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沙上文化“活动课程”的实践路径建设

沙上文化“活动课程”的实践路径建设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我们认为“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那么自然、社会、自我就成为“活动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基本来源,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培养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健全发展的人,就成为我校沙上文化“活动课程”开发的终极目的。
  一、沙上文化“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1.沙上文化“活动课程”的资源背景分析
  (1)悠久的历史传承。
  沙上文化是我校所在地的一种乡土文化,作为扎根在江尾海头吴文化的一脉,至今虽只有七八百年历史,但沙上文化并不显得单薄、简陋,她蕴涵着沙上人的历史和文化,风物和人情,凸现了沙上人特有的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勤俭精神,崇教好学的进取精神,淳朴热情的宽和精神。沙上文化这一鲜明的文化特质,为我校新形势下“活动课程”开发,提供了鲜活的重要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浓郁的人文情怀。
  学校地处张家港市工业重镇锦丰镇,作为江苏省著名的沿江制造业中心,辖区内现有各类企业1600多家,拥有世界500强沙钢集团、浦项集团公司以及220多家饮(塑)料机械专业生产企业等,吸引了日韩、欧美、港台等国家和地区90多家客商投资兴业。在这些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可以说这些企业的奋斗史,也就是这些优秀企业家的创业史,更是一部自主创新、勇于开拓的发展史,是一本生动鲜活的“活动课程”活教材。
  (3)厚重的文化积淀。
  沙上地区文化积淀丰厚。以“沙上山歌”“老沙话”“哨口风筝”“元宵锣鼓”“常阴沙号子”等为代表的民风民俗,被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这块土壤上,培养出了曹楚才、章申、薛永祺等院士;留存着大量沙上名贤的诗歌、散文、民间文学、碑文等;拥有很多当代文章卓著的作家、拼搏科技的英才、白手起家的商界精英、报效桑梓的华侨先进代表等。
  (4)丰富的校外活动场所。
  校园周边具有类型多样、功能不一,诸如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沙钢广场创业碑、文化中心、科技馆、边防检查站、长江抗洪纪念碑、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一大批适合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
  2.“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建构
  (1)“活动课程”中的管理主体结构。
  一是学校教职工。这是“活动课程”实施时的核心层面。二是家长与各单位政工干部。这是“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紧密层面。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学校成立了由家长代表以及公安、司法、宣传、教育、工商、企业、社区、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校校外教育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对青少年“活动课程”的统筹和协调,发挥他们在协调管理青少年“活动课程”上的职能。三是离退休教师和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贤达。这是“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层面。他们心系校园,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发展,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四是学校各年级班团干部。这是“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补充层面。因为班团干部对于良好班风和学风,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引导和导向的作用。
  (2)“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利用与达成目标。
  通过“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来传承和弘扬家乡的优秀历史文化,挖掘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有效开展学生的生存能力教育、感恩的教育、礼仪的教育、合作精神的教育、磨砺意志的教育、动手能力的教育、环保意识的教育、安全防护的教育、社会公德的教育等,切实提升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活动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
  “活动课程”的实施,以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是比较符合当下各级各类学校实际的。就我校实际情况来说,我校的“活动课程”实施以双休日、节假日为主。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随着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推进,眼下一个学期一般在二十二周左右,而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就达50多天,相当于十周的教学时间。这么长的闲暇时间,很多学生无所适从,无目的性地玩耍,如果教育缺失,很多问题就会出现。因此“活动课程”的实施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这样能基本形成学生在校期间,以“学科课程”学习为主,学生在节假日期间,以“活动课程”的实施为主”的时空和责任格局。
  二是,在生源结构上,我校新市民子女的占比超过了40%,其中父母均从事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的占绝大多数。此外,双休日不到半数父母(或一方)能在家陪伴孩子。学生的双休日(节假日)生活,经常处于无序、自发、失控状态,加上社会不良因素的增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
  所以从以上两点来看,“活动课程”有着实施的自觉性和现实的必要性。
  (4)“活动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从多个纬度加以衡量,涵盖知、情、意、行多个层面,重点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诚实守信、文明习惯、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进取精神等。
  此外将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作为最终评选各类先进个人的依据,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沙上文化“活动课程”的有效实践
  1.以课题为形式的“活动课程”极大地提升了课程的质量
  通过系统挖掘、设计、开发,目前学校依托沙上文化开发出的
  以课题为形式的“活动课程”主要有:“苜蓿的特征与深加工技术”、“螃蜞豆腐的制作”、“沙上水文与水利工程”、“走进童年的森林——有趣的沙上童谣”、“知微见著话智慧——沙上谚语探源”、&l dquo;粽香端午话芦苇”、“沙上传统小吃与文化溯源”、“沙上民间手工工艺”、“沙上曲艺与传承”等三十余个。
  这种以课题为形式的“活动课程”,从学生角度来说,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凸显学生活动的主体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和精神品质,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养成。从教师角度来说,可以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2.以实践体验为特点的“活动课程”彰显了课程的特色和魅力
  “参加这次调查活动,虽然很辛苦很累,但让我见识了许多沙上特有的桥梁、水闸,了解了这些桥梁、水闸背后的故事,丰富了自己的学识。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那些有保留价值的古老的水利设施,政府应该尽快登记造册并保护起来啊。”这是学校“沙上水文与水利工程”课题组的王含玉同学日记中写的一段话。显然,在课堂里学习的学生是产生不出这样的想法,也写不出这样有责任感的话语的。“沙上水文与水利工程”课题组活动的开展也让学生对长江流域的水文、气候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对勤劳智慧的沙上居民与水旱灾害斗争的历史和不屈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感悟。
  诸如此类看似“无用”的“活动课程”,可能与教材无关,与考试无关,与成绩无关,是一些“没用”的教育——但却都是学生喜欢的、乐此不疲的、好玩的课程;而可能就是这样的课程决定了学生的人生志向和梦想,激发出潜能和智慧,让学生获得幸福人生。
  三、沙上文化“活动课程”的显性效果
  1.“活动课程”管理主体由以教师为主向多元转化,加强了教育的合力
  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了以往学校“活动课程”的开展主要依靠学校教师单方面力量来进行的局面,较好地解决了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尤其在外来人员子女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这种多主体模式的优越性和实际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不仅增强了教育的合力,也改变了一些双职工家庭,节假日、双休日对孩子没法管理只能放任自流的烦恼。
  2.“活动课程”的内容由学科性质真正向社会生活转化,丰富了教育的内涵
  “活动课程”的内容超越了课本的范畴,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的特点。沙上的港桥水韵、集镇风姿、民风民俗、教育文艺、革命风云、企业名流以及诗歌散文、民间文学、碑文书法、绘画篆刻等等,为我们开展“活动课程”,提供了生动、富有说服力的鲜活资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活动课程”教育内容,使学校在“听、说、读、写、行、动”立体式活动的开展中,更具情境性、真实性、实践性、实效性。
  3.“活动课程”的方法由说教型向体验型转化,完善了教育的机制
  由于“活动课程”实现了书本向生活延伸,学校向社会延伸、理论向实践延伸,强化学生全员参与,落实主体体验,所以学生参与主动,积极性高涨,效果明显。蔬菜基地的劳动、法庭的旁听、营业员生活体验等等都让学生深受感动,让他们无法平静,不仅增强了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更提升了学习的内驱力。
  4.“活动课程”的途径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化,增强了教育的引力
  “活动课程”实现了由单一、静态、平面教育为主转变为多样、动态、立体的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改变了单一的灌输型为渗透型,“活动课程”更趣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综合化,真正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5.“活动课程”的评价由终结性向形成性转变,提升了评价的科学性
  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其实是一个从知到行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品德的形成过程重于结果。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涵盖知、情、意、行多个层面,突出评价的情境化和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在方法上,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带队老师评、活动单位评的方式,体现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这种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情境化、指标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增强了评价主体间的互动,更加全面、客观、公正,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4646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