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广告学 > 公益广告设计论文范例鉴赏(共5篇)

公益广告设计论文范例鉴赏(共5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广告学


  公益广告设计论文不知道怎么写的同学们,学术参考网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范例,希望给大家能在论文的撰写过程当中指引方向。公益广告可以使公众的文明程度有所提升,可以向观众传达一种文明向上的价值观念,也有着弘扬传统美德、改良社会风气的责任。但公益广告并非宣传标语、喊口号那么简单,与商业广告相比,对创意和表达的要求更高。下面一起来欣赏吧


  第1篇:论公益广告设计中如何注入文化概念


  现代公益类平面广告设计在文明进程中所体现的先进的设计观念、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无不蕴涵着现代文化的创造精神,文化类的公益广告表现形式更能反映出人类精神深层结构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生活观所构成的意识形态。


  那么什么是文化类公益广告招贴设计得以成功的关键?公益广告设计中如何注入文化概念?本文旨在探讨这一问题。


  一、现代公益广告设计趋势


  高速信息化所带来的行业竞争促使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那些狂轰乱炸式的媒体广告使消费者应接不暇,被众多信息包围的人们已处于视听麻木的状态,接受信息的方式日趋个性化。近年来公益广告设计的主题系列化诉求所形成的大规模视觉优势,使主题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深度表现,既提高了传播的力度,又使主题的引导及说服功能更具亲和力,从而强化了观念,丰富了视觉表现力。“这种在中心主题统帅下追求子主题系列化的文化表述,其内涵的深度思考与延展体现出了信息时代公益海报的又一个文化特性。”


  (一)公益招贴设计主题分类


  1.意念集中的系列子主题。任何作品都应传递出其主题思想,反映其创作的意念。从属于中心主题的系列子主题则必须鲜明地表达出招贴主题的思想内核,即传递的意念必须集中,简洁而明确,又给人以清晰明确的概念,可使受众在对主题深度感悟的同时时,又增强了记忆力。


  2.多视角的独特表述。在明确了中心主题的思想内核后,系列化子主题的表述则必须从新颖而独特的视角来切入主题,创造出独到见解的一组节点式的子主题,以此具体展开其表述方式,并且充分拓展想象思维:或者从宏观的角度、社会价值的角度、个人观念的角度以及危害的角度等方面去挖掘新创意;又或者运用文学中的比喻、推论、类比、假设等修辞手法来启迪创新思维,并从中寻求最具新意的、最有内涵的、最绝妙的一组语言结构形式统一化的子主题,这将作为创意设计中表现的主题理念和创造画面效果的基础定位,是形成系列化风格的内在生命线。多层次、不同角度的诠释将更加突出主题的信息力度,让大众在同样文化理念的信息传递中接受观念、接受信息,这种与众不同的主题系列化风格能充分体现出作品的个性魅力。


  (二)注入文化概念的公益招贴案例分析


  在了解公益类平面广告设计的历史与发展趋势以后,我们可以对“在公益广告设计中如何注入文化概念”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正所谓“求实”方能“创新”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践一直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所以我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解构来得出探讨本问题的结论。


  案例一:北京申办08年奥运的宣传招贴


  分析:画面正中可以看到是一位少女的头部的背影的特写,下部是标题和说明文字。少女穿着中国传统的女性服饰——旗袍,耳朵上戴着中国红的吊坠耳环,头发梳成了发髻。发髻的形态比较特殊,形成了一个奥运五环的式样,并且其颜色也与奥运五环对应。视觉中心就是那梳成奥运五环的特殊发髻,采用对称中心构图,色彩以奥运五环和中国红为主,运用了中国特色浓重的发髫,旗袍,耳环等元素。用奥运的象征元素——奥运五环与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的冲撞与融合,极为准确地表达了中国申奥的决心和意图,出色地宣传了中国的形象和对奥运的期盼。


  案例二:李承华平面设计作品苏州印象


  分析:以苏州的“苏”字为主体。字体草字头和两点被置换成了作者对苏州的印象的象征符号。“人文苏州雅致苏州意象苏州”的说明文被放置在顶端,右下角为LOGO。水墨的用色为招贴定下了主体基调。苏州的风景与其人文雅致的气息,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巧妙的诠释在了“苏”字上,表达了设计师对苏州深刻的印象。


  分析:这是一组以照片为主体的招贴。老照片的形式,怀旧意味十足。画面里一个小男孩在他人的帮助下学骑自行车。配上“今天享受车窗前一一展开的无限风景,别忘了当年扶你上车的那双手”的文字准确更回味无穷地传递出“尊重生活的记忆”的理念。


  案例四:靳埭强设计奖2004金奖《平面设计在中国-苹果电脑标志》


  分析:知名公司苹果公司LOGO,套用极具中国化的青花瓷以及龙凤呈祥图案。下部设计在中国的问题直接点题。两只灵兽舞动的姿态呈现在中国青花瓷盘之中,一个别具一格的苹果电脑标志。龙与凤交织流动形成太极的漩涡。作者以东方的创造森罗万象的龙风瑞祥图案与推动现代高度生产力发展的电脑相结合的奇思构想,创作具有东方韵味的苹果电脑新标志,引发对于东西文化互动交融的耐人寻味的思考。


  二、通过案例分析并得出观点


  逐个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后,不禁觉得这些各不相同的招贴中又都有着不尽相同的特征,那就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注入了文化概念。


  首先这些平面广告设计师们对表达主题及主体的文化概念都有十分独到的理解,并且十分完整,准确和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创意当中,让受众看过后十分容易理解和接受。其次是无论所表达的文化公益主题是激进的还是怀旧的,设计师对于主题的解构和理解又都十分的贴近社会,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感,这样也会让受众十分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


  也就是说注入文化概念和具备时代感的招贴设计先天就与受众是能够相互理解的,因为文化这种东西一定是融入生活的,融入受众的血液里的东西。而时代感更是十分直观的每天不断的反应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那么注入文化概念和具备时代感的招贴设计对于引发受众共鸣无疑就是十分重要和具有很大优势的两个条件了。


  文化,它需要本土文化的滋养,才能得以充分和长久发展。在文化类公益招贴设计中注入本土文化,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个再认识的过程,用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来丰富自己的个性语言,在现代设计的共性中去寻求个性化的创意表现,这种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的创意充分的体现出了信息时代公益招贴设计的又一个文化特质。


  面临“信息技术全球共享”的时代,公益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会不断的延展,文化特质也更加突出。将公益广告设计中注入文化理念,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超乎想象的创意空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一种新的设计标准,并带动公益广告设计走向更为广阔的前景。


  作者:宋华

  第2篇:谈公益广告设计的教学指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广告已成为现代都市的一道亮丽风景。当今的人们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广告的存在和其巨大的影响,如传播信息,促进流通、消费,开拓市场,创造流行……除此之外,广告还有另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以社会广大成员为对象,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时弊和不良风尚,通过短小轻便的广告形式以及特殊的表现手段,引起公众的注意和兴趣,并对其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引导,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发展。这是一种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广告,也就是广告分类中的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在社会发展、人类的进步乃至城市的建设中都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却并未受到广告主、广告人、社会以及广告媒介的重视,它始终是在一个艰难的境地中生存。我国公益广告也曾经出现过一些优秀的作品,但也是昙花一现,能引起震撼的作品较少,究其原因,关键还是公益广告的创作人员头脑中的禁锢太多,制约了思维创新。对于广告来说,思维创新是最基础的创新,没有思维上的变革就不会产生行为上的变化。那么,如何才能突破现有局限,以求公益广告的创作能超越自我,使作品在创意、艺术质量上有所突破?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如何运用创新性思维提高公益广告的创作水平。


  一、公益广告感观的创新


  一个立意深刻的公益广告所带来的影响比无数次说教要强大得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广。有些公益广告的宣传,强调的是广告的宣传广度,却不太重视广告宣传的深度,对消费者来说往往容易成为过眼云烟。美国作家沃尔夫(ThomasWolfe)曾说,“对于艺术家来说,人类经验的无限性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一切经历的深度和浓度。”公益广告要宣传什么样的主题,要达到什么样的宣传效果,运用什么样的宣传方式容易使公众接受、启迪最深,这都需要设计者拓宽个人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如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创作的《渺小的母亲》(图1)获2006年时报广告金犊奖金奖,该广告主要反映的是子女长大成人后父母被忽略的社会问题,提出每个人都应怀有感恩的心。作品透过现象看本质,围绕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诉求,讲述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提出百姓切身感受的问题,触痛人心,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广告不仅是在题材上创新,更注重产生创新的感受,注重受众参与,使受众深刻难忘。如耐克的一个宣传环保广告,在垃圾桶上放一块木板(类似于篮球板),人们在每丢一次垃圾的时候,会产生投篮的感觉,不但会乐于去投,而且会认真投进去。这则广告在一种趣味性的活动中,让大众了解了公益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体验了信息,因而环保的理念也就深入人心了。


  二、公益广告构思的巧妙


  广告没有创意就如同躯体缺少灵魂。广告中的创意是否新颖关系到广告是否吸引受众的眼球,能否打动乃至震撼受众的心灵。创意诉求切入点直接、准确、新奇、独特,才能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创意可以无拘无束,但并不是天马行空、恣意妄想,创意一定要准确地表达主题,使其成为广告的最佳切入点。同样的主题,构思角度不同,达到的效果也千差万别。以一个最常见的公益主题为例:“保护森林”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各国在保护森林资源上都不遗余力,以“保护森林”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比比皆是,有的采用非常直接的方式,将大面积被砍伐后的树桩直接展示出来,一望无垠的“桩林”看上去触目惊心;有的则婉转表现,从“小鸟找不到家”的故事去诉说森林被破坏的事实,告诉人们森林与人的生存环境有怎样的密切关系;还有的从历史角度入手,对比某些地区以前生机勃勃的森林,而现在成为荒漠的现实,倡导大家保护森林资源,禁止乱砍滥伐;甚至一个设计者另辟蹊径,利用“森”造字的结构,从“森”变“林”,最后变“木”到“十字架”,告诫人类,如不好好保护森林,留给子孙后代的将会是什么。可见,同样的主题,立意不同、思考方式不同,给人的启示和感受也不一样。如笔者所在的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学生获得2007ONESHOW中国青年创意竞赛金奖的公益广告作品《筷子篇、牙签篇》(图2),巧妙地把森林树木与筷子和牙签结合在一起,提示如果人们无节制地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牙签,就会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其构思巧妙,表现效果非常好。


  三、公益广告互动的传播


  “互动”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创意的理念。公益广告如果只采用单向的传播方式,社会公众也只能单方面地接受信息,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无法参与信息的讨论,这些信息只能成为一种说教,甚至会有部分人觉得事不关己,公益广告的认同度也就随之降低。这种沟通方式,使信息与社会公众感觉距离较远,缺乏深度印象,较难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与参与。


  今天,我们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笔者认为,公益广告可以运用互联网、手机等互动性较强的媒体与受众沟通,让社会公众表达各自的意见,参与公益广告的传播。


  1.利用网络游戏进行传播。网络游戏是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火的一种文化产品,它具有媒体的属性,如果在网络游戏中加入一些传播内容,其传播的效果、范围都是不容忽视的。在参与网络游戏时,部分设计需要参与者进行制作、传递等,这样就增加了公益广告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加深了社会公众对其信息的了解,还使社会公众觉得他们也是整个公益广告活动的一分子,并为此而努力。在传播机制上,受传者会由被动接受信息变主动挑选、索取信息,传播效果会大大加强。如本院学生的作品《POLARBEAR北极熊篇》(图3),获得2007ONESHOW中国青年创意竞赛金奖。作品围绕地球气候暖化展开创意,呼吁人们保护环境。设计者运用了互动的理念,设计了一个网络互动游戏:因为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雪融化,北极熊面临着失去家园的危机,要求游戏者不断往水里扔冰块,防止环境的继续恶化。创作者以游戏元素作为公益广告,无疑极具创新性和启发性。公众通过参与游戏的互动,增强了环保意识。


  2.利用信息互动方式进行传播。信息服务是一个大的范围,包括图片下载、短信广告、资讯报道(如天气预报、当日新闻)等。据统计,中国手机用户已达到2.5亿,2010年一年通过手机发送了约750亿条短信,这么大的传播量,手机是否也成为一种新兴媒体?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分析机构Informa近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了33亿,这一数字相当于我们这个星球上全体人口的一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2.1亿人,略低于美国的2.15亿,居世界第二位。而中国手机用户数也已超过了1.7亿户,位居世界第一。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无线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去接受资讯,由于新媒体是声音、图像、文字等多媒体组合的媒介形式,具有信息传递范围广、数量大、表现形式多样化等特点;传播方向上突破以往大众传播单向信息传播的方式,使信息传播同时具有双向传递的特征;在传播机制上,受传者由被动接受信息变主动挑选、索取信息。


  3.公益广告的传播方式还可以用普罗大众的传播方式。近几年,由大众推动产生的平民英雄、明星、事件层出不穷,公益广告可以充分利用这种趋势,开发出一些大众便于传颂的途径,类似于“病毒传播”的方式,可以做到花费少、效果好、传播广的效果。一传十、十传百,让大众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地传播这些信息,甚至成为话题。因此,利用互动的创意理念,能极大地提高公益广告的广告效应。


  总之,在纷繁复杂的广告充斥的今天,公益广告要从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解放禁锢的思维。广告设计者要在立意、构思、传播方面别出新意,才能让公益广告焕发异彩。在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公益广告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才能真正利用公益广告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陈兆雄

  第3篇:浅析色彩在公益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公益广告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公益广告本着一种宣传、启示和规劝的意图应运而生,并在日后逐渐传入欧洲、亚洲,再慢慢传遍全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市场观念的萌动和经济的发展,1986年贵阳电视台首次播出了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公益广告;1987年10月中央电视台独树一帜,首次在黄金时间开辟《广而告之》栏目专门播放公益广告,这种被称为“公益广告”的广告新品种开始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公益广告有别于商业广告,以反映社会现实、帮助改善或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己任。


  在公益广告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力是无限的,在公益广告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具备各种存在方式的意义,同时又潜藏着一种神秘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情感和文化的因素,甚至是审美的意义。


  色彩在平面公益广告工作中的重要性是很显然的。色彩中的“色”和设计师,就好像点睛之笔,决定了广告作品的精彩、动人与否。在平面公益广告中,色彩并不是孤立的,不仅要能体现商品的质感、特色,还要能美化广告的版面;同时又要与环境、气候等各方面相适应,还有要考虑到不同的视觉变化规律,让广告更有美感。就广告艺术而言,色彩所引发的相关联想都是吸引受众参与,从而与受众达成沟通,所以,在广告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和审美是非常必要的。要把把色彩和广告设计这两者当作一种视觉元素进行研究和推广,恰恰紧扣大众的心理,让色彩这一要素在现代公益广告中体现出它的重要性。色彩对设计本身来说就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了色彩就没有了设计的生命力。因此,按照设计的需要和色彩的属性特征进行正确的应用,才能更加有效地增加公益广告的魅力和社会效应。可见色调是公益广告灵魂,所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利用具有震撼感的色调,吸引受众的观看兴趣


  著名美国广告家杜马斯·B·斯坦利曾经总结色彩在广告中的作用:吸引人们对广告本身的注意;利用震撼感的色调强调产品或宣传内容的中心主题;表明销售魅力中的抽象质量;使人第一眼就对广告产生良好的印象;为产品服务项目或广告本身树立威信;给人们的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色彩在广告艺术中开始运用的第一天起,广告就算是找到了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武器之一,尤其是在公益广告艺术中。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而广告的有力武器色彩,就是抓住受众眼睛的“手”,是让受众产生“瞬间记忆”的杀手锏。


  对于以劝服为目的的广告艺术而言,色彩是最具有诉求力量的手段之一。以下将从广告实例出发来分析利用震撼的色调,吸引受众观看兴趣。


  红色、黄色等暖色调或对比比较强烈的色彩,容易使人兴奋,对人的视觉冲击力强,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广告上来,使消费者对广告产生亲切感,从而去关注广告传递的产品信息(图1)。


  从公益广告色彩的视觉规律看,注目程度较高的系统颜色有明色、纯色、暖色,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力较强。注目程度较低的系统颜色有暗色、彩度比较低的颜色和冷色,这些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力较弱。除此之外,色彩搭配的关系也影响注目程度的大小,就是背景和图形颜色的搭配。我们仔细观查马路上同距离的公益广告,发现有的广告特别醒目,有的却模模糊糊,看不清。可以看出清晰的广告,它的背景和图形色彩差别很大,看不清楚的广告的背景和图形的色彩差距就较小。造成这种差别的首先考虑到明度,再者就是色相。明度和色相对比都强烈的色彩搭配,它的注目程度就最高。如果明度对比比较强、色相对比较弱,也同样有较高的注目度。


  在广告的色彩运用中必须要具有鲜明性和新颖性。也就是要具有重量感。广告色彩的鲜明性是指广告色彩在设计和运用的过程中必须从广告的本性出发,广告是一种劝服艺术,要达到劝服的目的首先就要引起广告受众的注意,而且这种注意在今天这个信息繁杂且忙乱的世界中,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即便是这样,广告艺术仍然要运用色彩技巧尽量达到使受众产生“瞬间记忆”的效果,因此广告色彩的鲜明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要想唤起人们对产品的兴趣,就要注意广告色彩的提示和诱导的程序。现在每天那些浩如烟海、名目繁多的色彩媒体包围着我们,色彩的流行趋势不断在改变,但对我们人的眼睛却是见怪不怪,对色彩的处理方式几乎可以全部接受。当我们走在路上看见的数不胜数的广告,有很大可能你不会注意广告上刻画的文案,但你却不能逃过广告上的色彩。因为一个公益广告首先吸引人目光的就是它的颜色。但对于不同的色彩对人产生不同的尺度感,


  以一则爱护女性乳房关爱健康的公益广告为例,广告媒体以三个女人全裸为题材进行渲染,让女人露出自己乳房,尺度大胆,色彩对比鲜明,唤起了女性防治乳腺癌的强烈意识(图2)。


  2运用色调的冷暖感,表现不同的受众特点


  因为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感觉、记忆、联想和情绪等生理和心理过程,产生特定的心理作用,比如冷暖、轻重、远近、强弱等等,不同的色彩对应着不同的心理反应。


  现在公益广告宣传中,色彩表现着独到的传达、识别与象征作用,受到了很多的设计师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还有国外的一些大公司、大企业都精心选定某一种颜色代表自身的形象色。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各式各样的公益广告,最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整个广告中的颜色,尤其是色典冷暖浮动突出的广告,可能我们看过去一个广告除了它的色彩外,什么都不会记住,在现在这样的一个广告铺天盖地环境里,要想让我们的广告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吸引住匆匆过往的行人,合理的运用色彩的象征性这一特点;在众多信息中要想突出广告的特别之处,这是宣传制胜的关键。就像前面提到的情况,只是“被迫”通过接受广告中的色彩信息而达到广告要的目的。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广告要传达的是产品的信息,引出了色彩的另一个作用——色彩的象征性,也就是色彩给人的联想,它包括具体事物,抽象情感,比如红色给我们热情、活力的感觉,蓝色则让我们感到凉爽、清新,黑色就有深沉,神秘感,这都是我们对色彩产生的抽象感。又比如说看到红色就容易让我们想起可口可乐饮料,蓝色就让人联想到百事可乐。同样是饮料,不过不同的色彩却让人产生不同的品牌,广告里如果只有单一的一种颜色,它的视觉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此,很多自己的企业广告经常使用几种颜色在一起,一般是2~3种,刚才说到红色能让我们联想到可口可乐,但有时也会让我们想起中国联通、中国银行等,还有可能让我们联想到国旗。


  3运用具有明快活泼感的色调,使广告产生优美愉悦的效果


  相对而言,纯色、暖色、明度高的色彩及对比度强的色彩能给人以清新亮丽、愉快活泼、洒脱优美之感。比如“保护水资源海报”采用海蓝色,让人联想到蔚蓝的大海,产生清新凉爽的视觉感受,突出广告的最终效应是让人类更好的生活环境;“保护森林的招贴”的草绿色给人以青春的感觉,并给人以焕发青春的感受;“关爱孩童招贴”整个画面引用金黄色,给人丰富多彩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成功收获梦般的视觉效果,突出其“关爱孩童,让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的宣传理念。受众对此类广告的信息容易接受,而且心灵愉悦,有都市乡村的韵味,兴奋感和膨胀感油然而生,容易产生有助于社会公益的举动,活泼的色彩使人心情愉悦,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为社会做出自己一份贡献的欲望,相比较色彩的震撼感来说,铺张浪费的冲动性减少了,但社会的公益性效果,却产生了质的飞跃,所以不会产生购了后悔的现象(图3)。


  4根据受众的性别、年龄、风俗习惯等运用广告色


  这个原则有两方面的理解,一个方面是受众对具体色彩的固定印象和联想逻辑;另一个方面是处于对民族传统的考虑,每个民族由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对色彩也有自己的具体理解和喜好。


  在平面公益广告中,色彩对人的心理产生着重要的作用。是由人们多年的生活经历、性格、年龄、性别、职业、爱好、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一系列的因素所形成的。人们有不同的心理感觉也就引发了不同的联想情感。例如对于政治家来说,红色象征着革命、战争,流血牺牲;在我们现代人眼里它则代表着喜庆和欢乐。正因为这种色彩对人们的影响,设计师在设计时就是有目的选择色彩设计出人们喜欢的作品。一般在广告设计中,红色是色谱中最鲜明、最热烈的颜色。这种品性,在老百姓看来,红色成为人们驱灾避邪,大喜大庆的象征;但在政治家看来则认为是革命和胜利的标志。而黄色是色彩中明度最高的。有轻快、透明、活泼、光明等特征。黄色代表着土地,黄色象征着权力,而且它还有宗教的色彩。对于橙色是色谱中最刺眼的。给人感觉暖和、华美、兴奋、热烈等等。带有快乐、健康、自由、渴望的象征。还有绿色是人类永恒话题也是公益广告中的主宰。它是大自然植物的颜色,是生命旺盛的颜色,也是希望的季节,在原始时代,也正是这茫丛丛的绿色孕育了人类。绿色在我们世界范围内象征着和平和安全。平面公益广告中,在色彩方面的喜好和倾向的研究是针对不同的受众采用不同的方案,只有这样色彩才能在公益公告中发挥它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善,色彩的表现力和号召力也在不断强化,传统的和非传统的生活观念会进一步融合,公益广告中色彩的运用也会进一步深化,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更多的眼球,就要求我们从更深的角度去挖掘公益广告中色彩的运用。在广告设计中,特别是公益广告中色彩更是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与读者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在广告中,用色好比人的面色,在生活中,人的面色能够反映出他们的健康及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可见,色彩在公益广告设计中存在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娜

  第4篇:论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


  公益广告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有关阿西利亚(Assyria)、卡尔地亚(Chaldea)的胜利纪念碑文,从文字的内容看是有了一定的公益性质;被世人称为Rosettastone的石碑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这块石碑相传是古埃及神官们为颂扬当时国王普特烈玛奥斯五世的功德而刻的,同时还流传另一说法,认为碑文的内容是议会的主要内容,这个内容的目的是起到告知的作用。无论两种说法如何,其传播内容有一定的宣传目的,并且有社会性和公益性,可以视为早期公益广告的雏形。随着广告活动的发展、丰富和演变,公益广告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国内外公益广告的发展概况


  从美国的广告历史来看,公益广告的出现大概在20世纪的40年代,当时还称作为公共服务广告,或者称为功德广告,但是,广告的目的很显然是为公众服务的,是一种非盈利性的。当时广告的经费大多来自政府通过公共的广告获得的,而公告专业人员为了公益广告的发展和壮大,免费提供时间设计和制作,这样为当时美国公益广告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日本早期的广告活动中,也有类似美国公益广告的广告活动,如在报刊上自我禁酒或劝人戒酒的广告。现代公益广告的兴起和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公益广告的的经费问题主要是政府投资,由此看来,这与美国的发展模式是不同,而日本的经费主要来源还是会员的会费以及企业会员的赞助。但是,在日本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自觉性是非常强的,这为日本的公益广告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的公益广告来说,中国的公益事业起步较晚,特别是自觉性质的公益广告活动开始于1986年,公益广告的发展是以贵州电台播出的《节约用水》电视短片为起点;到目前为止,广告社会运作化程度还是不高,无论从创意形式还是制作发布,设计作品都不能在视觉形式上打动观众,在情感表现方面也无法真正感动受众,这是造成目前公益广告发展的瓶颈所在。所以,中国公益广告的情感表现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情感和情感表现


  “情绪”这个概念可以既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但情感这个词则更多地运用于人类。情感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情感能够刺激人们的感官,包括自然景象,各种生活事件,人体内部的种种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有时同一刺激情境所产生的情绪和情感也是不同的,因为产生情感的主体不同,一个人对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也是不同的;情感产生之后是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传递出去。


  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应从两个方面解读情感表现:第一,艺术的表现效果能更好地激发受众的情感,特别是在一幅作品中,通过不同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效果,把作品的主题思想很好地传递出去,使受众受到精神的深层次影响,这就是艺术的价值所在。这些艺术的价值能在现实生活当中激发人们的情感。如青蛙设计公司那句响亮的口号:“设计追随激情”。第二,设计作品具有一定的功能美,美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让使用者增加一种体验的情感;好看的电视短片或者是好听的音乐,在看与听的过程中,也能让受众体会到情感,同时,作品还能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情感思想。更多的时候,在使用物品的复杂情境下,人与物在相互接触中产生情感。在具体的设计当中,如公益广告,当广告信息的传播激发了受众的情感,例如:正义感、道德感、亲切感等,这便是在完成广告效应中体验到的一种情感。


  三公益广告与情感表现


  1公益广告的特性


  公益广告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为公共利益服务,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方式,承载更多是对社会的教育和引导等多方面的功能。例如,国家有难时,新闻媒体就会时刻报道灾难的现状以及援救的情况,让全国人民都感受到援助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下,全国就会掀起大爱的公益捐献活动。公益广告又具有教育引导性,公益广告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其不但反映了设计人员的审美趋向,而且好的公益广告也能够准确地反映社会发展的未来意义,但这种意义并不为当下所有人感知。因此,教育引导作为公益广告的特殊功能不仅仅是满足当下的人类需要,而且更具有长远的实际意义。


  2公益广告设计中情感的表现手段


  公益广告作为一门实用艺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繁荣需要的拉动,广告也由单纯的实用性,逐步向艺术审美特征方面追求。在今天,无论从何种意义上,从表现手段方面看:生动可感的视觉形象,令人深思的广告语言,引人注目的色彩,让人记忆深刻的音乐都会产生情感力量,给受众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象。


  我们说图形具有情感,并不意味着情感单纯的来自于形象本身。一方面,设计师自身的审美观点在图形设计中得以表现;另一方面,大众在面对和欣赏品味图形时也会产生对美丑的直接反应以及喜爱偏好的感应,这是一种直觉的反应。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直觉就是一种基本的理性活动,这种活动导致的是一个逻辑的或语义上的理解,它包括对各式各样的形式的洞察,或者说包括诸种形式特征、关系、意味、抽象形式和具体事例的洞察和认识,它的产生比信仰更加古远,信仰关乎事物的真假,而直觉只与事物的外表有关。”


  大部分人都能准确地理解和识读包含不同情感意义的视觉形象,如获1994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的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的《苏丹女童与秃鹰》,画面上是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昏迷在救助中心的门口,而此时正好来了一只秃鹰,好像虎视眈眈的盯着女孩,把女孩作为一顿“美餐”。照片的报道,让人们对非洲产生了巨大的同情,更是把小女孩的命运放在心上;很多人打电话询问小女孩的状况;人们的这一行为是博爱、同情和真情的涌动所致。


  在一则广告当中,广告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好的广告能更好地激发受众的情感,对大众的思想起到更好的引导和教育的作用;更好的把公益广告倡导的社会文明传递出去。公益广告中的广告语的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意:双关型、警示型、感情型、幽默型。如“没有绿色行不通,多多绿化环境,后代通通得益”是一副题为信号灯的平面公益广告的广告语,其画面选用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交通指示灯,惟独缺少了代表可以通行的绿色,它所隐喻的是:交通中缺少绿色,人们同样会陷入到困顿和堵塞之中,这句广告语让受众深深回味,很好的达到了宣传的目的。色彩是充满情感的要素,如色彩的冷暖和色彩高中低调等,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调动人们不同的情感反应;色彩用于传达广告中色彩的运用在渲染诉求氛围,传递审美信息方面独具魅力;尤其是对没有利益追求的公益广告更应注意对色彩的运用。


  在影视广告中,声音是电视画面的重要元素之一,影视公益广告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声音表现能可以很好地打动受众,加上画面巧妙的设计,可很好的把广告的主题传递出去。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如《心在一起》,这则广告通过一首歌曲的形式表达了“真”的主题思想,“我们在寻找一种温暖,然后让幸福像孩子一样,世界那么大,只要我们心在一起,爱会一步一步向上升……”广告的音乐悦耳动听,我们都会跟着唱起来,在无形中会受到影响,广告倡导了社会的文明生活。


  总之,公益广告感性直观的外在形式,不仅能带给人们感官享受;同时,对在感性形式后面所表现的情感引发了人们心灵深处的震撼力、动情力,也能带来心理的满足。用黑格尔的话说即是:“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公益广告的形、声、色等感性因素给予人们的“第一印象”,是情感表现的基础和载体。


  四情感在公益广告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1情感表现之关注社会


  人类社会之所以是一个社会,就在于个体的人因为相互的行为而结成的牢固关系,人类社会一直就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占据着个体人的情感世界。所以关注社会的行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如重大的社会事件,就成了公益广告普遍的主题,如关注环境、关注生态、关注国家建设、关注自然灾害等公益广告的主题。


  从公益广告的发展历史来看,在不同的年代公益广告都有不同的精神内涵,同时也承载着不同的社会舆论导向。由此看来,公益广告在社会上的主导思想更加明确,公益广告不仅仅代表社会的主流思想观念,更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发挥其整合的作用,统一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更多得体现出公益广告的价值。《“抗震救灾”系列》的公益广告,使我们想起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许多紧握在一起的手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的温暖,在废墟中伸出的手,采用素色的描绘,具有版画的样式,设计师的艺术塑造给了我们心灵上的强烈震撼——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弥补地震所造成的创伤。公益广告通过各种符号来强化在这次特大地质灾害中,全中国人民又一次焕发出的伟大团结精神,从另一方面真正地反映了灾后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的互助情怀,真正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2情感表现之关注个体


  在物质属性还不是很发达的社会,生存一直就是一个物质的概念。随着物质的丰富,人的精神情感不断得到深化,生存的概念更大意义上就是精神情感的满足。心理欲求的满足是人积极活动的基石,我们知道,当人的精神得到平衡时,行为的效率是最高的。


  对于个体的关怀,最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是一则央视常播出的《爱心传递》的公益广告,画面是非常生活化的场景,睡觉时候,妈妈先是给儿子洗脚,然后又给自己的妈妈洗脚;此刻她的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给姥姥洗脚后,很是感动,便给妈妈也打来一盆洗脚水,用非常稚嫩的声音给妈妈说“妈妈,洗脚”。由此看来,爱心是可以传递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则公益广告是生活的一个小细节,让人们深受感动和启发。


  公益广告会使个体感受到“家”的温暖。公益广告所传达情感具有人类的共通性,设计师在设计一定的公益广告时,会寻找人们内心深处最需要的精神,表达最具长久意义的价值观,从而抓住受众的内心情感,来达到人们之间的情感交融。《人寿保险》公益广告,反映了融融亲情给我们的存在所带来的认可、幸福、意义,从而联系到中国人寿给人们所带来的坚实力量。广告文案是:“他,是平凡的路人;是慈爱的父亲;是同甘共苦的夫妻;是兄弟依靠的兄长;也是孝顺父母的女儿;相知多年,值得依托;中国人寿。”广告通过一家人的关系表达的是“爱”,是一份亲情;通过文案地表达让每个人都用心关注家人,最后点出相知多年值得依托的是中国人寿;让人们对中国人寿的宣传理念感到亲切,同时也拉进了与受众的距离,传达的感情更是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


  总之,公益广告的情感表现形式是社会个人对公益情感诉求的外在体现,它不但直接传达有效的情感体验,更能从情感的深处获得受众的共鸣。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积极有效的行动。所以有着广泛参与度的公益广告对于这种发展有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表述,从而唤起凝聚在人类内心善良的审美意识,引导人类积极的行为,使意识的和谐转换为物质的和谐。


  作者:杜冬梅

  第5篇:富媒体时代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


  对富媒体时代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进行分析和探究,首先介绍了情感表现与公益广告设计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介绍了公益广告设计的情感表现的方法,第三部分通过个案分析来了解富媒体时代公益广告设计的情感体现。


  富媒体公益广告广告设计情感表现


  一、情感表现与公益广告设计的关系分析


  顾名思义,公益广告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宣传形式,它以人的情感为基础进行内容的表达和表现形式的利用。也就是说,不论是从广告设计者的艺术构思,还是从宣传渠道,以及表现形式上,都需要将目标受众的情感需求和情感共鸣作为基本依据,以受众的情感体验作为公益广告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在公益广告设计中,广告设计师和创意者要对目标受众的情感进行很好地把握,这也是公益广告设计的重要方面。在公益广告中,情感表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情感表现是公益广告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情感表现表达是否到位,是影响公益广告效果的直接因素,也是能否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的最重要因素。如很多研究者所讲的“情感表现是公益广告设计的灵魂和基础”,我们要加倍重视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与情感表达。


  二、公益广告设计的情感表现手法


  (一)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要不断发展


  公益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它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若要引发受众的关注并引起情感共鸣,就需要在广告创意过程中加入时代特色,展现鲜明的时代精神,这也是公益广告引发受众关注的一个条件。


  首先,公益广告设计要与时俱进,追寻时代发展和潮流。时代特色不仅是公益广告而且是所有广告创意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潮流是不断变更的,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使得广告艺术也不断进步和发展,促进公益广告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演变。在每一个时代中,公益广告都跟随时代的发展,产生精神和理念的变更。


  其次,公益广告设计也要与科技发展相协调。在富媒体时代,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如电脑、手机、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因此,现代公益广告应该借助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终端技术等来进行公益广告情感和诉求的传达与表现,与人们所接触到的媒体与终端设备相吻合,避免由于宣传渠道不畅而引发受众接触不到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这样,公益广告紧紧跟随时代和科技的发展速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拓宽公益广告的宣传途径,让更多更精准的受众接收公益广告所传达的情感诉求。


  (二)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要符合主流意识


  公益广告若要引发受众的共鸣,就要针对主流思想意识进行广告设计的情感宣传。首先,现代社会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公益广告需要把握住主流思想,将多数人的正确的主流的思想意识融入到公益广告所展现的情感中。其次,从其作用来看,公益广告主要是为了通过内容的宣传,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渠道,将广告内容曝光在目标受众之中,从而发挥公益广告的文化功能,将人们的思想意识统一起来,通过思想的传达,来影响受众的观念和意识,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实现广告的更高价值和作用。对于公益广告而言,不论是何种表现形式和文字内容,都是对广告所诉求的情感进行的传达和宣传,受众对公益广告内容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对其思想和内容的认可,对广告所宣传价值的评价和追求,对广告价值的解读,都直接影响公益广告的情感表现的传达。因此,公益广告要在大范围内被认可,就要在情感诉求和情感表现上相吻合,所表现的内容与社会主流意识要协调。从这个角度来看,公益广告所释放和传达的信息和情感,必须是真善美的,需要将提高社会形象、促进社会道德觉醒为内容的关键点。


  (三)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要迎合受众


  公益广告设计的情感表现还要迎合受众,加强对受众的分析和研究,来增强广告设计和表现的针对性。


  一方面,公益广告要从公众角度出发,所传达的广告内容和理念要深入受众内心,在情感表达个性和情感诉求上,可以引起目标受众的共鸣,实现受众与广告内容的沟通与交流。所以,公益广告的情感表现要了解和发现受众的情感需要,避免轻视对受众的公益广告深层次需要的研究,冲破传统的公益广告束缚,将受众的情感与广告情感诉求结合,实现二者的高度统一。同时,公益广告还要拓展传播和诉求的渠道,将人们深藏在内心的情感需要激发出来,增强受众的情感共鸣,最终形成行动的动力。只有如此,公益广告的情感表现才能具备可视、可听的独特特点,将信息从各个层面上释放地淋漓尽致。


  (四)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要体现责任,加强探索


  首先,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要不断树立责任观念。在情感表现上,公益广告通过语言进行内容和理念的表达,并通过各种形式传达到广大受众那里,从而引起巨大的反响。因此,公益广告设计要提高责任意识,站在较高的角度来激发人性的正能量,彰显和激励人性的光辉,用情感来塑造行动的氛围和价值。


  其次,公益广告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不能止步不前,要探索创新。从本质上来看,公益广告不仅是向受众宣传理念,传达深层次这里,其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激发人们深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动力。因此,公益广告要不断探索,通过内容和宣传手段的创新,不断承担起文化整合和思想统一的重担。


  三、公益广告设计情感表现的个案分析


  当前,公益广告的类别是非常多的,呈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趋势。在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利益的追逐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有很多公益广告是呼吁保护稀有动物的。


  《抵制皮草保护动物》这一公益广告,通过视频的形式将保护动物的理念以非常创意的手法,将保护动物的理念传达给广大受众,让受众在震撼中产生情感的共鸣,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从而形成实际的动物保护行动。


  四、结语


  在富媒体时代,人们处于各种媒介和信息的宣传之中,公益广告若要在目标受众中引发共鸣,就要增强情感表现,通过不同的表现策略将情感诉求传达到受众中。本文在理论方面对富媒体时代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促进公益广告设计的实践。


  作者:刘华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guanggaoxue/7863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