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逻辑学 > 凤姐是个好媳妇

凤姐是个好媳妇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逻辑学


摘 要:

关键词:

    去年新版红楼梦热播的时候,北京电视台出了一套关于红楼梦的节目,类似于辩论,我看了一期,主题是“王熙凤到底是不是个好媳妇?”。
    是的,当然是的——难道她也不配成为好媳妇吗?
    她出身高贵是没的说,即使不识字,她还是仪态万千,举止优雅。记得她第一次出场吗——打扮得恍若神仙妃子一般。我们必须承认,不是所有人学习王熙凤的红绿搭配、把自己挂得像个圣诞树就能够体现出天仙下凡的美感的。
    打扮得贵气十足要有资本,有钱大的金钱后盾,而恍若神仙妃子,则是这个人气质与美貌的综合体现。有些女人是有钱,可是全身上下挂满两个C的物件仍旧是一个俗字。而目不识丁的王熙凤却将这种神仙妃子的气质发挥得那样出色,她是个奇女子。
    不过,我常想,她的品位要高些就好了,气场不是要以鲜艳的衣裙与繁复的首饰为衬托的。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倾国倾城的美女是身在荆钗布裙之中的,她就是一颗珍珠,衣衫只可反衬她的光辉,她也不需要珠宝来抢夺或增添她的明艳。显然,王小姐不那样想,逢出门必在身上加十几斤闪闪发亮的劳什子,何必呢,在阳光下还刺了他人的眼。另外,她居住的那个小院子也太花哨,和她的衣饰一样,总是红的绿的金的。还有那一大口钟,曹雪芹笔下的贾母生活多么奢华,可写的时候还是把那一口大家伙安在刘姥姥待的那间屋里,为什么?大家懂的,不是说贾母那儿没有,而是只有王小姐的屋子才和这个浑身闪着金光的东西搭配最适宜。当然,她的审美眼光虽然不怎么样,却对婚姻生活没什么不好的影响。要知道贾琏只是一个贪财好色没啥优点的公子哥,无需指望他有什么好眼光——审美情趣如此,挑女人的水准也一样。
    多姑娘、鲍二媳妇、尤二姐、秋桐都是他荒唐一生中的过客,其中尤二姐更是几百年来许多人同情的对象——他们说尤二姐你冤啊,真冤啊,王熙凤你怎么能这样狠,呸,无稽之谈。
    我们看看尤二姐,她原本订了亲,结果老子娘嫌男方太穷,反悔了,但也没退亲,后来被贾珍看上了,结果人家贾珍连妾的名分不愿给她:后来,又和贾珍儿子贾蓉在一起,哎,他也不愿给二姐名分:最后,素闻二姐美貌的贾琏出场了,“英雄救美”式地金屋藏娇,举行了一个小小仪式,但尤二姐还是没正式的名分。她温柔贤淑?那她怎么不和张金哥一样听闻母亲给她退婚的想法就以死殉情表示自己已经订婚的贤淑?贾珍贾蓉贾琏除了有钱还有什么吸引她的?只怕骨子里比张华还窝囊呢!贾珍玩弄她的确对她而言是个悲剧,也值得我们同情,但乱伦的事就不那样叫人同情了,更可恶的是,千方百计榜上贾琏想进贾府,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如果她本事够大,不仅仅凭借贾琏对她一时的宠爱去撼动王熙凤这棵大树,谁又敢说她什么?她不贞也好,势利虚荣也好,最后让她自己死亡的是她的愚蠢。
    有时候想想尤二姐与王熙凤,就让我联想到了朝鲜与美国。朝鲜想要击败美国成为新的霸主,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结果被美国打成重伤,那就别指望外人不骂朝鲜嘛,活该,都是自找的。当然,开个玩笑,那时尤二姐怀着做姨奶奶的梦想无比憧憬地进了贾府,我认为,这全都因为王熙凤成功包装了两处,一是她的服装,二是语言。
    听闻贾琏停妻再娶的王熙凤火冒万丈,但迅速整理情绪,换上一身孝服,带着帮手周瑞家的与几个仆人就去了花枝胡同。打扮庄重,艳若三春之桃,素如九秋之菊的琏二奶奶出现在尤二姐面前,尤女应该当场红脸——贾琏是国孝家孝在身,做出娶二房这种事是犯法的,而自己有没有劝阻过?没有吧,估计当时都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了,哎,尤二姐你不行你不行。落座之后,王熙凤说了一大段话,窃以为这段话集中展现了她高超的语言艺术,摘录如下:
    “皆因奴家妇人之见,一味劝夫慎重,不可在外眠花卧柳,恐惹父母担忧.此皆是你我之痴心, 怎奈二爷错会奴意.眠花宿柳之事瞒奴或可,今娶姐姐二房之大事亦人家大礼,亦不曾对奴说.奴亦曾劝二爷早行此礼,以备生育.不想二爷反以奴为那等嫉妒之妇,私自行此大事,并不说知.使奴有冤难诉,惟天地可表.前于十日之先奴已风闻, 恐二爷不乐, 遂不敢先说.今可巧远行在外,故奴家亲自拜见过,还求姐姐下体奴心, 起动大驾,挪至家中.你我姊妹同居同处,彼此合心谏劝二爷,慎重世务,保养身体,方是大礼. 若姐姐在外,奴在内,虽愚贱不堪相伴,奴心又何安.再者,使外人闻知,亦甚不雅观.二爷之名也要紧,倒是谈论奴家,奴亦不怨.所以今生今世奴之名节全在姐姐身上. 那起下人小人之言,未免见我素日持家太严,背后加减些言语,自是常情.姐姐乃何等样人物, 岂可信真.若我实有不好之处,上头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姊妹妯娌,况贾府世代名家, 岂容我到今日.今日二爷私娶姐姐在外,若别人则怒,我则以为幸.正是天地神佛不忍我被小人们诽谤, 故生此事.我今来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同处, 同分同例, 同侍公婆,同谏丈夫.喜则同喜,悲则同悲,情似亲妹,和比骨肉.不但那起小人见了, 自悔从前错认了我,就是二爷来家一见,他作丈夫之人,心中也未免暗悔. 所以姐姐竟是我的大恩人, 使我从前之名一洗无余了.若姐姐不随奴去,奴亦情愿在此相陪. 奴愿作妹子,每日伏侍姐姐梳头洗面.只求姐姐在二爷跟前替我好言方便方便, 容我一席之地安身,奴死也愿意."说着,便呜呜咽咽哭将起来。
高,实在是高!一番话下来,“很傻很天真“的尤二姐对王熙凤的防范之心顿时灰飞烟灭,乖乖地连钱都不带多少就向贾府前进。之后的事大家也知道,尤二姐在大观园中受到虐待,还被堕胎,几乎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王熙凤,这我感到相当奇怪。为什么大家不去怪贾府人人长了一双势利眼,不去怪从平安州回来还捎了一个秋桐的贾琏对尤女不闻不问,而去怪一个深爱自己丈夫,进行自我防卫的妻子呢?试想,王熙凤身边有个尤二姐她自己怀孕都没多少机会,还要生个儿子?天方夜谭。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贾琏不就是打着王熙凤没生儿子的旗号在外面鬼混吗,如果年轻美丽的尤二姐生个男婴,二百五贾琏自然有理由将她扶成正室,凤姐自己的处境将会多么尴尬,多么糟糕!
    尤女,是你自己先让贾琏停妻再娶的,那时你就向王熙凤下了宣战书,而你太傻,主动要趟这趟浑水,无奈贾琏有了新欢,你立马一钱不值。千方百计想得到的地位,也不一定就是好的。
    还记得贾琏陪林黛玉回扬州时的王熙凤吗,在屋里茶不思饭不想,夜夜屈指算行程,白天里还得强打精神应对上上下下 几百号人,她对贾琏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爱,但那人却无视这片真情——不仅对王熙凤如此,还对尤二姐如此——见着个秋桐就把才进入大观园的尤二姐丢在脑后,等她都入土为安了才跑去哭一把,叫人没得恶心。
    这样一个凉薄的丈夫,有一位美丽大方待他真心实意为他操劳持家的妻子,也不知攒了几世的好福气。
    除去尤二姐,后人若评判王熙凤狠毒,总还要把贾瑞那档子破事儿扯上。没错没错,凤姐是对贾瑞的轻薄行为惩罚太严重了,但想想看,他总想着要侮辱凤姐清白,而凤姐还是他嫂子,全世界人民都鄙视他的猥琐想法,更何况是在女性没有地位的封建朝代?他自愿冒着吹两晚穿堂风的危险,想亵渎自己嫂子,被冻坏了又怎么的?再说,他是病倒了还贼心不改才使病症加重的,病症加重后本有了风月宝鉴帮忙可以痊愈的,他还是贼心不改地照正面,最后被小鬼勾了魂走怪谁?怪王熙凤当时没有板着脸训斥他一顿让他死心吗——两夜的穿堂风也够让他死心了吧。怪王熙凤没把人参交给贾代儒吗?——喝人参汤也不见得好,更何况凤姐还要等着贾瑞早日痊愈了记恨自己或是骚扰自己吗?有这个功夫去对王熙凤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怎么不想想贾瑞怎么就敢去惹素有凶悍名声的王熙凤的?——没结婚呗,要对贾瑞的小命惋惜就去找他的祖父质问吧,21世纪的家长都会在小孩二十多岁时给他张罗对象,何况到了贾瑞那个时代,他早该有子嗣了的,却连婚都没结,祖父也没有替他张罗的动静,这样想想,其实凤姐也是很无奈的。
    好媳妇的一条重要标准是管家,这点凤姐做得好不好?必须承认,能够将几百号人生活的贾府打理地仅仅有条,在婆婆邢夫人的仇视中“幸存”,在宁荣两府的相互不满中两边走动,在我看来就是天天沐浴在枪林弹雨中。除了讨好王夫人与老祖宗,还要对来自王保善家的的骚扰攻击忍气吞声地有礼有节地平息,贾府本身就入不敷出,宫外还时不时蹦出个要钱的太监,外人面前又要装出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回到家里贾琏的事儿也不叫她省心,多艰难。但平心而论,我觉得她管理上缺乏思想高度,不如秦可卿那样深谋远虑——没想过在祖坟旁多置田宅,这样的深谋远虑从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妇口中说出来令人叹服,然而,这么好的意见她也没有实施,最后还是家散人亡各奔腾,悲哀,悲哀!就连待字闺中的探春也不逊她的锋芒,抄检大观园时,那一巴掌就打得干脆利落,协理荣国府时,更是以铁腕作风整顿这个乌烟瘴气的院子——最主要的,还在大观园里搞创新,发展经济,哪怕只是延长了贾府的死期,不能在本质上挽救贾府,也比贾琏两口子那些不是办法的办法好。不是我往他人脸上贴金,王熙凤的管理的确存在问题,她只知道来硬的,搞得下人视她如洪水猛兽。下人怎么对她不满都很正常,可要是连下人都对她了如指掌那她问题就有点大了,兴儿就曾对尤二姐说:
    “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他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他.皆因他一时看的人都不及他,只一味哄着老太太,太太两个人喜欢.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没人敢拦他.又恨不得把银子钱省下来堆成山,好叫老太太,太太说他会过日子, 殊不知苦了下人, 他讨好儿.估着有好事,他就不等别人去说,他先抓尖儿,或有了不好事或他自己错了, 他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他还在旁边拨火儿.如今连他正经婆婆大太太都嫌了他, 说他`雀儿拣着旺处飞,黑母鸡一窝儿,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 .若不是老太太在头里,早叫过他去了."
    考虑到兴儿是贾琏的心腹,琏二爷身边的跟班全被琏二奶奶的跟班或是被二奶奶亲自整过,兴儿的牢骚发的也算正常,但他却对王熙凤的黑暗面一清二楚,只怕连贾琏都不如他了解的这样透彻。哎,凤姐,对付下人管得严是没问题,可让他们对你的虚荣,你的贪财,你的势利这样清楚,是不是太失败了?你要扬长避短啊,对弱点要掩饰啊。诚然,兴儿本身不是啥好东西,此番话又是为了在二姐面前卖弄讨好,有将王熙凤丑化的事实,但是,她贪财却是真的,每当我想到张金哥那样一位刚烈的女子间接成为三千两脏银下的冤魂,一方面忍不住告诫张小姐生命诚可贵,一方面又想对王熙凤洗脑,告诉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过,考虑到孔夫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王熙凤贪财无道你又能怎样跟这个不认字的女人说理?
    女子并非与小人处在同一级别,而是没有足够机会学习,试想一个满腹诗书的凤姐会贪钱吗?至少不会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贪钱嘛。她的内心当然有对钱的贪欲,这也许是她与生俱来的阴暗面,但没有后期修炼才是可怕的,就像薛宝钗,体内有热毒又怎么的,还不是叫文化礼教管得服服帖帖,无论如何,文化素质还是很重要的。
    至于凤姐放高利贷这件事,我觉得别人抓住了就是把柄,在贾府覆灭之时肯定死罪难逃,但这实在与贾府灭亡没有太大关系。不比国外屹立几百年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中国国情是富不过三代,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本来就是个赫赫扬扬已近百载的家族,还对外政治上站错了队,和康熙废太子关系太紧密,甚至被后人认定有收养废太子之女的嫌疑,对内也没个可以靠得住的后代,好容易出了个聪明俊秀的贾宝玉,他还立志于做个“绛洞花王”,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大家庭,落得家丧人亡各奔腾的下场实在不可以只怨一个管家婆啊。我承认,王熙凤放高利贷不对,但这件事并没有牵连院内很多人,被牵连到的平日里手脚也不一定干净,就像前几年被判152年徒刑的麦道夫,多一罪少一罪有什么区别,总不是在监狱里养老。
所以,综上所述,看在美丽大方出身高贵的王熙凤待夫君满腔爱意为贾府日夜操劳持家有方的份儿上,她是个好媳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ojixue/2517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