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财政金融 > 财政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

财政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财政金融


  摘要:在分析财政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的基础上,提出财政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些建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保障与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支农投入力度,增加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财政补贴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与推动作用,侧重于农村准公共产品及重大农业项目的投资;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力推动作用,侧重于为农业结构调整及各类农业生产经营者等提供金融支持;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农业保险


  2015年12月,中央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要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从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6个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涉及到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其中资金发挥着引导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的重要作用。资金投入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围绕财政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财政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及重点支持领域展开探讨,并从财政金融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来更好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财政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1.1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核心,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推动我国农业生产要由过去的数量优先转到质量数量并重上来,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由过去注重生产效益转到生产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上来,着力提高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农业综合竞争能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农产品数量基本充足,而农产品质量却有待进一步提升,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消费需求安全程度高、质量好的要求,还存在高质量、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质量不高的农产品又供大于求的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人们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追求吃得安全放心、健康营养。可见,推动农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是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然要求。


  1.1.2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缓解农业发展资源环境压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农业发展中也面临着化肥、农药、除草剂、杀虫剂、食品添加剂等农用物资的过量及低效使用问题,农业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问题及工业生产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等问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土地污染、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生产逐步采取生态环保方式,是缓解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1.1.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降低农业成本、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的推进,一些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成本较高,其中土地租金成本、人力成本、物化投入成本均较高。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农产品价格也相应较高,而国际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国内外农产品价差越来越大,大豆、玉米、棉花、糖料等农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问题,呈现出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象[1]。说明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不高,亟待进一步提升。可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降低农业成本、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1.4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我国部分地区农民还面临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谷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价格风险较突出。同时,我国农业的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较注重生产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业结构,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


  1.2财政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从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方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涉及到土地、劳动力、技术及资金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须要减少高库存类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供给,引导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向农业中亟需发展的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技术等短板领域。在诸多生产要素中,资金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资金的配置在一定能程度上决定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败。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财政与金融的参与和支持。财政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直接关系到资金的流量与流向,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通过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可以在农业供给不同领域和环节针对性地配置资金,并通过资金的配置带动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农业生产要素投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最需要的领域,以更好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


  2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在充分认识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明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以更好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以确保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着眼于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结构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用物资生产和供给,注重农产品生产环节,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从而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2.1以农业科技为支撑


  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首先,要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创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支持农业重大基础科学、农业前沿核心技术方面的创新,突破生物育种、生态环保、智能农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在育种方面,不能再单纯地把高产作为育种的目标,要把追求优质、高产列为主要目标[2]。重点加强高效集约农业技术、农业生态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和现代农产品储运技术的研发。其次,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力度。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节水、节药等节约型实用技术及高效集约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投入品减量、产出增效[3]。大力推广农业生态技术,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水溶性肥、生物有机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重点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来防治农业病、虫、草害等[4]。


  2.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好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进一步增加投资力度,推进节水高效型农田水利设施、防汛抗旱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其次,进一步加快农村道路、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再次,支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4]。加快农村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网络覆盖密度和服务质量,促进信息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发展。


  2.3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强化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供安全高质量农产品的必要前提。各级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切实采取措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从源头上严防水土污染,并强化水、土、空气资源的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力度。一方面,支持探索实行耕地修养生息制度,地方政府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精神,有计划、分步骤地整治与修复生态脆弱、污染严重、肥力下降明显的耕地[3]。目前,我国在“种地要养地”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大量空白,需要对掠夺性使用土地的做法进行制约,将养地的重要政策措施法制化、制度化,同时加强进行日常的检查评估[2]。另一方面,支持严格水资源管理,采取多项措施严禁污染农业用水,并有效治理已被不同程度污染的农业用水,确保农业用水的优良安全。另外,还要大力支持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水平,开展全程清洁生产,减少农业生产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支持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5]。


  2.4优化农业结构


  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基础上,积极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改良耕地质量,并通过农业技术的提升提高农产品产量。各地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道路交通、生产条件等实际情况,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首先,加快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等农村内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其次,促进农业与工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大力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消化粮食库存,也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4]。最后,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采摘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


  2.5优化农用物资生产和供给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入推进农用物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6]。规范农用物资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引导其转型发展,从源头上杜绝无机化肥,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与供给。限制化肥生产企业生产无机化肥,引导其研发、生产生态环保,有利于改善土壤的有机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导其生产,更好地满足不同区域需要的差别性有机肥;切实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加大生物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加大可降解薄膜的生产与推广,以减少白色污染的发生[2]。在养殖业饲料生产方面,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切实杜绝添加铜、锌、砷等重金属元素。


  推进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追溯体系建设,以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种子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全程追溯监管为主要内容,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电子追溯码标识制度,实施全程追溯管理[7]。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良的农用物资,为提供质量安全的优质农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提供优质环保农用物资的基础上,还须加强农用物资的使用指导,使各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类农用物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还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


  2.6注重农产品生产环节


  以农业生产经营者为核心,注重农产品生产环节是有效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普通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一段时间内都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每个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业经营者,都应该以提供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为己任,在此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


  要引导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生产。在种植业方面,在粮食主产区大力推进高效、环保、标准化农田建设,大力推进设施蔬菜园艺类农作物标准园建设。在养殖业方面,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标准场建设。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标准化体系,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工作,将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集成转化为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简明操作手册和明白纸,要让农业生产经营者看得懂、好使用,提高广大生产经营者的标准化生产能力以及质量安全意识[7]。


  切实采取一些措施督促和指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新农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新农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由于其所具有的生态农业理念及互联网思维等特征,使其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因此,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更好地促进“新农人”的发展。


  2.7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测监督,以有效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规范农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的行为,以确保认证农产品质量的市场信誉[8]。在各类农产品上市销售前进行质量检测,测定并标明农产品的质量等级及成分含量,严禁质量不达标的农产品上市流通。还要强化相应农产品认证后的监管,加大不定期的抽检比例和频率,发现问题从严处罚,并指导其进行安全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再次发现问题者禁止其继续从事农产品生产。同时,须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追溯标准,通过农产品信息追溯码可以查到农产品的相关信息,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


  3财政金融更好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资金投入的数量和方向直接影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质量和效益。财政金融作为农业投入要素中资本要素的重要供给者,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主要着力点也指明了财政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重点领域。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要以有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结构优化、农用物资生产企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通过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对资金配置的导向作用,有效发挥对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其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保障与引导作用,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与推动作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驾护航的作用及商业性金融的大力推动作用。


  3.1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的保障与引导作用


  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农业的力度,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一方面,确保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农村环境保护等农村纯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推动生物育种、生态环保、农机装备、智能农业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土地、水源、空气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从国家层面出台耕地休养生息保护机制,推行农作物轮作、间作、套作模式,安排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耕地的修养生息,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田防护林、病虫害的防治、农田水利、农村道路、中低产田改造等农村准公共物品的投资力度,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到这些领域,更好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发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首先,进一步加大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补合一”力度,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同时,探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加快建立与转方式调结构相适应的财政补贴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激励提升土壤有机质的补贴政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提升耕地质量。一方面,加大对生产生物有机肥料企业的补贴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养殖废料,加大有机肥料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要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采用绿色生态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加大改良农村生态环境的补贴力度,尤其对追求农产品安全和生态和谐、敢于创新的“新农人”应加大补贴力度。另外,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政府对农民给予直接的差价补贴,既可以充分发挥价格对农业生产的调节作用,又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还有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2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与推动作用


  政策性金融既有商业性金融的运行机制和效率,又有政府投资注重公益性、基础性的优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和推动[5]。政策性金融侧重于应用性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的投资,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充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引导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需要的地方。国家开发银行侧重为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及重大农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方面要继续做好粮棉油收储信贷服务,应尽快适应农产品收储体制改革,从重点支持国家储备收购转向重点支持市场化主体收购,支持多元化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支农领域,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农业科技进步、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种业发展、农机租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保型农业等新兴领域。还要大力拓展供应链融资服务,以现有的粮棉油收购企业为核心群体,在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上下游的农户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另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建立项目科学规划、评估、筛选机制,提高决策科学性、准确性,进而提高农业项目建设水平,提升农业供给侧质量[5]。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银行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与推动作用,还须要进一步提升政策性银行自身的综合实力,一方面须要不断完善政策性银行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等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另一方面须要不断完善政策性银行内部风险防控机制。


  3.3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力推动作用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需投入的资金巨大,在增加财政投入、政策性资金投入的同时,还须进一步发挥商业性金融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作用。商业性金融侧重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环保型农业的发展及各类农业生产经营者等提供金融支持。


  商业性金融应重点支持体现地方特色和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并加大农业加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商业性金融应围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生态环保农业的发展。商业性金融还应积极开发担保方式更多样、期限更灵活、额度多样化、利率更优惠、保险与信贷相结合等更具灵活性的多种类型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新农人”、普通农户等各类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金融需求。须要通过发放“农村创业贷款”等多种措施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毕业的学生、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等到农村创新创业。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拓展金融服务内容,并大力发展以农业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更好地为农业产业链上的相关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更好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商业性金融还要在农村地区进一步增设ATM机、助农取款点等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同时,商业性金融还要在充分发挥传统金融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的方式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资金支持。互联网金融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互联网金融还可以提供一些新的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手段,能够帮助农业生产经营者精准地匹配资金需求,尤其是以P2P、众筹为代表的模式能够实现金融资产和人们需求之间的优质匹配、精准匹配[9],可以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满足方式,也有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了更好地发挥商业性金融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力推动作用,须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元化的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同时,还可以通过采取差别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支农再贷款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和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更好地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金融服务。


  3.4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保驾护航的作用


  农业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转移农业风险的制度安排,在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不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也面临较突出的自然风险和价格风险。为有效分散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新农人”、普通农户等各类农业生产经营者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需要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须要在借鉴其他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及所面临风险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明确农业保险的性质,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同时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设计,如适当提高保费财政补贴比例、提高保险金额,有利于提高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其次,鼓励和引导财产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开展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农业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农业巨灾保险等农业保险新产品,增加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以更好地分散和转移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面临的各项风险,提高农民应对自然风险和价格风险的能力。最后,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农业保险。通过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caizhengjinrong/25303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