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 > 中医学临证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医学临证现状分析与对策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医学


  中医学当前的临证现状,存在着指导思想的背离、临证方法不合理、经验总结不及时等问题。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进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本文就一些中医学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推进中医临床诊疗思路、方法与水平不断提升。


  中医学是发源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当地民族医学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在世界传统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学的某些理论和认识,如整体思想、体质理论等,正在影响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临床与科研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从整体上看,中医临床与科研工作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甚至较为严重,如一方统百病思想、以中医中药降低西医客观指标的现象、科技含量低和成果转化率低的科研项目。指导思想的背离、功利性趋向及有关政策的禁锢,是中医临床与科研工作还没有走上正路的症结。


  1指导思想背离


  中医学临证过程的主要指导思想包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动态观原则。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其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同源异构及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要求人们在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等问题时,必须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当前中医临证过程中,有许多医生并不重视人体的整体观,而盲目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还有的干脆不管人体的主观感受一味地去寻求西医学客观指标的复原。


  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人体与人体之间是两个不同的整体,虽说有着一定的共性,但是二者也存在着许多个体差异。中医临证过程中必须详细对每一位病人进行辨证,不得一方统百病。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观念的提升,在临证中最好能做到“先辨中医的病、再辨西医的病,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医学进行辨证治疗”。


  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的有机整体,其体内的“心肾相交、肝胆相照、脾主运化”等均能说明人体的动态观;人患病之后的病重与康复也能证明这一点。在临证过程中,许多医生不重视随病情变化随证加减,而是从发病到康复这一过程中均用固定的方进行治疗;在临证过程中,遇到气血阴阳不足的只管补足气血阴阳,很少有人能将药物在体内“动起来”,使机体“补而不滞,滋而不腻”;还有许多医生在临证过程中不重视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只会“郁者达之,虚者补之”等。在临证过程中,必须重视疾病的转变与预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开补药时不忘加行气之品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

blob.png

  2方法不合理


  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当中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并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不论患者的贵贱贫富一视同仁,不无缘无故的抬高药价”等高尚的医德。纵观当今中医临床,有部分医生“损人利己,趁火打劫”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医学在人民大众心目中的地位,是阻碍中医学继续向前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已经对医者的学习方法、为人处事原则和悬壶济世方法等有了正确的指导,是衡量医生研究方法、临证方法和医德修养的最好标准。


  当今临床上,有许多医疗机构和医生打着中医学的旗号来夸大宣传,如中医中药根治乙肝大小三阳等,这样不仅对医学发展的方向不利,而且使一些接受过他们的治疗而未能获效的患者及其家属对中医学产生不好的看法,久而久之,即可使大部分的人民群众失去对中医治病的信心。


  在临床过程中,每一位医生都有自己用得比较得心应手的方剂,被某些人称之为“祖传秘方”而应之于临床,并且极大程度的提高药价,这不是“趁火打劫”又是什么呢?


  3经验总结不及时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医生的临证经验,在于长期的不断总结;中医学的发展,在于一代代新人的“勤求古训,融化心知”和“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现实的中医临床过程中,有许多医生“心不明了”的处方用药、辨证不明确的“多靶点用药”和根据药理学研究加减用药的现象,均不利于中医临证经验的总结,虽说为病人摆脱了疾苦,但是不利于培养下一代,长此以往,只能导致“以现存中医学文献为基础的重复性研究现象的出现,别说发展中医了,还有可能不如当前的中医医疗水平”。


  4解决方法


  4.1理念的转变中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与研究思维。临证过程中必须溯求其源,遵循传统理念与方法,以中医学整体观、辨证论治为指导。


  4.2重视中医临床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中医学的临床方法,可以归纳为常规法、抓主证法、试诊法、演绎法与辨病论治。中医临床方法论是在中医学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没有中医临床的捷径,只有正确的方法指导下去努力总结、体会,方可应用自如。


  4.3谨慎态度勤于总结临床经验,是长期实践过程中探索、总结出来的取得疗效的有效手段。临床经验的获得来自平时的积累与总结、探究;而稀里糊涂的进行临证,不讲究好方法、好思想的总结与借鉴,永远不会成为名医。作为医生,必须博览群书,精勤不倦,乃成大医。


  5总结


  严格按照中医学的指导思想,纠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多参与具有中医学发展意义的社会活动,共同将我国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


    作者:汪武生  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医务科,济宁 27210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zhongyixue/8002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