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社会论文 > 场域、惯习互动作用下湛江旧县傩舞“考兵”的音乐和社会变迁

场域、惯习互动作用下湛江旧县傩舞“考兵”的音乐和社会变迁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社会论文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00-03

  傩文化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是以傩仪为核心,以傩舞、傩戏、傩俗为主要内容,是中国最古老、生命力最顽强、历史积淀最深厚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湛江麻章旧县傩舞“考兵”历经七百多年历史的洗礼,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活化石,生动地反映了傩文化传统。1993年,旧县傩舞“考兵”被列为国家文化科研重点项目;2009年,旧县傩舞“考兵”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旧县傩舞“考兵”每年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和三月廿五至廿七的年例①举行。至今,村民们参与其习俗的热情较高,学者们的关注不多,笔者收集到的关于粤西傩舞的文章有9篇,甚少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观点去关注。本文试图运用法国著名的社会学、人类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关于“场域与惯习相互作用”的理论去分析当今湛江市麻章区湖光旧县村傩舞“考兵”的音乐和社会变迁。

  一、场域、惯习相互作用的理论

  法国著名的社会学、人类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认为:“场域是指在各种位置间存在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 场域是一种空间概念,是社会空间,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一起建构的场所;场域是一个弹性的、可以活动变化的空间。而“惯习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个人意识中内化了的社会行为的影响的总结果,特别是特定社会的教育制度在个人意识中的内在化和象征化的结果。” 以笔者理解而言,惯习是一种风俗习惯,是个人在长期的社会环境和行为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习惯。惯习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惯习本身就是对历史的反映,是已经沉淀成历史文化的、长期反复的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惯习内在化于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群和个人的意识内部,赋予各种社会行为以特定的意义但惯习对历史的重复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复制过程,而是以独特的、创造性的方式再生、重建以及改造社会条件的一种主动性行为。”

  场域和惯习之间是存在必然联系,它们之间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通过“实践”重新“建构”的一种动态关系,场域和惯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断调整着,从而达到一致。

  二、场域、惯习互动作用下的湛江旧县傩舞考兵的社会变迁

  (一)湛江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傩舞“考兵”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位于湛江市区西南方向15公里处,旧县村现有人口6080人,全为彭姓。今天的旧县村交通较为便利,省道S737从村前穿过,铁耙溪沿村东南方向流淌而过。

  据《史书》记载: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在此设铁杷县,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省椹川、扇沙入铁杷县,后又与扇沙并置。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省铁杷置遂溪县,后并入海康县。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复置遂溪县。绍兴十二年(1150年)县治迁今址。隋至宋,旧县村先后作为铁杷县和遂溪县治所380余年,又明洪武三年(1370年)把椹川巡检司迁往旧县,直至清雍正十年(1732年)才迁往。旧县村始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村里保留有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70多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泰山府、彭氏宗祠和彭氏宗祠后的八座民居。其中泰山府,即东岳庙,始建与隋朝,历代有修葺,现构为清代建筑,灰塑艺术精致,内存明代木雕傩舞面具1套,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

  湛江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的傩舞“考兵”,据说于南宋宝佑年间(1253-1258年)由彭姓始祖从陇西经镜方村(今江西省吉水县)传入。现今旧县村的姓氏全部姓彭,该村较完整地保留有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傩舞“考兵”所用的面具。今天“考兵”主要流在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以及周围的东岭村、西岭村、下埠村、云脚村以及北塘村等地。

  (二)旧县傩舞“考兵”中场域对惯习的社会影响

  傩舞“考兵”,作为旧县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文化符号,是受到场域影响而产生的惯习的具体表现。首先,旧县傩舞“考兵”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作用下(即“场域”),而形成特定的旧县“考兵”表演和仪式程式(即“惯习”)。旧县村的全村民均姓彭,且旧县村的傩舞“考兵”也是由彭氏从江西传入,其历史延留的社会环境决定了“考兵”的面具、服饰、仪式动作、仪式程序、社会功能等可能同江西傩舞同流。同样地处湛江地区的傩舞有多种,如,吴川的“舞二真”、“舞六将”;雷州的“舞户”、“走清将”等。其面具、服饰、人物、舞蹈动作均有不同。联系湛江旧县的傩舞“考兵”来看,湛江旧县特有的环境因素构成了村民活动的特殊场域空间,从而根据场域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独特的傩舞表现的方式。

  广东的傩文化有着显著的地方特色。雷州半岛是热带雷电多发区域,雷电时常伤害人畜,由于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不足,村民们没有办法解释这个现象,不得不借助外力来驱宅避祸,乡民们选择敬祭雷神,他们认为能够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又能庇护一方人畜的神灵便是雷神。同时,村民也敬奉对国计民生有奉献的先贤神?。湛江麻章旧县的傩舞“考兵”敬奉的是康皇及其车、麦、李、刘、洪五部将,他们是抵御外辱,为国捐躯的忠勇将领。随着历史变迁,大量的汉闽人迁居,雷州半岛的红土地上不断融合外来民族,从而更加强化了内部团结,雷神便成为旧县包括整个湛江地区的最基本的民族标识,是一个有号召力的、能凝聚民众的崇拜神灵。

  其次,旧县村傩舞“考兵”的社会变迁是伴随其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即场域)而做出的变迁。“考兵”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场域,并随场域变化而改变。“惯习是在历史经验中沉淀下来的持久性系统,即使产生惯习的历史环境消失了,但惯习却仍然存在并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作用。”“考兵”中的康皇将军、其下属的五位部将以及土地公、土地婆均是在历史经验中沉淀下来并形成持久的人物;他们不会因为产生惯习的历史环境消失而马上消失。   随着今天科学技术进步和知识的更新,大家逐渐意识到这种驱邪的不合理性。加之,旧县村位于广东省西南,濒临南海。其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唯一的玛珥湖――湖光岩风景区。旧县村政府期望利用旧县特有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生态环境等条件,打造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元素和生态韵味,创造新农村田园般诗情画意和文明现代的生活。湖光岩风景区的开发,促使旅游经济相对兴盛,加之本地的特定风俗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更加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和经济投资者,从而引起了社会环境的相对变迁。

  由于受各种外在环境的影响,旧县傩舞“考兵”肯定会发生变化。所以,湛江旧县傩舞“考兵”的一种传统文化惯习,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而继续存在着。由于旧县传统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生活方式到现代的转变,傩舞“考兵”的功能也发生了变迁,即从传统的敬神、娱神、祈求平安吉祥的心理慰藉过渡到敬神、娱神、娱人、创造经济效益的现实利益满足。

  三、场域、惯习互动作用下的湛江旧县傩舞考兵的音乐变迁

  (一)旧县傩舞“考兵”仪式音乐内容的变迁

  旧县傩舞“考兵”是一种典型的驱鬼除疫、遣灾纳福、以求国泰民安的傩祭活动。于明朝万历年间传下来的,在每年正月十五或年例农历三月二十五到二十七日的时候盛大举行。形式古朴生动,气氛热烈壮观。每一年都在康皇庙前广场表演,从凌晨3点到晚上9点结束。傩祭的仪轨程式分3个阶段进行,分别为请神――娱神――送神。表演者由8人表演,分别是康皇及其五位部将车、麦、李、刘、洪将军、土地公和土地婆组成。他们面戴面具,车将执斧头、麦将执关刀、李将执锏、刘将执链、洪将执旗,在打击乐和唢呐伴奏下,以奇特步态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详之物,驱除疫鬼;土地公和土地婆手持“神棍”为村民祈福。其间还常常融入“穿令箭”和“滚刺床”两项当地民间绝技。

  2008年2月13日和2014年2月14日,笔者分别前往湛江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考察傩舞“考兵”。在考察后发现,傩舞“考兵”的高潮是巡游全村。在巡游全村的时候,村民随意跟随,政府为了增添节日气氛,加入了由学校组织的小学生仪仗队。仪仗队所使用的乐器有小军鼓、小号、大鼓等。相信在这些西洋乐器还没有传入中国之前,旧县的傩舞“考兵”肯定是没有仪仗队的。仪仗队的加入也是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

  由于旧县的自然环境,特别是经济生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使得湛江旧县的傩舞“考兵”音乐文化的惯习随着场域发生变化了,傩舞“考兵”的表演内容也适当的加入了当今音乐成分,表演人员也增加了学生群体去参与,由小学生表演的鼓号队增加了仪式的氛围和热闹的气氛。

  (二)旧县傩舞“考兵”表演动作的变迁

  2008年2月13日(正月十五),我和学生梁小平一起采访了旧县“考兵”的主要代表艺人彭耀宗。彭耀宗,男,1928年出生于旧县村,职业是道士,湛江市郊区湖光镇旧县村人,是旧县村“考兵”的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从小在祠堂学习文化知识,习得一手好毛笔字,精通经文、教文、道文等各项道术。由于姓彭,他的傩舞“考兵”是子承父业,除了为全民消灾祈福,办理各种红白喜事,他不像其他傩舞表演者有其他职业。他也会帮助村里村政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由于“考兵”的传承有特定要求,必须子承父业,如果无子嗣则课将表演艺术传给同姓堂侄。彭耀宗将“考兵”传承给了自己的儿子。在今天“考兵”傩祭那天,如果他没有空,就是他儿子作为一位道公进行活动。同时,彭耀宗老人告诉我们,在进行“考兵”之前,傩舞演员须先沐浴洁身,到庙宇或祠堂中向神灵或面具叩拜焚香,祈请神灵保护演出顺利。此后不准与妻子同房,直到演出结束,将面具封箱送至庙宇、祠堂收藏为止。这些特定的规定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场域影响下,形成的惯习。惯习也逐渐成为场域的一部分。

  彭耀宗把演出视为宗教信仰的一种具体体现,看着它的宗教功能,代代因袭传承、不敢走样。同时,他也告诉我们他人生中的遭遇。文化大革命时期掀起了破四旧立四新的运动,历史文化遭受了终断,他被迫停止了这项工作。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历史文化艺术振兴的必要性,他又重新踏上了这条文化艺术的道路。他希望能在这条道路上发扬光大,使这项傩文化能流传下去,永世芬芳。今天旧县傩舞“考兵”的舞蹈风格古朴庄重,舞姿勇猛刚劲,表现出正直刚毅的英雄气概。表演较简单,古老的表演动作我们没有办法考证。但据村中“考兵”传承人――彭耀宗老人讲,原来的表演形式和舞蹈动作组合基本失传。现在表演动作只保留了具有浓郁的原始巫术色彩的“前弓步”、“碎步”以及“香火诀”等基本手势。

  由于历史的原因,“考兵”文化遭受了终断。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对社会的认识、意识到历史文化艺术振兴的必要性,傩舞“考兵”才又重新踏上了这条文化艺术的道路。旧县村傩舞“考兵”的变迁是伴随其不断变化的场域环境而做出的回应。场域环境引起惯习的变化,使得旧县傩舞“考兵”的表演形式基本消失,只保留了非常简单形式。

  (三)旧县傩舞“考兵”表演形式的变迁

  湛江旧县傩舞“考兵”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活态”的文化,是人类不断更新和叠加的历史文化记忆。傩舞“考兵”与人们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场域的变化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引起了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

  旧县傩舞“考兵”的表演不再是纯粹为了祈祷驱灾辟邪神秘的色彩,更多的仅仅是做完仪式,或者是通过参与仪式可以获取部分报酬。在我们事先联系当地文化馆,表明我们因为学术需要来考察旧县傩舞“考兵”时。当地文化馆馆长专门下乡叮嘱傩舞队员们,要求他们在表演严肃认真对待,不可以出错。在我们到来之前,傩舞队专门进行了几天的训练,目的是真正表演的时候不出错。原来,在没有局外人参与的情况下,他们大多数是为了尊重历史遗留的文化,为了每年的表演而表演,不会加入更多的精神寄托的成分。在表演的时候,常常为了赶紧跳完而删减节目,有时也会出现动作出错的情况。用当地人的语言表达:“有你们在的时候,他们(表演者)会认真很多。希望你们常来。”   现在湛江旧县的生存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加之,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各种媒体的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渗透,村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村民们的文化、观念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使那种鬼魂祸害人畜,祖先、神灵驱邪纳吉,保佑子孙的思想失去了土壤,其行为取向更加理性化和现实化。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傩舞“考兵”所具有的驱邪等原始功能了。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场域的变化引起了音乐文化以及表演形式等惯习发生了变迁。表演者不再以虔诚、崇敬、卑微的心态去认真对待了。

  旧县傩舞“考兵”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媒体,如电影、电视、电台、记者、各类学者们的关注,特别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人类学和历史人文学的专家们的关注。加之,国家、各级政府、各级文化部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挖掘、研究与弘扬,使湛江旧县傩舞“考兵”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也加强了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当学者们来考察的时候,政府更多的是以“次生态的文化表演”方式呈现的。常常为了更好的亮相舞台,政府会事先组织、排练,甚至是编排一些动作。目的是兼有传承、传播文化和开发文化资源、创造经济效益目的。表演傩舞“考兵”的村民们往往都是兼职表演,他们大多在城里打工,有时为了迎接重要的接待,村民们会专程请假回村表演“考兵”,表演完后继续去城里打工。通过“次生态的文化表演”,旧县傩舞“考兵”作为当地的“文化形象代言人”,在收获鲜花掌声的同时也创下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通过运用法国著名的社会学、人类学家皮埃尔尔?布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的理论去分析旧县村傩舞“考兵”的音乐和社会变迁。得出,湛江麻章旧县傩舞“考兵”的变迁现象是场域与惯习是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变迁。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场域改变时,会影响固定惯习的相应变化。同样,历史上长期遗存的惯习会延迟各种环境场域的变迁。场域和惯习之间的一直不断调整着相互的关系,从而达到最后的一致。

  注释:

  ①年例:粤西地区一个独特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茂名、化州、高州、电白县、信宜及邻近的湛江、吴川一带的农村。年例每年举办,各地举办年例的时间各不相同,集中在过完春节的农历正月、二月份。

  ② Wacquaint L?D?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A Workshop with Pierre Bourdieu [J] . Sociological Theory,1989,39-40

  ③单江秀:“场域、惯习共同作用下的仪式空间”,《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第58页。

  ④香火诀:道教的一种手势,指食指和末指扇开伸直,中指和无名指屈曲指向掌心,拇指并压中指和无名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hehuiqita/15803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