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 >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创新发展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创新发展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


  一、呼和浩特市服务业的发展基础
  (一)产业地位不断提高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为整个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起到了很好的稳定器作用。自1997年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4.2%,超过工业40%的比重后,服务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到“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95.4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 58.7%。进入“十二五”时期,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743.93亿元,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不含拉萨)排第16位,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4.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排第3位,仅次于海口的69.54%和广州的64.62%。2000-2013年,呼和浩特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8.2%,服务业平均增速为18.7%,服务业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基本一致。
  (二)经济贡献不断加大
  服务业是呼和浩特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58%以上,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从吸纳就业看,“十二五”以来,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从2011年的75.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78万人、2013年的8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分别为45%、45.6%和47%,可见,服务业不仅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而且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从税收贡献看,2013年,服务业提供的税收为157.9亿元,相比“十一五”期末2010年的98.7亿元增长了60%,占国税和地税收入总数的48.0%,服务业成为税收贡献的主体。
  (三)服务中心地位不断加强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业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强。服务密度和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都在不断提高。从服务密度看,2013年全市服务密度达到992.2万元/平方公里,分别比2011年的741.9万元/平方公里和2006年的305.0万元/平方公里提高了33.7%和225.3%,服务密度明显提高。从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看,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06年的27.2%下降到2011年的25.5%,再上升到2013年的27.8%,总体呈上升趋势。
  (四)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以来,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稳步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从2008年的20%左右下降到2012年的12.1%;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以现代金融、科技研发、电子商务、云计算及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不断拓展,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其中,金融业增速最快,保持年均16.7%的高速增长。
  二、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总体水平不高
  从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看,2013年,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8%,在自治区的位置不可动摇。但按省会城市服务业占省区服务业比重排序看,呼和浩特市排第17位,处于中下游水平,表明呼和浩特市服务业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控制力不强,集聚力和辐射力较弱。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东西直线距离为2400多公里,各盟市中心城区相隔较远,陆路交通所耗时间较长,客观上影响了呼和浩特服务业对外辐射能力的扩张。
  (二)结构不合理
  服务业内部构成变动较小,传统服务业在服务业中仍占主导地位。201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之和在服务业中的占比达到56.4%,同2008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在现代服务业中只有金融业占比上升明显,2013年比2008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文化、旅游、职业教育、医疗、养老、健康等新兴产业规模较小,有些还未成为主导产业,有些还刚刚起步,对经济增量带动作用有限。
  (三)区域竞争加剧
  由交通便捷和信息技术进步引起的服务消费区域替代作用日益明显。呼包银榆经济区内各城市,特别是包头和鄂尔多斯都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的重点,积极推动高端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的规划与建设,提出建设物流中心、云计算基地的发展目标,对呼和浩特的服务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的分流影响。
  (四)人口聚集度低
  服务业总量与城市人口规模密切相关,城市人口规模偏少,不足以拉动消费,不利于规模经济,不利于呼和浩特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和经济的集聚发展。呼和浩特市人口聚集度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人口绝对数偏低。2013年,呼和浩特户籍人口233.96万人,在26个省会城市排第23位,这个规模还不及我国西部地级市325.8万人的平均水平,更不及全国地级市408.2万人的平均水平。与区域内其他大城市比较,包头户籍人口225万人,说明呼和浩特的人口数在呼包银榆城市群内也没有绝对的优势。按照国家未来顶层设计的思路,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城镇人口达10.5亿人(按最新的中国人口高峰15亿人计算),以现在31个省会城市和沿海大型港口城市为基础,将这些城市建设成人口达500万人左右的大城市,呼和浩特现有人口规模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差甚远。二是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2013年,呼和浩特经济总量占内蒙古的16%,而常住人口仅占全区的12%,显然,人口集聚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称的。可以说,人口规模较小是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在省会城市处于中下游水平的主要原因。
  (五)工业发展水平不高
  2013年呼和浩特工业增加值为650.05亿元,在26个省会城市中位列21位,大多数省会城市工业增加值都已超过千亿元。由于工业规模较小,特别是制造业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对集聚产业人口,发展交通运输业以及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作用不强。
 三、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的机遇
  (一)服务业发展进入转型期
  从国家层面看,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转型升级的引导力量。从服务业发展规律看,2013年呼和浩特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313元(约合14813美元),已经跨过1万美元门 槛,生活服务业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时期,要求在进一步扩大生活服务业总量的同时,加快生活服务业水平提升的步伐。另外,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在30 %左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呼和浩特市居民已进入富裕生活阶段,居民消费结构中对生存性消费需求层次日益提升,客观上要求提升现有服务业水平,对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家政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需求日益扩张,客观上要求拓展新兴服务领域。
  (二)呼和浩特是优惠政策汇集区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有几大有利政策:一是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复了《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明确提出要增强呼和浩特的首府城市功能,把呼和浩特建成民族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二是随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呼和浩特对外开放通道和空间进一步拓展,与沿线中心城市经济合作将会进一步增强。三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不断加大了服务业发展支持力度,优化了自治区服务业发展环境。四是呼和浩特是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五是2014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出台《呼和浩特市加快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服务业转型发展,在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家政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社区服务业、职业技术教育、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态。
  (三)自身有较好的优势资源
  作为首府,要素优势明显,呼和浩特是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禀赋优势明显,集聚了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大量生产要素。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从区位上看,呼和浩特是呼包鄂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是连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是我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也是东部地区连接西北、华北的桥头堡。从交通上看,随着高铁建成通车、铁路三四线修建、新机场迁建、高速公路网络完善,以及各级公路的建设,呼和浩特市作为中西部地区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节点和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诸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增强。
  四、加快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城市特色,推动服务业品牌化发展
  树立统一形象,加大政府营销力度,着力从策划、宣传招商等方面推动服务业发展,重点以“中国夏都”、“草原之城”为统一品牌,包装宣传。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引进企业总部、跨国采购中心、研发中心、投资中心、国际知名会展公司、著名旅行社、品牌饭店、资产评估机构、物业管理公司落户。进一步加强对本土品牌的发掘和培育,以地域文化为纽带,加快推进服务产品和企业品牌、商标、商号、老字号等认定工作,积极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品牌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品牌服务产品、品牌服务企业和区域服务品牌。
  (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科学化发展
  为适应产业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重点发展云计算、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旅游会展、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层次,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加大政府采购对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拓宽新兴服务采购领域,鼓励政府部门将可外包的云计算服务、科技服务、节能环保等业务向新兴服务业企业进行采购。
  (三)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服务业集聚化发展
  围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引导要素集聚,重点培育现代物流园区、商贸功能区、旅游休闲区、中央商务区、科技创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六大类服务业集聚区,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共享、经营集约,加快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城市功能的新亮点,扩大就业的新空间。
  (四)深化对外开放,推动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把握我国向北开放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积极推动服务业国际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服务业国际合作与竞争,实现服务业由内需为主向内外并举方向转型。当前,着力在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健康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一是打通国际贸易通道,加强与蒙古、俄罗斯、北京和沿海地区等国内外主要物流节点的对接,加快重启“如意号”,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二是建设跨境电商平台。把握互联网经济无国界特点,主要面向北亚进出口产品,规划建设集信息发布、业务洽谈、检验检测、产品认证、报关报检、国际结算、结汇退税等功能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三是发展国际健康服务。发挥呼和浩特市蒙医药产业集聚优势,积极发展蒙医药和医疗保健,规划建设国际蒙医城,着力拓展蒙医养生等养生服务,提高蒙医健康服务产业化能力。
  (五)集聚人口,推动服务业城镇化发展
  解决人口与经济空间结构失衡问题,实现呼和浩特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人口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加快城镇化发展,通过两个途径,实行地区之间的适度移民,加快人口集聚速度。一个是从周边盟市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发展一定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区域内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人口吸引过来,比如,兴安盟、乌兰察布市。再一个是实行生态移民。根据国家和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把生态极其脆弱、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地区的人口转移出来,实行生态移民,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制度保障,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系统建立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待遇差距,促进城乡户籍制度融合。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nongyejingji/18771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