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从变态心理学角度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及《黄色墙纸》中主人公疯癫的原因

从变态心理学角度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及《黄色墙纸》中主人公疯癫的原因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一、简介

  变态心理的成因较为复杂,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和道德习俗不相容的欲望被道德意识驱逐到意识范围之外,在潜意识中成为情意综,和该意识相关的情调或“力比多”[1]被淤积不得发泄,以至于转附到和意识可相容的观念或器官的失常的作用上去,于是形成种种精神病症”。[2]荣格认为,人类进行日常行为时,是由“意识”进行控制,当一些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又无法发泄时,这种欲望便被压抑在了“潜意识”中,而这种长期被压抑而得不到释放的潜意识,便是变态心理的元凶之一。 本文将通过荣格的潜意识学说分别讨论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艾米丽与《黄色墙纸》中两位女主人公变态心理的成因。

  二、《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于1930年4月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描绘了一位典型的南方贵族小姐没落的过程。《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艾米丽,在经历了父亲去世、情人出走等种种挫折后,长期压抑的潜意识得不到纾解,最终完全精神失常。

  文章一开篇便提出了艾米丽小姐在出生前便是一种传统、一种责任、一种关怀以及一种义务。[4]这些便是艾米丽身上的第一道枷锁,她生来代表着南方贵族阶级的传统,这种传统束缚着她的婚姻、她的生活、她的一切。她所代表的传统既是她与生俱来的,也是这整个社会赋予她的。以一个“南方淑女”的形象展示在人前,便是艾米丽的集体无意识。艾米丽的行为并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意志,而是为了投合他人的期望,这样便形成了她的第一个情意综,想要逃避这种传统的束缚,将真实自己展现在人前的潜意识被压抑了下来。

  第二个情意综产生于他父亲去世,未婚夫也遗弃了她的时候。极端父权的支配使艾米丽无权选择自己的爱情。文中所描述的画像便是对这种父权的极好的诠释,父亲手持马鞭阻隔在了一袭白衣的艾米丽与前门之间,白衣象征着新娘,而前来求婚的男子一般都是从前门进入,这幅画隐喻父亲蛮横地阻隔了艾米丽的婚姻。与此同时,“被认为唯一会娶她的那个男人”也抛弃了她。荣格认为精神疾病的一大成因便是“生命的工作的不成功”,当面临极大的困难而又无法克服时,想要逃离这些困难的欲望隐藏在潜意识中,但是无论逃往何处,死亡的阴影都将始终笼罩着艾米丽,这便是艾米丽无法挣脱的第二个情意综。

  使艾米丽从父亲死亡的悲痛中缓和过来的是与霍莫?巴顿的爱情,但这份爱转瞬即逝。尽管原因不详,但我们能够知道艾米丽的恋情并没有开花结果,霍莫?巴顿要离开艾米丽。艾米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无法逃避的现实再一次摆在了艾米丽的眼前,但是这一次艾米丽的潜意识获胜了,长期淤积的“力比多”终于爆发,潜意识占据上风控制了自我意识,艾米丽动手杀死了她的爱人,选择和爱人的尸体共度余生。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艾米丽与爱人的尸体同床共枕几十年的行为都会被判定是心理变态,但是艾米丽的癫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极端的父权和社会的既定规则长期束缚着她的心灵,潜意识在长期的压抑下终于爆发,支配了意识。她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逃避,几十年不曾迈出房门一步,房子就像整个社会的象征,艾米丽无法挣脱社会的束缚,即使她紧锁房门,她也在社会习俗、制度的笼罩下,只有死亡能够给艾米丽最终的解脱。艾米丽的悲剧并不是特例,另一位女主角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走上疯癫。

  三、《黄色墙纸》

  《黄色墙纸》是美国作家夏洛特?帕金斯(Charlotte Perkins Gilman)于198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女性被诊断为神经衰弱后,在强制修养的过程中走向疯狂的故事。大量的心理描写使得整个故事几乎都充满潜意识与意识的斗争。

  故事一开始,女主人公被诊断为精神衰弱,需要好好休息,禁止做任何工作。尽管她自己并不是这么认为:“其实我觉得他们的想法是错的。其实我觉得适宜的工作……对我是有好处的。但是我又能怎么办呢?”[5]在父权面前,女主人公将自身的不认同、想挣脱这种束缚的想法压抑在了潜意识里,屈服于外界给她贴上的标签。

  尽管女主人公在心灵和身体上都向往着自由,但是全被丈夫以“为她着想”的理由说服。她想要换一间房间,但是丈夫却说她不能被恐惧打败;她对房间的墙纸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急切地想要逃离这墙纸,但是现实却不允许。作为病人,她“应当”听医生的话;作为妻子,她“应当”顺从她的丈夫。这是整个社会的规则,她必须遵守。无法逃离的恐惧像滚雪球一样慢慢累积,渐渐地她的潜意识开始占上风,她开始出现幻觉。她看到:“画面上仿佛一个割裂的脖子和两只球状眼球的形象在凝视着我。”变态心理学认为,幻觉是一种“在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与相应感官的条件下,而感觉到的一种真实的生动的知觉。”[6]女主人公此时已经开始显出一系列的精神病症、幻觉、抑郁。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逃离这间房间的欲望愈加强烈,但是当她“试图和丈夫进行一次通情达理的谈话,希望他能放我走”时,丈夫用温柔的语言无情地拒绝了她。[7]

  长期压抑的力比多作用于她的感官,女主人公的幻觉也越来越强烈。她不但看到墙纸里有一个女人,甚至开始闻到墙纸散发出的气味,直到最终在她撕掉墙纸,释放出墙纸里禁锢的女人时,也同时释放了压抑已久的潜意识,她成为了墙纸里的女人,她代表自我的意识也完全被潜意识占据,她在给予了墙纸里那个女人自由的同时,也给予了自己疯狂。

  四、总结

  纵观文学史,众多的女性角色走向了疯癫,她们疯癫的原因各不相同,却又极其相似,在父权力量和社会习俗的压迫下,长期压抑的潜意识无法释放,最终这种潜意识侵蚀掉自我意识,占据整个身体,使得这些女性走上疯癫之路。这些女主人公的遭遇同时也是现实的写照,女性的权利长期受到忽视、压制,众多女性在无法逃离的父权压制下最终只能以自我毁灭的方式获取心灵上的自由。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643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