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伦理学 > 析《论语》中的“是”的特征分析

析《论语》中的“是”的特征分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伦理学


 一.论语中“是”字用法的分类
  我们以中华书局二零一一年,杨伯峻版本的《论语译注》为底本,对《论语》中出现的“是”字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论语》中“是”实际出现56次(除去重复的用法),除第六、第八、第十章外,其余各章均出现了“是”字。“是”在《论语》中的用法和功能,几乎包含了它在古汉语中的全部用法。
  在56个例证中,作指示代词2例,作形容词2例,作助词5例,作为词素与“以”“故”结合而成复合连词(是故、以是)的5例,作判断词“是”的2例。下面把这些用法作具体分析说明。
  (一)“是”作指示代词
  “是”字作指示代词在句中多作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1.作主语。
  ①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为政》)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2.作谓语。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微子》)
  3.作定语。
  ①夫子至于是邓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学而》)
  ②子于是日哭。(《述而》)
  4.作状语。
  ①言不一可以若是其几也。(《子路》)
  5.作宾语。
  ①有是哉,子之迁也,奚其正?(《子路》)
  ②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
  ③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者乎?(《为政》)
  “是”作动词“亡”的前置宾语。以上例句说明,“是”作指示代词,表示近指,指代人、事物。事语法的功能可以用作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就“是”字的意义说,一般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
  (二)“是”用作形容词
  “是”作形容词可以作谓语有2例:
  ①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
  ——言偃的话是正确的。我刚才的那句话不过同他开玩笑罢了。
  ②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也。”曰:“是也。”(《微子》)
  ——子路道:“是孔丘。”长沮又道:“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吗?”子路道:“对的”。
  (三)“是”用作助词
  “是”作助词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标志宾语提前。有2例:
  ①论笃是与。(《先进》)
  ——总是推许言论笃实的人。
  与:动词,推许。论笃:宾语提前。
  ②无乃尔是过也。(《季氏》)
  ——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过:动词,责备。尔:第二人称代词。宾语提前。与“唯命是从”的格式相同。
  第二种“是”用在句中使语句和谐匀称,可不译。有3例:
  ①周有大贵,善人是富。(《尧曰》)
  ——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
  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冶长》)
  ——伯夷、叔齐这两兄弟不记念过去的仇恨,别人对他们怨恨很少。
  ③室是远而。(《子罕》)
  ——因为家住得很远。
  (四)词组相连
  指示代词“是”和介词“以”连词“故”组成“是故”“是以”等词组。
  “是以”本来是一个介宾词组,由于经常用在句首,逐渐由词组虚化为连词。“是”是
  1.“是以”有3例:
  ①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孔子说:“他聪明、爱好学问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因此称他做文。”
  ②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张》)
  ——恐怕它妨碍远大的事业,所以君子不去做它。
  ③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恶皆归焉。(《子张》)
  ——所以君子不愿居于下流,一居下流,天下什么坏名声都会集中于他身上了。
  是故”本来由指示代词“是”和连词“故”组成词组,即“如此所以”的意思。在此
  2.“是故”,有2例:
  ①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先进》)
  ——孔子道:“所以我讨厌像你这样强嘴利舌的人。”
  ②曰:“为国以礼,是言不让,是故哂之。(《先进》)
  一一孔子道:“治理国家应该讲求礼让,可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虚,所以笑笑他。”
  二.《论语》中“是”作系词用法研究
  在先秦,作判断词用的“是”是否出现,至今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有四种见解:
  (一)“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年”说
  关于系词“是”的产生,王力先生最初认为“始于魏晋,盛于南北朝”,后来采纳了洪城先生的观点,修正为“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年”,王力先生的看法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汉学界对此观点基本无异。
  (二)“西汉时期(或战国时期说)”
  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主要为郭锡良先生,他认为长沙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彗星图》中的“是是帚慧,有内兵,年大孰”等五个例句可看作系词,并认为帛书应是西汉初年的材料,并且还引例《说苑》《韩诗外传》中的一些例子:
  “学者博览而就善,何必是周公孔子,故曰法之而已。”(《盐铁论·申韩篇》)
“口是何份?祸之门也。” (《说苑·敬慎篇》)
  “此是螳螂也。”(《韩诗外传》)来确定系词“是”产生于西汉初年,并总结得出,在西汉用系词“是”的判断句是一种新型的句法结构,所以用的还不太普遍。
  (三)“先秦”说
  先秦说的观点,拥趸众多,许多人都认为系词“是”是产生于先秦时期。诸如:朱诚、 刘斐、张庆棉、毛玉玲等持此观点。
  诸如《论语》中的:子路宿石门,晨门曰:“奚自?”
  对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四)“战国末期”说
  林序达先生在《判断系词“是”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中,指出系词“是”产生的年代应该是战国末期,而不应该是西汉。
  他举例:1.问人曰:“此是何种也?”
  对曰:“此车轭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蔡人不知其实陈君也。(《谷梁传》)
  3.此是家人言耳。(《史记·儒林外史传》)
  认为例一中的“此”是指示代词,因而“是”在这里只能是判断词(即系词)。
  三.个人观点
  综观上述的观点,和对《论语》中“是”的全部分析、考验后,我个人认为从一个较宽松的维度,来观照系词“是”的产生,其应该为萌芽于先秦,在汉代得以进一步的成熟与发展。
  (一)为何说系词“是”萌芽于先秦,首先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可以找到两个例子。
  ①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②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对这两段文字是这样翻译的:
  ①长沮问子路道:“那位驾车的人是谁?”
  子路道:“是孔丘。”
  他又道:“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道:“是的。”
  ②桀溺道:“你是谁?”
  子路道:“我是仲由。”
  桀溺道:“您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
  答道:“对的”。
  从译文可以看出杨伯峻先生是把“是鲁孔丘与”、“是鲁孔丘之徒与”中的“是”当作判断词来译的。另外,我认为“是鲁孔丘与”、“是鲁孔丘之徒与”两句话是子路与长沮、桀溺面对面的对话,“是”没有指代作用,所以不应分析为指示代词。还有最后两个例句“为”和“是”并用,“为”作为动词,意义等于“是”,在主谓之间起联系作用,“是”也同样是起联系作用,“为”和“是”都应看成判断词。
  王力先生说过“说有易,说无难”,清儒有所谓“孤证不立说”,黎锦熙先生也说过“例外不十不破例”,都是说要推翻一个结论要有足够多的证据。语言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是”字作为判断系词,我们还可以从先秦的其他典籍中找到例证,我们先看几个例句:
  1.“人毋(无)故而鬼惑之,是戏鬼,善戏人。”(《日书》)
  2.“人毋(无)故而鬼取为膠,是是哀鬼,毋(无)家,与人为徒。”(《日书》)
  3.“一宅中无故室人皆疫,或死或病,是是刺鬼焉。”(《日书》)
  4.“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熟)。”(《天文气象杂占》)
  5.“是是篙彗,军起,兵几(饥) ”(《天文气象杂占》)
  6.“是是竹彗,人主有死者。”(《天文气象杂占》)
  7.“是是苫彗,兵天下起,若在外归。”(《天文气象杂占》)
  8.“是是苫发彗,军起,兵几。”(《天文气象杂占》)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是是刺鬼”、“是是哀鬼”的“是是”模式,指示代词“是”位于谓语前,在上古汉语里主要充当主语,其语法功能是复指前面的主语,相当于“此(这)”,与“彼”相对。在上述的两个例子中,“是是”不可能是两个指示代词连用。表“这这”意思,而应为第一个“是”作指示代词,复指主语,第二个“是”为系词,表名词性宾语和主语之间的某种关系。(例三也可以依据此法类推)
  其次,再看例一中的“是戏鬼,善戏人”,只有一个“是”,这里的“是”是否为系词呢?,由于指示代词“是”位于谓语之前,只是起到复指主语的作用,因此,这种复指,可有可无,只要表明意思,也可省略不用。
  湖北云梦睡虎地所出土的竹简《日书》,考古学家研究,其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即秦昭公二十年至秦王政元年之间。由此,便可将系词“是”的产生年代推至“先秦”时期。
  关于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帛书《天文气象杂占》的成熟时代,则存在着一定的正义,据有人考证,认为应算是西汉初年的资料,许多学者包括王力先生,认为《天文气象杂占》中的“是是”句很奇怪,只见于这个材料,认为是“孤证”,不足以作为系词“是”的起源,因而摒弃掉了这个材料。我认为,语言循着新质要素不断增加,旧质要素的不断消失的途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新生的东西不可能易产生便广泛的通行开来,它总是个别的或少数现象。对于这些少数的或个别现象,我们不仅不应该忽视,相反,还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只有抓住这些现象,才能弄清楚它们的演变至产生,产生至壮大的过程。
  (二)为何说成熟于汉代?首先在汉代发现了许多系词“是”的现象,并且不想先秦时,只存在少许的孤例。
  如:口是何伤?祸之门也。(《说苑·敬慎篇》)
  此是螳螂也。(《韩诗外传》)
  学者博览而就善,何必是周公子。(《盐铁论》)
  除了上述一些肯定的系词“是”的例子外,还有如下一些例子:
  朱家心知是季布。(《史记》)
 龟者是天下之宝也。(《谷梁传》)
  何以知其是陈君也?(《谷梁传》)
  这些例子中的“是”,是一些两可的例句,也能透露 出“是”有代词向系词转变的时间信息。这也是符合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变过程,直至东汉时期,得以成熟起来。在东汉时期,有许多的佛经译文,我们可以从这些佛经中找出一些线索。
  “如是等,名各诸见天上人所知所,敢是佛界中,悉皆照明。”(《兜沙经》)
  “尔时六师即作是言,瞿县沙门正是幻术所化作用。”(《中本起经》)
  从佛经的诸多引例中,不难发现系词“是”,在此时已普遍化使用。并且依照王力先生“系词句”的判定方法:“一.它摆脱了语气词‘也’。二.可以被副词所修饰。三.在系词‘是’前加否定词‘不’字”,由此,便也可推知系词“是”已非常成熟地运用于东汉。
  纵观以上的分析,我认为系词“是”,起源于先秦,在西汉用系词“是”的判断句是新兴的句法结构,所以用得不太普遍,而不用“是”的判断句仍占有绝对优势,东汉时得以普遍使用,这就是系词“是”的萌生—发芽—蜕变—壮大的过程。
  从《论语》、《左传》、《战国策》、《韩非子》、《国语》等著作中可以看出,“是”字有作判断词的用法,这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
  从《论语》中的“是”作为研究的起点,融合与《论语》同时代的相关著作,可以推演出系词“是”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郭锡良.汉语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罗杰瑞.汉语概说[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5.
  [5]冯胜利.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系词 [J].古汉语研究,2003.
  [6]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5.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十三经注疏[M].北京: 中华书局, 19801.
  [9]敖镜浩.论系词“是”的产生[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
  [10]唐钰明.上古判断句辨析[J].古汉语研究.1993.
  [11]吴峥嵘.系词“是”的成因再探[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
  [12]董希谦.古汉语系词“是”的产生和发展[J].河南大学学报.1985.
  [13]孟昭水.试论判断词“是”的形成原因及形成时间[J].泰安师专学报.2000.
  [14]聂忠泽.“是”字表判断的脉略[J].自贡师专学报.1993.
  [15]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6]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王嘉源,湖北大学文学院学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nlixue/7837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