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逻辑学 > 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少年形象

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少年形象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逻辑学


摘 要:摘 要:叙述者的少年身份可以说是村上春树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且村上本人也一直坚持某种小男孩的特质。这种平和态度可能也是村上作品为读者所喜欢的原因。《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是村上春树一部关于成长的长篇小说。从作品主人公身上既可以看到其自身的成长经历,更能折射出村上对于人生、社会、现实的一种态度变化,可以理解为村上春树对现代人心灵成长的一种指引。

关键词:关键词:少年;《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初;孤独;叛逆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后文统一简称《国》)是村上春树于1992年10月完稿并发行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不仅在村上的创造过程中重大转折意义,而且同村上自身的体验也有密切关联,正因如此它逐渐进入了广大读者的视线,同时也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整部作品最关键也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主人公初年少时的经历及其成长的过程,可以说整个故事都是围绕其少年时的经历而展开的。而且作品中的这个少年形象既是村上作品的代表性少年形象,又同村上春树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村上春树也多次提到在这部作品确有刺痛人心的东西。因此有关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整部作品的理解,而且对村上作品的整体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1、从“初”的少年经历看村上作品主人公疏离的特性
    村上春树曾坦言:一直以来其作品中主人公的特质都就是同他人保存着距离。或者说是一种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密闭空间的性格特征。这一点在《国》的主人公“初”身上也有体现。
1.1孤寂的童年
   初1951年出生于一个安静城郊的中产阶级住宅区里。周围人家的生活模式都几乎一致,在这种情况之下,稍稍的特殊可能会被无限放大,变得引人注目。而不幸的是“初”就是这么一个特殊体,独生子的这种特殊身份(当时一般家庭都有两到三个孩子)一直在困扰着他。由于日本人传统的中流意识影响,人们一般对特殊人群有排外倾向,很难被大众接纳。而且,当时人们对独生子都持有一种偏见:独生子受父母溺爱、体弱多病、极端任性。初在这种偏见下,自卑而孤僻,没有真正的朋友。觉得自己“特殊”, 着“某种欠缺”,担负着很沉重的精神压力。
   少年时代的我始终为此有些自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可谓特殊存在,别人理直气壮地拥有的东西自己却没有。
    小时候,“独生子”这句话最让我受不了,每次听到,我都不得不重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句话总是把指尖直接戳向我:你是不完整的!
    总之,在作品的起初主人公好像总是同身边人之间有厚厚的隔阂,无法与外部世界沟通,独自过着孤寂的日子。 这种人物特性在村上的大多数作品中都有体现,但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正是这种冷淡,或者说疏离的人物特性及特语言特征深深吸引着读者的兴趣。

1.2得而复失的挚友
    初在小学六年时候终于遇到另一个独生子,就是小学五年级末的时候转学而来的岛本。孤寂的初第一次遇到同是独生子的岛本,发觉彼此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两人很快就变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起听音乐,看书。遇到岛本使初在那“难以忍受”的孤独世界里,得到一种极大的支撑力量。对主人公而言,岛本的存在和出现绝不仅仅是结束孤独的一个伙伴,更重要的是从其身上找到心灵共鸣,所以可以说岛本是填补他生命中的缺失感方面最不可或缺的存在。
    想必我们都已感觉到我们双方都是不完整的存在,并且即将有新的后天性的什么为了弥补这种不完整性而降临到我们面前。
    然而小学毕业之后,初和岛本分别进入不同的中学。因种种原因两人渐渐疏远,最终不再见面,再无联系。同岛本的分离,对主人公的影响十分深远。不仅意味着失去了唯一的挚友,也不单单是二人之间构建的那个纯真美好世界的消逝,主要是使其切实体会到那个好不容易能补充自己缺失感的重要角色不见了。对一个少年而言,这是一种巨大的创伤。
    不去见岛本之后,我那温馨的记忆不知给了我多少次鼓励和慰藉也经常怀念她。在整个青春期这一充满困惑的痛苦过程中,很长时间里,我在自己心中为她保存了一块特殊园地。
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初和岛本是以“独生子”为纽带连接在一起的。初在现实生活中总是难以摆脱一种虚无的感觉,并为此而困扰,企图从岛本那里得到解脱或者说满足,从而走出这种困境。就本质而言这是把一个人的孤寂延伸为两个人的寂寞。这也是村上小说的一大特征: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共发觉出自身的缺失,进而引发孤独感。当寄希望于他人来填补这种缺失时,最终反而适得其反。同时这种年少时的损伤也可能是导致其孤单感和敏感性格的重要因素。

2、从“初”的青春经历看村上作品主人公的叛逆特性
    同岛本分别之后,再没有人能开启初的内心世界。但他并未因此而止步不前,“在我走近世界的同时,世界也走近了我”。他还是选择面对现实,成长为了一个普通人。纵观整个青春期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自我探求的迷茫状态,具体而言以一种看似叛逆的状态寻求自我与现实的协调。
2.1爱情中的背叛者
    高中时期初走出了少年时代的阴影,不再特殊,成为了一个普通人。而且还结交了几位朋友,甚至女朋友——大原泉。初也坦言泉对自己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泉的陪伴,自己的青春时期会更加的单调、暗无色彩。尽管如此,和泉在一起却并不能填补他心中的孤独感。对于青春期的主人公而言,爱情既有摆脱孤单的精神需求,还有对肉体的好奇和渴望。但是,在精神层面,在同泉的交往过程中,初依然保持着那种固有的缺失感,另外在泉的身上也未能发现任何为自己所特有的东西。因此,交往时间越久越是感觉到深深的孤独。加之,由于肉体难以得到满足,初最终采取了对爱情的背叛,或者说叛逆的态度。这种背叛最终不仅深深伤害了泉,也给他自己带来了不可弥补的遗憾。
    现实中我严重伤害了她,损毁了她。她受到怎样的伤害怎样的损毁,我也大体想象得出。泉没有考上以她的成绩本应手到擒来的大学,而进了一所名字都不为人知晓的女大。    
    在损毁泉的同时,我也损毁了自己。我深深地——比当时我所感觉的还要深得多地——伤害了自己本身。
    整个青春期,对初而言最重要的是爱情,他希望能在爱情中寻找到那种缺失感,甚至希望可以通过爱情填补内心的孤独。但是他的爱情又挣扎在精神和肉体之间难以平衡。可以说对泉的爱情的背叛可以说是初成长路上难以避免的选择。虽然,在文中曾反复提到自己的悔恨之情,甚至对自己产 生强烈的厌恶感,但他还是深深的明白“归根结蒂我无论如何只能是我,仍将重复同样的错误,同样伤害别人,同时损毁自己”。伤害与被伤害,伤害与自我伤害,这些因素可能是现代社会最普遍最难以避免的内容。村上通过作品引导我们接受无奈现实,继续前行就是成长。

2.2学园斗争中的离群者
    顺利升上大学后,初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我打算在新的城市获得新的自己”。然而,大学生活却远非他期望的那样,完全乏善可陈,终日碌碌虚度。甚至对当时席卷校园的“学园斗争”也没有多大兴致“我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对那样的政治斗争投入全副身心”。
    无论参与与否,那场席卷整个日本的政治风暴在当时的大学生内心的留下的印记是相似的。初的身上同样刻有时代的烙痕“一度仿佛足以摇撼时代的巨大浪潮也如失去风势的旗一般颓然垂下,被带有宿命意味的苍白的日常所吞没。”政治风浪过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如洪水过后一片荒芜,放弃理想,被动的进入社会。
    我有些心灰意懒,觉得自己的人生已走到尽头
    这期间几乎不曾同任何人有心灵上的沟通,对于我可谓冷冻起来的岁月。我比过去还要深地蜷缩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
    社会现实的无奈使人迷茫,理想主义的人格又难以使其随波逐流。初以一种看似反叛的态度试图跳出现实生活,孤独而执着得寻找自身的缺失,保持自己过自认为有意义的生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学生运动(即所谓的“全共斗”)是一场以学生为代表的理想主义民主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强权制度的对抗,最终以学生的失败收场。这场运动的失败标志着理想主义的破灭,对当时众多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村上春树也是其中之一。这段生活经历不仅成为村上创作的重要素材,而且极大的影响到村上笔下人物的性格:疏离政治,叛逆主流,追寻绝对自由。

参考文献:
[1] 今井清人,《群像日本の作家26村上春樹》,日本:小学馆,1997.
[2] 加藤典洋,《村上春樹》,日本:荒地出版社,1997.
[3] 村上春樹,《国境の南、太陽の西》,日本,講談社,1995.
[4] 吉田春生,《村上春樹、転換する》,日本:彩流社,1997.
[5] 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 林少华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7] 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ojixue/2513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