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内科学 > 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内科学


摘 要:对 284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CHB患者抗病毒的应答率和肝功能复常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乙型肝炎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由于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易于反复活动,它己成为世界公认的顽疾之一。拉米夫定(LAM)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线的抗乙肝病毒(HBV)药物,但有服药期长、耐药、变异率高、停药后易复发等缺点。应用LAM联合中药疏肝运脾、解毒化瘀之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于2008年8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病人,共258例,按入选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42例及对照组142例。治疗组完成研究 132例,男 70例,女62例;年龄20~64岁,平均(37.98±11.42)岁;病程0.5~8年,平均(3.92±0.27 )年,对照组完成研究126例,男64例,女 62例;年龄21~63岁,平均(38.23±10.38)岁;病程0.6~7.5年,平均(4.27±0.35)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生化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组别

n

ALT复常率

DNA转阴率

HbBeAg阴转率

HBeAg/ HBeAb转换率

治疗组

132

124(93.9)

110(83.3)

48(36.4)

50(37.9)

对照组

126

100(79.4)

76(60.3)

36(28.6)

24(19.0)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 0.05
4 讨 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之病名虽在我国古典医籍中无此记载,但古代医家对该病已有了一定认识,可将其归为“肝著,黄疸,胁痛,癥瘕”之范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根本病因是由于邪毒内侵,然而,由于感邪轻重不同及个人体质的差异,可表现为两种发病过程。一为邪毒内侵,潜而不发,是为伏邪。二为邪毒内侵即病,此时正邪俱盛,邪正交争,故发病,导致慢性病程。乙型病毒性肝炎作为疫疡之气的一种,致病力强,虽正气充实之人亦可患之,但发展转归完全不同,正气实者病自愈,而正气虚者多转为慢性肝炎,故患病者多以正虚为见,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正虚主要责之于脾胃,临床常以乏力,纳呆为主证,另有痰湿、气滞、血瘀间夹为患,常表现以烦躁易怒,脘腹胀满,胁肋疼痛等标实的症状,形成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病机。总之,湿热胶结缠绵不去,暗耗阴血;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阻滞;肝气不舒,克脾犯胃,中土受损,为慢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演变规律。故认为治疗慢性乙肝应疏肝运脾、柔肝养阴,解毒化瘀当贯穿本病治疗始终,并分期治疗。主张早期湿热壅盛为主,治宜偏重清热利湿;中期肝郁脾虚为主,治宜偏重疏肝运脾;晚期肝肾阴虚,瘀阻脉络,治宜偏重滋阴活血;活血化瘀贯穿始终又体现初期治疗便立足于截断扭转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趋势的治未病的思想。
  疏肝运脾、柔肝养阴,解毒化瘀法可以调节机体异常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徽循环,促进细胞修复,达到恢复肝功能的目的。方中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达郁,以复肝木条达之性,柴胡具有诱导干扰素作用;用白花蛇舌草、虎杖清热解毒,杀灭乙肝病毒,有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的作用;配用生麦芽健脾化湿,治肝实脾,提高抗病能力;配赤芍、丹参、西红花等活血化瘀。实验证明:丹参能促进肝内循环,对已经沉积的免疫复合物,有促进吸 收和消除作用;西红花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所以临床收到较好效果。
  在临床用药上,要善于中西医结合分期施治,拉米夫定是日前我国抗HBV治疗药物临床一线用药,它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和逆转录酶活性,并对病毒DNA链的合成和延长有竞争性抑制作用。LAM可迅速有效降低血清H BV-DNA水平,同时对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及生活质量有改善。但其不能清除肝细胞H BV的cccDNA,故应长期用药,但又有持续应答率不满意、耐药突变和停药后复发等问题;拉米夫定虽然具有清除肝细胞炎症,抑制肝脏纤维化的作用,但它仅针对于炎症活动期,对于纤维化形成日久、肝内胆管瘀阻、门静脉高压、脾肿大等病理状态仍是束手无策。所以说单靠西医手段治疗慢性乙肝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发挥中医整体思维辩证论治的优势,在应用拉米夫定丁抗病毒的同时,配以疏肝健脾、柔肝养阴、解毒化瘀之汤剂,一方面扶助正气,以助抗病毒药物药力的发挥,增强机体免疫,提高免疫应答,有利于病毒清除:另一方面,通过调理脏腑阴阳气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消除拉米夫定所带来的副作用及不利影响。而且,中医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疏肝理气,凉血活血,化瘀软坚的优势,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改善微循环,加速纤维蛋白溶解,减轻毛细血管阻力,降低门脉压力,真正达到软肝缩脾的疗效,这一点更是西药所无法比拟的。
  通过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发现,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可以提高慢性乙肝的有效率,在ALT复常率 、DNA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我们用上述方法治疗慢性乙肝132例,取得良好效果,因此,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满意,作用全面,从根本上改变病理状态,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 11(1):56260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 22 (1): 3-1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neikexue/8496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