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 > 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男1例,女5例,年龄48~79岁,发病时间<4h,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失语或意识障碍,颅脑CT示未见缺血性低密度影和出血性高密度影,凝血功能正常,既往无出血史,血压<180/100mmhg。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在局麻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置入6F导管鞘,用猪尾巴导管尾部接Y阀持续高压滴注下,作主动脉弓造影,观察颅内灌注情况,明确阻塞的动脉和血栓的部位以及病变处侧支循环情况。采用微导丝机械性碎栓后联合尿激酶动脉溶栓。机械性碎栓采用微导管、导丝技术,先将微导丝通过血栓插入远端血管,再将微导管经过微导丝导入远端血管腔内,然后操纵微导丝、微导管反复2~3次通过血栓处,使非机化性血栓碎裂,将微导管引至血栓处撤出微导丝,将尿激酶30万u溶解于30ml生理盐水中,以1ml/min的速度由输液泵通过微导管泵入栓塞血管处,尿激酶用量30万~70万u。再造影确认溶栓效果,显示溶栓满意后撤出导管,留置动脉鞘,结束溶栓治疗。

  1.3 评价方法

  ⑴影像学评价?术前、术中、术后行脑血管DSA检查,观察闭塞血管溶栓治疗前后的情况。依据影像学表现将溶栓结果分为完全再通(所有血管显示完整)、部分再通(仅有部分血管显示)、未通(血管未见显影)。

  ⑵临床疗效评价?评价标准:①基本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肌力恢复正常或恢复至发病前水平。②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瘫痪肢体肌力提高2级以上,生活自理。③有效。肌力提高1级以上,其他症状和体征稍有好转。④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2-3】。

  1.4 结果

  ⑴影像学评价:完全再通1例,部分再通3例,未通2例。

  ⑵临床疗效评价:基本治愈1例,显效1例,有效2例,脑疝1例,脑水肿转神经外科行去骨瓣减压术1例,梗塞后出血1例。

  ⑶并发症发生例数:脑出血2例,血管再闭塞1例。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准备

  护士应熟练掌握动脉溶栓的筛选标准,积极配合医生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各种溶栓禁忌症;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予尼莫地平以4ml/h泵人,并予保留导尿;护士应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2.2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去枕平卧位6h,动脉导管鞘一般于6h后拔除,拔除鞘管后穿刺点压迫20min,后沙袋压迫6h,术侧肢体制动8h,绝对卧床休息24h。密切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皮肤色泽、温度以及有无下肢疼痛、麻木情况。卧床期间定时按摩受压部位和制动肢体,3次/d,20~30min/次,以促进舒适和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重点病情监测:

  ①血压:将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控制于〈180mmHg 和〈105mmHg[4],在护理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用药,用药后,观察患者用药后的血压情况以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②血糖:急性脑卒中的患者血糖的理想水平是4.4~7.7mmol/L[4],因此,脑卒中的患者应进行血糖评估。监测患者血糖的情况,必要时予胰岛素治疗。

  ③体温:维持正常的体温是急性脑卒中的患者体温的控制目标。另外,低温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但必须仔细观察低温治疗的副作用如低血压、心律失常、感染等。在临床实践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

  ④营养支持:全身脱水虽能够减轻脑水肿,但会加重脑灌注不足,另外,应激反应时代谢活性增强,所以营养支持是极为重要的,维持体液平衡是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目标,越早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患者预后越好。成人每天补液量应维持在2000~2500ml。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①颅内出血及其他脏器出血:动脉溶栓治疗脑梗塞最危险的并发症为出血,主要表现为颅内血肿、出血性梗塞及弥散性出血,?但大多为无症状性出血。护理措施:①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观察患者呕吐物的性质、色、量,有无黑便等。②遵医嘱使用脱水剂,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③术后床头抬高15~30度,保持呼吸道通畅,q2h翻身拍背,必要时予吸痰。④遵医嘱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昏迷者遵医嘱予鼻饲流质,鼻饲时床头抬高,防止误吸。⑤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

  ②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偏袒、激烈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术后遵医嘱使用脱水剂,观察患者头痛、呕吐、意识情况。

  ③血管再闭塞:如患者出现肢体瘫痪、失语较前加重或反复了,则预示着血管再闭塞了。术后应遵医嘱使用抗凝药及抑制血管痉挛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言语不清、肢体再度出现活动障碍,汇报医生予及时处理。病情稳定后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锻炼,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3 讨论

  溶栓治疗是目前循证医学证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动脉内接触性溶栓使局部动脉内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大大减少,故有较高的再通率和较少的并发症[6]。在采用动脉内溶栓的同时联合机械碎栓,更能使病变区保持溶栓药物的高浓度,可使闭塞血管再通率明显升高,有效缓解症状,使缺血、缺氧的脑组织恢复血供,挽救濒死的脑组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动脉溶栓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犹如一把双刃剑,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是致命的。因此,,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护士除了熟练掌握动脉溶栓的筛选标准,密切配合溶栓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护理和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至关重要。护士应认真细致和规范化的护理,严密监测血压、血糖和体温变化,保证营养的供给,熟练掌握各种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及时的发现出现各种并发症前的细微变化,做出最初判断并汇报医生及时处理,否则功亏一篑。总之,治疗期间,整体综合和规范化的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是溶栓治疗成功的保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500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