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复方银杏叶片的稳定性研究

复方银杏叶片的稳定性研究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药学论文


作者:危华玲, 潘洪平,卢文胜

【摘要】   目的考察复方银杏叶片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留样观察,在室温下,分别于0,1,2,3,6,12,18,24个月对样品的外观、性状进行观察,对葛根素、槲皮素进行定性鉴别,并对葛根素和槲皮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按该品最佳制备工艺制成的3批中试产品的外观、性状、定性鉴别、含量测定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复方银杏叶片稳定性符合标准。

【关键词】 复方银杏叶片; 稳定性; 葛根素; 槲皮素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stability of compound ginkgo leaves sthe compound ginkgo leaves tablet was stored in room the time of 0, 1, 2, 3, 6, 12, 18, and 24 month, the appearance and properties of compound ginkgo leaves tablet were observed, puerarin and quercetin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contents of puerarin and quercetin was sthe results of appearance, properties, identification, determination of three groups of preparation were sion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the stability of compound ginkgo leaves tablet is qualified.

  key words:compound ginkgo leaves tablets; stability; puerarin ; quercetin

  复方银杏叶片主要由银杏叶提取物和野葛根提取物等制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脂、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等功效[1,2]。本课题组前期对复方银杏叶片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3],并制成复方银杏叶片制剂。现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

  1 仪器与试药

  waters-600e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996型pd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waters-m32色谱工作站(美国)。mettler ae-240型电子天平(瑞士);葛根素对照品(110752-200410);槲皮素对照品(00819304)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水;其余为分析纯。复方银杏叶片,由本院制剂室提供。硅胶g薄层层析板,自制。

  2 方法与结果

  2.1 复方银杏叶片的制备

  按处方量分别称取原辅料,其中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的用量为5%,原料药与填充剂的用量比例为1∶1,微晶纤维素的用量为10%,分别过80目筛,混合均匀,加润湿剂95%酒精制软材,16目网制粒,在60℃温度左右干燥,整粒后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衣即得。

  2.2 定性鉴别

  2.2.1 复方银杏叶片中葛根素的tlc鉴别法

  取复方银杏叶片2片,除去包衣,研细,加醋酸乙酯20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不含葛根提取物样品,同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再另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4]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7∶2.5∶0.2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0 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蓝色荧光斑点。结果见图1。

  2.2.2 复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的tlc鉴别

  取复方银杏叶片5片,除去包衣,研细,加正丁醇15 ml,置水浴中温浸(50℃)15 min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不含银杏叶提取物样品,同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再另取槲皮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4]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3 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7 cm,取出,晾干,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供试品色谱、对照品提取物色谱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黄色荧光斑点。结果见图2。

  2.3 样品含量测定

  2.3.1 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nova-pakc18柱(4.0 mm×150 mm,4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5℃;流速为0.8 ml/min。在此条件下葛根素峰与杂质峰能得到较好分离(见图3~5)。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葛根素对照品1.02 mg,置10 ml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0.102 mg/ml)。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样品20片,去除糖衣,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平均片重约0.25g,加入蒸馏水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50w,50khz)30 min,取出,放冷。用蒸馏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1 2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1 ml置10 ml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葛根素对照品储备液(0.102 mg/ml)1,2,4,6,8,10 ml分别置10 ml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y。以进样量(μg)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3 946 532x+625 381,r=0.999 8。结果表明葛根素在进样量0.102~1.0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3.2 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nova-pakc18柱(4.0 mm×250 mm,4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5∶55);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5℃;流速为0.9 ml/min。在此条件下槲皮素峰与杂质峰能得到较好分离(见图6~8)。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1.62mg,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162 μg·ml-1)。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样品20片,去除糖衣,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平均片重约0.25 g,加甲醇-25%盐酸(4∶1)的混合溶液25 ml,超声溶解约5 min,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 min,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取滤液,即得。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槲皮素对照品溶液(162 μg·ml-1)5ml置10 ml量瓶中,作为对照品储备液(81 μg·ml-1)。再精密吸取槲皮素对照品储备液(81 μg·ml-1)1,2,4,6,8,10 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y。以进样量(μg)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4 698 812x+35 681,r=0.999 8。结果表明槲皮素在进样量0.081~0.81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4 稳定性考察 

  按本品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成3批中试产品,对室温(12~32℃)存放0,1,2,3,6,12,24个月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根据《新药审批办法及有关法规汇编》中有关要求,考察了样品的外观、性状、定性鉴别、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项。结果见表1。表1 3批样品稳定性考察项目及结果(略)

  3 讨论

  在鉴别实验中[4,5],经多次试验证明,斑点分离清晰,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银杏叶片制剂的有效鉴别方法。

  葛根素和槲皮素为复方银杏叶片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所以在本实验中选用葛根素和槲皮素为考核指标,并且利用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hplc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

  稳定性实验表明,本制剂在储存其间外观、性状、定性等均未变化,含量变化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我们将结合高温试验和加速试验的结果确定该制剂的有效期。

【参考文献】
  [1]潘洪平.银杏叶制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93.

  [2]潘洪平,危华玲,陈英,等. 复方银杏叶片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572.

  [3]危华玲,潘洪平,卢文胜. 正交试验优选复方银杏叶片的处方研究[j]. 中国药房,2006,17(10):736.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ⅵb.

  [5]刘卉,李华. 麝香接骨胶囊薄层鉴别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 19(2): 372.

  [6]刘红亚,崔红梅. 川楝子药材中川楝素的薄层色谱鉴别[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 19(7): 167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aoxuelunwen/8700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