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论《水浒传》中的心理描写

论《水浒传》中的心理描写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水浒传》中的心理描写并不像语言、动作、环境那么多,但作者妙笔生花,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智深不料失手讲郑屠户打死,看到郑屠快死了,寻思到“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撤开”。走时不忘回头大骂“你诈死”。面对意外,鲁智深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从容不退却,可以看的出他是个勇而有谋的人。

  《水浒传》第42回“假李逵剪径劫单身”,黑旋风李逵下要打死假李逵李鬼时,听得李鬼家有九十老母,便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刀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容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故事中,李逵不但没有杀他,反而给了他些银两,此处的心理描写,让读者一下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李逵,杀人不眨眼的李逵,在性格的深处也是一个仁慈、忠孝的人。也正是此处的心理描写,让李逵这个人物形象变得丰富起来。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后,宋江得知白胜被抓并供出晁盖等人,于是秘密通信私放晁盖等人[2],后晁盖等人齐上梁山,官府下发公文,面对公文,宋江心内寻思道“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是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尚疏失,如之奈何?”及时雨宋江的这段心理活动,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懂法度的人,并且会遵守拥护朝廷法制,也可以说是一个迂腐的人。他也意识到了晁盖等人所为之事件件都是大罪,已是无法回头的。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宋江对封建国法的恐惧和忧虑心理。但在这心理独白中,也可使读者感受到宋江对晁盖等人的担心,这说明宋江也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于理,晁盖等人需是死罪,但于情,宋江却不愿他们出事,宋江“忠”与“义”的矛盾的心理也正是他最真实的心理写照,正是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他复杂的人物性格。

  “风雪山神庙中”当林冲看到草料场里自己未来安身的屋子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临头,林冲却浑然不觉,反而打算找人修理房屋,这说明他已经作了长久打算。更可以看出在林冲的心中,复仇的火焰已经奄奄一息了。后来,林冲外出打酒路过山神庙时,“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生命已经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这些语言的描写充分体现出林冲他正直,善良,有侠肝义胆,同时又刚猛激烈,嫉恶如仇的矛盾性格,这把他被“逼上梁山”的曲折过程表现得更充分。

  武松景阳冈打虎让他的名号一下威震四海,与哥哥武大郎相见后,来到兄长家,美貌倾城的潘金莲见到英勇挺拔的大户英雄武松,心动不已,自心里寻思道“武松与他是嫡亲一母兄弟,他又生的这般长大。我嫁的这等一个,也不妄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只恁地晦气,据着武松,大虫也吃他打到了,它必然好气力。说他有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来我家里住,不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这里对于潘金莲的心理描写妙就妙在作者将潘金莲抽象和形象的心理描写结合起来,她想要和武松在一起,成就一段她自认为很好姻缘这是一种抽象的心理状态,她不禁拿武大郎和武松相对比,这是潘金莲对于形象的心理思考。这一段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让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潘金莲对武松的赞誉以及难以掩饰的爱慕之情,同时也使读者清楚的看到潘金莲对与自己同床共枕的丈夫武大郎的轻蔑、鄙视以及内心的不屑。也正是这一段细致的心理描写,向我们展示了 潘金莲见异思迁、不守妇道的淫荡性格。此处的心里描写在奠定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也为故事后面的情节发展埋了的伏笔。

  《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与《三国演义》相比,三国演义往往忽略人物的心理描写,总是在人物出场时,性格与形象就已定型,人物的性格也多是单一稳定的,并且带有理性的色彩,在性格的展现上作者偏于夸大人物的主要特征,舍弃次要特征,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善用传奇的故事塑造理想式的英雄人物,人物性格缺乏发展变化。而《水浒传》,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植根于现实,将丰富的情感色彩倾注于每一个人物。人物性格形成依据人物所处环境,也因环境的变换发展而发生一定的改变,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更是细致。正是通过心理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才使得梁山好汉的形象活灵活现、丰富多彩。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466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