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 > 施专用复合肥对苹果梨土壤营养和树体营养的影响

施专用复合肥对苹果梨土壤营养和树体营养的影响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


  关键词 苹果梨; 树体营养; 土壤营养; 复合肥

  Abstract: The fruit trees special compound fertilizer made the soil nutrient and tree body nutrition has obviously improved in apple-pear production base in Hetao area. When use the special compound fertilizer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add organic fertilizer. Organic fertilizer to balanced soil nutrients improves soil structure, well for root growth, promote tree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Key words: apple-pear; tree nutrition; soil nutrition; fertilizer

  中图分类号:TQ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近30年来,我国的果树土壤肥料工作者针对苹果、梨、葡萄、山楂、枣等几十个树种的营养特点、需肥规律、施肥技术等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指导生产,促进我国的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越来越感到以往的土壤肥料研究工作同果树生产的持续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产量不稳、质量下降、土壤肥力降低、环境污染等,迫切需要从现实的生产模式向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化,从单一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土壤肥料研究与果树生产的持续发展接轨,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因此,研究果树的树体营养、土壤营养及相互关系,对于因树因地制宜,及时适量的满足果树所需的营养元素,以达到经济施用肥料和降低肥料对土壤的化学污染,提高果树现代化生产管理水平,改善果实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果树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河套地区是内蒙古苹果梨的生产基地,多年来由于施肥不当等原因,致使苹果梨的产量、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为此,我们进行了施用复合肥的试验研究,期待通过对树体营养和土壤营养的测定找到最佳施肥量,从而为合理施肥、科学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材料与方法

  2.1复合肥的试验方法

  在临河城关镇、马场地两个盛果期苹果梨园中选取生长势和树龄相似的24棵苹果梨树,单株小区,随机区组设计,每株树施20kg有机肥加果树专用复合肥。施专用复合肥分别设6个处理,重复四次:Ⅰ.100g;Ⅱ.200g;Ⅲ.400g;Ⅳ.500g;Ⅴ.700g;Ⅵ.0g(对照)。肥料于花后一周(5月上旬)开沟一次性施入树冠下20-60cm处.

  果树专用复合肥由内蒙古土右旗化肥厂提供.

  2.2 土样采集和处理

  分别于2001年5月3日和8月1日在试验园中两次取样.在每株苹果梨树下距施肥沟20cm处的地下20—60cm剖面取混合土样作为样本.所有土样经过自然风干,剔除植物残体和杂物,过筛处理后待测.

  2.3叶样采集和处理

  于2001年8月1日在试验园中分别于不同处理苹果梨树中上部外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选取一个正常发育枝 ,从每个枝上从上往下数5—8 节处取成熟健康叶片。每株采集10片,共40片叶混合为一个样本。采下的叶片分别进行洗涤、杀酶、烘干后粉碎待测(叶样在实验室内按自来水-----0.1%洗涤剂-----自来水-----0.2%盐酸----蒸馏水-----无离子水的程序洗涤,然后于105℃恒温杀酶和80℃烘干后粉碎待测)。

  2.4土壤营养元素测定

  土壤全氮测定采用半微量开氏法,速效磷测定采用0.5M NaHCO3法;速效钾测定采用NH4OAC 浸提火焰光度法;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

  2.5 叶片营养元素测定

  叶片全氮测定采用开氏定氮法;全磷测定采用矾钼黄比色法;K 、Ca、Mg、Mn、Cu、Fe、Zn测定采用干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3..结果与分析

  3.1 施复合肥后的土壤营养状况

  苹果梨园施用复合肥后,改善了土壤营养状况,及时补充了土壤营养。

  由表1、2可以看出对照的N、P、K、有机质含量基本低于各处理,但是N、P、K、有机质的含量在不同处理下呈现出不稳定变化。由图A,B可以看出8月1日的土壤营养状况较5月1日的差,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植株吸收和自然淋溶损失等原因造成的。由图A,B的P、K含量变化趋势看,肥料用量在处理Ⅳ的水平下P、K 的含量可以得到有效补充。我们本着既能经济利用肥料又能达到最佳效果的原则,可以得出苹果梨每株施复合肥500g为宜。

  表1 施复合肥前(5月3 日)土壤营养元素的含量

  处理   N(%)    P(ppm)    K(ppm)    有机质(%)

  Ⅰ  0.1950a  9.558a   170.25a   0.879a

  Ⅱ  0.1850a  11.900a    129.50a    0.925a

  Ⅲ  0.1975a  10.810a    173.50a    0.746a

  Ⅳ  0.2675a  8.090a    99.00b    0.853a

  Ⅴ  0.1750a  10.335a   153.50a   0.928a

  Ⅵ  0.1150a  5.740a   93.50b   0.732a

  图A  施肥前土壤在不同处理下N、P、K、有机质变化

  注:N、有机质的数值扩大10倍,K的数值缩小10倍。

  表2   施合肥后(8月1日)土壤营养元素的含量

  处理    N(%)    P(ppm)    K(ppm)    有机质(%)

  Ⅰ    0.1400a    6.982a    152.75a    0.951a

  Ⅱ    0.1475a    8.378a   112.50a    0.968a

  Ⅲ    0.0775b   7.035a    158.50a    0.810a

  Ⅳ    0.0950b   10.153a   121.00a    0.808a

  Ⅴ    0.0925b    8.217a    122.00a    0.900a

  Ⅵ    0.0900b    8.325a   96.00a   0.884a

  图B     施肥后土壤在不同处理下N、P、K、有机质变化

  注:N、有机质的数值扩大10倍,K的数值缩小10倍

  。

  3.2复合肥后的树体施营养状况

  由表3图C可以看出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对土壤施肥有相应反应,一定范围内,基本上是随着土壤施入复合肥量的增加,叶片中的N、P、K、Mg、Mn、Fe、Zn含量也在增加。其中Zn、Mg的含量在各处理水平下均高于对照;N在处理Ⅲ、Ⅳ水平下高于对照;K在处理Ⅲ、Ⅳ、Ⅴ水平下高于对照;而P在不同处理下均低于对照,P的含量为什么会低于对照,这一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Fe的含量在Ⅰ、Ⅲ、Ⅳ水平下高于对照;Mn含量在Ⅰ、Ⅲ水平下高于对照; Ca含量在Ⅲ、Ⅳ、Ⅴ水平下低于对照 。这些说明施肥在高于处理Ⅲ或低于处理Ⅲ水平下均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将叶片营养元素的含量参照图C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随着N的含量变化,Zn、Mg含量也呈现相同变化;在处理Ⅰ、Ⅱ、Ⅲ水平下,随着N、P含量的增加,K的含量也有所增加。由此可以看出N、P的增加有利于K含量的提高。经过多年的施肥实验表明,施用果树专用复合肥可以提高K的含量,有效解决河套地区缺K现象。

  表3 叶片营养元素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含量

  处理N%P%K%Ca%Mg%.Mn(PPM)Cu(PPM)Fe(PPM)Zn(PPM)

  I

  II

  III

  IV

  V

  VI2.57a

  2.85a

  3.00a

  3.04a

  2.78a

  2.85a0.14a

  0.15a

  0.15a

  0.14a

  0.14a

  0.18a1.05a

  1.08a

  1.13a

  1.17a

  1.11a

  1.09a1.88a

  1.88a

  1.82a

  1.64b

  1.70a

  1.88a0.55a

  0.55a

  0.57a

  0.54a

  0.54a

  0.50a56.60a

  52.95a

  58.90a

  53.65a

  43.50b

  54.55a12.4b

  15.1a

  14.5a

  13.7a

  13.5a

  14.5a167.75b

  155.95b

  174.65b

  225.70a

  152.80b

  158.45b22.25a

  27.88a

  27.41a

  27.40a

  24.50a

  23.60a

  图C 叶片营养对施肥的反应

  注:P的数值扩大10倍,Mn、Cu、Zn的数值缩小10倍,Fe的数值缩小100倍。

  3.3土壤施复合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从表4图D中的糖、酸、硬度的表现来看,果实的糖、酸变化与施肥量有较为明显的关系,而硬度变化不明显。糖度在各处理水平下均高于对照,且糖度在Ⅱ、Ⅲ、Ⅳ、Ⅴ处理水平下与对照差异显著。酸度在处理Ⅳ的水平下最低。在低于Ⅳ的处理水平下,随施肥量的增加,果实糖度增加、酸度下降,当施肥量达到处理Ⅴ的水平时,糖度下降、酸度增加。这些变化表明,在处理Ⅳ的水平下果实品质最佳。即盛果期苹果梨单株施用复合肥量为500g时,果实品质好。

  表4 不同施肥处理下果实的糖、酸、硬度

  处理糖度酸度(PH)硬度

  I

  II

  III

  IV

  V

  VI12.5ab

  13.4a

  12.9a

  14.3a

  13.3a

  11.8ab4.18a

  4.12a

  4.11a

  3.95a

  4.06a

  3.99a9.7a

  9.7a

  9.3a

  9.6a

  9.9a

  8.9a

  图D 苹果梨果实的糖、酸、硬度对施肥的反应

  4.讨论

  4.1 土壤施用有机肥的积极作用

  施用有机肥对改良土壤,提高产量及改善果实品质有重要意义。由于有机肥在腐熟过程中,既提供了果树所需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又在土壤中生成了胡敏酸类物质刺激树体的生长,同时又形成了土壤团粒结构,从而提高了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和通气性,有利于果树根系生长,进而促进了树体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提高了树体营养状况,因此,应提倡梨园注重有机肥的施用。连续施肥试验表明苹果梨每年施用有机肥单株施用量为20kg。

  4.2 施用果树专用复合肥的积极作用

  本试验所用专用复合肥含有N、P、K、Ca、Zn、Mg等营养元素,其中N、P、K的有效含量均为10%。试验表明施用该复合肥后,苹果梨树体营养得到了改善,各项营养指标均符合H·D·查普曼[美]提出的植物营养诊断标准值,同时土壤营养得到了合理补充,果实品质明显提高。

  试验还表明,N、P、K元素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N、P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植株对K的吸收,植株P、K的合理吸收又有利于植株对Fe、Mn、Zn等元素的吸收。多年施肥试验证明,连年施用复合肥能够解决河套地区缺K的问题,能够使土壤营养及树体营养达到均衡。

  根据多年施肥试验的结果,盛果期苹果梨单株施用复合肥量为500g,建议与有机肥混合在花后一周一次性施入。

  参考文献

  1.李雄 李秉真等 苹果梨叶片矿质营养成分季节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7(4):1-5

  2.曲柏宏 苹果梨树营养状况的初步研究

  延边农学院学报 1991(1):36-40

  3.杨成桓等 关于果树土肥研究的思考

  北方果树 1999(4):1-3

  4.张德志等 低产梨园的改造   北方果树 1998(6)

  5.[美] H·D·查普曼 主编    园艺植物营养诊断标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nongyejingji/12577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