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16721101(2016)05007005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的伤人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步得到社会的重视。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复杂的社交生活,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逐渐扩大,因此,专家学者们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交生活问题的关注度逐步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解释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的行为反应差异,本文引入了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概念。

  心理弹性概念自提出以来,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运用。关于心理弹性的定义,目前主要是从能力,结果和过程三个角度进行解释。心理学家Gordon沿用物理学上弹性的特征,将心理弹性定义为经历逆境、压力后仍能保持良好发展的现象与结果;Lee and Granford(2008)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显著的改变、逆境或危险下成功应对的能力[1]。Luthat等认为心理弹性是显著逆境下积极适应的一个动态过程[2]。从能力、结果、过程三个层面的定义来看,心理弹性是外部环境与内部自我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对个人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个人特质。

  Buss于1980年提出的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消极的自我评价而引起的害怕、恐惧的情绪体验[3]。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交焦虑与心理弹性之间的联系,但是两者间的具体关系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以淮南高校的大学生为例,具体分析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以期对大学生社交生活有所启示,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服务。

  一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随机抽取安徽淮南某高校学生360名,其中,男生250人,占69.4%,女生110人,占30.6%。大一学生104人,占28.8%,大二学生77人,占21.3%,大三学生131人,占36.3%,大四学生48人,占13.8%。文科学生50人,占13.8%,理科学生310人,占86.3%。专科学生20人,占5.6%,本科学生277人,占76.9%,硕士63人,占17.5%。由于本文采用的样本来自理工类学校,存在男多女少的情况。

  (二)研究方法

  1.心理弹性量表。 心理弹性量表(RSA)由挪威心理学家Friborg, Rosenvinge,Hjemdal 等人编制,该量表采用7点计分,包含33个题目,由自我效能(包括自我觉知和将来计划)、家庭凝聚力、组织风格、社会资源和社交能力6个维度组成,我国一般将自我觉知和将来计划按照一个维度来处理[4]。本文所采用的量表是杨立状在2008年给出的翻译和修订版,其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象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试测,结果显示“量表总体信度为0.87,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在 0.54-0.74 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六因素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数据(CFI=0.95)”[5]。量表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均采用7分制,量表总分为全部33题得分的均分,分量表得分则为各分量表对应题目得分的均分。

  2.交往焦虑表。交往焦虑量表由Leary于1983年编制[6],我国学者汪向东(1999)将其与其他测量社交焦虑的量表比较,发现二者高度相关[7];彭纯子(2004)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对象,发现该量表具有很好的测量效果,对大学生群体具有适应性,因此它可以作为测量我国研究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量表[8]。该量表共有15道题,采用五级评分制,从一点也不相符过渡到极其相符语义逐步提升。其中3、6、10、15四道题为反向计分题,15个题目累计相加得到总分,分值越高表示社交焦虑水平越高。本文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0。

  3.数据处理与统计。 本文应用SPSS 19.0进行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具体运用到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性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结果分析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弹性量表中的社交能力、 自我效能、 家庭凝聚力三个因子能够进入回归模型,且对社交焦虑的回归系数极其显著(Sig<0.001)。 模型的常数项=3.643,其中以社交能力的预测力最佳,其回归系数为-0.173,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差为0.052,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为-3.318,P=0.001。其次为自我效能,其回归系数为-0.128,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差为0.047,回归系数的t检验的t值为-2.729,P=0.007。最后是家庭凝聚力,其回归系数为-0.076,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差为0.038,回归系数的t检验的t值为-1.993,P=0.001。按照α=0.1的水平,认为三个偏回归系数都显著有意义,标准化的回归方程为:社交焦虑=-0.173×社交能力-0.128×自我效能-0.076×家庭凝聚力,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社交能力,就可以减少0.173个单位社交焦虑;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自我效能,减少0.128个单位的社交焦虑;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家庭凝聚力,减少0.076个单位的社交焦虑。

  三、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基本特征

  1.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总体水平较高。 其一,学校的教育引导,从儿童期以来,学校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等。其二,上述的分析表明,家庭凝聚力和社会资源两个维度对心理弹性的贡献率较大。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弹性高的一大原因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支持。现代家庭对孩子教育及发展的重视逐年提高,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能得到家庭的全力支持,这无疑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大学生视野扩大,更善于多角度的思考与解决问题,同时政府为大学生提供政策支持、社会保障等积极有效的手段,进一步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其三,大学生自我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自我效能量表的均分为4.924,虽然高于理论均值,但是,与外部支持因素相比,这一得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对外部因素的依赖高于对自我的依赖,说明大学生自我信心不足,遇事更倾向于寻求帮助。   2.大学生心理弹性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T检验结果显示,是否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在学历层次、专业、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四个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第一,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自我认知水平以及社会经验也在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必然随之提高。第二,文科生的心理弹性量表得分高于理科生。众所周知,文科生与理科生的思?S差异,文科生偏感性的思维模式和理科生理性的思维模式相比,情绪调节能力更好,更善于在挫折情境中进行自我调解。第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获得家庭支持力量更多,在挫折情境下的自信水平更高。第四,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从担任干部的经历中其个人能力获得提升。

  (二)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基本特征

  1.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仍然存在。通过对安徽淮南某高校360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弹性得分39.397 2±8.169 66,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处于平均水平,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状况仍然存在。首先,这次测算得出的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波动幅度不大,能真实的反映现实状况。其次,我国的家庭教育模式中,对孩子过度保护的状况仍然存在,正是由于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不放手,导致孩子难以融入社交生活。最后,社会大环境导致宽容心的缺失,大学生们在处理社交问题时从自己角度去考虑问题,忽略他人的感受,致使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不容乐观。

  2.大学生社交焦虑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仅在性别与专业两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低于男生,文科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低于理科生,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文科生中女生的数量偏多。在大学校园中,女生较男生而言,更容易打开社交圈子,更容易得到同伴的认可,所以女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较好。文科生细腻以及重视情感的特点,使其比直来直往的理科生在社交生活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除了组织风格外,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及各因子都与社交焦虑成显著负相关,即高的心理弹性意味着低社交焦虑状况,心理弹性高的大学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能更好的处理社交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以心理弹性各因子为自变量,社交焦虑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发现社交能力、 自我效能、 家庭凝聚力因子能很好地预测社交焦虑,即当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高、社交能力强、家庭凝聚力强时,就不容易产生社交焦虑。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程度强,对自我的认可度高,对自己的能力有把握,在社交生活中,能以积极主动的形象去面对他人,利于得到他人的认可。社交能力对减轻社交焦虑是存在一定作用的,社交能力强的个体,容易寻得先机,善于观察,在社交生活中如鱼得水。家庭是个体成长最有利的后盾,生活在家庭凝聚力高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加之社会资源的支持,使他们能有自信处理好社交生活中的各种事务。

  四、结论

  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总体水平较高,其中以家庭凝聚力和社会资源两个维度的贡献程度较大。

  大学生的生活心理弹性和社交焦虑得分在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得分在学历层次、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学生干部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在性别、专业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五个维度中的社交能力、自我效能以及家庭凝聚力可以预测社交焦虑。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435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