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审美特征简述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审美特征简述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摘要: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别特别是在思想方式上的差异,造成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特征上的不同。本文采用对比方法,通过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的相比,从中找出了各自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及其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简述

0引言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而所谓园林艺术,是指在园林中运用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门类。不同的园林艺术特征需要通过不同的园林形态来予以表现。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1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造园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见《世说新语》);明计成《园冶》论假山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都是强调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客观的密切关系。为达到调动审美主体能动性的目的,造园艺术家往往特别注重利用两种手法:一是叠山理水。因为假山曲水比较容易模仿自然,形成绘画效果;二是景物命名。通过匾、联、碑、碣、摩崖石刻,直接点明主题。两者都能较有力地引起联想,构成内在形象。
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是园林艺术设计特别注意要达到的目标。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而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要表现出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需要某种连续委婉的曲线流动。为达此目的,必须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无穷效果。像清朝学者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的那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就是要达到“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境界,造成无穷空间的意象。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艺术,为了达到突破视觉局限,与天地融通的要求,造园的过程中还非常强调借景。借景包含借入与屏出两个相反相成的部分。《园冶》指出:“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种种手法。中国园林运用借景手法创造了许多著名的美的画面,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宝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鱼藻轩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锤峰落照借景磬锤峰等,都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2西方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置人物雕塑和喷泉,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
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无一不讲究整一性,一览而尽,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追求形似与写实。被恩格斯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人的达·芬奇认为,艺术的真谛和全部价值,就在于将自然真实地表现出来,事物的美应“完全建立在个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因此西方园林艺术在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形似,以写实的风格再现一切。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综上所述,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欧洲人自古以来的思维习惯就倾向于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这种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订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
3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特征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园林在起源上有着根本不同的用途,又因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审美特征的不同发展趋向。
中国园林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苑囿”,所谓“苑囿”,就是“筑垣以设境界而于其中饲养禽兽”的场所,供人类进行狩猎、通神、求仙、生产等活动,后逐步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山林川泽等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君子比德”、“人化自然”的哲理更直接地导致了人们对山水的尊重,因此要求园林以自然为审美对象,从而明确了园林的风景式发展方向,形成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整体布局。它还常与诗、画等相结合,楹联碑刻、雕梁画栋,给人以情景交融、遐想无穷之趣。中国园林的特点是将山、水、植物、建筑用绘画的法则进行设计布局,给人以含蓄典雅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相处的关系。
西方园林起源于“菜圃”或“药圃”。为了农事的便利,将一块长方形平地划成若干方格,将蔬菜、药草等整整齐齐地种植于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并在此基础上植上灌木或绿篱,这就是西方园林的雏形。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人们本能地将人与自然区别开来,他们喜欢一些具体的事实,并将所见所闻的事物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这一思想逐步发展,形成了西方注重个性,提倡人的尊严,强调人的价值的观念,从而导致了西方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要使人临驾于自然之上,体现在园林设计方面时就表现为以规则式为主体,用规则的几何形状表现人工的自然,中轴对称,整齐划一。花木、草坪、水池、道路、雕塑、喷泉等构景要素按建筑的法则来设计安排,显示出园林整体的人工图案美,从而表现出人对自然的奴役和改造的关系,其特点是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图案精美、空间开朗,给人以宏伟华丽的艺术感。
正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思想方式上的差异,造成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特征上的不同,使中西的古典园林艺术交相辉映,称为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明)计成原著.园冶注释.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2](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王毅.翳然林水——栖心中国园林之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葛雷,齐彦芬.西方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书院,1987年版.
[6]郦芷若.西方园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7]黄艺农.中国古园林审美特征.载湖湘论坛,1998年第6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2057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