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针刺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肢肿胀

针刺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肢肿胀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摘 要:目的:探讨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0例中分后偏瘫患肢肿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利尿药,治疗十天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水肿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患肢压之凹陷、皮肤湿冷、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肢肿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水肿;偏瘫;针刺疗法疗法;中药熏洗

针刺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肢肿胀的疗效观察
彭先和(永顺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湖南  永顺  416700)
摘要:目的:探讨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0例中分后偏瘫患肢肿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利尿药,治疗十天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水肿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患肢压之凹陷、皮肤湿冷、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肢肿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水肿;偏瘫;针刺疗法疗法;中药熏洗
Observation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fuming and washing with Chinese herb lotion for treatment of edema of the affected limb in patients of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Abstract] Objective: To search for a therapy for edema of the affected limb in patients of hemiplegia after stroke.Methods :9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4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fuming and washing with herbal lo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diuretic.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for 10 day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9%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62.2%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The cumulative score of symptoms of edema,improvement of skin pitting,damp and cool sensation,the function of limbs and the total sco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fuming and washing with Chinese herbal lotion is effective for edema of the affected limb in patients of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Key Words: Poststroke Syndrome; Edema; Hemiplegia; acupuncture; Steaming Washing Therapy
  作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中风的主要症状之一即是偏瘫,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瘫痪,不能做随意运动[1].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偏瘫水肿影响康复训练,导致病程延长,因此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治疗。我科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部分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患者给予针刺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收治的90例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名,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2-71岁,平均(57.62 ±11.37)岁,病程10d-3个月,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5-73岁,平均(59.15± 10.98)岁,病程13d-3个月;两组发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伴发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第 7版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确定中风中经络诊断及气虚血瘀证型。
  1.3纳入标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符合脑卒中诊断,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水肿,年龄为 40~80岁的门诊或住院患者。
  1.4方法
  1.4.1观察组采用针刺疗法配合中药熏洗,其中针刺疗法取患侧肩髑、曲池、外关、合谷、环跳、 足三里、三阴交、内关、丘墟、太冲穴。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 50 mm-75mm毫针,进针得气后 ,主要使用提插捻转手法酌情施给予大幅度,以患者能耐受为限,留针15—20 min,反复操作 2次起针,1次/d;中药熏洗配方为:艾叶30 g,大青盐 30 g,川椒30g,桂枝15 g,川芎15 g,丹参15 g,牛膝15 g,干姜15 g,加水3L,煮开后文火煎煮15—20 min后带药渣 ,可用蘸药水的毛巾热敷患肢,先熏后洗,1~2次/d。
  1.4.2对照组采用西药 每日2次,口服氨苯喋啶 50 mg,双氢克尿塞 25 mg。
  1.5观察方法 水肿症状评分:按水肿部位单肢局部、单肢、上下肢分别计为1分、2分、3分;水肿按压之凹陷、 皮肤湿冷、对肢体功能的影响、肢体胀痛按无、轻、 中、重分别计为0分、1分、2分、3分,记录 2组患者治疗前后水肿症状评分情况;参照 1993年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水肿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制定疗效标准。痊愈:水肿完全消退,积分减少90 以上;显效:水肿明显消退,积分减少60~90 %;有效:水肿消退不明显,积分减少 30 ~60 %;无效:治疗前后水肿无变化,积分减少不足30[2]。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学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水肿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水肿症状均有改善,积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水肿积分下降更多,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水肿症状积分比较

     

水肿症状

观察组(n=45)

对照组(n=45)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部位

1.95±1.43

0.86±0.47*

1.89±1.25

1.20±0.46*#

压之凹陷

0.68±0.69

0.35±0.38*

0.76±0.64

0.47±0.51*#

皮肤湿冷

2.20±2.31

1.02±0.55*

2.08±1.55

1.52±1.33*#

肢体功能影响

1.12±0.83

0.52±0.47*

1.24±0.75

0.83±0.91*#

肢体胀痛

1.46±0.72

0.78±0.51*

1.55±0.86

1.17±0.62*#

总分

7.58±2.96

3.77±1.85*

7.61±2.31

5.16±2.03*#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5;(2)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例数总数高于对照组,即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5

11

14

15

5

88.9

对照组

45

6

9

13

17

62.2


  注:经卡方检验,P<0.05.
  3 讨论
  针刺疗法是中医治疗中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我国开展的各种针刺疗法达45 种之多,现代中医研究已证实,针刺是将针刺的感觉信息通过穴位刺激传入到中枢,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自身调节作用,促使患肢微循环得到改善,以达到利水之功[3]。熏洗疗法则是使用药物煎汤 ,乘热对皮肤或患部进行熏蒸与洗涤的一种治疗方法 ,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滑利关节、通利筋脉、缓解拘挛、促进康复的作用[1]。本例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效果优于西药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本例研究表明,对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患者采用针刺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能够达到改善脑循环功能、活血通络、促进肢体康复的作用[4]。
  综上,我们认为针刺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艳茜. 中风偏瘫的中医康复方法[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1(4):76-78
[2]谭朝坚 李金香 刘  智  娄必丹. 手十二井刺络放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偏瘫后
  患肢水肿[J].中国针灸,2007,27(12):889-891
[3]石奕丽. 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 43例[I].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0):11-12
[4]吴晓红,王国华,易晓净,李园.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120例[J].2009,30(2):153-15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489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