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浅析李商隐《锦瑟》的艺术手法

浅析李商隐《锦瑟》的艺术手法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1

  通读李商隐《锦瑟》这首诗时,就它的美所深深地吸引,觉得它既触手可得又虚无缥缈,凄美又不显得悲伤过度,其中所领会的情感不能言说,但又有相同的伤感。这首诗的解释也多种多样,有咏物说、感国祚兴衰说、“色空”说、闺情说、哀悼亡妻说、悼所恋宫婢说、咏瑟声说、政治诗说、回首自名的遭际说、客中思家说等等诸如此类。每一种解读都有其合理性。针对此,笔者作出如下分析:

  一、《锦瑟》诗中用典分析:

  “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典故。庄周做梦,梦见自己化身为一只蝴蝶,在梦中闲适自得,梦醒之后,庄周却发出人生感慨“到底梦中是真实的我,还是醒来才是真正的我?”这阐述了一种“均物我,外形骸”的道家哲理。迷,含迷失、迷离等义。这本是朦胧的梦境,而李商隐却借此隐喻自我。以梦蝶隐喻自己年轻时的抱负作为就如同梦蝶一般,变得虚无缥缈,如同镜花水月。也隐含了李商隐暮年之际,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与庄子一样的心境,现实与梦境都是一样的,人生本来如此苦闷,何必执着。

  “望帝春心托杜鹃”用了“望帝化鹃”的典故。引《华阳国志?蜀志》中的传说:记载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虚无缥缈的情感,使诗人悲切莫名,此处借杜鹃泣血以表达哀伤。 很明显,两个典故的运用使颔联呈现出一种变幻不居的幻灭感, 进而营造出哀怨悲苦之境。

  “沧海月明珠有泪”所蕴含的典故为:“南海鲛人所流的眼泪会凝结为珍珠。”诗人此时心中的愤懑和感慨已是充斥于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身陷党争,有志难展无边痛苦。诗人此时的心情又岂是几滴泪就可以表达的?

  二、复杂的创作动机

  李商隐“在艺术上着意追求的,就是如何才能不把内心完全袒露无遗,而只到此为止。神龙见首不见尾,一个个意象,仿佛露出一鳞半爪,留下了许多原该衔接而不予衔接的空白。这些空白仿佛迷蒙云雾,其中隐隐约约,让人猜度。这样的艺术追求,应该说是李商隐的一个创造。”[1]

  金人元好问也发出了慨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思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做郑笺。”(《论诗三十首》)这也表达出了李商隐的诗,几乎无人可与之相应和,极少有人可以全部的理解它的复杂心境和人生苦闷。

  李商隐有着复杂的情感经历,他早年家境贫寒,因受牛党要臣令狐楚赏识,才有机会读书入仕。后来,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他便生活在牛党与李党的夹缝之中。后因牛党得势,他也因此连遭贬谪,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相比于李商隐的仕途,他的爱情也显得同样的“不得志”。他有过三段不圆满的爱情,他与柳枝和宋华阳的爱情都是悲剧,而与王氏的婚姻虽然曾经幸福美满,却也因为王氏的早逝以悲剧收场。

  他仕途与爱情都没能得以圆满,这让我们无法探寻他创作这首诗的真正意图。他所生活的晚唐,已是苟延残喘。晚唐时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而诗人却是一位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但是自己却是报国无门,纵使有一身才华,凌云壮志,却被两党排挤,一身的抱负无法施展。此时诗人心中的苦闷我们便是可想而知了。

  三、巧妙的意象

  此诗是李商隐晚年的作品。诗中的表象虽然隐约朦胧,言辞吞吐躲闪,终究还是有迹可循。只要我们抓住全诗的主旨,便可领会全诗的主旨奥秘。

  《锦瑟》诗以锦瑟起兴,引出对年华的追思。然而诗人为什么要用“锦瑟”起兴?实际这里有比喻、象征两种层次上的意义:

  1.锦瑟的本身虽然是精美的,可弹出的乐曲却是悲苦的,可以象征诗人美好的梦想寄托,梦想虽然是美好的,但是遭遇却是非常不幸的;

  2.五十弦的锦瑟在唐代时已经极为少见,是过时古瑟,不合时宜。可以象征诗人的自身的遭遇不能为当时的社会所容纳和接受,自己本身也不合时宜;

  3.古瑟五十弦,能奏出最为繁复的音节,诗人认为只有最繁复的音节才能奏出他繁复的过往,诗人本身的人生道路相当曲折,充满辛酸苦闷,锦瑟的乐音是对他这种人生最好的诠释。

  4.琴瑟可弹乐歌哀曲,用来演奏出诗人悲欢的一生也是最合适的了。“锦瑟无端五十弦”。借物起兴,用此引起对一生的反思。锦瑟是精美的,而弹奏的却是悲剧,在加之用“无端”二字,一种无缘无故,没有由头,不知为何,无法抑制的情绪迸发出来。

  诗人运用了“望帝”、“杜鹃”、“沧海”“明月”等多种意象勾勒起了全诗的情感框架,最后再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自问自答作为结尾,与首句的思华年相呼应,曾经的华年也好,美好的情感也罢,此时此刻也都成为回忆了,带给诗人的只是心中的一段怅惘,一阵苦闷,迷惑难以解答,只能不了了之。

  《锦瑟》包含着多重意蕴。作家王蒙认为《锦瑟》这类诗“没有定解也就是可以有多种解。”不同的人能在其中领略到不同的情感,正如“一千个读者心有一千哈姆雷特”。与其探寻《锦瑟》的界定,倒不如看做是李商隐对一生的总结,对于诗中的种种意蕴,不必探其究竟,心领神会即可,神秘之美才是最美。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753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