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财政金融 > 服务业FDI与上海服务贸易关系的研究现状分析

服务业FDI与上海服务贸易关系的研究现状分析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财政金融


1.文献综述
  1.1 理论分析
  国内外关于FDI的相关研究起步比较早,研究内容十分全面,研究结果也相对成熟。但是,由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兴起的,所以对于服务业FDI的相关问题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才开始增多。主要是一些针对服务业FDI的动因、影响因素及其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而关于服务业FDI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方面的文献很少,也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所以本文的文献综述将从FDI的贸易效应入手,然后讨论它对于服务业FDI的服务贸易效应的适用性。
  国外直接投资主要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进行,理论界对FDI的讨论也是从跨国公司开始,并形成了很多理论派别。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理论的大致有:海默(S. H. Hymer)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弗农(R. Vernon)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巴克利和卡森(Buckley &Casson)为代表的内部化优势理论;邓宁(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小岛清(Kiyoshi Kojima)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有近年来,国际经济学者提出的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这些理论都是以制造业FDI为研究对象而发展起来的,由于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来说有其特殊性,所以这些理论能否适用于服务业,学界对其适应性做了很多探究,但形成的纯理论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动因之上,以下介绍其中的一些理论。
  巴克利和卡森(Buckley &Casson,1985)将传统的“内部化”理论,置于服务市场研究,发现在服务部门中也存在类似于生产部门的内部化中间市场的优势。卡森认为,服务市场中的消费者,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由此造成了市场的不完善性,而由这种不完善性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往往很高。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降低这种不确定性,节约交易成本,所以该方式成为企业经营方式的一种选择。
  邓宁(Dunning,1988)的“三优势”理论是关于服务业FDI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它源于邓宁在1976年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认为,制造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三大优势。1980年邓宁将折衷理论沿用至服务业,同样认为服务企业也必须具备上述三种优势才能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1989年他在《跨国企业和服务增长:一些概念和理论问题》一文中,对服务业FDI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在该篇文章中他详细讨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服务业的适用性,分析了服务企业在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中的一些具体表现,得出结论:折衷理论的框架适用于服务跨国公司,此外他还例举了一些特定服务业在对外投资中应具备的优势。该理论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了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动因,被广泛用于服务业跨国公司的研究之中。
  刘明华(2007)在上述动因的基础上做了补充,他认为各国产业结构升级使服务业逐渐成为产业的重心,为服务贸易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技术的进步不仅创造了很多新的服务行业,也使得原来难以贸易的服务具有可贸易性;服务企业在国外建立子公司不仅仅是为了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良好的声誉,更是为了借助已有的竞争优势,拓展海外市场,以便进一步巩固这种优势。
  1.2 经验分析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没有关于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之间的专门研究,直到2001年,美国学者W. Hejazi和A. E. Safarian(2001)利用引力模型和美国的数据研首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美国的服务出口和进口有着极为显著的正面作用。欧盟在2002年的一篇研究报告中同样指出:服务业的外向直接投资不仅对服务出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还和服务进口正相关。Grufeld&Moxnes(2003)也利用了引力模型,以及OECD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对同一投资国来说,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和服务总出口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这从侧面说明由FDI建立的商业存在所提供的服务取代了服务的出口。此外他们还发现: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服务的出口;相比东道国GDP的变化来说,投资国的GDP水平变动引致的服务出口变动更为强烈;跨境交付和商业存在模式受国家之间距离远近的影响显著,并且这种影响是负向的。陈宪和谭智勇(2003)同样在引力模型之下,利用美国的数据,研究了商业存在和跨境贸易的关系。结论是:由于服务业的外国商业存在便利了服务市场信息的跨国流动,跨国公司内部的跨境服务贸易十分活跃,服务业的“商业存在”非但没有替代服务的“跨境贸易”,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后者。
  李练军(2010)利用最新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总量、结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认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不但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总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的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黄海燕(2011)从东道国视角分析了服务业利用FDI与服务贸易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及路径,并选用服务业利用FDI、服务贸易、服务业就业人员、服务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服务业增加值进行VAR分析,得出服务业FDI对服务贸易有促进作用和不明显的替代作用的结论。
  余红春,李小婧(2011)试图通过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与FDI的数据建立一个VAR模型,研究我国金融服务贸易与FDI的关系。
  李薇,田英旭(2012)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我国1982~2010年度的经济数据,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出口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服务贸易进口与FDI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无论从长期或短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效应均为正。
 舒燕,林龙新(2012)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从FDI动机、市场规模、相对距离和共同语言方面论述中国服务出口的影响因素,以中国与19个OECD国家和地区之间2000—2008年的服务贸易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中国吸引外资与服务贸易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计量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显著因素,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较弱;相对距离构成了服务出口的显著摩擦力因素;共同语言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肖晓军,曾家健(2012)利用1985-2009年我 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服务贸易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进口的拉动效应要大于服务出口,因而对外直接投资的净效应是服务贸易的逆差扩大。
  2.上海服务贸易现状
  早在1996年,上海市外经贸委(现为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即率先在全国省、直辖市级政府中成立了主管全市服务贸易的“国际服务贸易处”。同年10月,又率先建立全国第一家服务贸易协会,即“上海市国际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全市服务贸易的规划、发展、管理有了一个统一的机构。在货物贸易的推动下,在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下,上海服务贸易发展逐渐摆脱了“腿短”的状态,特别是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的较快发展,起到了稳定推进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稳定器作用。
  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服务贸易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上海服务贸易进一步提升发展,驶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上海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上海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增速明显加快,并呈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服务贸易增速明显快于货物贸易,运输、旅游服务贸易占据半壁江山,咨询、保险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发展潜力较大,金融服务贸易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等特点。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的转移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加快,“十二五”时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预计比“十一五”时期增长一倍左右。
  2.1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突破千亿美元,达1046.7亿美元,一年规模超过整个“十五”时期的总额。“十一五”期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规模为3492.2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除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仅为1.6%外,其余4年均为20%以上,2010年增速高达40.1%,年均增长速度为26.4%,明显高出同时期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图1)。2006年以来,上海服务贸易发展一直走在全国最前列。2006-2010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由21%提高至28.9%,上升了7.9个百分点。
  上海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度和服务贸易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决定了目前上海服务贸易为逆差,即进口大于出口。“十一五”期间,上海服务贸易逆差逐年扩大,5年出口总额1473.2亿美元,进口总额2019亿美元,逆差545.8亿美元。其中,2010年出口额40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8%;进口额640.3亿美元,增长42.9%,进口增幅比出口高出7.1个百分点,逆差达233.9亿美元,占“十一五”时期上海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42.9%(图2)。
  从2005-2010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与货物贸易进出口额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发展走势基本一致。在服务贸易发展的初级阶段,货物贸易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货物贸易可以带动与之相关的运输、咨询、金融、保险、通信等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随着服务贸易发展的深入,服务贸易也将会引领货物贸易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
  图1
  ■
  图2
  数据显示,不管是从进出口总额还是出口、进口的比较看,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货物贸易,原因是服务贸易受货物贸易带动性强且行业结构更宽泛。显示出作为朝阳业态,服务贸易比传统的货物贸易具有更大的成长性。今后一段时期内,服务贸易增速快于货物贸易趋势会比较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持续深化,增速差距会越来越小。
  2.2上海服务贸易内部结构
  (1)服务贸易的重点领域有新的发展。
  运输、旅游等是上海传统服务贸易领域,这几年,都有可喜进展,总量不断增加,对全市服务贸易发展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为推进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更加全面的发展,上海市政府积极培育上海服务贸易重点企业,如选择金融、国际物流、信息技术和国际服务外包以及专业服务和文化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形成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上海市政府还研究确定了十二个领域作为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领域,并制订了相应发展方向和重点举措,它们是:运输服务贸易、旅游服务贸易、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工程承包与建筑服务贸易、金融保险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关的商贸服务、专业服务贸易、文化服务贸易、专有权使用和特许经营服务贸易、教育服务贸易、医疗服务贸易、体育服务贸易等。由于重点突出,方向明确,举措可行,重点服务贸易领域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并取得可喜成绩。如文化服务出口异军突起,动漫、网游等新兴文化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表演及演出出口十分活跃,东上海集团的“少林武魂”2010-2011年在美国连演10个月。休闲游戏“超级舞者”出口到北美、欧洲、东南亚等4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文化产品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2011年,全市还认定了100家服务贸易优势和潜力企业,起到了样板和促进作用。
  (2)上海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是除旅游、运输以外的新兴服务贸易恢复增长,二是运输、旅游传统服务贸易稳定增长,三是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趋向合理,四是列入重点领域的服务贸易近几年有较好发展势头。如咨询服务贸易2010年同比增加24.9%,其中出口增长26.5%,进口增长21.0%,电影、影像进出口增长16.7%,出口增长82.5%,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进出口增长29.7%,出口增长212.5%,进口增长22.9%。服务贸易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力促进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上海运输和旅游行业在全市服务贸易中的比重超过60%,是上海服务贸易的两大支柱行业。但从比重的变化情况看,运输行业的比重逐年有所下降,而旅游业则持续上升,特别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旅游业比重不降反升,充分显示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和上海旅游市场的潜力。
  咨询行业服务贸易在上海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一直处于第3位,其增长速度也普遍比较高,2006-2008年,其增速分别为46%、28.9%和41%,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增幅转为下降6.9%,2010年增幅回升至24.9 %。保险业、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行业目前虽然所占比重不高,但潜在市场比较广阔,特别是保险业,在全球经济处于缓慢复苏的中长周期中,其发展空间更大,如2009年在其他行业增幅普遍下降的同时,保险业增幅则高达63.4%,2010年增幅仍保持在32.1%的高位。
  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直接而深刻,直接导致融资环境恶化、融资难度加大、规模收缩、货款结算延滞。另外,金融危机还导致金融资产大量缩水,财富急剧减少,从而引起投资和消费锐减。2006-2008年,上海金融业占服务贸易的比重稳定在0.6%-0.7%之间。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上海金融服务贸易规模与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突然降至0.2%;发展速度则从前3年的平均增长50%,转为下降72.2%,在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项目中降幅最大。但随着全球经济回稳,特别是受上海货物贸易快速复苏带动以及金融服务贸易集中化和集团化发展日益加快,2010年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在全市的比重快速回升至0.7%,规模比2009年增长4.6倍,回暖力度远高于其他行业。
  (3)服务贸易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2010年,上海服务业各个领域利用外资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境内商业存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服务业占据了利用外资的主导地位。2010年,全市非金融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88.3亿美元,同比增长16%,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79.4%。年内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5家,投资型公司22家,外资研发中心15家。至2010年末,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了305家,投资性公司213家,外资研发机构319家。服务贸易商业存在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据上海市静安区统计,南京西路上有一幢60余层的商务大厦,驻有毕马威等世界著名公司,该商务大厦一年的税收就已达29.5亿人民币。南京西路10余幢商务办公大厦一年合计税收近百亿人民币。2010年,上海市签订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7532项,实际完成营业额75.4亿美元,增长2.9%,派出劳务人员1.6万人次,增长13.4%。
  (4)服务外包快速发展。
  近几年,上海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口岸优势,完善的通讯与交通设施环境和外包人才优势,服务外包发展迅速,据统计,2008年,上海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金额、合同执行金额占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比重超20%。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占比均超过10%。由于上海服务外包起步较早,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格局,先后认定了一批服务外包示范区、服务外包专业园区和服务外包重点企业。根据上海服务贸易“十二五”规划,上海服务外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全市服务贸易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Hymer S.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76.
  [2]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6, 80: 190-207.
  [3]Buckley P, Casson M. 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M]. London: Macmillan, 1976.
  [4]Dunning J H. 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M]. New York: Holmes & Meier, 1977.
  [5]Buckley P, Casson M. The Economic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85.
  [6]Dunning J H. Explain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M]. London: Unwin Hyman, 1988.
  [7]Kojima.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and Trad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73, (1): 78-103.
  [8]Dunning, J. H.,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ome Experical Te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0, 11: 9-31.
  [9]陈景华.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 1993-2006 年中国数据的协整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4):61-67.
  [10]陈元清,唐红.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基于天津市 1980-2007 年的数据[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16-19.
  [11]张彩霞.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基于1982-2006年时间数据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10,(1): 91-96.
  [12]姚战琪.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的关系研究. 财贸经济,2009(7).
  [13]李练军.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总量、结构关系研究. 商业研究,2010(4).
  [14]张莹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逆差之间的关系研究. 沈阳工业大学,2010.
  [15]盘和林,马建平,陈琦.FDI对中国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1(23).
  [16]黄海燕.服务业利用FDI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关系的研究.南昌大学,2011.
  [17]余红春,李小婧.中国金融服务贸易与FDI关系的经验分析. 经济视角,2011(4).
  [18]李薇,田英旭.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基于1982~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特区经济,2012(2).
  [19]舒燕,林龙新.基于引力模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5).
  [20]肖晓军,曾家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关系实证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2(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caizhengjinrong/25598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