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合理开发利用心理资本 提升“农二代”大学生就业能力

合理开发利用心理资本 提升“农二代”大学生就业能力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P键词:心理资本;农二代;大学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73.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9.063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从2015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室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纵观近几年来的大学生就业情况,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既包括外界的因素,同样也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影响其就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其自身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化工作的能力综合体。该能力的获取,是需要通过多方面因素以及锻炼获得的。父辈为农民,生活在农村或随着父母进城务工一同生活在城市,但是户籍仍为农村的大学生,界定为“农二代”大学生。由于自身成长造成的限制因素、社会资本匮乏、人际关系网络狭窄等因素,“农二代”大学生在求职路上会遇到各类的困扰。当今社会,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农村的大学生早已难以凭借着一张文凭“一跃农门”。

  因此,关注提升“农二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本文将从心理资本的视角出发,在分析当前“农二代”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提出提升该群体就业能力的相关建议。

  1心理资本视角研究“农二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意义

  由于多方因素的综合影响,“农二代”大学生会普遍面临由于贫富悬殊产生的失衡感、城市生活适应差产生的自卑感以及人际关系处理困扰带来的孤独感等问题。某全国重点高校曾对全校本科新生心理健康做了团体测试,测试结果发现农村生源的心理危机指数高于城市生源[1]。此外,“农二代”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一方面表现出比城市生源的大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独立自主、求真务实的良好状态。由此可见,从心理资本的视角出发,探究提升“农二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显得极为重要。

  “心理资本”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首次提出的,他将那些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纳入到资本范畴,并将其定义为心理资本。随后,学界中就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通过学习等投资途径获得的一种具有耐久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心理内在基础构架,包括个性品质好倾向、认知能力、自我监控和有效的情绪交流品质等。”路桑斯(Luthans)将心理资本细分为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励骅、曹杏田(2011)进一步将心理资本区分为事务型和人际型,其中事务型心理资本包含自信、乐观希望、奋发进取和坚韧顽强等内容;人际型心理资本包含了谦虚沉稳、包容宽恕、尊敬礼让和感恩奉献等。

  大学生心理资本中所包含的积极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心理韧性、兴趣、感恩等几个方面,这些积极的心理状态都是通过培训和开发获得和提升。众多的学者研究都得出结论,即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是成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心理资本的开发,尤其是积极心理状态因素的提升,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抗压心理和能力。

  从心理资本视角出发,就是从积累心理资本的角度出发,构建积极的心理因素,通过作用于中间变量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在求职路上获得工作机会 ,从而提升“农二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 “农二代”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含了多方面的构成要素,如:个人的基本社会属性、专业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基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能力最终表现为自信、自尊和自我效能管理[2]。 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路桑斯(Luthans)提出的以自我效能等四个积极心理维度的心理资本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为了研究“农二代”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了广东省某高校本科生为调查样本,随机发放问卷120份,提出2份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18份,有效回收率为98.33%。问卷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基本信息、心理资本存量评估、就业能力自评。

  2.1“农二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

  以南开大学张阔等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为蓝本,并以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为四个维度,采用十分正向计分为规则进行统计。问卷中各维度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827,0.792,0.817,0.756;整体的问卷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91。

  2.1.1“农二代”大学生心理资本整体现状

  调查显示,“农二代”大学生心理资本四个维度的平均分为6.8,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表明当前“农二代”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整体情况良好。具体各维度得分看,“乐观”的平均分最高(8.1),“自我效能感”和“韧性”的得分都比较低,分别是:5.8和5.3。这说明当前“农二代”大学生普遍都是具有较为良好和积极的心态,但是在自我认可等方面的效能感以及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还缺乏一定的坚忍不拔的韧劲。

  2.1.2不同变量作用下的心理资本差异

  首先,以“性别”为自变量,其余维度问题及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查,结果表明男女生“农二代”大学生在心理资本各方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其次,以“年级”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ost-Hoc事后检验(LSD),则发现了较为显著的差别。其中,大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最高,各年级在该维度的得分是随着年级增长逐渐递增;大一学生在“乐观”维度上的得分最高,平均分为8.3。从该分析可得,随着学生在校时间增长,其对自我的认知和认可和程度是逐渐提升的。同时,在学生距离毕业时间越长,其对未来的预期也是越乐观的。   再次,分别以“学生干部经历”和“实践经历”为自变量进行单独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具有一年以上学生干部经历的样本在“自我效能感”上的得分明显高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有过专业实习、社会调研、志愿者或寒暑假兼职等实践经历的学生在“韧性”维度上的得分高于没有相关经历的学生。由此可得,“农二代”学生在校内外的实践经历对于提升其心理资本具有明显的影响。

  2.2“农二代”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情况

  从专业知识结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五个维度出发制定《就业能力自评测量表》,采取十分正向计分制。问卷中各维度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767,0.752,0.805,0.826;整体的问卷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78。

  2.2.1“农二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整体情况

  将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农二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整体平均分为7.2,即整体的就业能力处于中上水平。具体到各个维度的得分,“团队协作能力”得分最高为8.2,其次是“专业知识结构”得分为7.9,“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均较低,分别为6.3和6.5。从该数据整体看,“农二代”大学生基本具备了就业所需要的相关能力,在这些能力中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最强。但是,在沟通以及抗压方面却存在明显的不足。

  2.2.2不同变量作用下的就业能力差异

  依次以“年级”和“专业类型”两个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单独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年级”与“农二代”大学生的就?I能力的高低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大一至大四学生的就业能力自评得分分别是:7.5、7.3、7.1、6.9。这表明,随着在大学的学习培养的时间越长,学生所积累的知识以及能力越高。此外,在“专业”变量t检验中发现,文理科的大学生在“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两个维度中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沟通能力”平均得分为6.8,理科生仅为6分;但理科生的“实践能力”平均得分为8分,比文科生高出了1分。由此可见,由于学科背景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专业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能力高低。

  2.3“农二代”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两者相关分析

  将心理资本得分前20%和后20%的样本分别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并单独对其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心理资本水平的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抗压能力这五个衡量就业能力水平的维度上的得分都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1)。心理资本高分组的样本在就业能力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分组的大学生。这表明,心理资本得分越高的学生,对应的他们的就业能力也越强,即心理资本水平的高低对于提升就业能力具有正相关作用。

  3 基于心理资本提升“农二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

  根据上述的实证研究中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提升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本研究将从提升心理资本角度出发,旨在通过在高校的培养过程中提升“农二代”大学生在自我效能、韧性等方面的心理资本,从而提升其就业能力。

  3.1客观的自我认知

  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路线的前提是对自我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源于“农二代”大学生从小成长的条件较为艰苦,因此他们普遍表现出真诚、淳朴、上进等优点。为此,高校可以通过引进相关测量评估的量表、测试系统供学生在各阶段进行测试。另外,可以鼓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老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宽心理知识的普及面,让更多学生在遇到自我认知困扰的时候可以找到咨询和寻求答案的途径,避免盲目迷失困惑带来的问题。

  3.2加强引导培养乐观积极品质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看得,目前“农二代”大学生整体乐观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但仍然存在提升空间。因此高校应在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品质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包容,包容身边的人和事,面对别人的一些误解或是事情的挫败,要学会换个角度思考,并审视其中可能蕴含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要学会积极面对,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尝试从积极的一面出发,建立积极心态面对和解决。

  3.3丰富实践机会提高抗压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农二代”大学生在心理资本的“韧性”维度以及就业能力的“抗压能力”方面的得分都比较低。这反映了当前该群体在面对困难和问题中缺乏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干劲。为此,高校应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走出书斋,走出学堂”到社会上去磨练和感受。只有经历了更多实践,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才会让他们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领悟,而这些都是不断增强抗压能力和韧性的最好机会和平台。

  4结语

  从心理资本视阈出发,全面提升“农二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寻找合适的途径进行改进和提升。心理资本方面的开发,作为一个全新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探索途径仍有许多方面继续探索和挖掘。同时心理资本的积累以及开发并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过程,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在该过程中更需要有专业的指导,学生自身的不断调节等。总而言之,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心理资本与“农二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方面的关系,重视心理资本是对提升就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这将会对“农二代”大学生在今后的求职道路上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注释

  [1]陈志霞,杨静.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问卷筛查与个案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6(02):57-60.

  [2]Dacre Pool, L & Swell, P. The Key to 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practical model of graduate employability [J] Education & Tranning,2007,49(8/9),605-1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432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