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心理学视野中的感恩情绪研究

心理学视野中的感恩情绪研究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在人类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感恩有着久远的历史几个世纪以来,道德哲学家、神学家以及作家认为:感恩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美德)是优秀的品质,人们在接受恩惠的时候在道德上有表达感恩的义务然而,在心理学历史上,感恩却有着短暂的过去感恩作为一种情绪,由于在情绪家族中地位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很少引起心理学工作者的注意,直到近几年,随着人们对情绪复杂性的理解以及研究方法的进展,对感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才逐渐兴起。

  

  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感恩有着多重含义,如它被看作是一种情绪、态度、美德、习惯、人格特质,或是一种应对方式在情绪研究范畴,研究者塞利格曼将感恩定义为:“人们在接受到他人、社会或自然的恩惠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尽管个体在接受恩惠的时候也会产生快乐、开心等正性情绪体验,但是感恩情绪和这些情绪不同,它拥有独特的认知评估模式也就是说,个体在接受恩惠时要对施助者的行为进行归因,如果认为施助者的行为是出于助人的动机,而不仅仅是自我服务时,才会激发感恩情绪下文将介绍感恩情绪在道德领域和心理健康领域的作用,并对感恩研究在教育实践和心理干预及治疗中的应用予以评析。

  

  一、感恩情绪的作用

  

  1.感恩情绪的道德作用

  

  感恩情绪和同情、移情、内疚和羞愧情绪一样,属于道德情绪这并不是说感恩情绪本身或情绪的表达是道德的,而是由于感恩情绪既是道德行为的反应,又是道德行为的动机。

  

  感恩情绪具有道德动机功能个体得到帮助时体验到感恩情绪,会激发其回馈行为的亲社会动机有研究发现,在复杂琐碎的实验任务中,体验到感恩情绪的人不仅愿意努力地帮助施助者,而且也更乐于帮助与自己无关的陌生人这说明,感恩情绪并不仅仅是让受助者意识到交往中互惠互利的原则,从而产生针对施助者的亲社会行为,还通过影响其心理状态来激发利他性的行为动机。

  

  感恩情绪具有道德强化功能对于施助者而言,如果其行为得到认可或回报,会强化他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者发现,那些由于善行而得到感谢的被试,和没有得到感谢的被试相比,在未来任务中愿意付出精力的会更多,他们会通过更加努力工作来表现自己可见,感恩情绪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得到的帮助,并对施助者以及他人做出合适的反应来回馈曾经得到的帮助这种回馈反过来又强化了施助者或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形成螺旋式循环上升的帮助和相互支持系统,维持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使社会和谐发展。


    2.感恩情绪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感恩情绪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以及主观幸福感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者发现,有感恩特质的人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更低水平的抑郁和压力为什么感恩情绪可以提高幸福感?根据弗雷德里克森的正性情绪扩展模型理论,正性情绪可以有效扩展人的认知和行为指令系统,加强个体的心理弹性,构建并储存持久的个人资源,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提取感恩情绪也一样,它拓宽了个体认知范围,激发了亲社会的互惠行为,构建了广泛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在必要时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促进了个体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提高了主观幸福感。

  

  3.感恩情绪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运用由于感恩情绪对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关系的影响,研究者尝试将诱导感恩情绪和认知—行为干预合并起来,对临床抑郁、饮食障碍、睡眠障碍等心理症状进行干预,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某干预研究发现,在感恩条件下的被试,通过回忆一生中给予自己很大帮助的人并写信表示感谢的方式,其快乐水平在短期内提高了抑郁程度显着降低,这在干预结束一个月后效果依然显着在长期治疗中,研究者通过“计算恩惠”的方法,要求人们每天记录生活中3件值得感激的事情,结果发现,在每次测量中都有快乐水平提升而抑郁水平下降的效果,这种效应一直延续到干预后的6个月该研究依托于日本的自我反省疗法—内观疗法,其实就是利用了感恩情绪,通过改变求助者的认知方式达到治疗效果的内观疗法要求个体反省过去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以及自己为他人的付出,让个体体验到强烈的感恩,意识到以前同别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由于性格、生活经历中的非理性因素所造成的人际关系障碍及其所带来的心理困扰。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内观”或“计算恩惠”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个体的心理、生理健康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感恩练习,这种认知方式会影响个体的思维模式,形成感恩特质,使人更倾向于用感激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从而增强人们对生活的满意水平,发展和维持积极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感恩情绪研究的思考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现代社会的伦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性和模糊性,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和道德失范现象对此,教育者赋予感恩情绪很高的地位,以期通过感恩教育,唤醒国民的感恩情绪,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我国对感恩情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德育领域:在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很少;国外研究者对感恩情绪的心理学研究也刚刚起步,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尚需要进一步验证因此,如何针对我国目前现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本土化研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1.感恩表达和道德的关系感恩是个体受益后的情绪反应,其体验和表达对道德领域的行为有着重要作用在施助者看来,受助者的感恩表达了对施助者行为的认可,表示他们注意到了这种善意,并隐含着将来可能回报的意愿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感恩情绪表达的理解以及感恩对施助者的影响是不同的。

  

  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感恩作为一种道德情绪是因为它源于道德行为并激发了道德动机,而并不是说感恩情绪的表达是道德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甚至不赞同把感恩作为一种美德,他认为自我效能感强的人接受帮助时不会轻易表达感恩,那意味着感激别人而贬低了他们自己的能力许多美国人也认为感恩是一种不舒服的感受,而且:他们认为自己的道德和宗教行为是出于本身的内在动机,而不是受社会责任和报恩义务影响下的回馈行为。

  

  2.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情绪指的是感激他人对自己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感受,通过回馈行为来表达感恩有着道德上的意义如“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都强调感恩的表达和回报行为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感恩的表达除了针对施助者的报答行为,还可以是社会层次的感恩,个体通过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相关的亲社会行为来回馈社会、表达感恩将来研究可以探查在我国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感恩表达的态度和个体价值观之间、人格特质和感恩表达的特点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或许有时候羞于表达感激只是源于个体的文化观或人格特质等心理特性,而不具有道德上的意义Z感恩情绪和亏欠感的关系国外研究者认为,人们之所以有时候不愿意体验和表达感恩情绪,是由于感恩中暗含着感激和亏欠感相互矛盾的结构成分感激是正性情绪,而亏欠感是使人不安的负性情绪:其内涵是个体得到了帮助就有义务去回报,这会引发受助者的回避动机。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知恩图报是传统美德,受到恩惠就有以某种方式回报的义务和责任个体受到恩惠后,可能会因意识到回报的义务而产生亏欠的负性情绪因此,在我国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将知恩图报的传统道德和正性的感恩情绪结合起来,使国民积极感恩,并将感恩对象上升到社会层面,不是回馈施助者个体,而是回馈社会的良性循环中来,是有待于研究的重要课题此外,从施助层面,如何减少功利性施助,使慈善真正做到人们内心深处,减轻受助者的压力和亏欠感,都是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从而使人的良知得以彰显,境界得以升华,生命得以完善,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三、感恩情绪的应用研究

  

  如前所述,感恩情绪在促进人际关系,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以及减轻临床抑郁、睡眠障碍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说明感恩不仅影响着个体积极的心理状态,而且对个体的身体疾病康复也有着显着疗效针对感恩情绪的这些功能,将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查有感恩特质的人是否具有更积极的免疫系统,更良好的健康状态;感恩情绪的培养是否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修复、提高学校生活满意度及提高学业成绩有促进作用;感恩情绪的干预是否能够提高人们的心理弹性,使人们面对灾难的时候有更积极的应对心理,都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1.感恩情绪在青少年发展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在以往研究中,感恩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和干预一般都是针对成人群体,对青少年的研究很少青少年阶段情绪体验具有两极性的特点,容易发生情绪失调或心理发展停滞现象对此,通过培养青少年积极乐观的情绪,增强其对生活的满意度,可以缓解这些现象的出现。

  

  那么,能否用培养感恩情绪来提高学生生活满意度,从而减少问题行为呢?近来某研究发现,通过“计算恩惠”的方法对学生干预两周后发现,学生体验到更高水平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减轻了他们的厌学情绪这就为将来研究提供了可行性,或许通过感恩情绪的培养和干预,学校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可以使青少年去追求学业成功,提高注意力水平发展和维持积极的同伴关系,这些结论尚需要使用纵向研究方式进一步来探查。

  

  2.感恩情绪在干预中的应用研究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在灾难面前,许多地震的幸存者面对全社会各界力量的全力支持和救助,表达出强烈的感恩情绪感恩情绪是个体在遭受到巨大身心创伤后的积极保护性因素,可使幸存者降低悲痛感以及创伤后失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甚至会调整幸存者的社会关系,使他们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同样,在美国的9.”事件中,感恩情绪也是当时幸存者普遍共有的情绪,强烈的感恩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心理悲痛感。

  

  此外,部分幸存者由于巨大伤痛可能会引发系列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躯体症状,他们拒绝接受残酷现实,感受不到当前的积极刺激,无法再像以前一样正常生活。感恩情绪作为增加个体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可以尝试将“内观疗法'“计算恩惠”或记录感恩日记等方法,应用到灾后对幸存者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中,拓宽个体的注意资源区间,构建更积极的认知评估方式和自我调节策略,使幸存者尽快走出灾难的阴影将来这方面的认知研究也可以尝试,如利用信息加工任务能否有效检测,感恩情绪确实拓宽了个体的注意资源,使个体注意到更多的外部积极信息。

  

  总之,感恩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研究领域,在我国当前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极其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将感恩中蕴涵的传统道德观和现代文化密切整合起来,并应用于道德教育、心理干预和临床治疗,不断地修复和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实现人与人之间互养循环的幸福感,进而形成更加和谐共享的社会。

  

 赵军燕   邢淑芬 怍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1618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