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文史论文 > 孔子“仁学”思想及文化批判性研究

孔子“仁学”思想及文化批判性研究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文史论文


  摘要:“仁学”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仁”在《论语》中出现达一百多次,可见孔子对于“仁”的重视。关于“仁”,孔子每次都有不同的表述,虽然每处都是片言只语的言谈,并未展开论述,但就是这片言只语却包蕴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建构了系统而又完整的仁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孔子,仁学思想,文化批判

 

  二千五百多年以来,孔子仁学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提升精神文明水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爱人”是“仁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伦理关系中,“仁”既是一项重要的道德原则,又是一种人生境界,它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富于爱心,要相互关心爱护。因此当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的时候,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孔子关于“仁”的最简洁明快的回答,它揭示了孔子“仁学”在伦理层面上的核心内容。

 

  “爱人”的前提是理解、尊重他人,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恕”道。“爱”是一种内在情感,无所附丽则无法显现,因此“爱人”又必须体现在情感态度和具体行为上,这就是真诚地关心帮助人。如孔子所要求的那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要由己及人,对需要帮助的人热情地施以援手,使他人获得与自己一样的成就。

 

  “爱人”不仅要关爱与自己亲近的人,而且要关爱社会上所有的人,正如孔子要求弟子们所做的那样:“沉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这是一种普泛化的爱,既要求普通民众之间相互关爱,更侧重于要求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因为居于上位的统治者能做到“泛爱众”,对于实现孔子建构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更具有实践意义。无怪乎孔子大声疾呼:“子为政,焉用杀?”(《论语》·颜渊》)“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论语》·阳货》),“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等等。孔子要求统治者关爱民众,竭力反对他们对人民过分的、残暴的、赤裸裸的剥削压迫,这又赋予了其“仁学”思想明显的伦理政治色彩。

 

  以“爱人”为核心的孔子“仁学”思想,既包含着“人本”思想的因素,又体现出“民本”思想的精华。所谓“人本”,可以从文字学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佐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从二。

 

  他先说,仁就是亲爱的意思,接着又从形体结构分析的角度说“仁”是会意字,从人,从二。从“人”,很显然讲的是人的问题;从“二”,用徐铱的解释就是:“仁者兼爱,故从二”。意思是说,二人以上彼此都应 ——爱。《礼记·中庸》也说:“仁者,人也”。指出所谓“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由此可见,孔子的“仁学”也就是“人”学,即“以人为本”的学说。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孔子的人生故事中得到直接的证明。《论语·乡党》篇记载:“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只问人,不问马”,表明孔子重人轻财,十分关心管理马匹的下人,这是其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春秋时期,“民本”思想已成为很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对此,《左传》中多有记载。孔子对于人民在社樱安危中的举足轻重作用十分清楚。虽然孔子极力维护周礼,反对以下犯上,但是他更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反对国君对百姓的横征暴敛,主张摇役赋敛要有节制,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他不但反对竭泽而渔,反对过分的压迫剥削,而且还提倡适当给人们以救济。鲁哀公遇到了荒年,感到用度不足,向孔子的弟子有若讨教办法,有若说:“百姓足,君孰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于足?”(《论语·颜渊》)这些都十分精辟地说出了民为邦本的道理,反映了了孔子的民本理念。孔子对违礼行为是深恶痛绝的,但是,他对于管仲不死于君难,反而投靠原来君主的政敌的违礼行为采取了极为宽容的态度。当子路批评管仲“未仁乎”的时候,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虽然管仲相齐桓公违背了原来相公子纠的“君臣之义”,但是由于他的作用,使齐桓公成了春秋时期的霸主,在一定的时期内,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消饵了武力,把人民从战乱中解救出来,所以孔子称其为“仁”。一般说来,孔子认为,仁者必合于礼,但是,如果能对广大人民做出贡献,即使不合于“礼”,孔子仍然肯定其“仁”,可见“民本”思想已经成为孔子衡量“仁”与“不仁”的重要依据。

 

  当然,孔子的“民本”思想是希望统治者重视人民的力量,调整好与人民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终极目的还是为了统治者的长治久安。尽管如此,孔学的仁爱精神,充分体现了对苦难民众的关怀,包含“人性”觉醒的因素。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它一方面为统治集团中的明达之士提供批判封建暴政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又启发了广大受压迫民众认识到自身生存的理由和生命的价值,进而转化为他们反抗压迫、推翻暴政的精神动力。虽然后一点并非孔子所愿,但是它在历史上确实发生了。

 

  二、“复礼”是“仁学思想”的践行标志

 

  《论语·颜渊》篇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接下来孔子进一步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这里,孔子指出,依礼而行是仁的根本要求。仁是内在的,表现为主观的心理、情感等因素,礼是外在的,表现在视、听、言、行等诸多方面。作为内在的东西是难以观察到的,只有通过外在的表现才能做出判断。衡量一个人是否“仁”,要看他的行为实践是否符合“礼”。换言之,“礼”就成了“仁”的外在标志。“仁”从心理、情感方面对人进行内在熏陶,“礼,’从言谈举止方面对人进行外在规范,二者结合,把人彻里彻外地纳人到“仁学”教化之中,从而有效地塑造孔子所倡导的理想人格。    对于“仁”和“礼”,孔子更看重“仁”,因为“仁”是“礼”的内在心理、情感依据,是实行礼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在这里,孔子以“仁”释“礼”,将原本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外在的“礼”,转化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内在的自觉,使“礼”与“仁”相互渗透,互为表里,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基础。

 

  一般说来,“仁”与“礼”是统一的:“仁者”,必守“礼,’;循“礼”而行者,必为“仁”。但是当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仁”就上升到主导地位,一是行“大仁”者不必拘“小礼”,上文提到的管仲改仕齐桓公就是确证。二是表面行为即使符合“礼”的要求,而其实质未必就是“仁”。所以当林放请教什么是“礼”的根本时,孔子回答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孔子已经看到了表象与实质有些时候并不完全吻合,但他更重视表象后面的实质。

 

  孔子主张复“礼”,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加之“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在当时就遭到了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学派的猛烈抨击。后世封建统治者,更片面的把“礼”作为巩固统治地位的工具,使之逐渐地失去了“仁”的内在灵魂,在今天看来,其中很多内容已经成为封建糟粕。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经过孔子仁化了的“礼”,其本质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尊敬他人,其精华部分,在民俗文化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已经融化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为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不仅如此,即使在当今人际交往和一些社会活动中,也不能不讲究必要的礼节和仪式。因此,孔子仁学体系中的“礼”,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孝梯”是“仁学思想”的心理基础

 

  “孝梯”是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之一,所谓“孝”,就是善事父母;所谓“梯”,就是敬爱兄长。孔子认为,“仁”的培养要以“孝梯”为心理基础,所以特别重视孝佛的作用。他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仁”是由“孝梯”之心生发出来的,因此他教育弟子要“人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对此,弟子有若理解得十分透彻:“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说得更为直接:“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仁之实,事亲者也”,(《孟子·离委上》)干脆把“孝梯”与“仁”等同起来,并进而说成是“仁”的本质。

 

  既然“孝梯”是“仁”的根本,那么,不孝者就是‘不仁”。《论语·阳货》篇记载,宰我认为,替父母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会影响“礼乐”的实施,改成一年时间也就可以了,并就此请教孔子。孔子反问道:“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日:“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我以影响“礼乐”教化为理由,提出改变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俗。虽然孔子特别重视“礼乐”教化的实施,但他认为,为父母尽孝是更为重要的“礼”,宰我不愿意为父母守丧三年,就是不孝,而不孝就是“不仁”,因此斥之谓;“予之不仁也!”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为父母守孝三年成为封建社会中一直遵循的制度。在官者要“丁忧”三年,一般民众也要三年以后除孝。守孝期间要在墓庐居住,不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更不能参与饮酒、食肉,娱乐、庆祝等活动。

 

  “孝”与“梯”从纵横两个方面把社会关系伦理化、情感化,为巩固宗法等级社会制度,构建友善、和谐、稳定的社会,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家孝敬父母,在朝则忠于君主,这是从纵向建立了宗法等级秩序、在内尊敬兄长,在外则敬爱长上,这就从横向形成了友善的人际关系。二者结合,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就会形成。

 

  因此孔子讲“孝梯”,不仅具有伦理、道德意义,而且更具有社会政治意义。无怪乎当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孔子回答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在孔子看来,能以“孝梯”之道影响政治,就等于是从政了。孔子的“孝梯”说反映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在家国同构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孔子的“孝梯”说很是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欢迎,自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成为很多朝代的政治纲领,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广大臣民都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栓桔之中,培养效忠于封建王朝的顺民,“孝佛”成了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但是,作为伦理道德观念的“孝梯”,以血缘亲情为纽带,对子建立亲善的家庭,友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确实具有强大的,无以取代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富于“人情味”,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特色。

 

  四、“人格”是“仁学思想”的精神动力

 

  重视个体“人格”的塑造,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它像灵魂一样,为孔子的“仁学”思想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量。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拥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会高扬“仁”的旗帜,无往而不胜。所谓“人格”,从道德层面讲,主要指人的思想、品性、情操及其行为表现。《论语》中多处讲论“君子”的行为规范,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人格”观。泛言之,就是要具备忠、孝、信、义、智、勇等道德品性,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孔子在《阳货》篇中所说的:“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就其大节而言,主要表现在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三个方面。

 

  1、济民救世,安贫乐道的人生观

 

  孔子生逢乱世,目睹诸侯混战、民不聊生、世风日下的现状而痛心疾首,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拯黎庶于水火,形成了济民救世的人生观,“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自觉地承担起改革现实的时代责任,希望实现“东鲁春风吾与点”的太平盛世。为实现这一政治目标,孔子毕其一生之精力,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事情:一是以恢复周礼为旗帜,以改革时弊为目的,周游列国,游说君王,积极宣传“仁学”思想,实施伦理政治教化。二是创办私学,教诲弟子,培养济民救世的政治人才。三是积极寻找机会,亲自参加政治活动。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转型期,武力征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战争成为推动历史的动力,孔子的“仁学”思想也经不起动乱时代的冲击,终于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而孔子也无用武之地,甚至到处碰壁。

 

  尽管如此,孔子并不消极,在仕途不通的情况下转而“安贫乐道”,形成其人生观的另一方面。孔子所乐之“道”,不是道家‘,顷应自然”的“清静无为”之“道”,而是积极用事之“道”,其内涵主要是:济民救世的功业追求,惠民爱物的人文情怀,循礼守节的人格节操。“安贫乐道”的实质是修养磨砺、待时而动。如孔子所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通过修己以待治国平天下的时机。“乐道”既是人生境界,又是“行道”的前提和手段,而“行道”才是真正的目的。

 

  表面看,“济民救世”与“安贫乐道”似乎是对立的,但是其实质是统一的,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构成了孔子积极用世的人生观。用孟子的话来概括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 重义轻利、贫残自守的价值观

 

  对于“义”与“利”的选择,是区分人格“高尚”与“卑下”的又一分水岭。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饭疏食饮水,曲肪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面对这一严肃的人生课题,孔子明确地表明了“重义轻利、贫贱自守”的“仁学”价值观。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并非无视人的物质利益,因为那不符合孔子的仁爱情怀,孔子所强调的是利益的获得是否“以其道”,是否合于“义”?“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以“道”、“义”为标准,来衡量对于利益的取舍,构成了孔子仁学价值观的核心。面对贫贱也是如此,固守善道,甘于贫贱,在道的光辉照耀下,虽然贫贱也能自得其乐。这就是孔子所极力赞美的“一革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的颜回精神。

 

  3.志不可夺,杀身成仁的生死观

 

  孔子认为,个体人格的力量是伟大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而作为个人,则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坚持自己的操守。但是,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有些时候难以抗拒外界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志向。

 

  虽然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十分宝贵,然而,在孔子看来,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仁”。如果生命与“仁”不能并存,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以“仁”为最高原则建立了他的生死观,树立了儒家最高的理想人格标准。孔子的理想人格,经过孟子的继承发展,被概括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膝文公下》)的大丈夫精神,成为历代仁人志士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励他们在中华文化史上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孔子远离我们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了,但是他所创建的仁学思想,却穿越历史的时空,具有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孔子仁学思想的命运几经沉浮,但是,它发自内心的仁爱精神,已经融化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对于形成以人性自觉意识和情感心理为特征的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许在战争年代,孔子的仁学思想显得过于迂腐而被鄙弃;在阶级压迫的时代,孔子的仁学思想具有模糊人们视线,消解人们反抗斗志的负面影响,但是它在呼唤人们内心的良知方面却具有永恒的魅力。尤其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弘扬孔子仁学思想中的精华,对于建立人们之间的友善关系,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wenshilunwen/12309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