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 > 中医学对衰老过程、表现和机理的认识

中医学对衰老过程、表现和机理的认识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医学


  衰老是人体在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期后开始或加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系列退行性变化。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人类的衰老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衰老的年龄、过程、表现、机理等有着详尽而系统的认识,后世医家进一步探讨完善,并提出了许多中医衰老的理论,形成较完整的衰老理论体系。


  1中医学对衰老过程的论述


  中医学对衰老的生理过程有着较为系统的描述和认识。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墮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此对人的生长和衰老本质有所认识,女子以七年为周期,男子以八年为周期经历了一个生、长、壮、老、已的变化,描述了人体衰老的全过程。


  《灵枢·天年》曰:“人生……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魂魄离散,故言善悮;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规律,按照十岁为一个年龄段加以划分,论述了人体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以及表现,详述了脏腑衰老的基本过程,指出自五十岁至百岁,表现为从肝开始,以五行相生的顺序,渐至心、脾、肺,而终于肾,以至于五脏皆虚,衰老的程度逐步加重。


  2中医学对衰老表现的描述


  中医学认为,进入中老年,随着年龄的增加可出现一系列衰老表现和老化征象,主要表现为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还出现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的变化。


  对衰老形态结构变化的描述,主要体现在面部、头发、牙齿等形态结构变化和外在表现。《灵枢·天年》云:“四十岁……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素问·上古天真论》描述四十岁左右及以上“面始焦,发始堕”,“面皆焦,发始白”,“发堕齿槁齿发去”等表现。《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肾虚,发失所荣,故变脆、变白、易落;齿骨失充,故牙齿松动脱落。


  对衰老生理功能的变化,认为主要是脏腑衰老的体现。五脏是形体强壮的根本,若五脏衰败则有相应的表现。随着五脏的衰老,则发生形体、肢体功能的衰败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头倾视深”,是精神衰败坏之征象;“背曲肩随”,是心肺失强之征象;“转摇不能”,是肾脏衰败之征象;“屈伸不能,行则偻附”,是肝脏精气衰败之征象;“不能久立,行则振掉”,是肾精亏损之征象。


  衰老时耳目等官窍的功能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曰:“残躯六十有五,耳目半失于视听。”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说:“高年下焦阴弱,六腑之气不利,多痛,不得大便。”


  中医学同时强调“形神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认识到衰老时心理、社会方面的表现。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曰:“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

blob.png

  3中医学对衰老年龄的初步界定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了开始衰老的年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灵枢·天年》云:“四十岁……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灵枢^卫气失常》篇谓:“人年五十已上为老。”均提出衰老的年龄自四十岁及以上开始。


  4中医学对衰老机理的认识


  《内经》已经建立了关于衰老的学说,后世医家又进一步探讨完善,并提出了丰富的中医衰老理论,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医衰老理论体系。


  4.1先天禀赋说


  这一学说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人的衰老进程和寿命长短取决于先天禀赋,即父母的遗传基础。《灵枢·天年》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楣”,“基墙高以方……百岁乃得终”。所谓基、楣、基墙即指父母的身体基质,这说明中医学自古就很重视遗传因素对衰老和寿命的影响。后世医家进一步继承并予以发展,都认为人的寿命与其先天遗传有关。这一理论与现代基因遗传理论一致。


  4.2阴阳失衡说


  阴阳之间的变化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同时也是生命生长、发育、衰老以至死亡的根本原因。机体衰老的过程也就是阴阳失去平衡,出现偏盛偏衰或阴阳两虚的过程。《素问·生气通天论》言:“生之本,本于阴阳……此寿命之本也。”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阴阳逐渐失去平衡,阴阳虚损,加速衰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4.3气血失和说


  气血调和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基础。《灵枢·营卫生会》说:“壮者之气血盛……故昼精而夜瞑,老人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气不和而引起衰老,“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多种原因而致气血不和、血气衰少、血脉不通,则导致人体的衰老。


  4.4脏腑虚损说


  人的生命现象是以人体脏腑功能及其之间协调为基础的反映,人的生老病死均与各脏腑功能的强弱盛衰息息相关。《灵枢·天年》说:“五脏坚固……故能长久。”衰老是一种全身性、进行性衰弱的状态,脏腑虚损为衰老主要成因,五脏皆衰是衰老的最终的整体特征。


    4.5精气神的亏虚


    精气神虚衰:中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之三宝,是生命的根本,其状态标志着一个人的健康,精充、气足、神旺即是健康,精亏、气虚、神萎则衰老。《灵枢·本藏篇》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然有其独尽天寿,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


  气化减弱:气化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伴随年龄的增长,脏腑气化功能日趋低下,无论任何一个脏(腑)气化异常都可最终导致三焦整体气化失常,气血津液升降出人的通道不畅,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低下,从而导致或加速衰老。韩景献认为三焦气化失常是衰老的根本机制。


  元气亏虚:元气是激发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和原动力。清代徐灵胎提出:人的生、长、壮、老、已“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焉。所谓定分者,元气也”。程静等认为元气与衰老密切相关,顾护元气是延缓衰老的关键。


  精血津液虚衰:中医学认为,衰老与精血耗竭密切相关。《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衰老的机理在于肾中精血和真元的耗竭,随着年龄增加,首先是精血不断衰耗,继之气虚、神散、形坏等诸老态至矣。


  4.6痰浊瘀血说


  中医同时重视五脏虚损所致病理产物痰浊、瘀血,认为其为导致机体衰老的因素。侯俊林认为痰瘀是衰老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可加速衰老进程,是导致人体衰老的重要因素。


  因此,笔者认为,衰老的机理可概括为先天和后天两方面,虚和实两大类。


  人的衰老进程和寿命长短取决于先天禀赋,即父母的遗传基础;同时强调后天的重要性,后天因素致衰的机理有阴阳失衡说、气血失和说、五腑虚损说、精气神的亏虚说和痰浊瘀血说。


  虚为脏腑、阴阳、精神气血津液的亏耗,并且以肾脾虚损为主。实主要是瘀血痰浊。虚实夹杂是导致衰老的最重要的基本病机,本虚是衰老的本质,以肾虚和脾虚为主,标实是衰老的征象,为痰瘀互结,其发生率与脏腑虚证呈正相关,并随增龄呈正相关增长。而这种虚实夹杂的病理改变是一种由轻到重,由单一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


  作者:梁治学,胡燕   甘肃医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zhongyixue/8002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