东、福建、山东、河北、海南、浙江等地的研宄生教育相对落后,由此造成地区发展需要与高层次人才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靠其他地区的人才供给,看来东部地区在保持优势的同时,也应调整区域内研宄生教育和经济结构的布局,加强内部的相互协作。


  中部地区的优势是区域发展与研宄生教育发展“相对均後’,但制约其研宄生教育的瓶颈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财政拨款预算内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比任何区域都更为迫切需要大量创新型、综合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这就为发展研宄生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是中部地区研宄生教育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


  西部地区不仅教育经费不足,产业结构层次低而且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也不及中、东部优越这决定了该地区研宄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规模不宜过大研宄生教育的重心应在硕士教育层次。陕西、四川、重庆等省市,占据了整个西部地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的92%、二级学科博士点数的74.1%、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数的70.4%、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62.6%,因此,该区域研宄生教育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平衡。随着一些部委属高校划归地方管理,也会进一步加重地方财政的负抵据此,陕西、四川、重庆在确定研宄生教育发展战略时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将负担转化为优势,成为整个西部地区甚至全国的高端人才供给地。同时,应在资源配置上适度调整逐步减少地区内部的差促进研宄生教育的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袁本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博士;

          张文格,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基础部教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yjslw/9401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