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其他教育 > 中小学理财教育现状及对策

中小学理财教育现状及对策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作者简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罗伯特?T? 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提出了“财商(Financial Quotient,简称FQ)”概念。他认为,“财商”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属于我们整体智慧的一部分。至于财商教育,有研究者认为,是为转变人们的理财观念、普及理财与投资知识、提高人们理财智慧和能力的教育。“财商”概念的提出,促进了理财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理财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在一些文章中,“财商教育”与“理财教育”通用,不太区分这二者的关系,但笔者认为,“理财教育”的表述更准确一些。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理财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中小学阶段通过科学合理的理财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理财能力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国内中小学生理财教育现状,提出加强改进中小学生理财教育的对策。

  一、中小学理财教育现状

  在国外,中小学理财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日趋成熟。然而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小农经济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许多地区尤其是内陆地区的人们习惯于自给自足,量入为出,缺乏获得财富、保持财富与运用财富的意识。同时,受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等传统政治及道德观念的影响,理财教育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理念还不为大多数人所意识。许多人谈起国际品牌、时尚潮流、大腕明星津津乐道,而说起理财则一脸的茫然。总之,理财教育的总体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学校理财教育尚未形成科学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理财教育的重要性。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理财知识,渗透理财教育。但是,目前中小学的理财教育仍以零散的学科渗透为主,理财知识与技能训练散见于数学、政治等学科之中。如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4~6年级课程内容中,要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有一个“旅游计划”的例子,题目要求是:某人计划用5天的时间外出旅游,所需费用大概是多少?具体旅游地点与时间请教师提出。在7~9年级的课程内容中,有一个例子是这样设计的:小丽去文具店买铅笔和橡皮。铅笔每支0.5元,橡皮每块0.4元,小丽带了2元钱,能买几支铅笔、几块橡皮?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目前学校开展的理财教育,还不能够给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理财教育。相关调查研究也发现,仅有2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理财知识从课堂上学来,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是受父母及电视媒体的影响。[1]

  (二)家庭理财教育尚存缺失

  获得财富(赚钱)、保持财富(管钱)、运用财富(花钱)是科学理财的构成要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仅重视孩子的智商与考试分数,而没有认识到理财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情,赚钱、管钱与花钱自然也是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的事情。比如,交水电费、交房租、还房贷、买日用品等日常开支不跟孩子们交流,储蓄、买理财产品等也不让孩子们参与,甚至连孩子对压岁钱与零花钱的管理与使用权也不给。其结果是许多青少年没有收支平衡的意识,不懂得量入为出。很多孩子由于缺失理财技能的锻炼,在父母的监管之下还能管好零用钱与生活费,一旦离开父母的帮助与监管,则不能合理规划日常开支。许多孩子大手花钱,攀比消费,上大学与工作之后便成为月光一族乃至负债族。

  此外,有的家长平日不给孩子零花钱,不让孩子参与家庭购物与理财,认为孩子长大了才有必要参与这些事情。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花钱不管不问,有求必应,只要孩子要钱就给,从不引导孩子节约用钱与合理消费。在生活中,虽然也有些家长意识到了理财教育的重要性,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有研究者对广州某小学3~6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意识地向孩子灌输正确的理财知识的家长占38%;在理财教育方式上,63%的家长采用随要随给甚至不给的方式。[2]这种或专制或放任的做法非常不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三)大众对理财教育认识片面

  罗伯特?T?清崎早期提出的“财商”概念在内涵上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其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使用金钱及使用规律的能力。而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其内涵已经扩展到对所有财富的认知、获取和运用的能力。这其中特别注重让人们学会设立理财目标、认识个人收入基础、制定详尽的理财计划以及应用理财计划、调整理财计划、评价理财目标和理财过程。

  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与教师对理财教育的认识尚存偏见。2011年8月4日,《中国平安国人财商指数报告(2011)》发布,这份报告通过解析四大元素,既财富知识、财富态度、财富行为、财富性格,对国人获取和管理财富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财富获取运用的态度以及能力进行分析显示,国人财商表现出高态度、缺知识和低行动特点。[3]这表明,缺乏理财知识与理财教育行动是我国大众的共同弱点。如果从理财知识、理财技能及理财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看,大众既对理财知识与技能认识片面,又过分注重节约等品质的培养,而忽视创造财富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因此,人们通常会将货币计算能力、购物能力乃至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等品德教育作为青少年理财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忽视对财富多种形式的认识、理财计划的制订与调整、理财计划的实施等方面的理财教育内容。

  二、中小学生理财教育的对策

  正如上文所述,由于许多教师和家长本身就缺乏理财意识以及科学的理财知识和理财技能,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理财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当前,我国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开展理财教育,面临课程与教材缺乏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建议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先行一步,可以带头开设理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财教育教材,全面系统地建构学校理财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体系。   (一)分层确立理财教育的目标

  任何教育都需要符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理财教育的开展也不例外。理财教育目标首先应体现全面性与阶段性。例如,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理财教育目标,即:3岁能辨认硬币、纸币;4岁能准确说明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不可能把商品买全,必须做出选择;5岁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能数数目不大的钱;7岁能看价格标签;8岁知道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并把钱存在账户里;9岁能制订一周的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可供大笔开销时使用;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12岁能制定并执行两周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术语;13岁至高中毕业,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4]

  相比之下,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理财教育的目标并不明确。尽管数学课程较多地涉及了货币的认识及购物方面的理财知识,加强了对青少年短期开支预算方面的教育,但仍然缺乏进一步的投资理财教育。因此,借鉴美国理财教育的做法,我们首先要确立理财教育的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在总体目标方面,既要考虑理财知识与技能的方方面面,又要注重财富、消费、诚信等价值观的培养。在阶段目标方面,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其次,要分析哪些目标适合在哪些课程中落实。

  (二)全面建构理财教育的内容

  关于如何建构理财教育的内容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例如,在苏格兰理财教育研究中心的系列研究中,理财能力包括具有理财理解力、理财胜任力、理财责任感和理财事业心四方面的内涵。其中,理财理解力涉及社会中金钱的本质和角色、收入的来源、税收、支出、储蓄和投资、信用和债务、理财服务和咨询服务、消费者权利、责任和保护等方面的了解与掌握;在理财胜任力方面,涉及保存消费记录和凭证、分析财务信息、衡量钱的价值、设计和进行预算、制定多样的财务决策等能力;理财责任感包括增强为自己负责的责任感、分析他人财务决策对于社会和环境(本土和全球范围)的潜在影响、分析自己的财物决策对他人和环境(本土和全球范围)的潜在影响;理财事业心方面,则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评估潜在的风险和回报、以创新和自信的姿态来利用财物和其他资源、在一系列的情境中富有创造性地使用已有知识和技能等。[5]

  可见,理财教育涉及经济、金融、财务会计、税收等各个领域,内容非常广泛。如何选择这些领域的基本知识、技能与理论,并通过适当的教材形式与教学形式呈现给中小学生并非易事,需要相关专业人士与教师通力合作,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财教育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如果能设计专门的理财课程更好。但在短时期内,更需要中小学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能够意识到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多角度挖掘与拓展各门课程中与理财相关的教育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此外,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财富、诚信、责任等理财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三)深入探索理财教育的多种形式

  开展理财教育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之下,通过各学科渗透,以及在跨学科教育活动中进行理财教育是比较有效的做法。在中小学数学课上,许多教师已经开展了货币认识与购物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适当拓展。例如,可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商店或者摊位老板,进行财务预算,模拟进货、卖货,并通过记账形式树立收支概念。还可以联系家庭生活实际,向父母了解家庭收支状况。

  另外,各年级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相关学科内容,开展理财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小学低年级可以开展一顿野餐预算的实践活动,中高年级开展一周或者一个短期节假日的开销预算与实践活动;中学高年级可以开展寒暑假开销预算实践活动。再如,小学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储蓄等方式理解利息等概念,树立用已有钱币赚取更多钱币的意识;中学阶段的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转账支付、支票、信用卡等更多的货币表现形式,还可以通过假期打工以及在家长协助下参与基金、股票等理财活动锻炼理财能力。总之,在多种形式的理财教育中,加强各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理财教育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财知识与理财技能转化为理财能力至关重要。

  (四)科学引导家庭理财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现在的青少年将来也要成家立业,肩负家庭理财的责任与重担。因此,要引导家长充分利用家庭理财的资源,改变包办代替与放任自流的状态,积极为孩子们创设参与理财、自主理财的机会。对于理财技能而言,家庭理财教育重在对孩子进行管钱技能、用钱技能和赚钱技能的培养。管钱技能即是用零花钱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与其他理财技能。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前提下,家长可以带孩子到银行参观,指导孩子在银行开户。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可引导孩子用压岁钱参与买保险、买基金、炒股票等理财活动等;用钱技能,即是引导孩子树立节约的观念与合理开支的技能。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了解日常生活的主要花销有哪些,通过协商,指导孩子制定开支计划;赚钱技能,即是引导孩子用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并懂得感恩长辈与回报社会。有的孩子自觉地用自己积攒的压岁钱贴补家用,到了中学利用假期打工挣钱,只要安排适度,不影响学习,家长还是应该鼓励的。

  虽然学校和家庭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理财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网络与社会对青少年理财教育的影响。要有意识地引导中小学生辨别是非,抵制不良思想及诱导。只有家庭、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一起努力,才可能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理财教育环境,引导他们追求更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他们的理财智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207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