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逻辑学 > 一个人的战斗——论鲁迅散文诗《野草》的生命

一个人的战斗——论鲁迅散文诗《野草》的生命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逻辑学


摘 要:《野草》是鲁迅唯一的散文诗集,文章篇幅较短,但却是其思想与艺术的集中体现,作品创作于中国近代最为黑暗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鲁迅通过《野草》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包括他个人的生命体验,作品中所呈现的生命意象以及贯穿作品的批判国民性的创作主题。《野草》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标志。

关键词:野草;个人体验;意象;国民性

      五四是一个“自觉”的时代,渴望人性与个性的觉醒,文学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有了新的使命,白话文运动率先扛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显示出完全不亚于文言文甚至于超过文言文的成就,然而作家们很快对白话文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进一步提升其表现形式达到诗的境界,于是就有了“散文诗”的提倡。新文学在早期就开始了散文诗的自觉,将这种文学形式推向极致的便是鲁迅的《野草》。 
一、个体生命体验的独语
      鲁迅的《野草》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亲历了一个光明与黑暗交战的年代,鲁迅曾在《题辞》中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这“地面”指的就是他创作时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产生了鲁迅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
      面对当时的中国鲁迅的思考是冷峻与犀利的,他剖析社会的过程也正是剖析自我的过程。《墓碣文》过客的墓碑正面记录了死者的人生,在热烈呐喊中陷入了绝望,在黑暗寒冷的社会环境压迫下,由一个战士转向了失望和虚无。墓碣文的背面则是墓中人自剖的痛苦,死者的境遇极惨,但又泰然自若。鲁迅这个时期谈到解剖自己的心境时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我自己。”《墓碣文》中的文句,实际上写出的正是鲁迅这种“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的痛苦而矛盾的心境。
      鲁迅的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宏阔性,把个体生命放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和空间中来考察。过去的世界是肃杀的严冬,是封建礼教对人的天性的“精神虐杀”,在《风筝》中,虽然“儿时的记忆”给他以悔恨和悲哀,但内心留存的美好情感要比严冬般的现实带给他的“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更好一些。现在的世界是黑暗笼罩下的黑夜,《秋夜》中枣树与夜空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战斗,与枣树相对比,鲁迅塑造了两个象征青年一代的形象,小粉红花和小青虫,他通过这些形象来告诉青年们既不能沉缅于虚无的梦境,也不能做无谓的牺牲,应该像枣树那样做长久的韧性的战斗。一般人容易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在那个世界里没有斗争与黑暗,对此,鲁迅尖锐的问道:黄金的世界里有没有黑暗?同时也预言那里也将有被判处死刑的事发生。这样,就在人们认为的矛盾的终结处又发现了新的矛盾。由此否定了至善至美的存在。
二、徘徊于冻灭与烧完之间的生命意象             

      1、死亡
      在艺术创造中,为了批判旧世界的需要,他却让自己的想象进入了“死后”的领域。鲁迅在谈到《失掉的好地狱》这篇散文诗时曾将北洋政府统治下衰败不堪的中国比做“废弛的地狱”,将还未取得统治权的国民党要人政客比做“那时还未得志的英雄们”,在这篇声讨统治者的文章中既有对“魔鬼”咒也有对“人类”反叛的吼声。对地狱的描写是在梦境中展开的,带着浓厚的象征色彩,通过梦境中魔鬼对于失掉地狱统治权的叙述,预言了现实中这魔鬼代表的军阀势力的统治决不会长久,他们终将换去那“废弛了的好地狱”,而那魔鬼也发出了悲愤的感叹:“一切都已完结,一切都已完结!可怜的鬼魂们将那好的地狱失掉了!”而在《死后》表现了对精神避难所的质疑,死后更痛苦。
      2、死火
      在《野草》中,鲁迅剖析自己精神情操的另一个侧面,即革命事业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他一向主张在斗争中要有韧性精神。鲁迅《火的冰》,从艺术构思到抒情形象,都可以说是后来《死火》的一个雏形。这里的“火”,和“火的冰”,是革命精神的一种象征,这“火的冰的人”,是倍受摧残而不屈战斗的革命者形象的概括。《死火》比起散文小诗《火的冰》来,容纳了更为深广的情思。鲁迅描写了 “死火”在冰谷中的境遇,并且构思了“我”在梦境的冰谷中与“死火”的一段意义颇深的对话,以及“死火”跃出冰谷与象征反动势力的“大石车”同归于尽的情节。在这些精心构思的对话与情节里,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鲁迅自我献身的高尚品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一方面,是“我”用自已的温热,使其“永不冰结,永得燃烧”;另一方面,是死火宁肯自己走出冰谷而烧完,也不愿意留在冰谷中被冻灭。前者是鲁迅自己革命情怀的表白,后者是革命者斗争精神的象征。
      3、影子过客
      《野草》中最早出现的解剖自己内心阴影的作品是《影的告别》,是作者要除去自己灵魂里的“毒气和鬼气”的一篇形象的自白。作品中“影”的形象是鲁迅内心矛盾的化身。是精神之“影”(“我”) “不愿住”在身体里,要离开身体“独自远行”。贬抑肉体而崇尚精神,正是鲁迅文学的起点,他曾批判中国人过分注重物质而鄙弃“主观之内面精神”,《影的告别》显然继续这一思想主题。
      影在半明半暗的时候才会出现,象征着自己历史的中间人物的地位,一方面反抗黑暗,被黑暗所不容,但自我的生命价值也就是体现在黑暗,黑暗消去,光明到时来之时,也就是自己消亡的时刻。作品中的“影”的思想充满了激烈的矛盾。他憎恨他所熟悉的苦难深重的地狱,他也不轻信于过早的把幸福预约给人们的“未来的黄金世界”。因此,他要别人而去。在“影”的别辞里包含了鲁迅思
三、批判国民性的主题
      在鲁迅的文学观中改造民族灵魂的主题是永恒的,他认为文学艺术必须触进国民精神的“美”“大”,阐述时代精神白描人生,但文学也要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它不可缺三状:具深思、能感兴、有美致也。鲁迅 “物竞天择”的理论中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民族在世界大竞争舞台上的地位,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并确立了以进化论的思想和创作动机。
      由此,鲁迅在构建自己的文学观时,出发点都不是源于书本理论或抽象的逻辑推理,而是从深广的历史考察出发,着眼于文学艺术与民族兴亡的关系,最后他认为“在大国的脚注中唯有‘人国’才能屹立于天下,在这里立国之首在于立人,立人之道术在于遵个性而张精神。”在残酷的阶级斗争面前,鲁迅把以笔为枪,直接民族灵魂最深处的丑恶。
      鲁迅的《野草》与他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论战,与五四之后知识分子的分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文艺或政治 事件对鲁迅创作的影响是或隐或显的,但是它们触发并引起了鲁迅向生命深处的拷问,也是对“我”的生存困境的一个最基本的思考。对人的高度关注,要求人从封建制主义的统治与奴役中摆脱出来获得人的自由与解放,特别是人的精神自由与解放,是鲁迅立人”思想的核心。充溢着他对于生命的有限性、孤独感、寂寞感和人生苦难进行“绝望的抗战”的理性精神。
      散文诗作为主观抒情性很强的一种文学形式,最能与鲁迅这种心灵感受相对应,抒发出他有关对人的关注,尤其是对人的命运,人的生存境况和人的精神自由与解放的关注的思想风采。
      参考文献:
      1、《<野草>研究》 孙玉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2、《与鲁迅相遇》 钱理群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03.
      3、《鲁迅六讲》   郜元宝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野草>:反抗绝望的心灵浩歌》  黄健  浙江大学学报  1994.
      5、《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 崔绍怀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6、《国民性视角下的<野草>研究》 任志国   中南大学  2008.
      7、《野草•题辞浅析》 史妍辰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年6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ojixue/2497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