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自嘲式幽默心理学原理

自嘲式幽默心理学原理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自嘲式幽默,简称自嘲,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幽默类型,它有一些不同的名称,例如自我解嘲、自我嘲弄或者自我嘲讽等。自嘲,即自己拿自己开玩笑。不同的理论家对自嘲式幽默有不同的解释,但最核心的内容是通过幽默的语言或行为,嘲弄自己的优点或是缺点,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自嘲既是一种言语策略,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际手段,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处世策略方面看,是以退为进,以屈求伸。从言语策略方面看,是言在此而意彼,表面上是嘲笑自己,否定自己;实际上是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

  

  国内外学者对幽默的研究源远流长,主要从生理学、心理学及语言学角度开展研究。对自嘲式幽默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嘲式幽默产生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功能等方面。

  

  孙国兰等归纳分析了自嘲的种种动机:表达自谦、道歉、遮羞、遮丑、愧疚等。李春分p等从心理认知角度的乖讹论探索了自嘲产生的三种形式:心理期望的突然扑空、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和情感郁积的巧妙释放。自嘲式幽默是一种常用的社交手段,从心理学角度我们不难找到自嘲产生的心理原因。

  

  一、自我佯攻——摆脱尴尬,提升自尊

  

  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时刻会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事物产生意识。心理学家罗杰斯将个人对自我的意识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w指出,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自我与个体心目中理想的自我并不总是一致,有时甚至相距甚远。当个体意识到两者不一致时,会采取自我防御措施以防止焦虑的产生。一种防御涉及对经验的歪曲,另一种防御涉及阻止威胁性的经验进人意识。

  

  自嘲,是自我防御的有效手段之一。当令个体产生尴尬的事情发生之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产生了差距,个体为了避免他人的嘲笑,率先对自身展开“攻击”。而这种“攻击”,或者避重就轻,或者避实就虚,或者故意曲解,或者完全脱离事实。通过自我佯攻、自我否定,可以减轻或免受他人攻击可能带来的更大的痛苦。通过自嘲带来的“快乐”,可以掩饰现实与理想落差可能带来的悲伤、失望、孤独、后悔等等各种情绪,在表面上维护了理想自我,因而可以提升自尊。

  

  ItwasrushhourandIwasdashingtoatraininNewYorkCity’redthegate,aplump,middle-agedwomansprintedupfrombehind,Icouldhelpher,however,ghercomposure,shewinkedatmeandsaid,“Doyoualwayshavebeautifulwomanfallingatyourfeet?”

  

  上班高峰期,一位中年妇女匆匆忙忙赶往车站,却仰面朝天摔倒在一名素不相识的人面前,这是很让人尴尬的一件事。然而,这位妇女却立即爬起,恢复常态,并自称“漂亮女子”拜倒在人面前。可以想象我”当时的表情应该是从惊愕到可笑同情再到一笑了之。而那位中年妇女,身体摔疼了,甚至可能摔伤了,但通过貌似轻松的自我解嘲,挽回了自尊,众人也为她捏了一把汗。

  

心理学

  二、利他主义——成人之美

  

  有时候,人们互不相识,却愿意无偿地帮助他人,并不期望他人日后报答,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最终目标是为了他人利益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根据利他行为产生的不同心理动机,巴特森®将利他行为分为两种类型:自我利他主义和纯利他主义。前者在做出利他行为时有考虑自身的情感,例如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不安,防止日后可能产生的后悔自责情绪,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实现自我价值等等。这种助人行为在主观上有明显的“利己”成分,虽然个体在助人时未必意识到了。后者则没有考虑自身的利益,完全是受外部动机所驱使,为了改善他人的处境或减轻他人的痛苦而出手相助。不论出于“利己”还是“利他”,利他主义都考虑了他人的情感和利益。真正的利他主义来自于共情——能感知他人的情感和幸福。当某人需要帮助时,共情将会弓丨起同情、怜悯和温情“共情”能让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正是这种人类身上普遍存在的“共情”,让我们互相怜悯,互相帮助’共创文明社会。

  

  某些自嘲式幽默,在贬低嘲笑自己的同时,往往从他人的情感需求人手,给予他人所需要的褒扬、关注、同情等。这属于情感利他主义。不论自嘲的制造者是出于“利己”还是“利他”,虽说有贬低自己的成分,但由于幽默本身能给人带来愉悦,所以既“利他”又“利己”,实现“双赢”。

  

  请看下面一则幽默:

  

  Onacrowdedbus,afineladysteppedonagentleman’snewleathershoesinstilettoheels.‘I’msorry,”theladysaidimmedi¬ately.“Itdoesn’tmatter,”themanrepliedwithasmile,“ThankyouforremindingmethatIshouldpolishmyshoes.,’

  

  公车上被人踩是经常发生的事。而这位男士在新皮鞋被人的高跟皮鞋踩了之后不但控制住情绪没有爆发,而且能微笑着感谢对方提醒该擦皮鞋了。他尽管自己受到了伤害,却能理解女士并非故意为之。为了避免给别人带去内疚、自责,他嘲笑自己皮鞋脏了,该擦了。在这则幽默里,女士紧张的情绪得以释然,男士也必定因为自己的幽默机智和绅士风度而让人刮目相看。

  

  三、亲和动机——缩短交际心理距离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既有生存的自然需要,又有行为活动的社会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从基础到高级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敬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8]。有需要就会产生行为动机。李元授把人们因友爱、归属需要而产生的动机称为亲和动机。所谓亲和动机,主要是指人们害怕孤独或深感力量单薄,需要与他人在一起的渴求和愿望

  

  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结构图,我们发现,一方面,人们有友爱和归属的需要,这个需要是建立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之上的。在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恶劣的远古社会,人们相互友爱,互相帮助,以联合的形式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斗争,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友爱和归属的需要是人们获取尊敬、求知、求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的基础之一。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极大发展,人的生理、安全的需要巳基本得到满足。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各行各业之间的生产、分工更加明确,也越来越细,人们互相之间的依赖程度也越来也高。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追求和实现人生的价值,人们同样需要维系彼此之间的亲和关系。

  

  幽默,通过使人发笑的机制,能调节人的生活节奏和心情,提升个人自我形象,缓解和改善紧张的人际关系。自嘲式幽默’通常站在与自己“对立”的立场进行自我攻击,或者丑化自我,或者贬低自我,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让他人感觉到心理优势,从而缩短与他人的情感距离。下面一段话节选自2007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Iappart,I’mjusthappythattheCrim¬sonhascalledme"Harvard'smostsuccessfuldropout”.Iguessthatmakesmevaledictorianofmyownspecialclass".Ididthebestofeveryonewhofailed.

  

  缔造了宏大的微软帝国,连续21年蝉联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作为公众人物,头上顶着巨大的耀眼光环,让人肃穆起敬,敬而远之。然而,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盖茨却自嘲为“哈佛大学史上最成功的綴学生”,并把自己归为“失败者”——“在所有的失败者中,我做得最好”。原本与听众相距遥远,有着光辉形象的盖茨一下子“跻身”普通人的行列,架起了心灵交流的桥梁,为之后的演讲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不仅仅盖茨,很多公众人物都喜欢采用自嘲式幽默。幽默家孙绍振认为,自我调侃,自我贬抑的幽默语言,比诗化的语言更有感人的力量。天道教育一国际教育知名品牌,甚至认为“自嘲几乎是大部分名人演讲的必杀技”。

  

  四、把握自嘲的度

  

  前文提到,自嘲是一种自我“佯攻”,在向自身进攻时,往往带着各种利人利己的“目的”,如果在幽默发生之前就有意无意将“目的”显露出来,会让幽默大打扣,甚至成为拙劣的表演。另外,因为要"嘲笑”的是自己的缺点错误,甚至生理缺陷’如果太实在,会让自己的形象扫地;如果太虚,会让人感觉不够真诚。正如孙振绍所说,自我调侃,是一种以“丑”为美。关键是分寸感,不能太温,又不能太火,不管多煞风景的事,不能有伤大雅,不能给人品质恶劣的感觉。


    黄翠华(桂林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1615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