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网络社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分析

网络社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分析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网络社区是指包括BBS/论坛、贴吧、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空间。近年来,网络社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包括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传统媒体的素材、社会主流舆论等等。在国内数万个网络社区中,创办于1999年3月的天涯社区(www.tianya.cn),以其开放、包容、充满人文关怀的特色受到了全球华人网民的推崇,其注册用户超过7000万,已经成为以论坛、部落、博客为基础交流方式,提供个人空间、相册、音乐盒子、分类信息、站内消息、虚拟商店、来吧、问答、企业品牌家园等一系列功能服务的国内四大网络社区之一,也是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社区和网络事件聚焦平台之一。本文就以天涯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网络社区对现实社会的深度影响。

  1 网络社区对现实社会的四大影响

  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网络社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笔者运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针对天涯社区有关主题栏目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跟踪观察,对此归纳出以下四大影响。

  1.1 加速文化传播

  同一主题的网络社区集中了具有共同兴趣的访问者,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覆盖面广,加上互联网本身传播速度快和成本低,因此成为传播名声的极佳平台。例如有些词汇、著作和普通人,经过网络社区的传播,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的帖子2009年7月发表在天涯论坛上,作者“酱里合酱”说道:“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就这样,“被就业”一词诞生了。

  2002年4月,网友慕容雪村在天涯连载网络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阅读量迅速超过20万次,创造了网络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有些在天涯连载的著作后来拍成了电视剧。例如2005年12月,天涯社区第一代网友宁财神的作品《武林外传》在央视热播。

  天涯还具备“造星功能”。2010年10月5日天涯社区网友“蓉荣”的“感谢小月月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深度八做留恋”的帖子迅速蹿红网络成为天涯第一神帖。这件事不仅使“神马都是浮云”成为网络流行语,而且使小月月一夜成名,甚至有网友成立了“拜月神教”。 小月月普遍提高了全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使我们关注“人格障碍”的存在。在小月月之前,天涯社区也捧红了“流氓燕”、“芙蓉姐姐”等网络人物,催生了一批网络红人。

  当然,除了负面人物,天涯社区也提高了正面人物的知名度。2004年12月,CCTV“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天涯社区“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主人公徐本禹脱颖而出,“从感动天涯到感动中国”,成为2004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2 引发舆论热点

  引发舆论热点主要源于网络社区的舆论放大效应,我们可以从引发社会关注、引爆舆论热点和引发大论战三点来阐述。

  首先是引发社会关注。网络社区就像一面放大镜,对准一些社会现象聚焦、放大,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种例子在天涯社区很常见,例如2005年的重庆女大学生“卖身救母”事件,2007年的周正龙拍摄华南虎事件,2009年的史上“最牛团长夫人”事件,都是首次在天涯社区上发布的,天涯社区也成为这些事件的“意见领袖”。

  有些社会事件极大勾起人们的好奇心,于是成为舆论热点。2008新年伊始,网友“奇拿”在天涯社区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陈冠希和一些女艺人之间“艳照”,引爆了“艳照门”事件。实际上,陈冠希等人不过是亿万人中的一个代表,他们的行为也只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缩影。在摄像头和数码相机无孔不入、互联网和通讯设备铺天盖地的今天,人们如果不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就有可能被曝光。

  也有一些社会事件很有争议性,从而引发了大论战。例如2005年8月,天涯社区“贵族”一帖,引出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大戏,争论的焦点是“富人该不该歧视穷人”,被称之为“有史以来最牛帖”。

  1.3 宣泄社会情绪

  在影响社会情绪方面,网络社区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为网友发泄情绪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疏导了社会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情绪可以相互感染,网络社区有时也扮演激发社会情绪的角色,甚至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1999年5月9日,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天涯社区网友反应激烈。2001年3月30日,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天涯杂谈、关天茶社和新闻众评纷纷讨论。在这两个事件中,天涯社区为网友提供了发泄情绪的地方。2009年9月“我爱我的祖国”的帖子引发爱国热潮,百万网友朗诵诗歌“我爱我的祖国”。这是天涯社区激发良性社会情绪的例子。因为从众心理的影响,天涯社区也曾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推波助澜。

  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曾著有一本很有趣的心理学书籍――《乌合之众》,该书总结出了群体的特征和群体的行为倾向,其中就有类似群体极化的分析,勒庞把它总结为集群行为。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这种倾向意味着与个人单独行动相比较,群体成员更愿意拿组织资源去冒险。

  以2010年度天涯四个热门主贴(本文简称为:局长“日记门”事件、产妇肛门被缝事件、QQ大战360事件、虐兔门事件)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天涯社区是否存在群体极化现象。   由于四个主贴的跟帖都有数千条之多,为简化统计,笔者对每个主贴取其前7日跟帖作为初级单元样本,然后从每个初级样本中抽取前50个样本进行分析,不足50个样本的则全部抽取。为考察对于网络事件回帖态度是否是极端化的态度,笔者将“强烈反对”和“强烈支持”合并为“极化”,将“一般反对”、“中立及无态度”以及“一般支持”合并为“非极化”(“中立及无态度”中包括“围观”和“水贴”)。四个热门主贴跟帖态度统计结果如表1,网络极化现象统计结果参见表2。

  综合表1和表2可知,在抽样总体1284个跟帖的统计结果中,有580个样本的网民存在极化情绪,占总样本的45.2%,而有704个样本中网民不存在极化情绪,占总样本的54.8%。因此,天涯社区总体来看不存在网民的群体极化现象。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在“QQ大战360事件”和“虐兔门事件”两个议题中,网民的群体极化情绪占到了60.9%和71.4% ,这说明在天涯论坛中个别议题存在群体网民的集体无意识现象,即出现了群体极化现象。

  1.4 表达民意诉求

  网络社区的社会发声功能使得人们在表达民意诉求方面有了一个更加便捷的媒体。作为民意表达的窗口,网络社区或直接或间接地声张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

  2006年12月中旬,天涯网友吴坤强发表“一个民营加油站老板对中国油价多年上涨的感想”,引发巨大风波,多家网站转载,中央电视台专程前来采访。当月25日,央视《中国财经报道》播出“破解中国油价谜局”,对其重点访谈报道。不久,中国宣布油价首次回落。应该说,该事件及相关网友对油价回调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007 年3 月份,天涯杂谈上出现的“考研初试成绩公布,我的是零分!”被社区管理员列为头条,引发大批网友的声援,随后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传统媒体也开始关注,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文中提到的监考人员得到了相应的处分,考生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维护。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解决的困难搬到网上,寻求网友的帮助与支持,诸多在网络社区热议并引发舆论监督的事件等都是发生在网民身边的“小事”。换言之,网络社区已成为网民陈述、申诉、表达社会不公的主渠道。网民、网络社区、传统媒体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社会的公正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伸张。细小的舆论累积起来能带来巨大的实际效果,凸显了长尾效应的力量。

  2 网络社区对现实社会影响的“消负扶正”

  天涯社区只是中国数万个网络社区中有代表性的一家,众多的网络社区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用户群体结构,在不断发展中谋求受众的分化和影响力的加深。由于网络社区是互联网络中人们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不是一个人的空间,而是无数人公共的话语空间,因此其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度将会深刻地影响网络事件中的人物和事件的进展,对现实社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从正面影响来看,网络社区已成为人们信息发布、观点交流、知识分享、权益维护、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渐显。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社区在为用户创造内容、分享网民智慧发挥独特作用之余,其开放性也为带有各种不健康思潮、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的信息进入打开了方便之门。

  2.1 充分认识网络社区的影响和作用

  有学者认为,无论就生活还是商业而言,网络社区都将是未来20年最具影响力的改变因素。无论你在这个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你都有必要了解和接受这种改变。对此,我们应有清醒认识,辩证分析和看待网络社区对现实社会影响的利与弊。网络虚拟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沟通互动工具,集多种传播形式于一身,迎合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沿阵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多、讨论话题的宽泛和高层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各个领域的热点、难点等敏感问题都会出现在网络社区议题中,如果把握得好,网络社区必将成为了解民意、收集舆情的重要场所。天涯社区等一些网络社区的案例说明,很多反映到网络社区的问题如果能本着“网友真诚批评,政府积极回应,问题切实解决”的路径去推动,网络社区将成为有关政府部门执政的强大助推器。

  2.2 大力提高网络社区行为主体的自律意识和行为

  网络社区的和谐发展需要网络社区行为主体的自律。网络社区虽已成为互联网络中人们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网上谣言、网上暴力泛滥,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被刻意夸大、负面引导舆论等问题凸显。应当说,网络社区的快速发展并不能掩盖其中的突出问题。要确保网络社区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一要靠法律规范,二要靠行为主体和网民的自律规范。“自律”的本质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由此可见,网络社区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社区行为主体的“自律”。以天涯社区为例,用户只需注册天涯账号,就可以在天涯社区发帖。在这里,网络社区行为主体就是注册并发帖的用户,这些用户的言论直接构成天涯社区的主要内容,可见主体“自律”的重要性。

  2.3 加强网络社区的管理和控制

  当前,网络社区中充斥着低俗、庸俗和媚俗的内容以及大量重复、没有价值的垃圾信息,网络论坛言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各种阶层思想分流,国内外各种文化交织碰撞,如何从源头上卡住负面情绪的传播,如何解决深层次矛盾带来的不利影响,这首先需要网络社区管理员把好关、做好有效控制。在现阶段的网络社区中,传统的“把关”机制在网络媒体上已经开始失效。这是由于“把关人”角色的缺位、“事前把关”被“事后把关”取代以及“微观把关”让位于“宏观把关”所造成的。一方面,网民通过各种途径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属于网民的原始意见而不是经过“把关”加工后看到的意见。这可能会导致垃圾言论泛滥,网民由于缺乏对基本事实状况的了解,很容易充当谣言轻信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另一方面,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在论坛上发布不实消息或发表不当言论,甚至把它当作输出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因此,构建网络社区有效管理的“把关”机制、加强对网络社区内容的技术控制是实现网络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3 结语

  在网络社区对现实社会的四大影响中,每一方面都有可能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网络社区加速了文化的传播,特别容易引发舆论热点,为此,相关管理者要注意正确疏导情绪而不是激发情绪,既要支持网民正当地表达民意诉求,又要理性分析对待问题。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社区的社会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增强网络社区的正能量尤其显得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转型带来的社会矛盾凸显、人口流动增强及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促进了网络社区的发展。研究网络社区的社会影响问题,对促进其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707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