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其他教育 > 中国青少年道德品格下降原因的探究

中国青少年道德品格下降原因的探究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中国青少年道德品格下降原因的探究

崔彩霞

关键词: 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 性格养成教育 心智 性灵



目前社会上对于年轻人的道德品格问题有着普遍的不认同。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同情心,审美缺失,不能顾全大局等等的标签几乎成为80后和90后的代名词,究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去年的60周年大庆各方面的统计显示足以说明。但是正如春风吹来了花香鸟语,也同时带来了我们并不喜欢的苍蝇、蚊子一样,改革也在带来进步的同时必定会有一些负面的东西会出现,经济水平的提升让某些人从此只认得钱,只懂得拜金,其他的道德全然不顾。社会如此,处于社会中的家庭和家庭中的孩子当然不能幸免。试想,一对爱财如命,对任何道德都不屑,言行不一的父母如何能够不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耳濡墨染的影响,又如何能够杜绝孩子的言行表里如一?毕竟身教远远大于言教。不是吗?父母在子女面前说的天花乱坠,子女眼里看到的却永远都是另一番景象,你想孩子会做哪一种?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向善的天性是最会模仿父母的行动的,说一百遍都不如做一遍来的管用。不然怎么会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呢?不少家庭如此的话,可想而知整个社会又会怎样。再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网吧,对于未成年孩子的负面教育太多太多,还有公交车这一任何人都参与的地方,我们好多公民的个人素质实在不敢恭维,随地吐痰、说脏话到处都是,这是孩子们言行的大课堂,哪个孩子不会学呢。

其次,是家庭教育的误导和缺失

我们长期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从某些角度来看是很成功的,尤其对于经济的发展,可是对于教育,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被社会认识到。每家只有一个孩子,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许多父母错误的以为再不要让孩子像自己小时侯那样了,要什么都没有,于是孩子要什么都能无条件给与满足,从小几乎没有体验过被拒绝的滋味。而且家里好的东西必须先给孩子吃给孩子用,加之爷爷奶奶又格外疼爱,于是乎孩子的世界观中,这个世界上我想要什么就必须有什么, 我就是大家的中心,所有人必须都认同我的看法,以我为先,不许反对我。久而久之,家中的被普遍认同和首选,变成了对社会的认识,结果第一个,去到幼稚园就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不仅有人要跟自己分东西,还要让着别的孩子,自己要干自己的事。于是哭恼、耍赖、抵触诸多情绪都出来助阵,如果幼稚园的老师很有经验,知道他哭恼的原因,那还算好,经过老师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最起码在外面不会为所欲为了,这是很好的转变。而不争的事实是幼稚园的老师并非都那么懂孩子,有些只是去哄哄孩子而已 ,这并非长治,只是暂安。这样一来,等于是在原来失败的家庭教育上又雪上加霜,原本自私贪婪的性情被纵容到极致,这段正是性格养成阶段的教育于是一败涂地,而一个人生命开始的第一页也就被家庭和幼稚园搞砸了。后面的教育只能是各个阶段的老师们不停的查漏补缺,有些只能是亡羊补牢。最终可想而知,这种连最起码的生活能力都不具备的孩子,谈何品格和社会责任。

许多家长和幼稚园的老师们哪里知道,“再富不能富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已经是被一些走过这段发展道路的国家验证过的教训。我们又在重蹈覆辙了。别再误导我们的孩子了!

另一方面,国家正在城镇化的现状,使一些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根本无暇照顾孩子,这样看似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实则是,把孩子丢给老人,丢给学校便以为万事大吉,孩子品行的教育还是父母交给的,学校只能承担知识和思想的传授与引导,这一点也是我们不少家长认识上的误区。结果是钱挣到了,孩子荒废了,自己也老了,将来怎么办?钱在一个不成器的孩子手上无异于毒品,二老的晚年依靠谁?这是我们家庭教育缺失的一种情况。还有的家长自己不能严格要求孩子,学校老师也不能对他的孩子批评,否则全是老师的错。这样的孩子哪个学校敢要,哪个老师敢教,他能受到好的学校教育吗?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我们学校教育机制设置的问题

在我国几乎人人知晓的 Google大中华总裁李开复先生,他十一岁作为小留学生去美国学习,直到博士毕业,回国工作后,他发现,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有着如此的不同,因此他曾警醒过中国的父母:中国当下学校教育的弊端是:教育方法僵化,知识老化,学风浮躁,学生只知道个人奋斗而严重缺少团队精神。而今天社会需要的是人格高尚,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善于社交,做人谦虚,勇于认错,虚心学习,有同情心,会倾听别人讲话的高情商人才。美国的教育制度中包含了一种有效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造就具有品格魅力的领袖人物的机制。而中国教育制度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及学生干部,都缺乏那种深刻的影响力。如果中国的父母不来弥补这一不足之处,未来全球各个领域的领导者,将不大可能是我们的孩子。

不能让人乐观的是,我曾听一位北京的老教育家讲过,他在一次带领一个由日本孩子和中国孩子组成的夏令营时,深深的感受到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和学校教育的贻误社会。他们的夏令营先组织孩子爬山比赛,之前,一个日本孩子感冒高烧,带队的中国老师都认为日本老师要孩子取消这次活动,可日本老师却毫无此意,不仅没让孩子去附近医院就医,而且要求那孩子第二天按照所有孩子的标准负重爬山,中途孩子自己也不让别人帮忙,直到登上山顶。另一次的海上历险,中国老师为了保险,带孩子们选了乘海轮渡海,期间中国孩子的晕船把老师们着实考验一把。而日本的老师选了用竹筏,两人一组渡海,其中的一个小姑娘无论如何都不敢下海,日本老师于是在海边对这个孩子一顿耳光,然后强行推到海里,眼看其他孩子都已经快到目的地了,这个胆小的孩子还在胆怯的游在后面,但最后那孩子终于也到了目的地,当她一走上岸,老师和所有的孩子都跑过去把他高高地抛起,庆祝她的胜利…..

李开复的话说过大概有十年了,我们的教育依然照旧,老教育家的经历也大概有六七年了,我们的教育仍然依旧。最能起到品格与性灵培养的课程,音乐和美术,几乎要被分数教育全部替代,义务教育阶段这些课是其他课的摆设,是学校的门面,检查时装装样子,检查完就收起来,把时间留给考试用的科目。另一方面,本来应该时刻都能影响到孩子们心灵的课程却被考试烙上不该有的印记,仅仅一些技法作为考试的尺度,所有的孩子都被要求掌握技法,抛弃心灵与创造,招生机制的严重扭曲使现在毕业的艺术类大学生一筹莫展。当年在杭州西湖畔把美育作为德育的弘一法师以及第一任教育部长蔡元培看到如今的教育不知会作何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2407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