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国家公务员培训中的问题

国家公务员培训中的问题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绪论:据新华社报道,中共江苏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第二次大会将“大规模培训干部”作为重要议题。议题所针对的现实情景,一是某些领导干部交往应酬多,学习研究少,知识和本领都在退化;二是该省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中,具有本科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50%稍强,其余的只有大专以下学历,这样的人才结构不适应新时代的执政要求①。新的世纪,将是知识竞争、人才竞争的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公务员培训正是对人才的潜力、智力、能力进行深度开发的重要手段。公务员培训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位的要求,国家对公务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培养和训练②。培训的目的是在于不断提高广大公务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改善其素质结构,使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之与社会发展和岗位规范的要求协调一致,以大大提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更好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国务院人事部在1996年6月5日发布了《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对培训的机构、培训的分类、培训的科目、培训的管理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公务员培训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初任培训;二是任职培训;三是专业培训;四是更新知识培训。
关键词:家公务员公务员培训新华社
  江泽民同志指出:“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的素质,已经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③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是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与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作实际的需要,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涌现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年轻有为、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优秀干部,也使一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他们正在为我国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更大更积极的贡献。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它们制约了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发展,使培训教育工作未能很好地发挥培养人才的作用,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将问题解决好,将我们的公务员培训工作推上更高的台阶。
  一、前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教育机构不健全
  1、是公务员培训的综合管理机构不健全。《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指出,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是国家公务员培训教育的综合管理机构,负责本级政府公务员的培训教育管理工作,拟定并组织实施国家公务员培训规划。一般情况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人事部门都设有培训股,由培训股负责担当公务员培训的综合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培训股的干部一般都由人事干部兼任,没有专职的培训管理干部,甚至有的单位和部门根本就不设培训综合管理部门,需要时,就临时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这就大大捎弱了培训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制约了培训工作的研究、组织、规划和实施,阻碍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2、是公务员培训的施教机构不健全。由于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起步较晚,配套的培训教育基地网络建设还很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专职的师资队伍,培训工作一般都依靠行政管理学院或党校承办,个别地方的培训工作只是由人事部门下设的干部培训学校来完成。教师队伍多为党校原有人员或临时外骋人员组成,其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有限,多着重于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现行的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技能等新理论新内容涉及较少,许多公务员培训课程质量不高,要么还停留于相对陈旧的一般宣传解说,要么就仅仅介绍西方理论,或者是某些“热门”或外国知识的拼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和实际两张皮。面对公务员层次多、数量大、要求知识范围广的要求,一般的党校教育很难达到应有的培训水平。同时,公务员参加培训学习的选择余地小,除了学习指定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之外,还不能按照实际工作的需求来设置选修课,这就难以满足那些素质较高、基础较好、求知较强的公务员的需要。
  (二)、培训教育管理不规范
  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管理。员工管理好了,物资管理好了,自然就成功了一大半。当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就缺乏一整套的管理体系,一方面对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目标、内容质量等缺乏周密而有效的规定,对各行各业、各级各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各类干部真正需要哪些知识进行培训,究竟应达到什么水平以及是否达到等,没有一套完整的预测和考核体系。另一方面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进行了机构改革之后,人员更显得相对不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不能有效协调,不能严格执行党员调训的有关要求,与原有工作不能完全脱钩,使培训管理工作难度增大。第三方面是培训管理力度不够,强调自觉遵守纪律的多,监督检查少,有关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制度等难以严格执行。个别同志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进了培训班,理论水平自然就提高了,提拔重用自然就轮上了,学与不学一个样。以至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不扎实,把培训过程变成外出散心减压、交朋结友、联络感情的过程,影响了培训的质量。
  (三)、培训教育激励机制不健全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指出:“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位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培训。国家公务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和鉴定作为其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是推进干部培训教育的关键环节。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既有利于保证被提拔任用的干部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水平、有能力的干部,又使参加培训的一般干部看到了被重用的希望,更加主动积极地参加培训。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却缺乏很有力的制度和措施作保证,未能完全将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考核干部、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奖教奖学制度。由于培训与使用关系脱节,使得公务员在参加培训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缺少希望,往往都是被动地接受培训,是上级规定的“要我学”,而不是从增长知识、提高认识、完善自我的角度自觉形成“我要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干部参加培训教育的积极性,大大地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四)、培训教育的内容不规范、针对性不足、实用性不强
  《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培训科目要“依照‘少而精’的原则和科学性、针对性的要求,国家公务员培训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这就为我们的培训内容指明了具体的方向。但在现实的培训工作中,全国各地公务员培训除了学习指定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之外,选修课的开设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公务员参加培训学习的选择余地较小,难以满足那些高素质、好基础和求知欲较强的公务员的需要。对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任职培训大多带有补课的性质,培训重点不突出,培训内容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学了不管用。尤其是分级分类培训不够,没有根据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培训等不同的类别对不同的公务员要求进行分类培训,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公务员的学习积极性,浪费了培训教育资源。
  二、务员培训工作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1、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部门领导对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长远性、紧迫性缺乏充分的、足够的认识,缺乏战略的眼光。认为抓日常工作、抓经济工作才有成效且见效快,抓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难以在短期内直接收到效果,且浪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重视不够,对培训工作安排不周密,检查监督不到位,
激励机制更无从说起,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把培训工作作为一种再生资源,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来投入,而是走过场,为培训而培训。
  2、是培训对象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培训对象在培训中就缺少了压力和动力,在思想上放松了自已、糊涂了自己。也不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从提高自己的素质出发,只是简单的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照样参加工作,从而降低了培训管理的质量。

(二)、培训经费相对不足
  经费是搞好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重要保障。培训经费的不足,是制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筹集经费渠道的不足,全国各地的培训工作大都存在培训经费不足的现象。缺少了经费,培训工作的综合管理机构没有了保障;缺少了经费,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没有了保障;缺少了经费,优秀的师资队伍没有了保障;缺少了经费,奖教奖学机制、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没有了保障。
  (三)、培训监督机制缺乏
  政府的正常动作,需要人大的监督。公务员自身的勤政、廉政建设,需要纪检监察的监督。同样地,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也需要有效的监督。当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就缺乏广泛而有效的监督。缺少了对培训综合管理机构的监督,培训规划、培训理论研究、培训内容的规范性针对性实用性就没有了保障;缺少了对师资队伍的监督,正常的教学秩序、正常的课堂纪律、创新的教学理念就没有了保障;缺少了对单位部门领导的监督,培训与使用的有机结合、激励机制的全面落实就没有了保障;缺少了对培训对象的监督,学员学习就没有了压力,培训效果、培训目的就没有了保障。
  三、解决以上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加强领导
  1、充分认识公务员培训的重要意义。提高干部素质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需要解决任务,我们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深远意义。首先,公务员参加培训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新知识、新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级国家公务员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政府形象,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他们必须要不断地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的知识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公务员参加培训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随着“新公共管理”和“治理理论”的兴起,全世界都掀起了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浪潮,我国政府职能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已逐步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更多地成为“掌舵者”而不是“划桨人”。作为政府形象代表的公务员,在政府职能转变和角色已重新定位的时候,就必须通过学习和培训全方位地掌握和运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以发挥公务员的集体作用,实现政府工作的高效率。最后,公务员参加培训是加强政府机关廉政、勤政建设的需要。公务员是政府行为主体,加强政府机关廉政、勤政建设,必须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提高他们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通过培训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廉政勤政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2、进一步转变培训学习观念。在过去,有的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不够,总认为抓工作才是“硬道理”、“硬任务”,培训学习是“软任务”,可搞可不搞,没有认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两个根本转变”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全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1)作为领导干部,要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就必须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古语有话:“强将之下无弱兵,弱将之下无强兵”,作为决策者,首先就是强者。而要始终成为强者,就必须转变传统的面子观念,主动学习,“不耻下问”,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掌握新社会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作为领导干部,要把培训工作从一般性知识培训转变到整体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上来,把公务员培训当作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作一种投入,是一种出人才、出效益、出生产力的投入。(3)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抓干部培训工作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共产党的先进性的工作来抓,把培训工作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
  3、切实提高参加培训人员的思想认识。社会在前进、在变化,政治体制在完善,公务员的工作岗位也会不断变化。要适应新形势、新时代、新岗位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参加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适用不同的工作岗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毛泽东曾经讲过“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④。作为培训对象,我们要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磨刀不误砍柴时”这个道理,今天的培训就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工作,也只有认真地参加今天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将明天的工作做好,决不能把参加学习培训当作上级要完成的一个软任务。
  (二)、健全机构,加强管理
  1、健全管理机构和施教机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培训的综合管理机构和施教机构是培训工作的“火车头”。我国公务员培训的管理由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综合管理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干部的培训工作,在人事部门中设置专门的公务员培训科室,有专职的人员和专项的资金参与管理,拟定全面的培训规章制度、拟定培训规划,对培训施教机构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培训施教机构,是落实国家公务员各项培训任务的场所和各种教学机构,是公务员培训工作得以开展的实体,是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成败。我们首先要完善教学场所,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完善地方行政学院、完善其他培训机构。其次要健全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老师,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现有党校教育的素质。一要培养他们献身于干部教育培训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要多组织他们到上级党校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三要多组织他们到基层中去,了解基础情况,摸准基层干部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培养打好基础。同时要不断采取措施,补充新鲜“血液”,弥补党校师资力量的不足。
  2、加强教学管理。培训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加强管理,首先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要制订专门的管理制度,要实行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制度,要实行竞争上岗制度,要实行教学评选制度,适当地对教师施加工作压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和创造力。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管理,要制订相应的考勤制度、课堂纪律制度,并与学员的工作单位密切联系,定期向学员的工作单位反映学员的学习情况,实行双重管理,施双重压力,使学员安心、定心参加培训学习。
  3、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在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机构改革之后,事业站所的人员已从机关中分离出去,在工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员就相对地显得不足,工作任务更加增大。作为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在决定对相关的公务员进行培训的时候,就要正确地处理好学员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及时地对近期的工作作系统全面的安排,使培
训与工作暂时脱钩,该做的工作,该完成的任务安排其他同志去完成,不能因为工作而影响参加培训的同志的学习。当然,作为培训对象也要正确对待工作和学习,在参加培训学习之前,及早完成手头上的工作,并对后期的工作向领导反映,由领导及早安排,不要让工作影响了自己的培训学习,顾此失彼。
  4、健全监督体系。有效的监督,是完成各种任务保证。由于我们在培训工作中缺少对培训系统的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督,使培训工作始终处于“自己管自己”的状态。缺少了监督,就缺少了压力、缺少了动力。我们应建立全面的培训监督系统,一级级监督、一级级管理,从培训的综合管理机构到师资队伍,从师资队伍到培训对象都应设置有效的监督。在监督的组成上也应有多种组合,有纪委的监督、有干部的监督、有学员的监督、也有群众的监督,使各个环节都能依规、依制度行事。偏离了“轨道”,就要受到监督,就要受到管制。
  5、精选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业务知识与能力教育、创新能力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干部培训工作必须进一步树立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意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培训班次和培训内容。对领导干部的培训,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着眼,切实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加强领导科学、领导艺术的培训,加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的培训。江泽民同志在“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过“务必站在面向世界、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⑤对青年干部的培训,要把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的培训作为基本内容,切实加强业务知识、工作方法的培训,不断加深对公共行政、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现化科技和行为规范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培训时期应有不同的培训内容,不同的培训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提高培训保障能力
  公务员培训除了要加强思想认识,完善制度,严格管理,更新内容,创新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资金的投入问题。机构的设置和完善需要资金,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资金,规范的教学管理需要资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需要资金。资金的缺乏是现在我国公务员培训实践中遇到的非常突出的问题,经费的相对不足,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和培训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加快公务员队伍的培训工作,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就必须增加对培训经费的投入。国家公务员培训经费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政府,特别是地方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和重视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干部培训工作看作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再利用的高度上来,把培训工作看作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朝阳产业,舍得投入。每年各级政府财政要根据需要,列支国家公务员培训经费,在此基础上要想尽一切办法增拨一笔专门的公务员培训经费,投入到干部培训工作中去,使之保持一定的比例并形成法定的制度,以确保公务员培训的资金。同时,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也应该千方百计多途径、多渠道争取培训资金,使培训工作能在充裕的资金的支持下正常开展。
  (四)、健全培训激励机制
  俗语话: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适时的奖励是推进各项工作的推进剂,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培训工作,适当的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要解决现阶段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强、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就应尽快完善公务员培训的激励机制,使培训与使用真正结合起来,将“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定级、不培训不晋升”的“三不政策”落到实处。在实际操作中,培训单位要加强对培训考勤、考核制度的管理,把培训期间的考勤结果,考核成绩记录在案,必要时将培训学习的考勤结果报告所在的工作单位,将考核结果录入公务员的个人档案。培训单位要对品学兼优的学员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工作单位在进行表彰总结、评选先进和提薪提职时,要充分参考对象在培训期间的考勤考核结果,并以此作为重要依据,对在培训期间表现优秀的同志要及时加以提拔任用。而对按规定应接受培训而又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或者培训期间纪律散漫,学习成绩不合格的公务员,不能参加评优、评先进,甚至年度考核不能评为“称职”,对有机会给予提拔任用的也应将提拔时间压后,限期改正。同时,对于师资队伍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在教学工作中态度严谨、方法创新、成绩显著的教师进行奖励,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提高创造力。对在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老师要进行整改或处理。
  结论
  由于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实行较晚,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还始于刚起步阶段,培训教育工作还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我们要在新的历史发展潮流中不断将培训教育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续步解决培训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力、内容不规范等问题,并不断借鉴外国的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经验,将我们的培训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系统化,把我国的公务员队伍建设成为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

注释
  ①《南方都市报》2004年11月15日。
  ②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③《人民日报》1996年6月24日。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人民日报》,1998年9月16日。
  参考文献
  [1]朱立民:《论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
  [2]溪流:《中国公务员制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3]王式亮:《汲取国外经验规范我国公务员培训机制》,《中国公务员》,2001年第2期。
  [4]谭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论》,光明日报出版社89年6月版。
  [5]杨文士.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3版。
  [6]廖为建:《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7]吕沛丰.钟韦军:《治理理论视野中的公务员制度变革》行政与法,2003年。
  [8]《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人发[1996]52号。
  [9]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99年6月版。
  [10]徐理明:《国家公务员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xingzhengguanlilunwen/3305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