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自我效能感在养老院老年人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自我效能感在养老院老年人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养老院老年人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作用机制。方法 主要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抑郁均与自我效能感(r=-0.450)和主?^社会支持(r=-0.339)呈负相关关系(P<0.01),经验证自我效能感在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8.3%。结论 通过验证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本研究结果支持自我效能感在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一观点。

  中图分类号:B8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4-0055-03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Subjective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 among Elderly People in Nursing Homes

  HE Gui-lian,OU Li-ya,LU Qing-yun,ZOU Yu-rong,LIANG Miao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82,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self-efficacy in subjective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 among elderly people in nursing homes Methods 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questionnaire.Results Both depression and self-efficacy(r=-0.450)and subjective social support(r=-0.339)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P<0.01),It is proved that self-efficacy plays a mediating role between subjective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and the proportion of mediating effect is 38.3%.Conclusion By examining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fficacy,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 the view that self-efficacy plays a mediating role between subjective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

  Key words:Depression;Subjective social support;Self-efficacy;Mediating effect

  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社会关注点也从老年人的功能缺损转向老龄化的积极性和可塑性,即“成功老龄化”[1],许多研究通过调查心理及社会因素对老年人功能的积极影响,寻找使其形成良好身心调节,并促使其在社会参与中实现自我的方法。抑郁症状在中国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且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成功老龄化在构建过程中的障碍之一。研究表明[2-3]老年人的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呈负相关,且主观支持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心理感知水平更有意义。自我效能感[4]是对自身能力及应激力的自我判断,作为人类自我调节系统的中心要素,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自我效能感越高,抑郁情绪越可得到有效预防[5-6]。Bandura指出,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使人们增强应激能力的信念,加强在健康习惯和生理退化上的直接控制力,并有效调节其心理状态。本研究以养老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究自我效能感在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方便抽取广州市2所养老院老年人共150人,其中男35人,女115人;75岁以下共17人,75岁以上共133人。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居住养老院时间≥1年;③思维清晰,有认知判断能力;④能独立或在协助下完成问卷。排除标准: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听力障碍、严重躯体疾病、精神障碍及其他原因不能完成者;②三个月内入住者。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①老年人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等项目;②自我效能感的评定: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共10个条目,各条目均为1~4级评分。总分越高则自我效能感越强。③老年抑郁症状的评定:采用由Brink[7]等针对老年人创制的老年抑郁筛查量表--老年抑郁量表(GDS),共30个条目。包括老年抑郁的核心症状: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惹,退缩,痛苦的想法,对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消极评价。总分为30分,≤10分为无抑郁,11~20分为轻度抑郁,21~25分为中度抑郁,26~30分为重度抑郁,≥11分称为抑郁症状。④主观社会支持的评定: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8],共10个条目。包括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总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度越高。

  1.2.2调查方法 考虑部分老年人有视力下降、文化程度低等情况,本研究采用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由调查员口述问题,确定对象理解后记录。调查员为经过培训的本科医学生,采用统一解释语,并统一解说条目内容以符合粤语习惯。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进行资料录入,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另有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值<0.05认为差异有?y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养老院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状况

  本研究经调查发现,150名养老院老年人中,轻度症状40人,占26.7%,中重度症状18人,占12%,抑郁症状总检出率为38.7%,见表1。

  2.2抑郁与自我效能感及主观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自我效能感总分、主观社会支持总分及抑郁总分的相关内容见表2。结果显示,主观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其中自我效能感与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

  2.3自我效能感在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效应检验

  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抑郁间起中介变量,而廖新凤等人提出主观社会支持对抑郁起更显著作用[1],于是本研究假设养老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在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起中介作用。根据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本研究中主观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抑郁均存在显著相关,说明满足中介效应的检验条件。据温忠麟等人[9]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养老院老年人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见图1。

  中介效应检验过程如下:①主观社会支持(自变量)可有效预测抑郁(因变量);②主观社会支持(自变量)可有效预测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变量,表3的结果符合自变量、中介变量、因变量之间有影响的条件;③在控制中介变量的作用后,主观社会支持对抑郁的预测系数减弱或不显著,则可证明自我效能感在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由表3示,第一个回归方程中,自变量(主观社会支持)对因变量(抑郁)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可知c=-0.339,满足了检验②的要求;第2个回归方程中,主观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可知a=0.334;第3个回归方程中,可知b=-0.378、c=-0.209,且在控制自我效能感后,主观社会支持对抑郁的预测作用仍显著,预测作用绝对值大小从之前的0.339降到0.209,减弱量为△β=0.13,满足了验证③的要求,我们认为下降部分由自我效能感引起。基于以上分析结果,验证了自我效能感在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0.344×0.378/0.399=38.3%[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38.3%,由此构建了自我效能感中介路径图,见图2。

  3 讨论

  通过对养老院老年人抑郁状况调查,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老院老年人抑郁检出率为38.7%,与张敏、董胜莲、花桂英等[10-12]研究的31.6%、37.7%及40.68%检出率相近。这充分说明抑郁已是养老院老年人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养老院作为老年人晚年居住的新环境,其社会支持及心理状况都因环境改变而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对比国内2000~2010年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合并值22.8%[13],养老院老年人较社区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与居住环境改变有关,与谢国秀等人[14]的研究结果一致。

  通过验证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本研究结果支持自我效能感在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一观点。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509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