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宗璞散文的艺术魅力与特质

宗璞散文的艺术魅力与特质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中图分类号]G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2 ― 0141 ― 02

  

  宗璞,当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唐河,1928年7月生于北平的世代书香门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父亲、姑母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学者。命运之神对她优厚有加,一下子便置她于中国最深厚的文化渊源之中。她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宗璞始终生活在高等学府幽静的校园的一角。从童年时代起迄于今,除了特殊的离乱,它们始终滋润着、陶冶着宗璞的心灵。宗璞作品所展现的生活环境和人物内心世界,我们处处可以寻到中国哲学、中国文化艺术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赋予它们特有的幽雅、淡泊、洒脱、内省的精神风貌。

  1957年以后,宗璞的散文创作受到各界重视,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她的散文情真意切,隽永脱俗。成名作《西湖漫笔》成为游记和抒情散文中的上乘之作。她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独到的见解,高超的语言能力,纯熟的艺术技巧,丰富优美的情感世界,特有的个性魅力在散文的园地里独树一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散文格调高雅,富于哲理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宗璞的散文,内容丰富,充分的反映作家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她说:“若能为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增添一点抉择的力量,或仅只减少些许抉择时的痛苦,我便心安。”她的作品可以分为叙事、抒情、写景之类,也包括文化随笔等。作者善于从极平凡普通的事物里深入开拓,以小见大,书写情怀。生活气息浓郁,情思深远美好,“活泼泼地显示着生命”。有反映家庭生活的,表现父女、母女、姐弟之间挚爱亲情的,如《花朝节的纪念》《九十年华诞》;有反映旅外华侨生活,凸显爱国思乡情怀的,如《彩虹曲社》;有描写访问名胜古迹,反映异国风光的,如《澳大利亚的红心》《奔落的雪原》;有反映个人生活志趣爱好的,如《恨书》;有描写奇花异树,山川风物的,如《紫藤萝瀑布》《燕园石寻》;有书写真挚友情的,如《辞行》《三幅画》;有书写校园生活的,如《一年四季》;也有感怀先哲,缅怀大家的,如《他的心在荒原》。可以说她的作品,角度独特,做到了主次兼收,巨细不论。因为她文学素养深厚,有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希望,因此无论是写人叙事,表现亲情、友情或爱情也好,还是写景状物,大到山川河流,小如花草树木,触景生情,借物言志,即个人的幸福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所以她的散文风格是高雅的,旋律是激昂的,思想是健康向上的,情调是优美的,感情是真挚的。读后令人精神振奋,欢欣鼓舞。手法上善于联想类比,透过隐含社会背景的语句,联系生活的经验与社会的形势,揭示重大的社会主题,富于哲理。如《哭小弟》,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 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既写亲情,书写了与小弟的亲密感情,成长经历,小弟英年早逝的极度哀恸与悲戚, 又能以家庭为背景,辐射社会生活,与《辞行》等都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当时“双肩挑”的知识分子艰难的生存状态,承受的重负与艰辛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展示中年知识分子人生命运的轨迹,兼有崇敬与惋惜双重感情色彩,唤起人们对他们应该给予的敬重与爱戴,引人思索。在《紫藤萝瀑布》中,文章提到“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后来,拆掉了紫藤花架,改种果树,理由是“花和腐化的生活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根据这个线索,联系历史背景,就能理解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了。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进而警示人们经历了十年浩劫,国家拨乱反正,进入改革开放的崭新的历史时期,神州大地生机勃发,万象更新。面对新生活,我们应该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崭新的精神风貌。

  

  二、文笔清新绚丽、优美隽永

  

  语言风格是作家的文化品位、文字功底、语言习惯、个性气质及思想情操的综合表现。也是由作品的题材、描写的对象决定的。宗璞是一位有很深厚语言修养和很高语言造诣的作家。素谙古典文学的表现手法和语言艺术,又吸取了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既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厚渊源,又得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蕴含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

  她很注重语言在朴素、自然、生动的基础上,吸收融进典雅的书面语言,能在古今中外的语言宝库中广征博引,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大气雍容。她的散文讲究语言美,她追求语言的概括力和表现力,长于以极其精练、形象、隽永的文字写人绘景,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状写的景物,各具特色,“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西湖漫笔》)”通过色彩的变化,写出近景与远景分明的层次,宏观与微观巧妙融会。“一朵花苞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花苞很有精神,越长越长,成为玉簪模样。……六片清雅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报秋》),简洁的词语描绘出花的情趣、状貌与品格,惹人怜爱。笔下的人物,寥寥数语,形神兼备。她写母亲生命的最后一刻:“最后在校医院用杜冷丁控制止痛,人常在昏迷状态。一次忽然说‘要挤水!要挤水!’我俯身问什么要挤水,母亲睁眼看我,费力地说:‘白菜做馅要挤水。’我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滴在母亲脸上。”(《花朝节的纪念》)。浓浓的母爱之情跃然纸上。孙犁评价说:“宗璞的文字,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每一句的组织,无文法的疏略,每一段的组织,无浪费或枝蔓。可以说字字锤炼,句句经营。”“宗璞的语言,出自作品的内容,出自生活。她吸取了外国语言的一些长处,绝不显得生硬,而且很自然。她的语言,也不是标新立异,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所创作,有所进展。我们不妨把‘五四’时代女作家的作品,逐篇阅读,我们会发现,宗璞的语言,较之黄、凌、冯、谢,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也就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她的语言,虽是新颖的,并不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使人不习惯,不能接受。”

  

  三、情景交融,笔法灵活多变

  

  宗璞的散文注意记叙、描写、抒情与议论相结合,达到了物我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她能以画家的审美观点,恰当的选择表现的角度。这个角度不仅看到了事物“形”的特点,还洞悉到它“神”的方面的种种本质特征。作家能从新颖独特的角度,集中反映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在她的散文中,花和松是出现较多的意象,以此形成了婉妙、淡雅的意境。善于把景物描写、形象的塑造和心灵的刻画有机的结合起来,作者深厚的内在情思,注入了人物和景物的描写之中,发人深思,催人联想。具有较大的艺术容量,经得起读者的反复推敲鉴赏,形成其独特的风格和气韵。给散文的艺术画廊带来一片璀璨斑斓的景象。她笔下的西湖,如烟雨迷蒙的水墨画,写的轻松优美,意兴盎然。作者爱国的情怀也在字里行间涌动,激发读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宗璞对生活观察细致入微,极富于思考。善于把所见、所闻、所感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显示出散文的独有风貌。巧用想象和联想,正面着笔与侧面烘托相互辉映;大胆泼墨兼顾工笔细绘;有直抒胸臆,也有隐喻暗示;白描与彩绘相得益彰,包容四季,跨越古今,涉及中外。有时波澜壮阔,有时宁静无声。恣意汪洋,酣畅淋漓。诗情画意抒情。

  在景物描写中,她强调色彩的渲染。 “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废墟的召唤》)“水色碧绿,到悬崖边时,忽然变做了大块的雪,轰然落下,溅起无数的水花,使得瀑布下都宛如在云雾中。大雪块不断崩落下来,云雾不断升起。”“这里是这样雄伟,这样宽阔,这样急速地流动着,简直叫人喘不过气来。整个的雪原从天上崩落了!”(《奔落的雪原》)文中绚丽的色彩点染,达到了景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诗情画意,令人震撼的艺术美感。同时,还讲究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顺序变化有序,整体与局部协调完美。注意调动多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结合,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修辞多样,比喻、拟人、排比等综合运用,细节穿插充满情趣,使想象丰富辽远,创造出更加优美的艺术境界,真切的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与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洋溢着对自然、对人生的品味与赞赏。美与局部分明作家驾驭散文语言可谓左右逢源,炉火纯青。

  有人说,“散文,是将作者思索体验的世界,只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深微的读者们”。 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的读一读宗璞的书,特别是她的散文,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与更美好的感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662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