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电视电影 > 好莱坞文学改编电影的人性回归

好莱坞文学改编电影的人性回归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电视电影


  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每十部电影中至少有一半是改编自小说的。电影改编对于原作来说是具有诱惑力的挑战,它把千丝万缕的情感用戏剧的方式表达出来,一通百通。不得不承认一些人读不真切那些著作暗含的深意,好莱坞的导演们用自己的构想完成了对著作的升华,而如何理解就是观众们的个人感觉了。电影和文学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在讲故事,都在告诉我们某种人生故事。但是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表达,下面我们来分析好莱坞文学改编电影的人性回归。

  一、表演所体现的人性回归

  表演是一种艺术,是通过各种方式公开地再次呈现作品的风貌。国内的文学改编,就像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是真正人性回归的作品,无论从思想或内涵,都是对原著的一种升华。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一百年来广受人们争议。如今好莱坞将其改编后拍成电影,更使人们在茶余饭后有了可以谈的故事。除了前苏联本土拍过的电影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1935年葛丽泰?嘉宝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了。虽然是黑白影片,可是如今看起来依旧很有味道,是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瑰宝之一,也是赞赏人性回归的佳作。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牢牢记着,原来幸福与痛苦是并存的,观众永远忘不了她露出幸福笑容时双眼中的悲戚。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是有生命的,更是有生命力的,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漂泊不定,浮浮沉沉,可是等一切尘埃落定后却依然可以看见这些人物傲立在前方。歌剧也是好莱坞流行的表演形式,也不得不说一些小说改编成歌剧后更受人欢迎了。至于改编后与原著相差多少,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观众们在观看电影的同时会有极强的画面感和现场感。而2012年好莱坞新拍的《安娜?卡列尼娜》一开始就用舞台剧的形式做一场“表演”――用一场电影的时间,遇见一场舞台剧的表演。观众们坐在电影院的座位上却像坐在剧场中,因为这部好莱坞大片的编剧是汤姆斯托帕克,是英国最有声望的剧作家之一。已经年逾花甲的老艺术家这次尝试电影创作,与之前的舞台剧创作大不相同,就像一直用右手吃饭用了大半辈子,今天却突然用了左手,当然日后也会愈来愈熟练。电影最重要的是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牵动观众的心。好莱坞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多多少少做到了这点。无论是怎么样的改编,无论是电影的细节刻画还是气势磅礴的创作背景,都让人更加关注也愿意探索这部名著背后的意义。有人说,这本小说创作的背景就是一场舞台剧,每个人都在台上表演,并且受人瞩目。而好莱坞每次对这部文学作品的改编都让观众耳目一新,最初的嘉宝,或者苏菲?玛索,抑或是费雯?丽,每个人的表演都在让人们不禁思考,安娜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又到底在向人们传达什么样的文化背景?电影对人们现实生活产生的思考,就是电影的价值所在。所以,好莱坞文学改编电影这种别出心裁的表演形式来表达人性的回归,无疑是成功的。

  二、内容所体现的人性回归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原著中有这样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当好莱坞的导演把这些电影拍成各种不幸的“悲剧”时,观众们不禁会想,为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幸呢?这就引发了更深的思考。嘉宝演绎的安娜,丝丝入扣,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无限风韵,这些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种子。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个女人的不幸,她高贵善良、天真烂漫,已经有了丈夫和可爱的儿子,可她不喜欢单调沉闷、毫无生气的日子。直到她遇到了渥伦斯基,从此她的一生被改变了。那一天,那一年,让一生改变。安娜的丈夫卡列文是高官,仕途一片明朗,而安娜自己活跃在俄罗斯上层交际圈,有着极好的人缘。可是在火车上邂逅的英俊潇洒的渥伦斯基唤醒了她沉睡的爱情。是爱情还是责任?嘉宝的演绎让我们看出了她的为难与坚韧,牺牲与幸福。她有“完美”的家庭,即使这并没有让她感觉幸福。在当时的环境,因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她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真正的爱情。可当有一天爱情已经成了燎原之势时,她勇敢地向丈夫坦白了一切并且和心爱的人远走高飞。而私奔后的日子像是浓茶里放着蜜糖,既有让人拍案叫绝的精彩,也有叫人潸然泪下的幸福。每次看到安娜柔弱、痛苦又坚定的眼神,我就在思考为什么有了家庭是不幸福的,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还是不幸福的,到底什么才能让她真正幸福?或者说,到底什么才能让那个时代的人的眼神不那么悲戚?有人说这是俄罗斯女性追求真挚爱情却失败的伟大悲剧,在这就为好莱坞电影的改编奠定了基调。

  这部小说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安娜的爱情故事,另一条是列文的生活。她们相识于舞会,列文喜欢吉蒂,可是吉蒂却中意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故事几经波折,还是吉蒂的父亲慧眼识金,觉得列文才是会给女儿幸福的人,于是列文抱得美人归。可是婚后列文却陷入自我的焦虑中,他不满贵族的堕落却无能为力,重视农业是好事,又提出许多有创造性的改革方案,然而收益甚微。有人说列文是托老的化身,一样的思想矛盾和在矛盾中升华。好莱坞电影中对列文的刻画并不是爱情的不幸,而是他自身的环境使他深陷矛盾中。他设想农民与地主大团结,可是试了很多办法都没能成功,使他苦恼得甚至不知道如何继续生活下去。幸而后来得到了提点,才明白原来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灵魂。这无论是在原著中还是在好莱坞改编的电影中,都是一种人性的升华。也让人们明白,其实生活的不开心多半是因为不知道为了什么生活。

  电影切换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对比,用列文的美满家庭来衬托安娜的颠沛流离。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一开始在火车上安娜和渥伦斯基一见钟情,还是在回去的车上的窃喜,再到后来渥伦斯基对她的表白,安娜始终是压抑自己这种感情的。真正使她关闭了对丈夫的心门的,是丈夫对她的古板说教,这也使得她在马场上看到渥伦斯基受伤时彻底失控了,那时的演绎,真正让人感觉到了情绪的爆发。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安娜是个单纯的人了,因为她没想过这种情绪爆发的后果。   在电影中对人物的刻画与小说中有些不同,看过电影后人们会觉得这是一个“欲望与挣扎”的故事,而不是像原著中的“社会与挣扎”的故事。电影中的安娜刚出现时神采奕奕,光芒四射,敢爱敢恨,勇于追求自我,这些美好的词汇用来形容一个追求真爱的21世纪女性也未尝不可。这就是为什么说这里的安娜无法与喜欢她的人产生共鸣与情感的交流。纵然一千个影迷心中有一千个安娜?卡列尼娜,可是大家对安娜的认可和怜惜却是在当时的背景下的悲剧心理。虽然同样的故事放在21世纪,有些人会觉得这份爱情没有那么感人至深了,但是即使时代变了,价值观也变了,可是大家欣赏的那份勇敢与执著却没变,也不能变。

  可能好莱坞的导演和编剧觉得,故事的背景是不太容易被接受的俄国“农奴制”,所以在故事的改编上没有着多少笔墨。而且原著中对宗教信仰和人生哲理的探索也太晦涩难懂,比如安娜的丈夫卡列文,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其实不是一个刻薄死板,甚至是迫害安娜的那种男人,他只是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罢了。而且我们可以发现,在他内心深处是爱着安娜的,只是不知道要如何表达,也不知道要如何去关心自己妻子的感情生活。所以在安娜生下一个女儿得了大病时,面对着安娜绝望地祈求他允许自己和渥伦斯基“重归于好”时,他还是同意了,不管是对安娜的压制的爱情还是本着自己的信徒准则。也许电影短短的两个小时无法传达出多种复杂的深意,所以电影的改编侧重于“爱”。这多简单,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说爱,爱就是人的本能。对爱的探索就是对人性的探索,电影中去表达爱就是人性回归的表现。也许这部电影根本就是为了让每个观众体会爱的意义和方式,让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爱。这无疑又是好莱坞电影改编的神来之笔,改编之上还有深意,那就是在爱的基础上感受人性,感受人性的回归。

  三、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苏菲?玛索演绎的安娜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情感的纠葛。影片淡化了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着重描写了安娜、卡列文、渥伦斯基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让观众们在看电影时感受到澎湃汹涌的爱意。好莱坞这种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是比还原作品更有意义的。因为将经典改编拍成电影其实是很有挑战性的,拍好了是经典的魅力,可以与现代社会完美结合,拍不好就会引发无数诟病,招惹骂声一片。所以好莱坞文学改编电影的意义在于,在延续经典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更加细致的刻画与描写,以人物来衬托环境,用丰满的人物形象传达更多的信息,使人们更加理解经典,并深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我的认知,使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回归了人性。通过对人性进行探索,每部好莱坞的文学改编作品都是精彩的,因为其中凝聚了编剧、导演和演员们自身对文学的深究,每部电影都清楚地阐述了主创们对人生的感悟,使观众也更喜欢思考自己的人生。

  渥伦斯基,这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是安娜为之付出一切甚至生命的男人。更巧的是每部电影中他的形象都是风流倜傥的,初见他,只想到一个词语――侬本多情。他没想过结婚的事情,他风流快活,见到美丽的吉蒂会喜欢,见到生动迷人的安娜更会喜欢,而且他也是大众情人,是很多女性的“梦中情人”。可是当他的生命中出现安娜后,一切又都不一样了。是什么改变了他呢?是安娜,更是安娜的爱情。他为了安娜放弃了地位和前途,甘愿与她做一对平凡的幸福情人,甚至不在乎她是否离婚,愿意为她付出一切。只是爱情中,激情退去后又要用什么来维持呢?社会各界的不认同,安娜自身的缺乏安全感,还有他自己的疲倦,使渥伦斯基不得不在激情冷却后面对现实,他想要自由,不愿意人生中只有爱情,这是一种囚禁和束缚。然而安娜不同,安娜同样放弃了一切和他远走高飞,从此她生命的唯一就是渥伦斯基的爱情,是他的爱情使安娜感觉到活着,也让安娜更有生命力。所以后来他对安娜的冷淡使安娜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最终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而渥伦斯基自己也成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四、结语

  安娜对这个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是虚伪的,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列夫托尔斯泰说我们是有罪的,因为我们没有拯救安娜那样高贵而美丽的灵魂。而今天的好莱坞电影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对安娜的灵魂心存怜惜。电影的文学改编使我们更加关注人物的内心和性格,也更看重人物的人性,有些悔恨、悲伤、迷茫要用许多写作手法来表达,而电影中只需要安娜一个笑中有泪的神情。很庆幸看到好莱坞改编文学电影不是经典作品的备忘录,而是更重视对人物和人性的探索。这大概就是好莱坞文学改编电影的魅力所在。

  [课题项目] 本文系西藏民族大学2015年校内科研青年项目“过程写作法对藏、汉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影响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5MYQ10)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崔静。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dianshidianying/16301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