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竞技运动心理学发展研究

竞技运动心理学发展研究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1.竞技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内容

  

  广义的体育包含3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竞技运动、群众体育。因此从心理学和体育学的关系来看,与上述广义体育概念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应的学科分别是学校体育心理学、竞技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竞技运动心理学(CompetitiveSportR^ychology)可以定义为研究以运动员为主体的竞技运动参与者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竞技运动心理学以运动员为主体,但不应忽略对教练员、裁判员、体育官员、体育观众、体育规则制定者等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现象研究,而心理现象则包括了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等。笔者采用竞技运动心理学这一概念,也是因为传统的运动心理学(Sp)rtPsychology)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它已被体育运动心理学(Sports&ExercisePsychology)的概念所代替。竞技运动由运动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运动恢复这4个基本环节组成。运动训练以技术运动高度自动化和达到高水平竞技运动能力为目标,而选材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础,竞赛是竞技运动的主要存在和表现形式,恢复则为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保证。与竞技运动相对立的竞技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典型研究内容(图1)需要说明的是,只列出了这些研究领域的典型研究内容,但它们的研究内容不仅仅只包括这些,以竞赛心理为例,它还应包括对竞赛自信、心理疲劳的研究等。如果将1897年Triplett博士进行的有关社会促进效应(effectofsocialfacilita-tion)的实验作为竞技运动心理学最早的研究,竞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已有百年。其间的研究基本涵盖了以上领域,而每个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则分别由不同国家完成。如:1949年Worlon发表《论竞技运动中竞赛焦虑的作用》,从此对竞赛焦虑的研究成为美国竞技运动心理学重点研究的内容。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前苏联和东德特别关注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这对于它们在这之后的数届奥运会上压倒美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在8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心理选材(心理特征评定)的研究,继而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blob.png

  竞技运动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个专业领域。它与以下3个方面紧密联系:竞技运动实践、心理学、其它体育学科。这些领域的内在关系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竞技运动心理学与体育实践的关系。竞技运动心理学面临的是从竞技运动实践中引发出的问题。它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给予竞技运动参与者以帮助,使他们更加满意。2)竞技运动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竞技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它从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中汲取营养,反过来又对心理学做出贡献。3)竞技运动心理学与其它体育学科的关系。竞技运动心理学也是体育科学的一个分支。竞技运动心理学是通过实验研究探索竞技运动实践中的专门性知识,就越需要借鉴其它体育学科的成果与研究方法。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问题只有通过跨学科研究才能得到较好地解决。

  

  2.重要的前沿课题

  

  2.1运动员个性


    Vealey发表一篇论文,对1974—1987年间463项有关运动员个性研究的内容进行研究、归纳:这些研究、归纳为三大类:1)特质类研究。2)特质——状态类研究(交互作用式)3)认知类研究(归因,成就动机,自我观念,自信心等在传统上并不属于个性研究领域)表1)

  

blob.png

  如表1所示,运动员个性的研究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从非现场研究转向现场研究。2)从描述和预测研究转向干预和控制研究。3)从个性特征与行为关系二维研究转向环境影响、个性特征和运动行为三维交互作用研究三因素叠加。4)从个性评估转向行为评估。5)从人际间的比较转向个人本身不同时期的比较研究。从一般规律转向特殊规律研究。6)从确定性模式转向概率性模式。

  

  2.2竞赛焦虑竞赛焦虑是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而在竞赛焦虑的研究中,竞赛焦虑的测量又是其重要一环。竞赛焦虑的测量最早采用Spielberger«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TAI)由于其是非运动情景下的焦虑量表,因而受到了很多批评.Martens受许多人的建议启发,研制出一种《运动竞赛焦虑测验〉(SCAT)、《竞赛状态焦虑问卷一2〉(CSAI—2)这种专门设计的状态焦虑量表能较好地预测竞赛特质焦虑和运动员比赛条件下的焦虑状态。

  

  竞赛焦虑的研究目前受到批评,例如,焦虑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看作是技能的负面影响条件,但Marhoriy对体操运动员的研究发现焦虑也能够被看成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的剌激因素。Jones等人的近期研究进一步强调了研究运动员是如何按照未来动作发展中可能的焦虑症状而进行应付的重要性。此外,有关Martens的两个量表的效度问题也受到较多地质疑。在此类研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所研究变量的性质和所采用的测量技术。例如,Cookoll等人也可不通过焦虑而直接通过情绪测量赛前状态。心理生理学则为测量赛前状态和个体差异作用提供了进一步的途径。而采用心率和EEG为主导的测量方法业已表明与成功——失败、专家——新手模式相联系的心理生理指标具有可靠性差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也是各种场合下技能水平的潜在预测指标。

  

  笔者认为,关键问题是如何将心理生理学测量与主观焦虑体验统合起来。同时也必须指出:已有的研究由于不能对正在运动中的运动员进行测验,至今我们还没有获得有关‘运动过程”的运动员心理状态。大量的研究实际上集中于赛前和赛后的即时状态,这些成果实际上不能反映运动中的真实情况,因此,急需发明一种方法可用于运动员实际活动中的心理状态研究,摇控一摇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是可以考虑的两种手段。

  

  2.3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是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而且和竞技运动密切相关。因此,也是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要提出了4种观点,即:1)心理神经肌肉理论;2)象征性学习理论;3)注意唤醒理论;4)信息加工理论。

  

  但是有关表象训练的作用,已有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较一致的意见是运动员进行心理技能训练比不训练效果稍强一些。目前一些研究者致力于设计各种在针对性和效果上都更好的心理技能训练程序和方法,并采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辅助训练(如利用EFG肌肉反馈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心理训练方案的最佳组合,我们急需了解一些基础技术如想象,目标建立,放松和自我暗示在不同背景下其效应的内涵机制和过程,我们同样也急需了解在心理训练方案中如何最佳的组合这些技术。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尤其要考虑方法学问题。其它一些为人们关心的问题还有:急需对注意力控制和提高注意力的方法进行探讨;考查紧张比赛环境下不同类型目标的效率,开发有效可行的各类心理训练测评手段;心理训练的安排也要考虑到中国人自身的文化与民族特点。还必须对影响长期坚持心理训练的因素进行探讨。

  

  2.4损伤与心理恢复与健康竞技运动与人的身心徤康直接相关


    国外在运动队的亲合性;运动情绪与有氧运动;运动损伤与损伤恢复的心理学;过度训练与疲劳,对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监测;运动中用药的心理学,代谢性雄性类固醇的心理与行为效应等领域已有研究成果,我们也应当开展研究,特别是对中国特有的气功、按摩、中医中药在促进运动与心理徤康方面应当开展研究。

  

  损伤的概率与心理一免疫学,运动损伤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心理社会因素是迫切需要开展研究的。近期的一些研究无疑推进了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知识进步,我们还要了解社会支持,处理技巧和应付紧张状态的策略在超强度运动训练中,对运动员损伤和免疫系统功能所起的影响作用,此外,过度疲劳与免疫抑制、损伤恢复、非理性攻击损伤等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3竞技运动心理学发展的思考

  

  3.1 方法学问题竞技运动心理学既然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就必须有先进应用技术与方法,否则它在竞技运动中的应用就会受到限制。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并不令人满意,远不能满足现代竞技运动发展的需要。因此,这就成为加强研究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1993年新加坡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提出了运动心理学领域中的几个方法学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运动心理学研究者没有高度重视测量学或方法学的研究,他们没有设计和提出运动心理学自己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而是习惯于从其它学科借用概念和方法。

  

  Schutz提出了已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没有提出清晰、明确、可验证的研究假设。2)没有区分变量类型(类别、等级、等距或等比变量)3)没有区别出假设检验与非假设检验。4)没有解释测量误差。5)没有考虑变量初始化时的可能差异。6)在使用内省法测量时,没有使用潜特质模式。7)没有评价初始变量的影响。8)没有使用更为先进的统计方法分层线性模式、结构公式模型、对数线性分析、混沌理论、项目一反应理论)9)没有给出运动心理领域中研究对象的理论定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10)运动心理学问卷泛滥成灾。

  

  其次,笔者认为在竞技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中应注重应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手段方法,例如,运用录像电影定格,声音反应时,判断准确性等典型方法对知觉、注意、预测、判断等信息加工过程进行研究,同时采取干涉措施以提高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此外,运动内隐记忆与无意识知觉等也应受到重视。

  

  第三,还应重视现场研究与生态学效应。目前的一些研究更注重实验操作与真实情境的结合,注重研究的生态学效度,例如比赛情境从过去的录像、视频和幻灯机上呈现转变为在特制的4X3m2的大屏幕上实现。1993年《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运动心理学家》、《运动与锻炼心理学》3种权威杂志发表论文统计现场实验占27.42%,实验室实验占11.29%前者超过后者。这表明:环境与后天习得性对运动行为的影响。生态效度增加的好处是研究者的结论可以直接指导竞技运动实践,但实验的内部效度可能下降,也有人提出用较高的生态学效度换取一定程度的内部效度的下降是可行的。

  

  最后,今后研究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应该是实验与相关方法的结合,生理指标与心理指标结合,前因后果变量与中间变量的结合运用等。统计方法多采用多元回归、因子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多元方差分析等。笔者认为:现有研究还缺乏验证性及重复性研究,不能检验已有研究的真伪,元分析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可以针对非理性现象引入非理性理论。

  

  3.指标问题

  

  3.2.1 指标的合理选择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生理学、心理学和行为学3个水平,相应地,其指标也可分为生理学、心理学、行为学3种(图2)

  

blob.png

  

  以生理学指标为例,生理学指标存在着特异性问题,人们常用生理反应来标志一种心理过程或状态,但是心理生理学推论的程序常会侵犯“假设——演绎”的研究逻辑。因为,这种推论并不能排斥其它可供选择的假设,当证明心理过程影响一项生理反应时,评价可以不同,如被试处于高度矛盾的状态下,皮肤电活动变化增大;而根据过去的研究,情绪唤起剌激与皮肤电活动有关,因此前述皮肤电活动增加就可解释为,极端的矛盾状态中引起较多情绪变化,从而导致皮肤电活动增强。问题在于心理生理学推论并不都是这样的“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所能包揽的,因为,这一解释没有考虑到情绪唤起以外的因素也可引起皮肤电活动变化,许多此类研究都陷入形式推论的误区中。

  

  此外,行为学指标存在着结构效度问题(即黑箱与白箱问题)而在心理学指标中高级心理现象常受到社会评价性问题的干扰,对于此类问题,投射测验可能较优于自陈式测验。

  

  现在的测评研究着重于3种指标的综合使用,但3种指标如何统合能够整体的说明问题。现有的研究过分重视指标的定量化而忽视了定性的问题,解决方法有两种:1)加强定性研究,把观察、访谈和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2)或在定量研究中引入模糊评判等。

  

  3.2.2心理选材指标的贡献率和敏慼性问题在心理选材上,选材指标对运动员成材的贡献率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也即指标“有没有用”,如果指标的实际效果不大,再好地指标也只能被放弃。此外,专项运动员选材模式的研究应成为研究热点,如何逐步研究和解决一些主要运动项目运动员心理选材的指标、方法、评价标准以及推广和应用已有的科研成果,这都是仍待解决的问题。

  

  专家与新手模式是否能成为选材的范式,马思洛的理论指出,“若你想知道人类怎样才能跑得最快,你必定要找优秀的跑步者,去了解他与普通人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他之所以跑得快的原因了”,而现在这种模式应强调对内部机制的研究。3.2.3心理训练指标的问题用量化指标评定心理技能训练的效果可使运动员得到及时的和明确的反馈,这是维持和提高心理技能训练动机的一个关键。没有这种反馈,很难长期坚持心理技能训练。量化的评定指标主要有主观体验性的、生理的、生化的,行为的和比赛成绩的指标。用比赛成绩作为评定指标应十分谨慎,因为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不但很多,而且可能有交互作用。如果由于条件限制,无法采用实验手段和统计学方法隔离或控制其他因素而纯化心理技能训练的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把心理技能训练和比赛成绩作为一因一果就会有极大的或然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1621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