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 > 试论黄河退耕还林减水减沙效益初现

试论黄河退耕还林减水减沙效益初现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


  摘要:头道拐与龙门之间是黄河主要暴雨洪水和多沙粗沙来源区,近10多年该区间水量沙量锐减,2009年头道拐、龙门两站实测径流量的差值仅为8.7亿m3,而1956年~2000年均值为50.8亿m3,锐减幅度分别为82.8%;然而2009年龙华河状头四站合计实测输沙量为1.182亿t,比多年均值12.52亿t偏少90.6%;而2009年降水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头龙区间偏多2.2%;降雨量增减幅度并不多,来水来沙减幅巨大。经实地查勘,综合分析,区间水沙量锐减主要为自然与人类活动因素:降水减少(降水强度与暴雨总量)、水土保持与退耕还林、煤矿开采、河道挖沙采矿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退耕还林减水减沙效益初现,估计占其中的2-3成。黄河水的生态建设使闭流区与毛乌素沙漠变绿洲有变成现实的可能性设想。

  关键词 水沙量锐减 雨强 采矿 填洼 退耕还林

  根据黄河水资源公报,2009年各流域分区降水量与1956~2000年均值(以下简称多年)比较,黄河龙羊峡以上、头道拐至龙门区间、花园口以下偏多13.0%、2.2%、4.2%,其余二级分区偏少,其中兰州至头道拐区间偏少25.0%、黄河内流区偏少9.1%,其他偏少在3.5%以内。

  头道拐与龙门区间是黄河主要暴雨洪水和多沙来源区,近10多年该区间水量沙量锐减,2009年降水量与多年比较偏多2.2%,2009年头道拐、龙门实测径流量分别为169.6亿m3和178.3亿m3;2009年两站之间实测径流量的差值仅为8.7亿m3,而多年均值头龙之间为50.8亿m3,锐减幅度为82.8%。2009年黄河龙门、渭河华县、汾河河津、北洛河状头四站合计实测输沙量为1.182亿t,比多年均值12.52亿t偏少90.6%。

  1.2暴雨次数雨强总量减少黄河三大洪水来源区分别为河(口镇)龙(门)区间、龙(门)三(门峡)区间、三(门峡)花(园口)区间。河龙区间为黄河洪水三大来源区之一。黄河近300 年来,花园口站超过20000m3/s流量的大洪水有4次(1761年32000m3/s,1843年33000m3/s,1933年20400m3/s, 1958年22300m3/s)。1843年黄河特大洪水主要来源于陕北的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一带以及泾河、北洛河上游的洪水。1933年黄河大洪水由陕北的延河、清涧河以及渭河、泾河洪水所组成。局部地区暴雨强度大洪水频繁, 1977年8月1日陕西与内蒙交界的乌审旗发生一次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木多才当10小时降水1400毫米(调查值)。陕北孤山川高石崖站,集水面积1263km2,1977年8月2日,出现洪峰流量10300m3/s。窟野河温家川站,集水面积8645km2,出现10000m3/s以上的洪峰有6次。

  最近20年来该地区仅发生一次上万的洪水,洪水次数与强度减少明显。

  2. 减水减沙原因经过实地查勘,区间水沙量锐减主要因素为自然与人类:降水强度与暴雨总量不多、水土保持与退耕还林、煤矿开采、河道挖沙采矿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退耕还林减水减沙效益初现,有可能占其中的3成。

  2.1自然因素降雨总量、降水强度与暴雨总量不多是区间不产水不产沙的主要原因。

  2.2水保措施与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是黄土高原坚持不懈的长期的工作。

  自2000年以来的退耕还林成效显着。

  据新华网报导:西部大开发10年来,陕西省植被覆盖度持续稳定增长,由2000年的56.9%上升至2010年的71.1%,年均增加1.4%。其中榆林市植被覆盖度由12%上升至33.2%;延安市植被覆盖度由45.4%上升至68.2%。陕西省植被覆盖度的持续增长得益于退耕还林区的植被覆盖显着增加,以及长城沿线防风治沙工程区植被覆盖度大幅上升和天然林保护区植被覆盖度的上升。

  2.3煤矿开采、河道挖沙采矿能源开发特别是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系统的平衡破坏,有“挖了一山煤,流走一条河”说法。对于煤和水共存于一个地质体的矿产开发,煤矿的开采与地下水资源紧密相连,煤层往往与地下含水层相邻,采煤时会疏干地下水,有的地方会形成以矿井为中心的降落漏斗,使地下水向矿坑汇流,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补排关系,打破了地下水原有的自然平衡,这直接改变了地表出露和开采的可能。

  山西省有关成果,根据测算,每开采1吨煤,要影响、破坏、漏失2.48立方米的水资源,按照现状开采量6亿吨计算,每年就有约1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浪费掉了。

  皇甫川滩区农业用水已由政府投资建设傍河取水的机井,窟野河神木河滨公园橡胶坝拦截大量水,黄河府谷与秃尾河、窟野河挖沙取卵石粉沙,有些河段形成大小的深坑,既有行洪河道被挖深又有来水填洼阻水下泄,使径流过程水量损失量大大增加。另外,随着矿产开发与河道开采部分河段出现大的裂缝,也是河道径流较少。

  3. 现场查勘分析

  3.1 退耕还林减水减沙效益本次查勘尽管是时间断但仍然有不少的收获。

  裸露的砒砂岩地区称为地球环境癌症,只能种一些沙棘。试验证明在风化和未风化的砒砂岩上,只有沙棘可以较好地生长。同其他灌木相比,它根系发达、枝条粗壮、叶片饱满、萌蘖力强,三五年后即可郁闭成林。人工种植的地方植被率提高了30%-50%,径流量减少了22%-32%,土壤的氮、钾含量都有所提高。沙棘这种植物耐寒、耐旱、耐瘠薄,一旦扎下根来,就迅速向四周蔓延,覆盖整个地面。用这种办法,把土石刚性坝与植物柔性坝结合起来,刚柔相济,改变了沟道的输沙输水特性,使暴雨形成的股流变为漫流,起到了拦沙、缓洪、储水的作用。

  柠条是鄂尔多斯市治沙造林的先锋树种,具有旱不死、砍不死、牲畜啃不死的特点。

  灌木丛就像“地上一把伞、地下一张网”,沙棘的灌丛茂密,根系发达,可形成“地上一把伞,地面一层毯,地下蓄水湾”。

  内蒙古沙圪堵水文站站长认为近10年的退耕还林使环境确实有了巨大的变化,“一根草一滴水”。一滴水掉在草里,草长大了水没了,草长大了又能创造了一滴水,留着了一滴水;水是生命之源,一滴水,一根草,绿色与希望。

  “一根草一滴水”朴实的语言说明了林草减沙的效果,他认为整个作用中退耕还林种树植草能占到差不多三成。

  3.2 河道形态改变陕西省神木水文站老站长认为:径流减少认为因素主要是河道被改造所造成的,而不仅仅是开矿和退耕还林。举例说明,上游水文站实测流量经过下游站时洪峰流量坦化明显。他举出两次洪水过程都是这样。

  煤炭与矿产开采会影响到河道的径流,地面塌陷,地裂,河岸整治护岸修路,滨湖公园橡胶坝拦水蓄水取水。取沙石河床裸露,矿渣堆积,洪水演进受到影响;水土保持淤地坝的建设拦水拦沙,生产生活用水,环境景观农家乐,水产养殖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nongyejingji/12531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