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2015年的全国“两会”首次将大学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做出了政策指引。地方政府和社会单位纷纷跟进,制订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就业助力和保障机制,大学生关心创业的新观念逐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就在于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心理认知。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教育,提高心理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现状分析

  (一)对创新创业政策的观望心理

  我国高校就业机制在不包分配、双向选择转变的进程中,不断强化经济运行机制的规范和就业保障制度的健全。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大学生与社会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系。但是,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综合实力有限,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高校人才建设沟通不够通畅,造成大学生普遍关注的薪酬福利、户口编制等问题出现。创新创业政策作为新生事物,很多大学生对相关内容了解不足,更倾向于稳定的国家行政单位和大型企业,对于创新创业的动机不足,抱有观望心理。

  (二)渴望创业环境规范的期盼心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对于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创业环境依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配套政策与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很多地方大学生创业的雷声大雨点小,大学生很难得到有效的创业指导和政策扶持,创业鼓励缺乏一定的精准度和规范力。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大学生希望创业环境更加规范和标准。

  (三)对创业价值追求的功利心理

  创业价值观是人生观的内容之一,也是职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创业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行动力。受一些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过于注重物质化和利益化,从而价值取向错误,功利性过强导致创业价值观出现偏差。大学生以工作实惠、生活安逸为最高职业选择标准,缺少理想主义和奋斗情怀。据调查分析,大学毕业生中认可创业能够服务他人,改善社会,有利于个人更高价值实现的人只有一小部分。功利心理的大量存在,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

  (四)创业动力不足的安稳心理

  国家的宏观引导、社会就业的保障、高校职业价值观等外在因素,都有可能形成创业动机。当前经济增长持续趋缓,大学毕业生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较少,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担心受到挫折和失败。同时,一些高校对国家政策、社会岗位需求等把握不准,在人才培养上做不到与社会需求发展相匹配,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体系滞后。导致大学生制定更加安稳的职业发展规划,这种求稳的就业心理动机影响了创业动力的形成。

  二、新时期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对策建议

  (一)准确定位个体创业的立足点

  第一,大学生面对创新创业问题,要认清当前创新创业及就业环境,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考虑市场需求状况,并结合实际选择创新创业方向。

  第二,高校帮助大学生准确定位个体创业的立足点,消除大学生的疑虑和观望心理。帮助大学生找准创新创业的进入点,考虑好在哪个区域,做什么、怎么做、达到哪个目标等问题。指导学生对意向市场进行分析,做好实地调研,掌握市场行情。

  第三,地方政府要加大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提供创业扶持,完善创新创业培训机制,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信息和引导服务,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区域、内容、路径的有效引导,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市场,克服创新创业无门的心理障碍。

  (二)多方联动塑造健康创业价值观

  第一,政府应完善建设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加强创新创业市场的法规体系建设,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行为规范和机制保障,保证大学生创业、就业市场的有序运转,打消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心理顾虑。

  第二,高校加强与教育部门以及就业单位的联合作用。通过建立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网,为大学生提供全面、及时的创新创业信息。通过塑造公平透明的创业环境,来为大学生创造创业实践机会,降低大学生的对于创新创业的害怕心理。

  第三,高校针对创业取向偏差、职业价值理念错误的问题,要将其积极融入教育主体范畴,关注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价值冲突,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气质,建立健康的创新创业价值观。

  (三)鼓励创新推动创业结构性调整

  针对大学生创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逐步健全创新创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引导大学生加快创新创业的结构调整。鼓励大学生积极探索,在创业区域、创业技术、创业产品和创业模式上不断创新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的机会,通过精神奖励和物质激励,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三、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做出了政策指引。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题,其心理认知是激发大学生创业活力,确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而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晚,导致大学生整体创业心理准备不足。因此,政府、高校和社会单位必须同时行动起来,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教育,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433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