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金融危机下义乌来料加工业的风险防范研究

金融危机下义乌来料加工业的风险防范研究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企业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义乌来料加工业是一项以来料加工为载体的结对帮联发展经济的互利互惠的“市场带百村”活动,然而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靠走的是低价竞争的路子,靠薄利多销赢得市场,粗放型发展的义乌市场模式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丧失竞争优势。这由上至下对义乌周边区域对市场依赖程度非常高的来料加工业构成了极大影响,如何防范和规避风险是义乌来料加工业目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
论文关键词:来料加工,金融危机,风险防范
  1义乌来料加工业现状
  义乌市场的持续繁荣,推动了义乌本地产品不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也带动了周边市县乃至全省、全国许多地区小商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义乌以浙中城市群为依托,积极发挥义乌市场的带动作用,通过在周边地区设立加工基地,利用周边地区人力资源发展来料加工,有效突破了自身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制约。
  义乌来料加工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最早仅限于一些简单的加工业务,如串珠、编织、针织、绣花等手工活。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外向度日益提高以及分工越来越细,来料加工业务目前已涉及小商品设计、打样、接单、报关等业务,来料加工产业链越拉越长,创造的价值也越来越高。据义乌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义乌来料加工业务已辐射全省11个市和全国16个省(市、区),义乌来料加工市场带动各地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每年支付来料加工费30多亿元。
  2义乌来料加工业发展特点
  义乌来料加工业的发展,目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来料加工业总量逐年增大。
  2002年以来,义乌市参与来料加工的农户已发展到406个行政村(社区),集中加工点467个,加工者27283人,来料加工经纪人526人,2009年经营户共向这些加工点发放来料加工费8688.92万元。而2009年义乌市对外来料加工费发放数额已达40多亿元,与2008年相比,去年发放的加工费增长了22%。
  2.2来料加工地呈扩散型发展。
  义乌市场上的商品,30%来自义乌本地,30%来自浙江省其他地区,30%来自全国其他省市,还有10%来自其他国家,商品出口到16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由于本地劳动力价格的相对较高,义乌本地加工人员呈萎缩态势,经营厂家纷纷到外地农村寻找加工人员。随着市场的发展,现已经有婺城、金东、兰溪、浦江等15个县(市、区)在义乌市设立了来料加工办事处,加工地已辐射到了江西、安徽、河南、江苏、福建、广东、甘肃、陕西、河北、山东、辽宁等20个省(市、区),形成了以义乌为中心的辐射型扩散趋势。
  2.3来料加工产品依然是品种多、技术含量低。
  目前来料加工产品主要有饰品类、工艺品类、玩具类、节日灯具类等门类的上千品种,其中又以饰品居多,占市场三分之二份额。绝大部分商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加工环节工艺较为简单,大部分都是只需稍加指导就能学会的手工活,复杂一些的也仅需一些简单的工具或设备。
  通过对义乌市某乡的调查看,加工打火机占46%,加工鞋料34.6%,装搭笔15.3%,加工服装3.8%。其中除了少数需要专门设备的踩鞋帮业务外,来料加工一般不需要专门的设备,也无需正式训练,大多稍微看一遍就可以进行操作。调查中回答“一看就会”的占了60.9%,需要“一周以内学习”的占29.1%,两者合计占总数的89.4%。
  2.4来料加工业竞争趋于激烈。
  来料加工业发展早期,都是经营厂家到农村找人帮忙加工,加工户处于较为主动的位置。当时,只要到义乌市场,都能接到单子,且大部分能赚钱。由于来料加工无需什么设备,无需复杂技术,无需资本投入,只要稍作简单的传授培训,男女老少都可操作,能够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帮助农民致富,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当地经济的一条好途径,特别是2006年全国妇联在义乌举办了“市场带千村”活动后,各地政府加大了行政拉力,积极采取措施,主动对接义乌市场,争抢市场份额,从而导致了这一产业的竞争趋于激烈。
  2.5来料加工市场尚未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义乌来料加工从95年发展至今已有15年时间,而快速发展只是近三四年的时间,各地纷纷在义乌设立来料加工办事处(联络处)则是近两年的事。来料加工市场远未成熟:一是目前来料加工业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量不断扩大、加工地不断外扩的趋势明显;二是各地竞争激烈,稳定的市场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各地所占市场份额在不断变化之中;三是业内合作方式简单多样,操作不规范。如一些经营户与经纪人之间不签正式合同,仅凭口头约定,从而导致各种纠纷时有发生。
  3金融危机对来料加工产业影响继续
  长期以来,义乌小商品走的是低价竞争的路子,靠薄利多销赢得市场,然而随着人民币升值、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这种粗放型发展模式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丧失竞争优势。据“中国义乌小商品指数”检测显示,义乌市场周价格指数自08年9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场内订单交易价格指数、场内直接交易价格指数、出口交易价格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工艺品、五金类、电子电器类等多个行业价格出现下调。17大类价格指数中,9大类指数不同程度下跌,最大跌幅为4.36%。在100个三级类别指数中,上涨比例为40%,下跌比例为47%,持平比例13%。
  尽管成本在大幅上涨,但依然没有让义乌小商品走出低价怪圈,关键还是因为义乌小商品同质性太强,没有品牌,技术含量普遍较低,极易模仿,导致竞争激烈。

而对市场依赖程度高的来料加工业所受金融危机影响更大,原因在于来料加工业所所涉及的行业集中在低技术含量,高密度劳动相关的产品上,一旦下游厂家出现了危机,其所对应的上游来料加工业将无所适从。
  4来料加工业风险防范措施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义乌市场近年来出现大单少、小单多、整体市场下滑的情况,业内人士估计来料加工市场萎缩达30%。“僧多粥少”,导致来料加工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出口欧美的外贸单子急剧减少,对于一些特定特色专业的县市的来料加工业发展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来料加工转型升级主要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4.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真正用抓工业的力度去抓来料加工业,用看招商引资的态度去看来料加工业。目前,由于部分单位和个人对来料加工业的认识不到位,把来料加工业狭隘理解为农村老人妇女赚点零花钱的小产业,只能小打小闹,做不大。但实际证明,小加工也可以做成大产业,如金华市婺城区一年的来料加工费就超过了一个亿。同时由于来料加工无需资金设备,简单易学,因此它也是非常适合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项目。尤其是在当前工业用地紧张的形势下,无需土地的来料加工业不失为值得我们大力去抓的“无地”工业了。
  同时应出台一些专门的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如为经纪人运输开设绿色通道,对非正规就业组织提供工商税收优惠、低息无息贷款,将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全面保障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基本权益等。
  4.2拓展来料加工专业基地
  在政府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应注重引进一些有来料加工外发业务的企业,逐渐形成自有的加工货源。同时要培育一批规模型的加工基地,扶持一些有能力、肯吃苦的现有经纪人扩大经营规模,转向来样、来单加工,自己办厂当老板。
  义乌市场来料加工产品众多,产业门类较广,全面对接的难度较大。根据各地实际,应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确定几大适合的产业进行重点对接,培育“一乡一品”、“几乡一品”,以利于集聚效应的发挥和产业的快速成熟。比如,婺城区琅琊镇的头发、白龙桥镇的假发加工,金东区的饰品加工,磐安县的头花、木制品、宫灯,龙泉市的圣诞灯、割花等都已初具规模。许多地方还直接承接了部分产业转移,成为重要的小商品加工基地。
  4.3注重创新,做优产品促转型。
  要向加工传统产品寻求突破,树立创新意识。一是款式创新。二是手段创新。从原材料、加工方式等方面都可进行创新,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做优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现在最早的串珠、打结等传统来料加工业务,已逐渐被更高层次的加工方式所替代,来料加工的附加值正逐步提高。先进较为成功例子有东阳的编织腰带和中国结在款式上的创新,浦江水晶产品来料加工产业链的完善,仙居许愿灯材质方面的提升等,都给如何提升来料加工产品附加值提供了借鉴版本。
  4.4建立协会,抱团合作促转型。
  为进一步推进来料加工产业化进程,增强来料加工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规模化、特色化、系列化加工,加强经纪人的团队建设,亟须建立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实行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形成各地来料加工强大的势力和品牌。
  如义乌本地来料加工联合会为义乌市场经营户和承接来料加工业务的地区之间搭建合作桥梁;对有来料加工业务的企业和经营户统一登记造册,建立档案资料,供经纪人选择,并经常举办一些对接洽谈会。去年4月,联合会协助相关部门举办了婺城—义乌、浦江—义乌来料加工现场对接洽谈会,会上分别签订来料加工业务订单1760万元和3010万元;2009年组织经营户参与来料加工洽谈会累计达200多次,成功签约的来料加工业务有3000多项。因此,因此,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各地应加快筹建驻义乌来料加工联络处。
  4.5要提供针对性强的技能培训
  根据各地特色产业、传统产业,开展订单培训,探索出适合于来料加工业的灵活的培训制度,使下岗失土及农村闲散人员尽快掌握一定的技能从事来料加工就业。二是要加大对经纪人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抓好二支队伍的建设。有关部门要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地组织经纪人举行外贸知识,营销管理、“合同法”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并组织进行市场考察,拓宽视野、了解行情,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要加强培训比武,定期专门举办各类来料加工业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进一步提高从业队伍技能素质,并扶持一批有能力的从业人员成为经纪人,推动来料加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向生 “来料加工”项目陷阱多[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4(6)
2 薛泳军、任娟 加工贸易为何重来料轻进料[J],中国海关,2005(8)
3 陈红泉 经济全球化下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对深圳的影响[J],经济前沿,2005(8)
4 杨雪萍 论义乌小商品集群与新农村建设[J],特区经济,2006(6)
5 张至卿 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转型升级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3)
6 周一真 中小企业集群参与国际竞争的途径与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7)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qiyeguanlilunwen/7503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