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电视电影 > 影视合流背景下“电视电影”的个性空间

影视合流背景下“电视电影”的个性空间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电视电影


  摘要:本文主要立足电视电影的内部机制,以电视、电影的已有理论为参照,在当下的影视文化格局中,解析“电视电影”的个性空间。全文通过探究“电视电影”的概念界定,把握“电视电影”的本体特性,总结“电视电影"对电影的趋近性和“电视电影”作为电视节目的传媒性特征,探索电视电影类型化创作,并畅想电视电影的未来发展,旨在对电视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的身份进行确立,使得中国今后的“电视电影”的创作和运作更加规范,更富活力,并且形成一种创作上的自觉意识,不断提高“电视电影"的创作质量,从而走上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电视电影,电影,电视节目,类型,持续发展


  引言


  “影视合流"从80年代末被国内影视界提起,到现在电脑数字、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一系列新兴娱乐类媒体随之产生,打破了电影、电视、电脑多媒体、互联网、手机的界限,并最终走向融合,即真正走向“合流"。这种“合流"改变了观众固有的视听观念,也产生了一些“新生儿”,诸如网络电视、手机电影、播客等等,包括最为大家熟知“电视电影"。随着现代传媒业的发展,影视合流在我国从80年代末提出到现在,已经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在这样一个影视竞争与整合并存发展的过程中,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电视电影".作为影视合流的产物,“电视电影”已经或者正在体现出电视传媒和电影艺术整合发展的新亮点,它“杂取"这两种传播媒介或者说艺术形式的优势,在“夹缝"中不断调整自己,逐渐具备了独特的审美内涵、创作规范以及运作方式,体现出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特点。


  一、电视电影:对银幕化风格的“无限接近”与适应荧屏规范的“必然调整”


  (一)电视电影独特的创作思维方式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与电影都要通过画面语言、镜头语言来完成造像,通过音响要素组合,蒙太奇声画组接来表意造型。电视与电影创作所运用的创造性思维与鉴赏所运用的审美再创造的思维机制也是基本一致的,都是视听影像的呈现,时空的融合,逼真性和假定性的相互依存,艺术感性和思维理性都变成了直觀的声像符号。从电视、电影“亲和"状态下独立出来的电视电影,其思维流程却是以仿效电影为开端,以电视播出为落点。首先,电视电影在思维层面的创作是遵循电影蒙太奇式拼贴组合的立体交叉式空间思维模式的,但是它又不同于电影的“黑箱”式欣赏环境,为了确保观众在开放随意的环境中顺利完成观看,必须考虑到电视观众看电视的思维和方式,进行非常必要的线性构思。也就是说要融进电视思维,甚至以线性思维为主,忌讳多空间、多线索叙述。


  其次,电视电影在剧本创作中就既有意识地区别开电影的题材,又追求电影剧本那样严谨而有节奏的叙事结构,以及独特的电影语言和美学品位、内涵。它要求突出比电视剧更深刻的主题,讲究像电影里所含有的文化份量。但是,它作为在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除了放心大胆地尝试艺术探索外,又会主动去迎合当前电视媒体整体的娱乐文化氛围,发挥自身敏捷灵活的优势,娱乐性地呈现社会热点,从而实现电视媒体的娱乐功能。这一切,创作者在构思一部电视电影之前都会考虑到。


  另外,电视电影在构思中还要考虑对视听画面的设计和处理,要考虑到画面中通过入物对白叙事和动作的细节性描绘增加信息量,要更注重画面审美的寓意效果,而不是电影那样的宏大的场面和强烈的视听冲击力,追求以小而精巧取胜.这是电视电影创作基本的指导思想。


  (二)叙事的电视电影


  在电视电影的表现形态上,基本还是采用电影的视听语言,它力图在画质上与一般的电视剧形成区别,而且在画面的构图、镜头运动、视听节奏、音乐构成等方面营造一种电影感,体现出对银幕化风格的追求。然而,电视电影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形态存在就决定如果某些电视电影最终不是为了走向影院,就必须要适应屏幕播出的需要:形态上不宜过分追求场面的宏大壮观,也不宜过分追求奇特,应注重故事的精巧、人物的个性、表达的新鲜,最别倾向于中、近、特,大全景少用,采用4:3画面拍摄,不宜采用宽银幕方式,要符合电视叙事规律和适应电视观众的观看习惯。


  二、因“依附”而“独立”——电视传媒化带来电视电影的“后天优势”


  (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统摄下的电视电影


  意识形态常被视为一套价值、信仰或意见的体系.电视世界是由意识形态符号组成的,“电视正是利用为社会大多数人所共同认可和欣赏的符号程式,为大众提供一个意识形态的表述模型。”中国电视电影因其电视播出特性,以及融入受众生活的日常性,其创作过程同时也成为了一个逐渐确立社会主流价值的文化系统工程。首先,电视电影作为主流媒体的要求和特征特别明显。较之电视电影,影院电影的创作可以更商业、更个人、更自由、更娱乐,而电视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没有分级,作为非常主流的媒体,它有自己清晰的尺度和标准。其次,影院电影首要的是商业性和娱乐性,过分主流或者意识形态过于明显的题材,影院电影会因考虑市场回报问题而回避,但电视电影的电视播出特性,在主题和题材上与社会现实的天然贴近性,社会新闻热点、时尚信息的即时传真性,以及受经济制约小的有利条件,却可以使它胜当此任。再次,即使是在表现更贴近人们生活的世俗伦常和情感关系的影片中,情感选择也必须是遵循主流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尺度的,比如说在欲望与责任的取舍上,被含蓄地加以维护的必然是中国传统核心家庭的完整和周全。


  (二)电视节目化的电视电影


  首先走下电影的“圣殿”。类似电影的电视电影,却永远不可能像影院电影那样对自己的观众“放心”。当电视电影一旦成为了电视节目,它就注定成了人们日常的一种文化消费,人们的观看方式不再是看电影时的那种“观赏式”,它变成了看电视剧一样的“阅读式"。如果说对电影艺术的欣赏是具有强烈的仪式感,那么从电视上看到电视电影,甚或是从大银幕上搬来的普通影片,那种仪式中的神圣性不可阻止地被消解,梦一样的“超验”体验也就无法像在影院里那样去实现,取而代之的是:随意、时断时续的“日常”体验;其次固定的时长完整的故事。电影频道每天都有八九部中外片,都在给观众讲述一个个完整的故事。电视连续剧是建立在一个长时间的跨度上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电视电影却能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给予人们一次完整故事的体验,而不是像电视连续剧那样用悬念来吊人胃口.在快节奏消费的今天,电视电影在电视上一个常规故事片的时长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即使是系列片每一个故事也是独立的),往往更符合人们的接受心理,这是电视电影令观众愿意接受它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则是包装策略。在大众传媒盛行的时代,电视栏目的推行,没有不经过包装的。从片头、演播室到主持人,无一不精心“打扮"”,突出时代气息和文化品味,形成自己的风格。然而,不同于一般的电视节目,电视电影无法从每一个构成要素上去包装,它是以一个既成的不可打散的整体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其宜传不可能向电影那样在上映前借助各种媒体大肆宜传造势,先声夺人,吊足观众的胃口.但是电视电影又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观众恰好把遥控器调到电影频道,或者想凭借闪入观众眼中的一两个镜头就让观众流连忘返。因此,对电视电影的包装,最切实可行的就是要做好“节目预告"。


  三、电视电影的持续发展之路


  (一)树立电视电影的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


  1.稳定的创作队伍


  打造电视电影精品,首先要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电视电影创作队伍据相关资料记载,电影频道曾作过统计,电视电影创作队伍每年都有30%左右的新企业进入,也有一些企业退出,新旧更替非常频繁,走马灯似的创作队伍,必然缺乏对电视电影事业的忠诚,不利于整个事业的稳定提高。


  2.专业的创作水平


  电视电影的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专业水平需要提高。一度创作的不足主要是针对一些社会资金先期投拍然后按质论价收购的电视电影。电影频道出台这样的政策,是为了给社会制片单位更广阔和自由的创作空间,而从实际拍摄效果来看,剧本创作的欠缺暴露出了问题的所在,因此,严格而专业地对剧本把关的机制必须有效地建立起来,使电影频道的该项政策能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


  (二)培养市场环境实现产业化运作


  1.多渠道播出


  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电视电影首先要实现多渠道播出,要打破中央台电影频道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加快地方专业电影频道的开播并且要吸引他们参与到电视电影的制作和播映中来。近年来,确实应该可以给电视电影的市场竞争提供一个契机。除了电视外,电影院、网络、手机等多种播放手段同时并存,观众娱乐观赏电视电影的方式可以变得多层次化,电视电影也可以从中找到新的市场空间,从而为制作单位带来多渠道的收入。


  2.建构受众市场


  没有受众,电视电影一切理论上的优势都是空谈。中国电视台具有国有公共性质,而.国外是商业电视网,这就注定中国的电视电影与西方国家在题材、样式和价值观上的不同。我们已经明确了电视电影的概念,在这种前提下,促使电视电影批量化地生产和制作,形成质与量的统一,就应该从以下方面去进行产业化运作:


  首先,要根据观众收视需要和文化消费语境确立电视电影的题材、风格、样式的策划;电视电影属于短片,散播在电视上不会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会让制片商不愿对影片下工夫。在这种状态下,类型片剧场化和系列片是电视电影开拓市场空间的一个捷径,应根据不同类型安排栏目化播出满足特定观众和观众特定需要。


  其次,适应受众的多向选择。如前所述,电视、互联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出现,遣成了电影市场的多元化和观众观影方式的多向化,应意识到电视电影的优势:电视电影从制作之初就是为小屏幕设计,它的故事结构、类型样式都完全考虑到小屏幕放映的特性和观众收视习惯。一般来说,电视电影在小屏幕媒体上的发行更便当,应该也会收到好的经济效益。


  其三,积极开拓农村电视电影市场。我国电视电影中农村题材的作品占有非常多的数量,许多的优秀作品,反映了农民生存的现状,散发出鲜活的农村生活气息,所讲述的故事也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电视电影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农村题材作品制成拷贝,送到农村去放映,尤其是那些电影频道尚未能覆盖的山区,像当初的“电影下乡”那样,既宜传了自己,又送去了精神的食粮,还创造了“潜市场”。


  3.拓展本土和海外市场


  要积极开辟本土电视频道以外的国际电视电影市场和音像市场。电视电影应达到应有的清晰度以区别于其他电视节目,应该更多使用数码技术来拍摄.这样既可保证电视播放时的清晰度,又可择其优者制成拷貝在国内城市放映,还可以送到国外进行影视节目交易.各电影频道还应加强获奖影片或者黄金时段播放的影片的宣传。


  结语


  电视电影的拍摄,不仅增加了电影频道国产片的节目源,更是作为一种独具个性的新艺术样式带给观众新鲜的感受,并且成为中国培养年轻导演的阵地,以及艺术探索的“试验田”。电视电影在自我完型的过程中,以自己切实的努力在创作上不断进步,优秀的作品不断涌现,部分影片还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电视电影“百合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以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也专门设立电视电影奖项,鼓励支持优秀电视电影的拍摄。一批专家学者也纷纷向电视电影投去关注的目光,并撰文研究,以期作出理论上的探索来给创作者有益的启示,持续电视电影健康繁荣地发展。在当今的电视电影界,实施精品战略,将电视电影进行批量制作和生产,实现产业化运营,是正要面临的突破口。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dianshidianying/2611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