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逻辑学 > 《源氏物语》中物哀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特征分析

《源氏物语》中物哀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特征分析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逻辑学


 日本古典文学以其特有的哀伤情调与精美的语言表达闻名于世,最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标志性巨著,是被誉为日本古代文学最高峰的《源氏物语》。在《源氏物语》中时时可见的哀怜之情,被概括为“物哀”,润泽着后世文坛。
  《源氏物语》中的“物哀”精神与紫式部自身的汉文化修养紧密相关。 平安时期的“和风”运动扬起了回归古典的大旗,紫式部自然也深受影响。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物哀”思想,并不是日本本国单一文化的产物,它的产生、发展以及繁荣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源氏物语》的文学成就说明,日本文学在吸取了中国文化精粹的同时,也逐渐摆脱了古板的中国文学模板,从而建立起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日式文学体系。“物哀”在紫式部的推动下成为了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主流,并在后代作家的笔下被不断地开拓和深化。如清幽淡雅的蕉风俳句,又如川端康成作品中淡淡的感伤,都是“物哀”这一审美传统的清雅余脉。
  紫式部完成了日本文学审美思想从“哀”到“物哀”的这一重大进步。 要深入考查《源氏物语》中物哀精神的内涵,就需要从思想方面总结其形成的原因。紫式部有良好的家学渊源,又具有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对于贵族阶层,紫式部既有歌颂,也有批判,她用自己信奉的中庸之道努力改善着社会阶级矛盾,却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最终她只能将理想中的贵族人物埋葬在清幽的寺庙之中。除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佛教思想也对紫式部有很大影响。与笔下的源氏一样,面对俗世中的繁华喧闹,她总感受到一种无常易逝的感伤,想要脱离红尘世俗,遁入空门或归隐山田。这种感受源自于佛教无常观,因为相信世事无常,因而见到愈加美丽的事物,就愈觉得伤感。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碰撞和交融,形成了紫式部复杂斑驳而又多姿多彩的“物哀”观。
  一、“物哀”与“天人合一”的衍生
  “物哀”之所以能在日本成为主流审美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日本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最高等级的审美境界,为中国历代文人所追求,它要求作者在作品中营造出一种无比和谐的境界,天地、日月、自然万物都与主体融为一体,相亲相爱。从“哀”到“物哀”,包括之后的“知物哀”,与日本文坛不断追求“天人合一”之境有很大关系。在儒家理论中,“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庸、平顺,重视人伦道德。联系《源氏物语》,不难发现,无论是源氏还是其他女性形象,都具有温和平顺的性格特征。中国儒家思想注重个人自身的修养,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将其概括为一个“仁”字,封建伦理学是儒家思想的纲领与核心。儒家宣扬入世,认为人活于世,要有抱负和毅力。日本根据自身文化发展的需要,广泛吸取中国文化精髓,当然首先关注的就是中国儒学。日本儒学吸取并发展了中国儒学的入世观,结合日本社会现实,形成了独特的日式享乐主义人生观。这一点在光源氏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源氏一直心怀遁世之念,但又摆脱不了尘世中的情欲和享乐。他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深刻而真挚的爱情,又不满足于已经得到的真心,游走于不同的女性之中,享乐思想可见一斑。这也是儒家思想对“物哀”的影响之一。
  二、《源氏物语》中“物哀”精神中的佛家美学
  “物哀”之“物”的概念中有老庄思想的灵魂,“哀”则透露出佛教的理论特点。
  根据史料记载,佛学最初进入日本思想界可上溯到公元六世纪.但与儒教的融入过程不同的是,佛教经历颇多曲折斗争才在日本生根发芽.总结这些斗争产生的根源,大致是由于儒学作为一种进步的思想模式,它在总纲领上与神学契合,因而在日本的发展非常顺利。
  佛学虽发展缓慢,但对日本文学的影响非常大。铃木大拙曾经说过,日本艺术与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些艺术形式甚至是由禅学产生而来的。宣扬“一切皆空”的佛教主张忘却世俗之事,回归本真,世间万物都不是客观永恒的存在,当主体能够感受到外物之空,并能用这种遁世的眼光看待世俗情感纠缠的时候,作家就不再是普通主体的一员,而是相当于造物主般的存在,在他笔下所描绘的大自然,万事万物都具有禅之情趣。佛教在日本得到充分发展后,日本民族就不仅仅将禅学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运用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还将它们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至此,佛教思想与日本本土的神教以及儒道二教完美地融汇在一起,成为了日本文学艺术的精神内核之一。日本古典文学中的名作,从主题思想到人物性格,大多都可以看到禅学的影子。
  总结而言,“物哀”作为主体与外界事物互动产生共鸣后得到的深刻情感体验,它建构在自然万物之上,通过主体抒发而出,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哀愁,还有一切人类的真情。“物哀”的产生与发展基于日本民族文学一直以来的赏“哀”传统,促进了日本文学民族化的步伐,在它的推动下,日本文坛中诞生了多部颇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巨著。这样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审美概念,它的形成是多种异域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参考文献:
  [1]紫式部,丰子恺译:《源氏物语》[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
  [2]张龙妹:《世界语境中的源氏物语》[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2月。
  [3]叶渭渠:《日本文学大花园》[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版
  [4]叶渭渠:《日本文化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
  [5]姚继中:《<源氏物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版
  [6]多田道太郎,汪丽影译:《身边的日本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7]赵乐生:《中日文学比较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版
  [8]川端康成:《日本文学之美》[A],新潮社2002年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ojixue/2551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